林 欣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国教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小议外国留学生同素逆序词的使用偏误
林 欣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国教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同素逆序词是指构词语素相同,但是语序顺序互异的成对词语。在汉语中,只有少量词语的语素顺序变化后,词语在意义和使用上的差别不大。文章就外国留学生同素逆序词的使用偏误展开论述。
外国留学生 同素逆序词 使用偏误
同素逆序词是指构词语素相同,但是语素顺序互异的成对词语。在汉语中,只有少量词语的语素顺序变化后,词语在意义和使用上的差别不大,如“代替—替代,互相—相互”等。受语言经济性原则及语序是表达汉语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这一特点的制约,大部分同素逆序词在意义、结构、词性、语音等方面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别。
在外国学生的汉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同素逆序词因其外形的相似性,往往让学生难以辨认,使用中也存在不同种类的偏误。现将一定语境中语素顺序使用正确的词描写为AB式,将与此逆序的偏误词描写为BA式,通过检索大规模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发现外国学生在使用同素逆序词时的偏误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汉语中只存在AB式,不存在BA式;二是AB式和BA式词语在汉语中都存在,但使用时在语法、语义上存在偏误。
典型的例子有:
1.介绍—绍介
(1)*我真高兴有这个机会来给你们绍介安老师。
2.外出—出外
(2)*一到放假他就出外旅游。
3.工作—作工
(3)*我的同事作工的时候非常努力。
4.上升—升上
(4)*夏天温度升上很多,我很不习惯。
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出现这样的偏误,一方面是因为未能准确习得词语,记忆存在偏差,另一方面,有一部分日韩学生是因为受母语中汉语词负迁移的影响,这些词大多沿用了古代汉语的语序,与现代汉语词汇的语素顺序不一致。总体来看,此类偏误在同素逆序词的偏误中所占比例不高,原因可能是因为留学生在学习词语时,大多是整词习得,很少以语素为单位。
相对于上一类偏误来说,AB式和BA式在汉语中都存在,然而二者在一定语境中不能互相替换造成的偏误更为多见。这是因为许多成对的同素逆序词在语法及语义的使用方面有一定差别。
(一)语法方面的偏误
首先,词性不同的同素逆序词在句中的语法作用及能够充当的成分不同。如:
1.对面—面对
(5)*那以后,我不好意思对面他。
(6)*我们学校大门的面对是餐馆。
“对面”是处所词,“面对”大多作动词,句(5)中画线部分为谓语,应该由动词“面对”充当,而句(6)中画线部分为主语,使用方位词“对面”更合适。
2.犯罪—罪犯
(7)*早上我看新闻,有一个犯罪逃跑了。
“犯罪”是动词,而“罪犯”是名词,指“犯罪的人”,句中“逃跑”的主语应该用名词“罪犯”充当。
3.黄金—金黄
(8)*打开窗,早晨黄金的阳光照进我的房间。
本句的语境中主语“阳光”的前面是想用表示颜色的定语修饰,应当用形容词“金黄”,而不是名词“黄金”。
4.下乡—乡下
(9)*我们想周六去下乡玩。
“下乡”是动词,“乡下”是名词,句(9)中动词“去”的宾语应当用名词“乡下”充当。
5.雪白—白雪
(10)*我的猫叫雪球,因为它的毛像雪白一样。
“雪白”是形容词,“白雪”是名词,句(10)中的“像”的宾语应当用名词“白雪”。
6.色彩—彩色
(11)*现在中国人的家里都有了色彩电视机。
“色彩”是名词,而“彩色”是形容词,学生在句(11)是想用形容词“彩色”作定语,修饰名词“电视机”,却误用成了“色彩”。
7.实现—现实
(12)*电视上唱歌的年轻人想现实自己的音乐梦想。
“实现”是动词,“现实”是名词,句(12)中情态动词“想”的后面应使用动词“实现”,加宾语“音乐梦想”,名词“现实”在句中不可以作谓语。
(二)语义方面的偏误
相对于语音、语法方面来说,语素顺序的变化对词语语义方面的影响最突出,因此语义方面的偏误在外国学生使用同素逆序词的偏误中所占比例最高。同素逆序词的词义之间有的有联系,也有部分没有直接关联。
A.词义之间有联系的偏误
1.蜜蜂—蜂蜜
(13)*在我的国家,我们早上吃蜜蜂涂面包。
“蜜蜂”是一种会采花蜜的昆虫,而“蜂蜜”是蜜蜂用采集的花蜜酿成的黏稠液体,二者词义间有联系,但句(13)中用来涂抹面包的显然是“蜂蜜”,而不是“蜜蜂”。
2.饭盒—盒饭
(14)*同事每天吃他的妻子给他准备的饭盒。
“饭盒”指的是用来装饭菜的盒子,“盒饭”是装在盒子里的饭。句(14)中“吃”的对象应当是“饭”,而不是“盒子”,所以此处的“饭盒”是同素逆序词使用偏误。
3.到达—达到
(15)*为了到达这个目标,他每天努力看书。
(16)*那个地方坐地铁就能够达到。
“到达”大多用来表示到某一具体的地点或阶段,而“达到”多指到某一抽象的目标或程度。句(15)中“目标”作为抽象概念,前面应当使用“达到”。句(16)中“那个地方”是具体地点,后面用“到达”更加恰当。
4.产生—生产
(17)*在这些标签上不仅写了价格,而且写了产生的地方,产生者的名字,等等。
(18)*父母不能理解孩子,孩子也不能理解父母,结果生产代沟。
“生产”表示人们使用工具创造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也可以表示生孩子。“产生”表示由一定的条件、因素,使得已有的事物生出新的事物。“生产”的一般是具体物品,“产生”的一般多是抽象事物。因此,句(17)中“地方”“者”这样的具体事物前应使用“生产”,而句(18)中的“代购”是抽象概念,前面应用“产生”。
5.儿女—女儿
(19)*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工作都很忙……女儿们很少回家吃饭。
“女儿”是父母生的女孩,而“儿女”的意思是儿子和女儿。此处想表达的是“儿子和女儿”,但学生忽视了语言约定俗成的特点,误认为并列结构的词语语素顺序可以互换,造成了偏误。
6.回来—来回
(20)*伊藤说他星期日从北京来回。
“来回”指的是来与回,指的是在两个地方位移一个轮回,此句只涉及从北京位移一次,应该使用的是“回来”,而不是“来回”。
B.词义之间无联系的偏误
1.度过—过度
(21)*这个寒假我在北京过度。
“过度”的意思是超过适当的限度,“度过”的意思是经过一段时间,二者在词义上差别较大,句(21)中表示在北京经过一段时间应使用“度过”,而不是“过度”。
2.故事—事故
(22)*今天路上遇到交通故事,公共汽车撞了出租车。
“故事”指的是旧的事情或者是编造出来的事,而“事故”的意思是意外的灾祸。本句中“公共汽车撞到了出租车”是真实发生的意外,因此不可以用“故事”。
3.会议—议会
(23)*老师说下午有一个议会。
“议会”和“议会”都是名词,但一个指的是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一个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在句(23)的语境中,学校里的开展的是“会议”,而不是“议会”。
4.出发—发出
(24)*他出发了一个奇怪的声音。
“出发”的意思是起程到别处去,“发出”的意思是发生声音、疑问,发布命令、指示,或送出货物、信件等。句(24)中的宾语是声音,应使用“发出”。
5.工人—人工
(25)*夏季两三个月不下雨,所以会工人降雨。
“工人”是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人工”是人为、人做的、不是机器或自然的成果。“人工降雨”作为一个固定词组,指的是用人工促使云层降雨,这里使用逆序词“工人”为错误。
[1]李冰.汉日同素异序词对比分析——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中心.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8(四)
[2]王静.对留学生同素异序词的习得情况的调查研究.理论研究,2012(四).
[3]易娟.日汉同素异序词浅析及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2012(五).
[4]张巍.联合式同素逆序副词的历时考察及应用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六).
[5]张新红,刘锋.论联合型复合词的语素序列.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