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伟,陈远寿,刘爱东,余德芊,金 寰,罗孝美
(遵义医学院 生理学教研室,贵州 遵义 563000)
多年来,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学改革的中心话题。从20世纪90年代,全国许多医学类高校已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与药理学三门实验课程(以下简称“三理”)进行了有机地重组,形成一门独立的课程——机能学实验[1]。通过课程的整合,逐步树立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改变了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现状,克服了分科教学的弊端,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作者所在院校自机能学实验课程整合以来,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专门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机能学实验室建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实验课程内容只是机械地将以往“三理”实验项目进行融合、拼凑,没有真正达到资源整合和共享的目的[2]。为此,作者对以往的实验项目进行了论证,在保留原有经典实验的基础上,删减部分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项目,新增部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构建了“基础-综合-创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了以“正常生理-病理模型-药物治疗”为主线的一体化综合机能学实验教学模式。
经过论证选择,保留了如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等经典实验项目。通过基础、经典实验的开设,使学生在具备一定操作基础的前提下,加深对“三理”经典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相关知识后,顺利向下一阶段临床医学类综合性实验过渡。
经过优化和整合,共开设综合性实验项目9个。综合性实验是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生理指标检测、常用动物病理模型复制及相应救治手段等,将“三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以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医学科学思维的能力。同时,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适当提高难度,加强“三理”相关知识的渗透与融合,并在实验中联系临床知识开展实验教学。
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缩窄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捆住了学生的手脚,学生不能主动参与,难以开发学生创新精神与智力潜能,而设计性实验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设计性实验由“选题、收集资料、设计方案、开题报告、实施、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和撰写实验总结等环节组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角,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仅把实验基本技术、基本方法进行综合运用,而且还注重大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基础教育与临床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接轨,逐步实现实验教学从知识灌输向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3-4]。
根据现代教育发展的特点,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研究,鼓励教师积极探讨、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建立互动式、合作式、开放式、研究式实验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追踪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5]。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尤其是Seminar教学方法[6]。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注意与临床知识的联系,例如在“急性右心衰”实验中,将心肌的生理、病理生理和药理学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再结合临床心衰病例进行实验和综合分析,这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机能学实验的兴趣,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在实验具体操作方面,实验教师着重讲解实验操作的要点、技巧和注意事项,同时强调各实验小组在实验操作中加强分工协作。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参与实验的现象,提升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目前,机能学实验所有教师均采取多媒体授课,而且实验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较高。同时,注重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让实验教师明白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各自的意义,从根本上发挥其相应的积极作用。同时,又时刻提醒教师多媒体只是一个为了更好完成实验教学的工具,只有利用好了,才能发挥其优势所在。
注重虚拟与真实的结合。近年来,随着国家有关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招生规模地不断扩大以及受到教师资源、场地、仪器设备等因素的限制,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实验教学的需要,因此,我们将虚拟实验引入实验教学。但是,鉴于虚拟实验存在的弊端,应非常注重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的有机结合,虚拟实验的开设主要用于实验课的课前预习、课中参考和课后复习。
由于实验设备和方法的改进,原有的“三理”实验教材已不能满足医学实验课的要求,作者所在实验室组织全体实验教师于2009年编写了适合本校大学生培养需要的《机能学实验教程》,教材内容不仅包括各学科特点的经典性实验,还增编了一些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同时,将设计性实验具体实施编入实验教材中。
2011年,与全国各兄弟院校合作,编写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十二五”规划教材《机能实验学》,教材内容体现“三个层次”,即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强调大学生自主性,通过该教材的使用,进一步加强了我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以及教学改革的意识逐渐增强。高等教育逐渐从“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参与到学校教学管理中已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我们在机能学实验室教学管理工作中,吸引优秀大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措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突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畅通教学信息渠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提高教学管理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教学管理方面,除学校教学督导专家巡视检查外,实验室还对实验教师的带教、实验报告批改等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同时,定期开展集体备课、预实验、组织教师和学生召开座谈会,及时总结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定期开展同行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师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及时向被评议教师反馈。
为了充分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将平时成绩、实验操作以及设计性实验成绩纳入期末总成绩,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其考核形式分四个部分:平时表现(10%);实验报告(30%);实验操作能力考核(30%);实验设计能力考核(30%)。其中每种形式均制定了细化的考核评分标准,通过多元化的考核办法,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以上一系列改革,打破了高等医学院校传统的学科、课程和实验室之间的界限,优化组合、删繁就简,建立了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机能学实验课程体系——机能学实验课程,实现了机能学实验教学从知识灌输向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该研究成果,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将“正常生理-病理模型-药物治疗”实验教学模式做精、做细,积极探索器官功能学综合型实验教学,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性、探索性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王 靓,丁荣光,龙子江,等. 改革机能学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277-279.
[2]冯国清,胡香杰,乔 鹏.七年制医学生机能学综合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药理通讯,2012,29(4):36.
[3]李 娜,董晓青,王巧云.机能学实验教学整合中设计性实验的效果反馈及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3):525-527.
[4]田茂友.论机能学实验教学对临床综合素质培养的先导作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1,33(4):185-187.
[5]梁文耀,陈武喝.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自主性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289-291.
[6]秦 伟,陈远寿,曾俊伟,等.Seminar教学法在医学机能学实验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高等教育,2012,187(7):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