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友,卢 笛
(1.桂林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2.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与个性等,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目标,并针对该目标进行阶段性的合理安排[1-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高校为主导、以社会为支持,指导大学生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未来,以达到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大学生实现自身奋斗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是成长、成才、成功的重要途径。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的就业和个人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职业生涯路径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特点。调查显示目前很多大学生入学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更不知道毕业以后干什么,从而导致他们产生迷茫、焦虑等心理。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各种测评系统能协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价值取向,能较充分地挖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潜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指导大学生的在校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中各个阶段的目标和措施,能够有效地引导和鞭策大学生为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认识。随着我国就业体制的转变,为了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与适应社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通过该平台逐渐使大学生意识到综合职业素质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指导大学生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便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取向,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此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可以培养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社会形势在变化,因此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内,只有不断学习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人职匹配”。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人、职无法实现良好的匹配。许多高校毕业生表现为盲目就业,而就业后又感觉无法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导致频繁跳槽,这对个人和单位均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的职业方向,最大限度实现人职匹配,以缩减就业后的人员流动和跳槽的机会成本,避免人力资源浪费。
从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正确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忽视对心理健康的教育。从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教育的重点主要集中于职业生涯规划有关的理论与方法、就业前的准备及面试的技巧等,而很少涉及心理健康教育。而且心理健康教育也通常局限于心理健康问题出现之后,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心理干预。针对由于就业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除积极的、系统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之外,还应逐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从而由被动的、消极的心理干预转变为主动的、积极的心理预防。
导致出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忽视对心理健康的教育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有:①缺少专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目前多数高校尚未建立专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任务基本上由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来承担,而大多数年级辅导员或班主任本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而且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实践经验,更无法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积极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②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脱节。目前多数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与交流,在教育内容上相对独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与教育机构相对短缺。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新生事物,要想正确理解它,就必须树立科学的理念,将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在正确认识主客观基础之上,并进行不断地自我探索。同时,学校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重要性,应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并且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学习工作中,也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重在实践,即将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落实为实际行动,不断接受社会和他人的反馈信息,对自身的职业体力倾向、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予以全面科学的定位。
此外,我国各级政府也要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加强各种舆论宣传,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社会大环境和氛围,以保障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大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以进行合理的人生定位,并及时解决大学生在求学、就业等各个阶段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从而,最终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模式[5-7]。
而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与实施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分阶段、分步骤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对于大一新生,主要是通过讲座形式,对其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使大学新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并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相关单位的组织机构、工作内容、社会需求、各种技术和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就业形势的认知和增强职业认同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根据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的结果,通过团体咨询和个体咨询相结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应加强大学新生的适应性训练,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并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实施干预。
其次,对于二年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有关职业概念,学会并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同时大学生通过心理测评和职业性向测评等各种专业量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各方面的能力有一个正确、客观、全面的评价。根据以上自我评价和环境分析,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安排(年度计划和目标、学期计划和目标等),形成职业生涯规划书。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同时根据职业生涯规划书中发现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个体咨询为主要形式,辅助团体咨询等其他形式。
再次,对于三年级大学生,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情况,帮助大学生不断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及行动计划,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并为其提供咨询与解答。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主要通过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不仅仅是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
最后,对于四年级大学生,由于其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和学习压力,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主要是帮助其做好就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面试的技巧、简历的制作、应聘的注意事项等。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一方面要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以缓解就业和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主要以团体咨询的形式为主,另外一方面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监控与预警工作,及时解决和处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同时,整合高校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和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改变过去两者之间相互独立、工作内容相互脱节等问题,成立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机构,相互配合与协作,进一步完善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关键。高校应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结合本校、本专业特点设置课程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前瞻性、确定性、实用性、实践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课程体系。而且,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应建立适合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切勿搞一刀切的课程体系。其次,改革教学方法,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单纯、枯燥的纯理论课教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宣传职业规划的内涵、意义和作用[8-11]。
高校要把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机构,培养一批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较广博的知识和较开阔的视野以及一定的实战经验,具有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12]。
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持续的、不可逆转的过程,仅凭个人的经验是很难实现目标的。因此,学校和个人应借助职业咨询的智力和经验优势,为个体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政府部门应鼓励社会力量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培训机构,弥补目前高等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资源的不足。另外,学校可以与社会力量联合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更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这样既可以使最新的职业生涯规划成果、经验教训、管理理念进入教科书,使学生获得最前沿、最实用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也可以使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得到训练,有利于教师的成长[13]。
总之,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应当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手段,通过综合教育模式使大学生做到“三早”即早认识、早规划、早准备,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以培养出社会所需、高素质的人才。
[1]陈建伟.浅谈医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18-19.
[2]郭振友,李胜联.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16-17,21.
[3]郭海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24):132-134.
[4]郭 欣,娄淑华,王顺吉.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2(11):148-149.
[5]张 迎,罗轩萍.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13(9):80-82.
[6]兰先芳.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3(4):89-90.
[7]刘甜甜,张 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研究与走向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99-101.
[8]傅梅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其指导体系构建[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S1):49-52.
[9]马 洁,佟 丞.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与转型[J].教育与职业,2013(14):88-90.
[10]吴 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及其激励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3(17):94-96.
[11]张 菡.全程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4:79-80.
[12]宋宗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12):51-53.
[13]王邦田.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对策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