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秋华,潘华峰,任金玲,严 艳,李海文,王 正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模式,它充分利用学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等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将单纯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转换成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的生产、科研等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1]。中医药学科是最具中国原创精神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学科之一。《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从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了“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4个方面的基本任务。要落实战略、完成任务,就必须打造一支强劲的中医药创新型人才队伍。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为我国高校所公认的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适用模式[2]。如何更好地贯彻产学研合作教育思想,为中医药研究领域提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支持,是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为了积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我国各高等医药院校根据自身特点,把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创新医药人才培养的一个切点和突破口,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合作方式分类,目前我国高等中医药产学研的模式大致如下。
医药技术转让。技术转让是指产学研合作各方以契约的方式对专利技术、技术秘密、实施许可等无形资产进行使用权转让的一种经济法律行为[3]。高等中医药院校、科研院所将其现有科研成果转让给医药企业,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该模式具有权责分明、容易操作、风险低的优点,但各方关系松散,以短期经济效益为重,不利于技术创新。如,2009年广东药学院郭姣副院长课题组以880万元人民币高价将专利成果“复方贞术调脂胶囊”项目转让给珠海风凰山药业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4]。
医药人才联合培养与人才交流。医药人才联合培养与交流的形式多样,设置人才培养奖助学金、大学生在医药企业实习、高校科研人员担任医药企业顾问、邀请医药企业人员开展讲座培训等均能促进各方主体的知识交流和创新,但深度合作意识浅薄。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的 “一方”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北京固生堂名中医传承栽培奖学金等由企业提供,并且学校与众多医药企业、医院等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医药校企合作研发。医药合作研发是指医药院校和医药企业、研究所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可以是联合开发, 也可以是委托对方开发。这种合作关系依托科研课题而建立,企业往往提供资金和设备支持,而高校、研究所负责技术创新。该模式需求明确、权责分明,适用于短期攻关,不利于资源共享和知识积累沉淀。
医药科研基地。医药院校与企业、研究所三方共同出资建立医药研究或实验基地,并派遣科技人员、教师和学生到基地开展项目,有助于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对三方的合作意愿和资金支持要求较高。如“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中智药业中药产学研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一片天中药产学研基地”等。
校地合作。高校科研院所是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整体对接的全方位服务于社会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不同于与企业单一合作的简单模式。如广州中医药大学先后与清远、英德、阳江、中山、东莞、揭阳、潮州、番禺区、白云区、肇庆高新区、重庆北碚区等市(区)政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借助政府力量推动产学研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5]。
医药研发实体。医药产学研各方参照全资(如校办企业)或股份制企业的组织与管理办法建立产学研结合长效合作机制,进行技术开发或技术经营。这种股份制通常高校与研究所以科技成果技术入股。优点是风险共负,各方权益分配得当,有助于长期合作,但是盈亏自负会导致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不利于科研发展。如广东药学院早在1990年开办了广东药学院制药厂,1993年与广东顺德容奇城镇开发总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了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6]。
中医药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的核心是依托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体为依托,在大学附近区域建立的从事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活动的高科技园。该模式有助于企业孵化、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但是对大学的科研实力和智力资源优势要求较高。如广州中医药大学与新南方集团等共建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产业园”在新药技术服务与创新方面成效较显著[5]。
生物医药产业技术联盟。生物医药产业技术联盟是指产学研各方联合致力于某一生物医药技术或产品研发而组织的行为实体,是为适应生物医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而建立的优势互助的组织[7]。该模式针对产业关键技术,有利于长期合作和资源共享,但是研发风险大,周期长,资金需求多,利益牵涉广,往往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如中医药防治病毒性传染病产学研联盟,是全国首个中医药产学研联盟,由白云山和黄中药有限公司联合中华医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浙江大学中药学院等5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企业共同成立。
目前我国高等中医药产学研的模式形式各样,仍在不断完善中。总结现存模式,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绩效评估机制不健全。师承教育是普通高等中医药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是培养高层次中医临床和中药技术人才的教育方式。产学研模式实现了双导师带教的师承教育,高校导师注重基础理论教学,企业导师偏重应用实践教学。但是科研院校在评估科技成果时大多注重纵向课题,尤其是注重国家级课题项目多少,强调发表论文数量、专著数及论文是否发表在重点核心期刊上,而忽视横向课题,忽视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4]。致使高校导师带教时,往往过分追求学生的论文发表量,忽视社会需求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从而影响了学生科研的市场效益。而医药企业评估科技成果时过分关注其经济效益,技术保密意识强。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往往只被安排在某一固定岗位,不能熟悉整套生产技术流程,不受重视。
联合技术创新的意识薄弱。目前,我国从事中药研究的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但基本上仍是各自为政,缺乏联合攻关意识。中医临床研究、中医药特效药、新药研究等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尽管政府积极指引,但部分中医药高校和企业并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产学研合作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一方面,这与诚信体系有关。产学研各方都怕自己的利益受到破坏,担心自身技术被另一方所得,使合作有始无终。另一方面,这也与产学研组织不稳定,偏向短期合作,发展眼光短浅,风险承担关系不明确有关。
普及面狭窄,育人功能下降。目前,我国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医学本科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15年起,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后,要进行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才能成为住院医师。新政策进一步肯定了临床实践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中医的教学模式,应通过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体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和“理论-实践”不间断的特点[8]。产学研模式无疑是实践中医教育“学中练”、“练中学”、“教练合一”培养规律的良策,但是我国目前医学产学研模式一般应用在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上,没有广泛普及在医学本科生培养上,弱化了产学研人才培养的功能。
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高等中医药产学研的资金资助和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通过低息贷款、财政资助、税收减免、立项优先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设立协同创新专项基金或高科技合作开发风险基金,鼓励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体协同[9],提高高校和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增强承担经济风险的自信心。还有,政府要加强法制建设,积极引导高校解决产学研中的产权归属、人员待遇、成果和利益分配等难题,建立健全诚信体系,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公担”的分摊机制,减少合作纠纷。
健全绩效评估机制。“重论文,轻实践”、“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学术成果,轻推广应用”的评价机制不利于中医药产学研模式长效发展。强化考评机制方面,高校也应该以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和科研成果的市场效益作为考核内容的主体;同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整体教学环节进行评价指标设计,其内容包括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学习后的知识、能力、素质考核信息以及毕业生到合作企业就业后2-3年的跟踪调查[10]。而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将创新成果转化给人类带来的健康效益(成果的医学作用、安全性、治疗效果、使用后疾病的治愈率,患者的满意度等)纳为评价指标。
整合资源,推进协调创新机制。地方政府要大力支持中医药的发展,调动产学研各方面力量,创新模式,突破瓶颈,组建稳定长效的中医药产学研组织。中医药优秀人才单靠一所高校是难以培养的,首先应通过相关政策,整合中医药高校资源,实行强强联合;其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扩大合作覆盖面,鼓励中医药高校(研究生以及本专科层次)同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解决中医药关键领域的难题,取得实质性成果。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等中医药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发展,深化对现有医药产学研模式的认识,本文从合作方式的角度梳理了目前我国中医药产学研的模式及特点,同时总结了相关问题,从加大政府的引导力度、健全绩效评估制度、推进协调创新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的建议, 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对优秀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童巧珍,黄政德,葛金文,等. 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中医药人才[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75-78.
[2]王益玲,黄合婷. 高等医药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9):39-40,42.
[3]王文岩,孙福全,申 强. 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类、特征及选择[J]. 中国科技论坛,2008(5):37-40.
[4]吴梅兴,董国俊,韩利文,等. 广东省中药产业产学研创新模式研究[J]. 中国药业,2012(16):17-19.
[5]黄 斌. 积极开展协同创新 服务中医药强省建设[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7):607-609.
[6]郭 姣,杨 红,齐 平,等. 产学研一体化多层次实践教育平台的构建和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4):370-373.
[7]孙瑞玲. 论生物医药产业技术联盟[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10):63-67.
[8]徐大量. 自主创新视域下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J]. 西北医学教育,2013,21(3):435-437,449.
[9]李慧敏. 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协同机制探析[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3):93-95.
[10]潘华新,梁沛华,王 宏,等. 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中医药创新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亚太传统医药,201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