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华,马 露,宇传华,毕勇毅,毛宗福
(武汉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1)
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基本沿袭前苏联模式:公共卫生专业置于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医科院校,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就读,学制5年,前3.5年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后1.5年专业课程,培养方案以医学课程为主,强调专业教育[1]。进入新千年后,特别是在应对SARS、食品安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传统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暴露无遗:国际化视野不足;知识结构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必备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1-10]。为此,近年来,国内一批公共卫生院(系)纷纷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路径,并进行了大量有益实践[5-9]。其内容主要涉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少有文献探究保障“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可持续性的问题。事实上,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昙花一现”并非个别现象。武汉大学在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方面,经历了7年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具体内涵与实施方案相继发表于多家学术期刊[2-6,10-11];“国际化—复合型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获得2013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本文主要介绍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保障“人才培养改革”实践稳步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些经验体会,与同道们分享,供同道们批评指正。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组建于2001年,在国内众多公共卫生学院(系)中,如何迅速提升综合影响力,是学院建设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话题。根据现代大学使命,结合学院现实状况,在经过教授会、职代会和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广泛调研基础上,统一思想认识,形成了学院发展的共同愿景[2,4]:一是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抓住国家“新医改”和转变社会发展方式的重大机遇,以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为突破口;二是必须依托武汉大学多学科综合优势,瞄准国内外重大公共卫生新议题,以需求谋发展,以贡献树影响。最后,确定以实施“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公共卫生创新人才”教学改革作为学院发展的切入点,形成武汉大学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特色。其核心包括[5]:①充分发挥武汉大学综合学科优势,优化、精简传统基础、临床与预防医学课程,增设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包括沟通与写作类、数学与推论类、人文与社会类等,该模块学分占总学分的26.1%(47/180),同时,设置自主选修课程16个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取向,自主选择某一方面的课程,推行个性化选课学习,在上述基础上,还鼓励学生辅修第二学位,形成复合型知识结构;②加强国际公共卫生教育交流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与美国杜克大学、夏威夷大学、马来西亚的马来亚大学、泰国的玛希隆大学等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供学生海外暑期交流、实习实践机会,开阔学生思维视野;③实施全程“双导师制”、特色“第二课堂”和多机构实习实践机制,增强学生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包括与校外实践导师共同指导开展“公共卫生技能与专业设计大赛”,与湖北省全部17家省市(州)CDC专业机构联合共建“湖北省公共卫生实践示范基地”,与深圳市坪山新区政府合作,设立“公共卫生教学科研综合基地”,进行以“岗位能力为导向”,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实习实践教学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对接,提升能力。
在充分认识“人才培养是立院之本、强院之基”后,逐渐形成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学院文化。先后建立了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教学改革财务预算优先保障与激励制度等。形成了学院党政班子及学术骨干带头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全院重视人才培养的工作氛围。仅以2013年为例,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获批立项的教学研究课题,平均3位教师获批1项教学研究课题,居武汉大学38个学院之首;在武汉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年度评估中,公共卫生学院连续多年获得一等奖,进入全校100余个本科专业的第一方阵。
实施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能“空穴来风”,不能仅凭“满腔热情”,更不可以“蛮干”,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基础平台”。根据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凝练出的“国际化”、“复合型”、“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在学院建设发展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夯实教学改革的环境平台。
健全人才培养的学科支撑体系。按照现代公共卫生学科构架与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夯实学科基础,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学院初期只有3个教研室(卫生学、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教研室),经过5年发展与积淀,于2006年组建了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与劳动卫生学、营养卫生与食品卫生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5个二级学科系;将分散在原有3个教研室的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技术人员集中管理,成立学院教学实验中心,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增加6倍,实验教学用房面积增加3倍;在“省级实践教学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创建了一批以政府为依托的教学科研综合基地,例如深圳市坪山新区综合实习实践基地[3];成立了“全球健康研究中心”、“水环境健康实验中心”和“妇幼儿童健康研究中心”等跨学科教学科研机构。
培育多学科融合的师资团队。①学院针对性引进了一批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和数学等学科背景的专职骨干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培育了一批多学科融合的师资团队。近5年,教职工规模增加了1倍;②实施教师经历“国际化”、学历“博士化”工程。实现了教师“博士化”、技术管理人员“硕士化”。几乎全部教师具有海外学习研修经历,几近1/3的教师获得海(境)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学院已经启动了青年教师第二轮“海外研修”计划;③通过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岗位,聘请了一批理论水平高,实践资源丰富的海内外兼职教授,其中,5位珞珈特聘教授,全部来自海外著名高校终身教授,每年来学院工作3个月,指导或参与相关“课程组”和“课题组”工作。聘请有16位校外第一导师充实学院师资队伍。例如,原国家卫生部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教授、原国家卫生部疾病预防与控制局局长陈贤义教授等被聘为武汉大学兼职教授,按照相关规定参与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创建立体化国际交流合作网络[6]。为了克服传统“点对点”(专家对专家)的国际合作交流方式的局限,自2007年起,开始探索“面对面”(学院对学院)的合作机制,由学院主导,在北美、欧洲、亚洲地区的日本(包括港、台地区)建立一批全面合作友好单位,例如,杜克大学、圣路易斯大学、夏威夷大学、田纳西大学、日本兵库医科大学、香港大学、泰国玛唏隆大学和马来亚大学等;要求每位教师发挥专业优势,结交一批国际同行“合伙人”。其内容主要包括:①实现校(院)领导、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之间定期双向互动交流;②整体推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院管理全方位合作交流,共同组建课程组、课题组;③学生海外联合培养、暑期交流、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学术会议,以及接受国外大学生来访,与我院学生共同学习或共同开展研究。仅以2012年为例,我院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联合培养高达42人次。
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对于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而言,自19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立我国首个公共卫生学科始,已有近百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使得公共卫生教育规模数量得到长足发展,经历几十年摸索出的公共卫生人才教育与培养模式影响深远[1]。因此,我院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不仅注重“循序渐进”,更加重视规范程序、建章立制,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可持续发展。
规范校外教育教学资源持续利用的规章制度。推行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必须有效整合学校外部资源优势,并建立相关措施保障可持续发展。例如,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注重将“学院与学院间”的交流合作内容纳入双方校际合作范畴。目前与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和圣路易斯大学的交流合作项目,已由双方校长签署“双边合作协议(备忘录)”,上升为“校际”合作交流文件,从而保障了双边国际合作交流的经费渠道;海外珞珈特聘教授、校外第一导师及综合实习实践基地,分别通过大学职能部门按照相关程序遴选,签订相关“目标任务书”或“协议合同”,进一步规范各岗位目标任务和职责。校外导师遴选过程中,注重聘请事业心强、理论水平高、经验丰富、热衷公共卫生教育事业的公共卫生管理或实践部门专家领导。
完善院内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运行保障机制。①会议制度。包括每年召开1-2次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集思广益,及时评估运行效果,进一步明晰思路,细化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每月召开一次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解决运行中的新问题;每月召开一次教学主任会,主要布置工作任务,通报运行状况;②管理运行与职责奖惩制度。例如,教学与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建立有教学团队管理制度、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激励制度、老中青传帮带制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青年教师学术交流资助制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制度等。在教学改革研究方面,如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全英文教学课程管理的若干规定等。在学生培养上,建立了学生国际交流选拔程序、班主任制度及双导师制度等;③咨询决策机制。依托学院教授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团,完善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咨询决策教学改革重大问题等。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经历了长达7年之久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我们的体会:在注重借鉴国内兄弟院(系)经验,凝练武汉大学特色人才培养理念、教学改革内容和路径外,一定要重视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避免“昙花一现”。首先,一定要形成全院师生“共识”。只有形成高度共识,将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学院发展和师生自身发展密切联系,才能激发最大的“热情”与持久的“动力”;其次,实施教学改革,培养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搭建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改革相适应的平台环境,否则,难以实施、难以走出“新路子”;再次,注重在实践中总结,将好的做法“固化”为规章制度,建立起与人才培养改革相适应的内部机制,发挥制度的规范性、导向性与持久作用。
总之,在现有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实施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漫长的道路。全国近100所公共卫生学院(系)的平台环境千差万别。例如,有的历史积淀悠久实力雄厚、有的成立时间短规模小,有的隶属综合性大学、有的隶属独立的医科院校,有的隶属国家重点高校、有的隶属地方普通高校或高职高专院校。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每个公共卫生教育机构的历史使命,不同的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改革内容与方法可以不尽相同,但是,为了教学改革顺利实施、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形成改革共识、构建改革平台和制定保障机制。
[1]袁 利,王家骥,肖德生,等.我国预防医学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0):44-45,121.
[2]毛宗福,宇传华,毕勇毅,等.综合性大学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武汉大学教育研究,2012(2):67-69.
[3]邹宇量,徐 勇,毛宗福,等.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公共卫生综合实践基地模式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4):501-503.
[4]宇传华,毛宗福,肖海燕,等.新医改形势下对公共卫生教育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23-25.
[5]毛宗福,毕勇毅,陈 华,等.国际化—复合型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6):542-544.
[6]肖海燕,何启强,陈年芳,等.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新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实践探索[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3):165-167.
[7]靳光付,马红霞,胡志斌,等.预防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教育改革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77-379.
[8]陈国元,杨克敌,刘烈刚,等.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改革三种实验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32):231-233.
[9]赵 莉,李晓松,朱昌蕙,等.反思与重构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9):3678-3679.
[10]肖海燕,李菲菲,向 浩,等.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2014(2):43-45.
[11]刘 纯,毛宗福,肖模银,等.国际化视野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3):429-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