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ESP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

2014-03-06 12:24:23杜文娟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语言

杜文娟

(云南开放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云南昆明650223)

顺应ESP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

杜文娟

(云南开放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云南昆明650223)

ESP教学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在这个转型期,大学英语教师只要转变观念,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积极寻求自我发展,实现向ESP教师的转型。

转型期;ESP教学;大学英语教师;转型

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来,高职教育坚持职业导向,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成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新的挑战。刘润清早在1996年撰写的文章中曾预言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成为21世纪的英语教学的主流,蔡基刚(2004)从ESP教学在我国的发展、教学理据、教学再认识及处理好ESP教学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我国大学英语的定位应当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SP)。胡文仲(2011)在“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提到:“不少学者认为,大学通用英语的地盘在缩小,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趋向于ESP教学,这是十分正确的”。因此以基础英语为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成为今后大学英语改革的方向。在这重要的过度和转型期,ESP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向,大学英语教师要认清这一形势,主动更新自己专业知识,拓展新的学科领域,这必然给教师们带来空前的挑战和机遇。面对新情况,英语教师要积极采取行动,对自身现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关注所在学校其他专业的课程,利用空余时间旁听一些专业课程,积极参加学校相关培训,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寻找新的方向。

一、大学英语教师现状

目前在高校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大多为外语学院毕业的,他们虽然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及语言应用能力,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反映出知识面较窄,只专不博的现象,他们的语言知识可以担任常规语言教学工作,所讲授的教材内容涉及日常生活、校园文化、散文等,但若所教授的内容关联到大量的科技领域和行业知识的时,如相关专业的说明文、学术文献和边缘学科知识等,许多教师感到比较吃力,感到自身的知识过于单一,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随着ESP英语课程的陆续开设,这个问题愈加显现出来,从本质上反映出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出现问题,也就是说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存在着缺漏,因此教师不完善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已成为开展ESP教学的一大障碍。

丁仁伦(2013)对三年(2001,2008和2010年)的大学英语教师现状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英语师资中较高学历的人偏少,教授甚至副教授比例也相对较小,大学英语教师每天面临繁重的教学任务,4多现象(课时多、班级多、作业多、检查多)比比皆是,在时间和精力接近饱和,甚至超负荷的情况下,还要挤压时间来提高学历学位、搞科研。此外,大学英语教学定位所带来的大学英语课程多元化、专业化、校本化等一系列新变化,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全新要求和挑战,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必须提到意识日程上来。

二、成为ESP教师,大学英语教师转型的必然趋势

目前ESP教学得到我国越来越多专家的认可,但在大学英语教学界对ESP教学在我国的开展还是存在很大的争议,蔡基刚(2013)将他们争议观点梳理如下:“1)ESP教学需要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背景,我国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没有这样的学历结构。2)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低,并不具备学习ESP条件。3) ESP教学并非是提高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4)鉴于我国大学生毕业后找的工作多半是不对口,只要有较强的普通英语能力就能帮助他们胜任任何工作环境。5)ESP教学和我们大学英语培养学生素质目的有冲突”。其实这是对ESP教学的误解,ESP和我国的“专业英语”是有区别,专业英语是内容教学,是一种双语教学,原则上由专业课教师承担,而真正的ESP教学是语言教学而不是内容教学,ESP注重跨学科(如文科大类、理工科大类等)的具有共同特性语言教学,也就是传授与行业相关的英语,如:数控英语、模具英语和文秘英语等,注重的是与这些行业的相关的说明文、文献及成果介绍,同时还重视与这些行业相关的交际策略和技能,而不仅仅是专业内容。蔡基刚(2013)指出:“无论学术领域的共核技能,还是专业领域的交流技能和策略,语言教师只要具备这些专业方面某些基本知识都能从事ESP教学”。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2012年3月开始,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尝试ESP英语教学,在2011级的文秘专业进行试点,采用了EGP+ESP的教学模式,即大学一年级第1学期学习基础英语,第2学期学习文秘英语,在基础英语阶段,对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梳理,查缺补漏,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给学生介绍一些学习策略,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行业英语阶段,让学生在行业领域内进行学习,并利用网络,让学生收集相关文献与资料,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在2012级学生中,我们又在机电学院实施了EGP+ESP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学方式也进行改变,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任课教师也及时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明确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学生专业课程相结合,所涉及的文章与专业背景有关,讲述专业上的语言和学术技能。2014年3月,我们在2013级学生中,全面实施了EGP+ESP的教学模式,目前机电学院9个班级进行机电英语教学,城建学院的6个班进行建工英语教学,传媒学院2个班实施计算机英语教学,经管学院6个班进行商务英语教学,化工专业的6个班进行化生英语及农林英语教学,文旅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学习旅游英语,酒店管理专业学习饭店情景英语,光电学院的4个班进行新职业英语教学。在基础英语教学在教学中,教师从文章中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差异,从对文章的分析中,提示人生哲理,学生学到一些做人道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行业英语教学中,教师强化学生对词汇记忆,段落的理解,使学生从文章和文献中获取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从近几年教学实践来看,我们的英语老师可以承担ESP的教学,可见,大学英语教师是可以向ESP教师转换的。

三、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加强自我发展

目前高校的ESP教学主要由两类教师担任,即英语教师或专业课教师,他们在知识结构上各自存在一定问题,从而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一方面大多数英语教师受到专业知识的局限,在讲授ESP课程时常常沿用基础英语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重视词汇,句法和语法教学,无法给学生提供相关专业知识的引导和拓展方面的帮助,不能做到将语言知识教学与专业知识巩固相结合。另一方面,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则把ESP课程当作专业课进行教学,教学形式以翻译为主,由于缺乏语言教学经验,他们在对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方面显得力度不够,不能深入到ESP的语言特点和交际技巧,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我国ESP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亟待提高,ESP教学需要一支知识结构全面的、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及语言应用能力及广博的百科知识的英语教师队伍。

如今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转型期,大学英语教师要转变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积极更新知识,利用网络,书籍及多媒体教学,研究自己学科以外的领域,了解ESP发展历史、研究动态、最新研究成果及其专业领域的基本原则。此外英语教师可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自我发展的知识和信息,参与各项教学活动与相关ESP的课程学习,如:模具英语、IT英语等,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增强教师自我发展的信心。借鉴国外经过实践而且已成熟的ESP的教学方法,结合实践情况,调整课程设置,开设专业需求的ESP课程,逐步使大学英语教师的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真正使英语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进行最完美的结合,为社会培养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在建构ESP课程教学的过程中,ESP教学应成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和教学研究的方向,ESP教师要清楚意识到自己具备行业英语教学与基础英语教学研究的双重身份,同时找到自己对职业认同感、归属感,使自己最后走向具备专业学术和专业研究者的道路。此外,在ESP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开展教学反思,将实践教学和相关ESP理论紧密结合,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分析,并不断反思,及时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升华理论,开展以教学为中心工作,促进自身职业提高和发展。

大学英语教师还应积极拓展自身实践知识,经常与专业教师交流合作,对于ESP师资问题,很多研究者与老师都认为EGP教师和专业教师合作是一种很好方法。对于专业教师来说,他们英语水平有限,在教授专业的英语交际策略和技能时,感到很吃力。对于EGP教师来说,语言方面虽是强项,但由于知识单一,不能担任教授专业知识的工作。这样若EGP教师能与专业教师常联系,共同完成科研课题,共同完成一门课程教学,一起投身ESP教学改革,那么他们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动者。

四、结语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课程已经呈现多元化、专业化和校本化态势,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已刻不容缓,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大学英语教师这一群体必然面对的挑战。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英语教师都要响应时代召唤,努力进取,勇于探索和研究新课程,并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积极转型,不断提高,在转型与培养过程中脱颖而出,在我国外语教学改革进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 (2):22-28.

[2]蔡基刚.误解与偏见:阻碍我国大学ESP教学发展的关键[J].外语教学,2013,(1):56-60.

[3]陈朝霞.ESP教学语言的同质性与异质性——一项关于ESP教师的实证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148-150.

[4]丁仁仑.大学英语师资的转型与培养[J].中国外语,2013,(5): 15-20.

[5]高占荣.ESP教师:大学英语教师的必然转向[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7,(472):4-5.

[6]胡文仲.在“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致辞[Z].北京,2011-05-07.

[7]姜怡,吴爱月,吴卓娅.从EGP向ESP转型中英语教师知识体系的调整与构建[J].大连大学学报,2011,(2):121-125.

[8]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21-26.

[9]刘欣.试论ESP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规划的影响——从EGP教师到ESP教师的蜕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4): 85-87.

[10]马平.大学英语教学转型期ESP教师的发展[J].学理论,2013, (4):354-355.

[11]梅进丽.ESP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师知识发展[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13,(6):86-91.

Complying with ESP Teaching in Transition Period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DU Wen-jua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Yunnan Open University,Kunming 650223,Yunnan)

ESP teaching is the direction of China'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future.During this period,English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ir concep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rebuild their knowledge system so that they can be completely competent at ESP teaching.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comes to conclusion that the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seeking actively self-development and realize the transition from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to ESP teachers.

transition period,ESP teaching,college English teachers,transition

H319

A

2095-6266(2014)02-047-03

2014-4-22

杜文娟(1965-),女,河南郾城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语言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大学求学的遗憾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