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挫折教育探究

2014-03-06 12:24:23李辰媚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视域挫折政治

李辰媚

(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挫折教育探究

李辰媚

(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挫折教育意义重大,实施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原则:方向性、主体性、实践性,措施:深化课堂教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突出实践训练,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完善跟踪反馈,强化大学生挫折教育效果;整合部门职能,促进大学生挫折教育形成合力。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挫折教育

大学生是国家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撑,带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透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生心理变化的轨迹,人们普遍感到:一方面,适应时代要求,积极向上,阳光健康,锐意进取的新思想、新理念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主流。另一方面,受诸多负面因素的影响,相当多的大学生内心极度脆弱,缺乏面对困难的承担和调控能力,在遇到诸如挫折等问题时,似乎走进了一个“怪圈”,眼前迷雾重重,一时间难以走出挫折的阴影,无法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状态,甚至为求解脱而做出了如自残、自杀等过激行为,不仅给自己和身边的家人、同学带来了困扰,更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后果比较严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挫折教育的呼声日渐强烈。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1]接着在2011年3月召开的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会议中,时任教育部思政司司长的杨振斌在会议中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这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2]以上论述直接指出了发展、研究和开展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为学者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研究大学生挫折教育给予了政策保障和理论依据。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实施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具体来说包括“三观”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新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职业规划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永葆活力、持续发展的原因就在于它顺应时代发展的浪潮,并依据受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制定教育目标、整合教育内容、设计教育方案。现如今,处在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之下的大学生群体需要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多,而其自身缓解压力、对抗挫折的能力和知识还比较欠缺;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满足其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的思想、政治、道德方面教育的同时,补充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提升抗挫折能力的教育。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作为开展大学生挫折教育的主渠道,将思想品德教育与挫折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大学生承受挫折、化解冲突、调适情绪、自控心态等能力的塑造,使21世纪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更上一层楼;弥补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丰富且创新了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二)创新大学生挫折教育方法

从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学者将大学生挫折教育划分至心理学研究领域,因而多采用心理学相关方法如,移情法、倾诉法、情绪宣泄法、意向疗法等来疏导大学生受挫后的负面情绪。必须要肯定的是,经过实践检验,掌握上述心理学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受挫情绪,帮助大学生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但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总体发展来看,参考相近学科的教育方法用以充实现有教育方法,是推动大学生挫折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理念。因而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如,理论引导法、情景交融法、典型示范法、个性教育法等,经过适当的变化和改良应用到大学生挫折教育中去,使得大学生对挫折有解更为客观、全面的认知,以及掌握更为多样、灵活的挫折预防和应对方法。

(三)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有相关资料显示,挫折教育的顺利进行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受挫感过于强烈、挫折承受力较差的人一旦遭遇挫折,容易将消极的情绪反应转化为攻击性行为,这种攻击性行为可能包括语言上的谩骂、诅咒他人,行为上攻击或伤害身边的同学、亲人、朋友等,甚至为求解脱而做出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开展大学生挫折教育就要强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帮助大学生客观认知自我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从而有效控制自我,合理排解受挫情绪,不会因为遭遇挫折而做出极端行为,干扰社会和谐。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实施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研究大学生挫折教育,要始终明确大学生挫折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要素,其教育相关内容和全部活动都要始终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挫折教育必须并且一定要做到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挫折教育要始终服务于社会主义发展,为中国特色主义事业培养意志坚定、身心健康的合格建设者。”[3]

(二)主体性原则

大学生挫折教育中的主体是大学生,它的顺利实施、目标的逐一实现都需要大学生从主观上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融入其中,积极参与到大学生挫折教育中来。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挫折教育,力求通过掌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要,依据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合理设置教育内容,采用更为新颖的教育形式构建挫折教育具体措施,目的就是促使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内心潜力,自觉吸收和掌握挫折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而实现由外化到内化的转变,形成坚毅的意志品质,乐观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和困难。

(三)实践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人类实践活动,其十分注重教育的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有机结合,是要将大学生挫折教育打造成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区别于以往挫折教育中理论内容多,实践锻炼少的弊端,突出挫折教育理论与实践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在教育过程中增添实践磨炼和演练,从而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抗挫折能力。

四、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实施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措施

(一)深化课堂教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是实施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挫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明确人生是漫长且波折不断的,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大学生可能随时需要面对新环境、新变化、新问题,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步入社会,在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方面都可能会身处逆境。因此,他们应当认识到当他们在追求个人目标时候,遭遇挫折是很普遍的现象。这需要教育者在挫折教育的课堂教学中系统讲解有关挫折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挫折的认知、挫折反应、挫折疏导等基础知识。其次,在客观了解挫折及挫折教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教育者要向带领大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挫折。挫折是具有一定作用的,一方面会给个体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打击个体成长;另一方面,挫折又具有磨砺机制,可以使个体的身心得到磨炼,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及力量,增长经验和才干,提高其在逆境中的适应和生存能力,不断克服困难,进而走向成功。

(二)突出实践训练,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

灵活有效的实践训练是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锻炼不仅可以检验课堂理论教学成效,更可真正磨炼大学生的意志,提高其抗挫折的能力。这样的实践训练可以分为两种,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一起构想一个挫折情境,如毕业后长时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生活窘迫、遭遇朋友的背叛等,和同学们共同探讨身处这样的困境中应该如何去做,并给出总结性的评价,将理论教学中的内容用这样生动的案例加以说明和现场演练。在课外活动中,“通过开展各种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实践活动,如军事训练、到农村中去锻炼、到社区中挂职实习、开展野外生存训练等,锻炼大学生的意志,让大学生的抗挫能力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培养和提高。”[4]另外,各高校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如晨练、耐力跑、体能训练等,在校园范围内为大学生创造挑战自我,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实践机会。

(三)完善跟踪反馈,强化大学生挫折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挫折教育可否有效进行,需要在完成了大学生挫折教育课堂教学和实践锻炼后,对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进展进行持续跟踪。首先,建立大学生个性心理档案。“大学生抗挫折个人心理档案是针对大学生挫折心理问题、挫折调节程度、调节方法效果、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体系,为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确立不同阶段抗挫折目标提供必要依据。”[5]其次,反馈教育效果改进教育措施。根据心理档案的数据记录,教育者全面评估教育效果,分析学生在挫折认知、自我认知及行为表现等方面的反馈信息,对照原有的教育目标,掌握挫折教育完成情况。在对比分析中找出究竟是哪一环节疏漏导致了个别教育目标没有实现,从而提出改进方案,加入到下一轮的挫折教育实施中,进而不断更新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挫折教育。

(四)整合部门职能,促进大学生挫折教育形成合力

江泽民特别强调:“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了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6]本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下研究大学生挫折教育,其中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顺利开展除了大学生挫折教育专门资源的优化配置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各部门的职能,如教育、科研、管理等职能的整合与协调同样不可忽视。在整合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职能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要建立明确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保证各工作部门协调统一、高效配合,明晰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工作任务及职责,避免相互推诿,确保每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注重客观环境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努力促成外在因素向内在因素的转变,提升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此外还应该着眼于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拓展和提升,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各工作部门的科学管理水平,从而维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的良性运行。基于此,整合、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职能,集结各方优势资源,促进大学生挫折教育形成合力。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2][5]朱玲.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 2013.

[3]张学玲.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之挫折教育[J].科技咨询,2013, (13):230.

[4]胥青,佳卉.高校开展抗挫折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92-95.

[6]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N].人民日报,2000-3-1.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Frustration Education in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 Chen-mei
(School of Marxism,Bohai University,Jinzhou 121000,Liaoning)

College students’frustration education in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significant.It takes directionality,subjectivity and practicalness as its principles.The measures are to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for frustration through the reform of further classroom teaching, to highlight practical training to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to resist frustration,to improve follow-up and feedback mechanism to reinforce the results of their frustration education and to integrate the functions of each department to form concerted efforts for the students’frustration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ollege student,frustration education

G641

A

2095-6266(2014)02-024-04

2014-4-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13BKS088);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基地专项课题“提高大学生逆境商AQ的实践研究”(JG13ZXY13)。

李辰媚(1989-),女,辽宁抚顺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视域挫折政治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冰雪运动(2020年1期)2020-08-24 08:10:58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2:56
挫折使我更坚强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
学习月刊(2015年17期)2015-07-09 05: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