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高三学生的“话匣子”

2014-03-05 06:13何斐
考试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话匣子英语作文高三学生

何斐

摘 要: 在高考批卷中发现学生写作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要点缺失。作者通过研究高考要求、整合教材、加强写作训练的途径,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关键词: 高三学生 “话匣子” 英语作文 作文评卷

高三学生进入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既要抓听说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读写任务,往往容易忽视写作课,写作教学只是点到为止,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然而在高考中,英语写作的比重较大,写作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写作指导,在高三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有幸于2013年参加了江苏省高考英语作文的评卷工作,在批改试卷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写作的主要问题有:审题不清;要点缺失;语言表达不规范。其中要点缺失是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训练得以改善的。要点缺失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半开放性作文,尤其是开放性作文的话题无法拓展,不知如何展开话题。那么如何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呢?

1.研究高考,把握话题

要想在高考作文中获得理想的成绩,光靠训练是不得法的。首先我们要明确高考方向,了解高考动态。要把握高考规律,就要研究近五年江苏高考作文的主题及类型。近五年的高考作文分析如下:

通过表格可以得知,近五年的高考作文主题贴近生活;类型主要为图表类和图画类、半开放性和开放性;篇章段落主要为两段式和三段式。《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八级要求熟悉的话题包括四个方面:有关家庭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话题;有关风俗习惯、科学文化等话题;我国一般社会生活的话题;有关英语国家日常生活习惯的话题。建议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语言与文化、环境保护、自然灾害、社会差异、宗教等相关的话题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日常生活话题内容。由此可见,高考作文的话题被囊括其中,并且是以前三个方面的话题为主的。2009年—2012年的高考作文为半开放性,到了2013年,高考英语作文是由学生写的开放式作文,其特点是:无开头句,无结尾句。开发性作文所给的提示比较简单,要求学生根据主题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拓展主题,组织文章脉络。这种题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语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对教师在平时作文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高要求。学生不再是背几篇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的,而是要求教师在平时英语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2.整合教材,展开话题

2.1课本为本,打开话题。

开拓学生的写作思维,创新写作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关键。任何的教学方法都应有本可依,写作材料的来源就是我们手中的教材。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教师应整合教材,将类似的话题材料进行归类、整理,然后根据话题进行写作指导,引导学生根据接近生活的素材开展写作活动。

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3第3单元的主题为“Back to the past”,教学目标中的讨论部分要求学生讨论罗马的历史及重大事件;话题要求学生讲述一件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牛津高中英语》模块9第2单元的主题为“Witnessing time”,教学目标中的讨论部分要求学生讨论保护世界文化遗址;话题要求学生写封关于伦敦塔的信或对保护旧建筑的建议。虽然这两个单元的主题不是很一致,但都是关于历史文化及建筑的内容,而且显然模块3的话题在高考中是不太可能涉及的,因此我们可以将模块3的课本内容作为文化背景,带领学生就这个话题从多个角度思考,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开口欲望,先进行口头讨论,再用模块9的两篇分别代表西方和中国历史的课文,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知道这类主题的作文应该怎样展开话题,最后根据当地的文化遗址让学生仿写,以便熟悉这类话题的延伸。通过整合教材,提供材料,打开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比较新的写作角度,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学生能够在写作中“下笔如有神”,需要一定的词汇量的积累。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那么娴熟的写作技巧、严密的写作逻辑、天衣无缝的写作思路都只是空谈。高考是依据从模块一到模块十一的英语课本词汇编排的,通过整合课本里的词汇帮助学生复习、指导学生积累词汇量,避免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出现想写却表达不出来的尴尬情形。

2.2背诵范文,模拟话题。

在高三复习阶段,要有效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除了要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外,学生还应大量阅读优秀英语作文。通过全篇或片段的背诵,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能获得好的英语表达方式,而且能学到英语的思维方式。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开阔写作视野,不断积累写作的素材,有助于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缺乏地道的语言环境。通过让学生在背范文的基础上模拟范文写作文,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最后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

3.加强训练,拓展话题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说明》对书面表达提出的要求如下: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5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情景形式包括图表、图画、提纲、信函、短文等。考生应能:(1)根据特定的语境准确使用英语语法,选用恰当的词汇;(2)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高考说明中明确了作文的考试类型及对考生的要求,要达到高考作文要求,就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训练。

课堂作文训练方式分为三种:一种是利用课堂分类展现作文题。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口述作文要点。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同一类型话题展开,利用生生、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正确想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不能落实到笔头。一种是给出作文题,课堂合作完成。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让学生讨论、定稿、成文,最后展现作品。这样可以集思广益,让学生参与课堂,学生积极性较高。但较费时,个别学生会偷懒。最后一种是课堂限时作文。高考作文是在限定时间内要求考生完成的,因此备战高考,平时一定要加强英语作文的限时训练。所有词汇积累和写作技巧都要通过强化英语写作训练,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作文,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熟能生巧,只有在专门的时间、专门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才能让学生锻炼思维方式,提高话题拓展能力。

要打开高三学生的“话匣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坚持以课本为本、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的词汇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让学生将所学、所感用地道的英语表达出来,真正适应高考要求,提高高三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慧.浅析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及复习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3(8):106.

[2]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M].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1.

[3]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2009.endprint

摘 要: 在高考批卷中发现学生写作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要点缺失。作者通过研究高考要求、整合教材、加强写作训练的途径,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关键词: 高三学生 “话匣子” 英语作文 作文评卷

高三学生进入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既要抓听说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读写任务,往往容易忽视写作课,写作教学只是点到为止,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然而在高考中,英语写作的比重较大,写作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写作指导,在高三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有幸于2013年参加了江苏省高考英语作文的评卷工作,在批改试卷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写作的主要问题有:审题不清;要点缺失;语言表达不规范。其中要点缺失是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训练得以改善的。要点缺失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半开放性作文,尤其是开放性作文的话题无法拓展,不知如何展开话题。那么如何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呢?

1.研究高考,把握话题

要想在高考作文中获得理想的成绩,光靠训练是不得法的。首先我们要明确高考方向,了解高考动态。要把握高考规律,就要研究近五年江苏高考作文的主题及类型。近五年的高考作文分析如下:

通过表格可以得知,近五年的高考作文主题贴近生活;类型主要为图表类和图画类、半开放性和开放性;篇章段落主要为两段式和三段式。《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八级要求熟悉的话题包括四个方面:有关家庭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话题;有关风俗习惯、科学文化等话题;我国一般社会生活的话题;有关英语国家日常生活习惯的话题。建议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语言与文化、环境保护、自然灾害、社会差异、宗教等相关的话题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日常生活话题内容。由此可见,高考作文的话题被囊括其中,并且是以前三个方面的话题为主的。2009年—2012年的高考作文为半开放性,到了2013年,高考英语作文是由学生写的开放式作文,其特点是:无开头句,无结尾句。开发性作文所给的提示比较简单,要求学生根据主题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拓展主题,组织文章脉络。这种题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语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对教师在平时作文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高要求。学生不再是背几篇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的,而是要求教师在平时英语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2.整合教材,展开话题

2.1课本为本,打开话题。

开拓学生的写作思维,创新写作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关键。任何的教学方法都应有本可依,写作材料的来源就是我们手中的教材。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教师应整合教材,将类似的话题材料进行归类、整理,然后根据话题进行写作指导,引导学生根据接近生活的素材开展写作活动。

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3第3单元的主题为“Back to the past”,教学目标中的讨论部分要求学生讨论罗马的历史及重大事件;话题要求学生讲述一件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牛津高中英语》模块9第2单元的主题为“Witnessing time”,教学目标中的讨论部分要求学生讨论保护世界文化遗址;话题要求学生写封关于伦敦塔的信或对保护旧建筑的建议。虽然这两个单元的主题不是很一致,但都是关于历史文化及建筑的内容,而且显然模块3的话题在高考中是不太可能涉及的,因此我们可以将模块3的课本内容作为文化背景,带领学生就这个话题从多个角度思考,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开口欲望,先进行口头讨论,再用模块9的两篇分别代表西方和中国历史的课文,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知道这类主题的作文应该怎样展开话题,最后根据当地的文化遗址让学生仿写,以便熟悉这类话题的延伸。通过整合教材,提供材料,打开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比较新的写作角度,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学生能够在写作中“下笔如有神”,需要一定的词汇量的积累。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那么娴熟的写作技巧、严密的写作逻辑、天衣无缝的写作思路都只是空谈。高考是依据从模块一到模块十一的英语课本词汇编排的,通过整合课本里的词汇帮助学生复习、指导学生积累词汇量,避免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出现想写却表达不出来的尴尬情形。

2.2背诵范文,模拟话题。

在高三复习阶段,要有效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除了要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外,学生还应大量阅读优秀英语作文。通过全篇或片段的背诵,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能获得好的英语表达方式,而且能学到英语的思维方式。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开阔写作视野,不断积累写作的素材,有助于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缺乏地道的语言环境。通过让学生在背范文的基础上模拟范文写作文,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最后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

3.加强训练,拓展话题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说明》对书面表达提出的要求如下: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5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情景形式包括图表、图画、提纲、信函、短文等。考生应能:(1)根据特定的语境准确使用英语语法,选用恰当的词汇;(2)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高考说明中明确了作文的考试类型及对考生的要求,要达到高考作文要求,就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训练。

课堂作文训练方式分为三种:一种是利用课堂分类展现作文题。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口述作文要点。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同一类型话题展开,利用生生、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正确想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不能落实到笔头。一种是给出作文题,课堂合作完成。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让学生讨论、定稿、成文,最后展现作品。这样可以集思广益,让学生参与课堂,学生积极性较高。但较费时,个别学生会偷懒。最后一种是课堂限时作文。高考作文是在限定时间内要求考生完成的,因此备战高考,平时一定要加强英语作文的限时训练。所有词汇积累和写作技巧都要通过强化英语写作训练,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作文,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熟能生巧,只有在专门的时间、专门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才能让学生锻炼思维方式,提高话题拓展能力。

要打开高三学生的“话匣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坚持以课本为本、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的词汇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让学生将所学、所感用地道的英语表达出来,真正适应高考要求,提高高三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慧.浅析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及复习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3(8):106.

[2]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M].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1.

[3]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2009.endprint

摘 要: 在高考批卷中发现学生写作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要点缺失。作者通过研究高考要求、整合教材、加强写作训练的途径,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关键词: 高三学生 “话匣子” 英语作文 作文评卷

高三学生进入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既要抓听说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读写任务,往往容易忽视写作课,写作教学只是点到为止,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然而在高考中,英语写作的比重较大,写作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写作指导,在高三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有幸于2013年参加了江苏省高考英语作文的评卷工作,在批改试卷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写作的主要问题有:审题不清;要点缺失;语言表达不规范。其中要点缺失是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训练得以改善的。要点缺失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半开放性作文,尤其是开放性作文的话题无法拓展,不知如何展开话题。那么如何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呢?

1.研究高考,把握话题

要想在高考作文中获得理想的成绩,光靠训练是不得法的。首先我们要明确高考方向,了解高考动态。要把握高考规律,就要研究近五年江苏高考作文的主题及类型。近五年的高考作文分析如下:

通过表格可以得知,近五年的高考作文主题贴近生活;类型主要为图表类和图画类、半开放性和开放性;篇章段落主要为两段式和三段式。《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八级要求熟悉的话题包括四个方面:有关家庭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话题;有关风俗习惯、科学文化等话题;我国一般社会生活的话题;有关英语国家日常生活习惯的话题。建议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语言与文化、环境保护、自然灾害、社会差异、宗教等相关的话题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日常生活话题内容。由此可见,高考作文的话题被囊括其中,并且是以前三个方面的话题为主的。2009年—2012年的高考作文为半开放性,到了2013年,高考英语作文是由学生写的开放式作文,其特点是:无开头句,无结尾句。开发性作文所给的提示比较简单,要求学生根据主题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拓展主题,组织文章脉络。这种题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语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对教师在平时作文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高要求。学生不再是背几篇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的,而是要求教师在平时英语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2.整合教材,展开话题

2.1课本为本,打开话题。

开拓学生的写作思维,创新写作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关键。任何的教学方法都应有本可依,写作材料的来源就是我们手中的教材。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教师应整合教材,将类似的话题材料进行归类、整理,然后根据话题进行写作指导,引导学生根据接近生活的素材开展写作活动。

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3第3单元的主题为“Back to the past”,教学目标中的讨论部分要求学生讨论罗马的历史及重大事件;话题要求学生讲述一件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牛津高中英语》模块9第2单元的主题为“Witnessing time”,教学目标中的讨论部分要求学生讨论保护世界文化遗址;话题要求学生写封关于伦敦塔的信或对保护旧建筑的建议。虽然这两个单元的主题不是很一致,但都是关于历史文化及建筑的内容,而且显然模块3的话题在高考中是不太可能涉及的,因此我们可以将模块3的课本内容作为文化背景,带领学生就这个话题从多个角度思考,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开口欲望,先进行口头讨论,再用模块9的两篇分别代表西方和中国历史的课文,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知道这类主题的作文应该怎样展开话题,最后根据当地的文化遗址让学生仿写,以便熟悉这类话题的延伸。通过整合教材,提供材料,打开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比较新的写作角度,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学生能够在写作中“下笔如有神”,需要一定的词汇量的积累。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那么娴熟的写作技巧、严密的写作逻辑、天衣无缝的写作思路都只是空谈。高考是依据从模块一到模块十一的英语课本词汇编排的,通过整合课本里的词汇帮助学生复习、指导学生积累词汇量,避免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出现想写却表达不出来的尴尬情形。

2.2背诵范文,模拟话题。

在高三复习阶段,要有效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除了要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外,学生还应大量阅读优秀英语作文。通过全篇或片段的背诵,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能获得好的英语表达方式,而且能学到英语的思维方式。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开阔写作视野,不断积累写作的素材,有助于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缺乏地道的语言环境。通过让学生在背范文的基础上模拟范文写作文,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最后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

3.加强训练,拓展话题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说明》对书面表达提出的要求如下: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5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情景形式包括图表、图画、提纲、信函、短文等。考生应能:(1)根据特定的语境准确使用英语语法,选用恰当的词汇;(2)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高考说明中明确了作文的考试类型及对考生的要求,要达到高考作文要求,就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训练。

课堂作文训练方式分为三种:一种是利用课堂分类展现作文题。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口述作文要点。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同一类型话题展开,利用生生、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正确想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不能落实到笔头。一种是给出作文题,课堂合作完成。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让学生讨论、定稿、成文,最后展现作品。这样可以集思广益,让学生参与课堂,学生积极性较高。但较费时,个别学生会偷懒。最后一种是课堂限时作文。高考作文是在限定时间内要求考生完成的,因此备战高考,平时一定要加强英语作文的限时训练。所有词汇积累和写作技巧都要通过强化英语写作训练,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作文,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熟能生巧,只有在专门的时间、专门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才能让学生锻炼思维方式,提高话题拓展能力。

要打开高三学生的“话匣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坚持以课本为本、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的词汇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让学生将所学、所感用地道的英语表达出来,真正适应高考要求,提高高三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慧.浅析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及复习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3(8):106.

[2]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M].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1.

[3]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话匣子英语作文高三学生
打开话匣子的好物件
是谁打翻了话匣子
直视骄阳
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之我见
让我们的初中英语作文更接地气
如何培养高三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相关能力
提高山区高三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解题能力的策略
巧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高三学生应该怎样面对及准备高考
宝贝话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