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习字册,有效促写字

2014-03-05 10:08:27鹿世昌
考试周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新课标

鹿世昌

摘 要: 苏教版教材的配套教辅用书——苏教版小学硬笔习字册,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可供学生按照范字练习写字,帮助他们把字写好。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因对新课标写字教学要求的认识不足,习字册的作用被老师弱化,放任学生书写,使得写字教学不够深入,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本文就此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剖析,努力探究用好苏教版小学硬笔习字册的有效策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新课标 习字册 有效策略

一、新课标对写字教学的要求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素养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必须十分重视语文素养的提高,写字正是语文素养的重要部分,人们都说字是人的又一张脸,字如其人。字写得好坏常常反映一个人素质的高低,语文老师要深刻知道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在学校里常常发现字写得好的学生多半学习好,各方面表现好;学习不努力、品行不够好的学生常常字写得差,由此可见写字教学的德育价值。有经验的老师通过抓写字促使一些学生转变性情,提高学生素养,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重视写字教学绝不只是重视技能,它是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大事。小学硬笔习字册作为一种教学资源,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我们只能有选择地指导学生写字,老师在现实中没有真正重视写字册,大大弱化了写字教学的效果。

二、老师漠视习字册教学原因

(一)应试教育影响。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绩、追分数,学生字写得好不好对老师的绩效评价没多大关系,应试教育功利色彩导致写字教学边缘化。习字册教学的要求在具体实践中被降低,只要“会写”就行,至于能不能写好就成次要的了。

(二)电脑时代,教师自身基本功欠缺。

电脑时代,课件大量使用,备课已经被电脑的键盘替代,办公室里有电脑,口袋里有pad(电子记事本),一定程度地弱化了教师的写字基本功,打铁还得自身硬,教师缺乏过硬的基本功,写字水平不高,在心里对写字没有自信,自然提不起指导学生写字的兴趣,导致习字册教学不能成为教师的主观意识,这是老师漠视习字册教学的直接原因。

三、依托习字册促写字的有效策略

(一)抓封面,强化写姿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在每个年段都强调:“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是一项技能训练,要想写好字,就得坚持天天练习,写字姿势更要常抓不懈。苏教版小学硬笔习字册作为配套教材,在封面上,编者刻意安排了一位小学生的写字姿势,在现实的写字指导中,很多老师忽视了这一点,为此,我在指导写字前,引导学生看封面,并与学生一起说:“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握笔一寸。”长时间的写姿训练让学生拿起习字册看到封面,就会注意写姿,明白写字姿势作为写字的一部分,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习惯,坚持更重要,从而为写好字打下基础。

(二)赏范字,深化结构思辨。

习字册的范字是实用的正楷(六年级是行楷),规范、漂亮,其实每个字都有一定的写法,有结构的险、平、疏、密等。我们不能告诉学生总结的成果,学生只识鱼而不知渔。我告诉学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实际使用中,我充分引导学生观察范字,说出写这个字时注意什么,然后让学生读范字后的说明,在学生明白书写的要点后,依据要点进行练习,进而启发学生。在习字册中,有哪些字要把握相同的要点也能写好,例如在左右结构的字中,为了使两边不发生碰撞,它们之间要互相避让,叫做“避就”,在书写“砚”时,“石”部缩小以避让,通过“避就”,左右两边產生相互“交错”,使字形紧凑和谐,进而总结出左窄右宽(涯、性、掺),左右相等(软、奸、歼),左边短(堵、瞎、鸡),右边短(耙、配)左右都短(幼、印)等;再如在写一段文字时,字要写得大小一致,整体就美观,怎样才能大小一致?有的字笔画不多,而且字形短小,书写时要注意不能写得过大,笔画多的字要注意和笔画少的字相对,注意笔画间的疏密布白,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自我感受到汉字结构疏可走马,或者密不容针,使其思维更具灵活性和思辨性。

(三)分层次,促进持续书写。

要想写好一手好字,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习字册的安排层次,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变化,书写量也是不同的,练字是一项艰苦劳动,小学生大多意志薄弱,持久性差,他们有写好字的强烈愿望,但缺乏足够的信心和持久的兴趣,老师平时不注意时间的安排,往往要求学生一次完成,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大大失去书写的兴趣,加以应付。写字在于培养素质,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负担,化整为零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习惯。我在第一课时至少留5~10分钟,指导第一部分的书写,这样才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每写完一个字,就与范字比较一下,找出满意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再次临写,逐渐学生的字就会慢慢接近范字,字写得好,自信心自然倍增,良好的书写习惯就会慢慢形成;对于习字册余下的部分,我把它安排在专门的中午写字课上,指导临写。

(四)认知格,深化写字运用。

习字册中一共有三种写字格,分别是田字格、方格、横线格,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田字格、方格学生易把握,而横线格相对较难,在横线格中写字,字的大小应该根据横线格的上下宽度确定,一般情况下,字体应占格子的一大半,写在格子中间,上下留出空隙,不要写得过大或过小。当然,像说话时语调会有变化那样,在横线格写一段文字时,允许字稍有大小变化。

(五)重反馈,提升书写能力。

学生把习字册写完了,一般情况下,老师画个圈、打个等地就算完事,很少关注学生写字好与不好的原因,其实,我们在批阅时,要关注学生的书写过程,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给学生鼓励,对于共性问题我们不应忽略。例如我把学生书写和“可”组合的字情况(可、何、哥、苛)用实物投影出示,让学生观察,寻找弊病,学生发现除了“可”字站满格,字形较宽,看不出明显毛病外,其他几个字就不行了,是左窄右宽,还是上宽下窄?它各部分的高度、宽度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等?这就给例字画了一个大概框架。经过比较明确“可”做字的部件,只占字中的一部分,所以形态要有相应的变化。在字右时形体变窄,在字的底部时,形体就要宽扁,在写字格中的位置也要改变,哪一笔在竖中线上,哪一笔在竖中线下,有了这样一个间架结构,把字写漂亮应该问题不大。以上是我多年来运用小学硬笔习字册实践经验的总结,事实证明,只要方法对路,扎实施教,积极引导,小学生的书写技能可以大大提高,充分深化小学写字教学。

(六)改进习字册教学评价。

写字教学的评价要有利于引导绝大多教学生对写字产生兴趣;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具有基本规范的写字技能。对小学习字册的书写评价,特别要注重认真书写态度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注意学生对基本笔画、汉字基本结构的把握,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对高年级学生的书写评价,既要关注其书写规范和流利程度,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审美。应该通过发展性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自信心,特别防止用大量、重復抄字的惩罚性做法对待学生。一般情况下,如客观评价写字姿势: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发育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对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低年级开始,由于手小,肌肉还不够发达,为了写字时使得上劲,往往握笔离笔尖近,为了看到笔尖,小学生身体势必向前,而大部分老师在评价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小学生写字姿势的不良变化。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要求学生身正、足安的同时,要适当依据学生情况,放宽要求,让学生对“三个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我们的评价结合实际,这是客观的要求。其次,要因人而评。评价一个人大多数是主观的,一个人如果你只看见他的缺点而看不见他的优点,那么他的缺点就会在你的心里放大,久而久之他在你的眼睛里就真的是一无是处了。如果你试着发现他的优点的话,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他有很多你不具备的优点,久而久之他在你心里就变成一个好人了。所以我们在评价别人的时候首先要立足他的优点发现他的缺点,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不让一个孩子落后,一切为了每一个孩子,因为他们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中的人,有尊严的人,在老师的评价中,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字迹潦草、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老师要多关心、鼓励、相信他们的潜能,切实帮助他们。例如,有的学生字写得不好看,因为能力有限,但是已经很努力了,我们在评价他的时候,就要评价他的努力,让他认识到自己努力就会写好字,慢慢地他就会朝着努力的方向进步。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2]于永正.《教海漫记》.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11.

[3]雷实,张勇,夏雄峰编著.《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第一版.

[4]李维鼎著.《语文教材别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第一版.

[5]吴钢著.《现代教育评价基础》.学林出版社,2004.7.

[6]白晓明著.《教师言语表达》.宁波出版社,2002.6.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5:04
如何走出高校武术教育的困境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07:11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4:19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1:59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