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环境及其运用能力培养的对策

2014-03-05 23:14:01武文丽
考试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运用能力语言环境小学语文教学

武文丽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人才的基础教育工作越来越趋于科学化,尤其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基础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语言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等角度,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相关对策。让语言教育成为小学生今后成长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语言环境 运用能力 培养策略

一、构建和谐教学环境,夯实语言训练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营造愉快和谐的语言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自由想象空间,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创造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至关重要,正确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想象力、创新意识的相互促进关系。彻底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的单纯教师给予,学生安静地认真听讲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进一步拓展形象思维空间。要变传统教育理念支配下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学生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善于做好引导和启发工作,充分拓展每一个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高效率的语文教学必须通过创新发展的教学行为体现,包括教学语言与学法指导方面的创新工作。除此之外,有关部门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评价需要关注实效,其主要评价标准应该考虑教师是否善于引导,是否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自主表达的语言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智力是否得到有效开发,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是否得到提高,一定要按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教育教学方案,就是要依据小学生的潜在心理诉求和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开发小学生的语言天赋和潜能,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平等的语言基础教育,力求使具有不同语言基础的学生都能充分开发语言潜能,得到平等发展的机会。在强调语文基础知识记忆的同时努力培养语言能力,逐步实现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转移。教师要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系统工程中的最基础工作者,更应该时刻叩问自己,在语文教学方面,需要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发挥终生助推作用,把提高语言学习能力作为学生获得其他知识的途径,加强语言基础知识训练。

二、以语文基础知识传授为契机,强化综合素质培养

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机智,灵活驾驭语文教学过程,必须集中精力探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的语言教学和有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学习现成的知识,同时要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特别是有效培养小学生获取新知的各种兴趣,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在语言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处理简单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获取新知识,逐步充实自己,勤于锻炼思维,进一步提高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师要一切为学生的未来着想,要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为基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为小学生的心灵健康和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保障。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心理基础上下工夫,时刻想着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要通过岗位培训,实施全员继续教育,通过苦练基本功等途径逐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化修养、教学技能,尤其是驾驭教材的能力。当前教师普遍反映,小学生几乎在诸多方面都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结果造成语文教学效益的低产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面前像说书人那样大讲特讲,仅满足于单一的知识性传授方式,只局限于单一角度的识记正确,而不思变换方式启发引导,结果每次语言教学活动后,只是教过了一些应该学的东西,而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很少有人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否提高?这在公开的语文教学活动评优中尤为突出,有的教师甚至担忧形式不“变”上不了领奖台,所以为求教学方法创新,简单把一些与本课题不相关且无价值的游戏、绘画、音乐活动也硬凑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根本不思考所选的内容是否适合仿编,适合思维的扩散,出现语文活动离不开仿编,以故事教学无疑使思维扩散得到一定发展,但收效不是太理想。有的教师急于求成,前一环的活动目标尚未落实,就急于开展下一活动。

三、在语言教学中注重审美情趣方面的培养

通过近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些语文课在加强语言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只能简单提升为品德和生活教育课,而没有从健康审美情趣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在语言类故事教学中较为突出,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训练被轻视,倾听习惯的养成被丢弃,剩下的只是“说教”。一些概念化的理念常常被僵化地“注入”。一些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虽然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方面的培养,但是,往往只停留在对小学生审美情趣的表象感知,没有从已有的经验出发,有效引导、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因,促使学生感受、领悟生活中的美感言语或行为,而是教师把自己理解的“文本内容”,凭主观意识强行“注入”学生的头脑。往往是老师觉得其中某一句很动听,很优美,就命令同学们学习。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只注意到教材表层所叙述的事件、描述的词句,即“表象的知识”,很少考虑教材自身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刻价值,只知道必须是这样而不能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的”,很难挖掘出教材传递给学生的“如何观察事物”,“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能。教师由于对教材的钻研不透彻,把握不住核心内容的主线,自然无法理想地启发和引导学生较好地开发智力,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教材中表述的生活中存在的事物之间不仅经常联系在一起,而且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加强现代语文教学理论的学习,主动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积极探索先进教育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结构。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期,尤其是语言方面创造力的启发和培养,重点要为学生营造能够即时被鼓励展开形象思维并表达想法的氛围,拓展自由想象空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正确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想象力、创造力的培育关系,才能提高语言基础教育实效。

猜你喜欢
运用能力语言环境小学语文教学
方言在幼儿民间游戏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7年2期)2017-01-17 18:57:34
浅析古代汉语的名词动用
青春岁月(2016年21期)2016-12-20 11:20:50
利息理论课程的教学探讨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21:17:22
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大学生英汉语码转换态度的影响因素探析
科教导刊(2016年29期)2016-12-12 07:39:05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00:15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0:17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