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斌 朱丽阳
【摘要】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莫西沙星和微卡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莫西沙星治疗组、微卡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各26例。三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结核病化疗,莫西沙星治疗组使用莫西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微卡治疗组使用微卡等方法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应用莫西沙星组与微卡治疗组的治疗方法,观察比较细菌学检查及X线检查结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540 d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且治疗结束后痰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结束后病灶、空洞吸收率略高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莫西沙星和微卡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临床疗效显著,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 莫西沙星; 微卡方案; 耐多药肺结核病; 疗效; 不良反应
随着利福平、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耐多药性肺结核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肺结核病也大有卷土重来的趋势[1]。为有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解除患者的痛苦,保护易感人群,本院于2010年8月-2013年8月展开联合应用莫西沙星和微卡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临床研究,其效果显著,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男48例,女30例,年龄21~59岁,平均(38.0±7.8)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2.5±0.5)年。患者入选标准:(1)经过主要抗结核药物反复治疗或者初治、复治化疗方案治疗6个月痰菌检查仍然呈阳性患者;(2)药敏试验对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任意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存在耐药性患者;(3)未使用过莫西沙星治疗或者治疗时间小于30 d的患者;(4)X线摄片或者CT检查存在1~2个明显空洞征象的患者;(5)不存在肝、肾、心、肺等重大脏器疾病的患者;(6)不存在糖尿病、尘肺、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癫痫、精神病等病史的患者;(7)最近60 d内没有应用免疫制剂进行治疗的患者[2]。患者排除标准:(1)未按照规定进行治疗无法判断疗效的患者;(2)出现重大并发症、不良反应、特殊生理变化等状况,难以继续进行治疗的患者;(3)资料不完整难以准确判断疗效以及安全性的患者;(4)应用对疗效产生影响药物的患者[3]。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科研均知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后上报本院伦理委员会存档备案。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莫西沙星治疗组、微卡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26例。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结核病化疗,化疗药物应用3PaL2VTHAKC/15PAl2VTHC。
1.2.1 莫西沙星组 莫西沙星治疗组在常规结核病化疗治疗的基础上应用0.4 g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企业:Bayer HealthCare AG;国药准字J20090132)静脉滴注(每次滴注时间约为90 min),1次/d;0.75 g注射用硫酸卷曲霉素(生产企业: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030)+250 mL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1次/d;8.0 g对氨基水杨酸钠(生产企业:山西千源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737)+灭菌注射用水稀释摇匀,再使用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滴注时间2~3 h);克拉霉素胶囊(生产企业:南京恒生制药厂;国药准字H19991054)0.2 g/次,2次/d,口服;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片(生产企业:北京三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2366)1.0 g/次,1次/d,口服;阿莫西林可拉维酸钾片(生产企业: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183)0.25 g/次,2次/d,口服。
1.2.2 微卡治疗组 微卡治疗组在常规结核病化疗治疗的基础上应用22.5 μg微卡(生产企业:安徽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S2001003)+灭菌注射用水1.0 mL稀释摇匀,进行臀部肌肉深部注射,1次/14 d;0.75 g注射用硫酸卷曲霉素(生产企业、国药准字同莫西沙星组)+250 mL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1次/d。
1.2.3 联合治疗组 联合治疗组在常规结核病化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莫西沙星组与微卡治疗组的治疗方法,注射用硫酸卷曲霉素不叠加使用。
1.3 观察指标 (1)每30天连续进行3次抗酸杆菌痰液检测,每60天进行1次药敏试验以及痰抗酸菌培养;(2)每30天进行1次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检查;(3)每30天进行1次胸部CT检查[4]。统计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1)细菌学检查:每30天对痰涂片进行复查,对60、120、180、540 d痰菌阴转情况进行统计,以连续60 d痰菌阴转不再转阳确定为阴转;(2)X线检查:依据1982年全国结核病学会议制定的《肺结核化学疗法》进行评定[5]。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痰菌阴转情况比较 莫西沙星治疗组治疗540 d痰菌阴转率为65.38%,微卡治疗组治疗540 d痰菌阴转率为69.23%,联合治疗组治疗540 d痰菌阴转率为92.30%,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痰菌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540 d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endprint
2.2 三组痰菌培养阳性情况比较 治疗结束后,莫西沙星治疗组痰菌培养阳性率为34.62%(9/26),微卡治疗组痰菌培养阳性率为30.77%(8/26),联合治疗组痰菌培养阳性率为7.69%(2/26),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痰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痰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三组病灶、空洞吸收结果比较 治疗结束后,联合治疗组的病灶、空洞吸收率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三组患者均出现程度不同的肝功能异常、食欲不振、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通过保肝治疗,所有肝功能异常患者均恢复至正常状态。其中莫西沙星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7%(6/26),微卡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92%(7/26),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61%(9/26),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在治疗肺结核病过程中多种抗结核药物的普遍使用,出现了大量耐药结核菌株,同时,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6]。耐多药肺结核病不但病灶广泛,多形成空洞,并且病程长、治愈率低、死亡率高,同时还是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传染源,严重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7-8]。
作为新一代氟喹诺类抗生素,莫西沙星能够对患者细胞内或者细胞外的耐多药肺结核杆菌起到杀灭作用,其作用的靶点为耐多药肺结核杆菌脱氧核糖核酸旋转酶A亚单位,在和药物联用后其治疗作用能够相互叠加[9-10]。对于耐链霉素与异烟肼的耐多药肺结核杆菌,莫西沙星具有较强的活性,其最低杀菌浓度只为最低抑菌浓度的两倍[11]。由于莫西沙星具有甲基侧链,因此其抗菌活性显著增加,尤其是对于肺结核杆菌具有较强的活性[12]。研究发现,莫西沙星还具有渗透性强,组织分布浓度以及生物利用度均较高,吸收好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有效药物[13]。
作为免疫调节剂,微卡存在着优异的免疫以及生物特性,能够有效避免组织器官发生破坏性变化,由于微卡不存在Ⅱ、Ⅳ型抗原性,因此通常不会导致患者组织损伤性反应[14]。研究发现,如果患者体内Th1细胞反应能力下降,肺结核病常常会发生不稳定性变化或者加重,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微卡进行治疗,就能够提高Th1细胞的活性,增强其反应能力,并且释放出大量的IL-2、THF-α、NO、H2O2等物质,提高抵抗肺结核杆菌以及吸收和消散病灶的能力[15]。
在本研究中,联合治疗组无论是在痰菌阴转率、痰菌培养阳性、病灶、空洞吸收等方面均优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微卡治疗组,说明联合应用莫西沙星和微卡其治疗作用能够互相叠加,达到有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目的。但是,在本研究中,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均高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微卡治疗组,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药物种类较多的缘故。
总之,联合应用莫西沙星和微卡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和莫西沙星治疗组、微卡治疗组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是一种有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联合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微卡免疫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32例临床疗效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30(3):412.
[2]邓震军,李红.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J].华夏医学,2013,26(1):76-79.
[3]赵顺现.微卡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7):927-928.
[4]王连胜.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7):104-105.
[5]黄存根.微卡联合化学药物治疗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3):114.
[6]姚恒波,尚好珍,郭磊,等.微卡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5,27(6):389-392.
[7]郭炜.微卡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0):78-79.
[8]郭宗贵.含莫西沙星方案和左氧氟沙星不同方案在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病中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58.
[9]陈俊林,顾德林,施军卫.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疗效的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7):1044-1046.
[10]陈瑛,张晓,张会民.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比较[J].临床医学,2009,29(5):49-50.
[11]吴树才,高官聚,耿书军,等.含莫西沙星方案与含左氧氟沙星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病的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3):330-332.
[12]朱庆斌.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509-510.
[13]耿书军,刘建玲,宋韬,等.莫西沙星对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6):1068-1070.
[14]王嘉楠.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比较[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2):907-908.
[15]阿衣古丽买买提.莫西沙星抗结核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5):1044-1045.
(收稿日期:2013-09-18) (本文编辑:欧丽)endprint
2.2 三组痰菌培养阳性情况比较 治疗结束后,莫西沙星治疗组痰菌培养阳性率为34.62%(9/26),微卡治疗组痰菌培养阳性率为30.77%(8/26),联合治疗组痰菌培养阳性率为7.69%(2/26),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痰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痰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三组病灶、空洞吸收结果比较 治疗结束后,联合治疗组的病灶、空洞吸收率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三组患者均出现程度不同的肝功能异常、食欲不振、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通过保肝治疗,所有肝功能异常患者均恢复至正常状态。其中莫西沙星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7%(6/26),微卡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92%(7/26),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61%(9/26),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在治疗肺结核病过程中多种抗结核药物的普遍使用,出现了大量耐药结核菌株,同时,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6]。耐多药肺结核病不但病灶广泛,多形成空洞,并且病程长、治愈率低、死亡率高,同时还是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传染源,严重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7-8]。
作为新一代氟喹诺类抗生素,莫西沙星能够对患者细胞内或者细胞外的耐多药肺结核杆菌起到杀灭作用,其作用的靶点为耐多药肺结核杆菌脱氧核糖核酸旋转酶A亚单位,在和药物联用后其治疗作用能够相互叠加[9-10]。对于耐链霉素与异烟肼的耐多药肺结核杆菌,莫西沙星具有较强的活性,其最低杀菌浓度只为最低抑菌浓度的两倍[11]。由于莫西沙星具有甲基侧链,因此其抗菌活性显著增加,尤其是对于肺结核杆菌具有较强的活性[12]。研究发现,莫西沙星还具有渗透性强,组织分布浓度以及生物利用度均较高,吸收好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有效药物[13]。
作为免疫调节剂,微卡存在着优异的免疫以及生物特性,能够有效避免组织器官发生破坏性变化,由于微卡不存在Ⅱ、Ⅳ型抗原性,因此通常不会导致患者组织损伤性反应[14]。研究发现,如果患者体内Th1细胞反应能力下降,肺结核病常常会发生不稳定性变化或者加重,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微卡进行治疗,就能够提高Th1细胞的活性,增强其反应能力,并且释放出大量的IL-2、THF-α、NO、H2O2等物质,提高抵抗肺结核杆菌以及吸收和消散病灶的能力[15]。
在本研究中,联合治疗组无论是在痰菌阴转率、痰菌培养阳性、病灶、空洞吸收等方面均优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微卡治疗组,说明联合应用莫西沙星和微卡其治疗作用能够互相叠加,达到有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目的。但是,在本研究中,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均高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微卡治疗组,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药物种类较多的缘故。
总之,联合应用莫西沙星和微卡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和莫西沙星治疗组、微卡治疗组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是一种有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联合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微卡免疫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32例临床疗效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30(3):412.
[2]邓震军,李红.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J].华夏医学,2013,26(1):76-79.
[3]赵顺现.微卡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7):927-928.
[4]王连胜.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7):104-105.
[5]黄存根.微卡联合化学药物治疗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3):114.
[6]姚恒波,尚好珍,郭磊,等.微卡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5,27(6):389-392.
[7]郭炜.微卡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0):78-79.
[8]郭宗贵.含莫西沙星方案和左氧氟沙星不同方案在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病中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58.
[9]陈俊林,顾德林,施军卫.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疗效的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7):1044-1046.
[10]陈瑛,张晓,张会民.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比较[J].临床医学,2009,29(5):49-50.
[11]吴树才,高官聚,耿书军,等.含莫西沙星方案与含左氧氟沙星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病的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3):330-332.
[12]朱庆斌.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509-510.
[13]耿书军,刘建玲,宋韬,等.莫西沙星对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6):1068-1070.
[14]王嘉楠.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比较[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2):907-908.
[15]阿衣古丽买买提.莫西沙星抗结核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5):1044-1045.
(收稿日期:2013-09-18) (本文编辑:欧丽)endprint
2.2 三组痰菌培养阳性情况比较 治疗结束后,莫西沙星治疗组痰菌培养阳性率为34.62%(9/26),微卡治疗组痰菌培养阳性率为30.77%(8/26),联合治疗组痰菌培养阳性率为7.69%(2/26),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痰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痰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三组病灶、空洞吸收结果比较 治疗结束后,联合治疗组的病灶、空洞吸收率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三组患者均出现程度不同的肝功能异常、食欲不振、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通过保肝治疗,所有肝功能异常患者均恢复至正常状态。其中莫西沙星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7%(6/26),微卡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92%(7/26),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61%(9/26),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在治疗肺结核病过程中多种抗结核药物的普遍使用,出现了大量耐药结核菌株,同时,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6]。耐多药肺结核病不但病灶广泛,多形成空洞,并且病程长、治愈率低、死亡率高,同时还是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传染源,严重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7-8]。
作为新一代氟喹诺类抗生素,莫西沙星能够对患者细胞内或者细胞外的耐多药肺结核杆菌起到杀灭作用,其作用的靶点为耐多药肺结核杆菌脱氧核糖核酸旋转酶A亚单位,在和药物联用后其治疗作用能够相互叠加[9-10]。对于耐链霉素与异烟肼的耐多药肺结核杆菌,莫西沙星具有较强的活性,其最低杀菌浓度只为最低抑菌浓度的两倍[11]。由于莫西沙星具有甲基侧链,因此其抗菌活性显著增加,尤其是对于肺结核杆菌具有较强的活性[12]。研究发现,莫西沙星还具有渗透性强,组织分布浓度以及生物利用度均较高,吸收好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有效药物[13]。
作为免疫调节剂,微卡存在着优异的免疫以及生物特性,能够有效避免组织器官发生破坏性变化,由于微卡不存在Ⅱ、Ⅳ型抗原性,因此通常不会导致患者组织损伤性反应[14]。研究发现,如果患者体内Th1细胞反应能力下降,肺结核病常常会发生不稳定性变化或者加重,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微卡进行治疗,就能够提高Th1细胞的活性,增强其反应能力,并且释放出大量的IL-2、THF-α、NO、H2O2等物质,提高抵抗肺结核杆菌以及吸收和消散病灶的能力[15]。
在本研究中,联合治疗组无论是在痰菌阴转率、痰菌培养阳性、病灶、空洞吸收等方面均优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微卡治疗组,说明联合应用莫西沙星和微卡其治疗作用能够互相叠加,达到有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目的。但是,在本研究中,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均高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微卡治疗组,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药物种类较多的缘故。
总之,联合应用莫西沙星和微卡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和莫西沙星治疗组、微卡治疗组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是一种有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联合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微卡免疫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32例临床疗效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30(3):412.
[2]邓震军,李红.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J].华夏医学,2013,26(1):76-79.
[3]赵顺现.微卡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7):927-928.
[4]王连胜.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7):104-105.
[5]黄存根.微卡联合化学药物治疗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3):114.
[6]姚恒波,尚好珍,郭磊,等.微卡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5,27(6):389-392.
[7]郭炜.微卡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0):78-79.
[8]郭宗贵.含莫西沙星方案和左氧氟沙星不同方案在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病中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58.
[9]陈俊林,顾德林,施军卫.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疗效的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7):1044-1046.
[10]陈瑛,张晓,张会民.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比较[J].临床医学,2009,29(5):49-50.
[11]吴树才,高官聚,耿书军,等.含莫西沙星方案与含左氧氟沙星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病的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3):330-332.
[12]朱庆斌.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509-510.
[13]耿书军,刘建玲,宋韬,等.莫西沙星对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6):1068-1070.
[14]王嘉楠.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比较[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2):907-908.
[15]阿衣古丽买买提.莫西沙星抗结核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5):1044-1045.
(收稿日期:2013-09-18) (本文编辑:欧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