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灿
摘要: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产能过剩和结构性失衡等问题。在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下,这必然导致银行资源配置严重失衡,银行杠杆大幅上升且风险隐性化,而利率市场化提速使银行盈利高增长态势难以再现。受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商业银行业面临补充资本金的压力,未来需要进一步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而预计商业银行的外部支持更多将来自股东。
关键词:银行业 资源配置 利率市场化 资本充足率
2009年实施经济刺激计划后,投资取代出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加剧了产能过剩和经济结构失衡。在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下,这必然导致银行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截至2013年9月末,银行投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行业的贷款余额合计占比达35%、投向小微企业的贷款占比不足22%。
产能过剩和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日益严重,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日益迫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创新发展”的纲领性表态,显示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金融是改革的关键领域之一,应充分发挥其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而在此过程中,作为金融领域的核心行业,中国银行业必将面临诸多调整和压力。
银行业监管理念亟待突破,银行业务和经营方式面临调整
(一)行政监管和社会资金需求之间冲突加剧,银行去杠杆化需要监管理念实现突破
银行业是受到严格监管的行业,资本约束、贷存比、信贷规模控制可谓银行不可突破的红线。其中,信贷规模控制作为一种行政监管手段,使银行的经营独立性受到干预,且违背了不同银行的不同客户群体具有不同经营周期和用款需求的基本规律。这种行政管制使得银行在信贷需求不足时降低标准发放贷款,而在信贷需求旺盛时通过种种手段逃避规模控制。从2013年的情况可以看到,宏观经济环境和社会实际资金需求旺盛的现状,与贷款规模控制以及行业风险指导控制等行政监管手段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进而逐渐演变为银行通过理财业务、同业业务逃避规模控制、行业贷款限制、资本约束和贷存比,监管套利层出不穷,风险呈隐蔽化且未得到准确计量。据银监会披露,截至2013年6月末,超过30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存续理财产品近4万只,余额9.08万亿元,而其中投向非标资产的比例约为30.62%。同时,自2010年以来,银行同业资产规模大幅增长,上市银行同业资产占总资产平均比例从2009年末的11.72%上升至2012年末的18.13%,最高的占比超过35%(见图1);同业资产中近二年来买入返售资产的平均占比为45.06%,而买入返售资产中除票据、债券外,大部分资金投向信贷业务受限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及产能过剩行业。
图1 同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
其实,监管部门对银行表内表外资产结构的变化早有察觉。2013年3月,银监会发文对理财业务进行规范(业内俗称8号文),其中要求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以下简称非标资产)的比例不得超过总资产的4%或理财产品余额的35%。随着理财产品投资运作受到规范,银行转而通过同业业务投资非标资产。为了防止银行杠杆率持续加大、行业集中度上升及风险隐性化,监管部门正在酝酿出台规范银行同业业务的相关规定。
笔者认为,从规范经营和防范风险的角度来看,8号文和可能即将颁布的同业业务相关规定都非常切中要害,但在外部环境和资金需求不变的情况下,银行监管套利的动机没有消除,从而影响了治理效果。8号文下发后投向非标业务的资金由理财资金转向由同业和自有资金对接就是例证。事实上,决策层对银行现有监管政策和监管手段已有反思,有关人士呼吁还银行资产负债表自主权,包括放开信贷规模控制,取消贷存比指标、代之以新的流动性覆盖比例和净稳定资金比例指标,将清算、结算、头寸拆借以外的同业往来均视为一般资产和一般存款等。因此,银行去杠杆化调整和监管套利治理,还需要监管部门以资本约束和真实反映风险为原则,在监管理念上实现突破。
(二)银行理财业务逐渐回归资管本原,发展仍面临不确定性和挑战
理财业务近年来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理财产品刚性兑付、期限错配、透明度低、非标资产占比过高也广为业内诟病。监管部门继下发8号文出重拳规范理财业务后,又推出银行理财资管计划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两项试点工作,试图为非标资产提供出口,彻底解决理财产品刚性兑付问题,使银行理财回归资管本原。2013年10月,试点银行理财资管计划以及专供银行理财管理计划投资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综合业务平台正式报价交易。从试点情况来看,首批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试点发行28单,规模逾100亿元,融资主体主要为国有企业,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评级均在AA级以上,利率定价主要参考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和短融中票,由于初期流动性较弱,有流动性溢价反映。银行理财资管计划均为开放式净值型。
笔者认为,银行净值型理财资管计划的发行,标志着银行理财向资产管理转变,从而有望破除刚性兑付,实现代客和自营风险隔离。但是,银行开展真正意义上的代客理财业务仍然需要一个过程,且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和挑战。
首先,银行理财业务的法律主体资格不明确,银行与客户的法律关系以及理财资产的风险隔离缺乏有力的法理支撑,是银行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转型过程中的最大障碍。
其次,由银监会推动的银行理财资管计划、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试点,其未来的发展模式和监管政策仍具有不确定性。银监会开展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试点的初衷是将非标资产转化为标准化产品,提高理财产品的透明度和流动性,但非标资产大部分为城投类、房地产和过剩产能行业项目,不符合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的投向,因此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只能部分分流通道非标业务,未来扩容乃至常态化发行取决于监管部门对发行人的定位。
最后,由于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提示和信息披露仍然十分薄弱,且其投资者群体金融消费观念和知识不足,因此消费者被误导的事件时有发生,但与此同时,我国的金融消费纠纷处理机制却不完善。
(三)利率市场化及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竞争格局和经营理念造成冲击
事实上,在未摆脱刚性兑付前,银行理财业务实质上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负债业务的创新形式,是具有市场化利率的创新型存款产品。尽管银行理财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造成了传统存款的大幅波动,但银行往往通过理财产品的期限设计,保证季末年末存款的增长,从而满足贷存比的监管要求。随着利率市场化以及银行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转变,理财业务必将对传统存款造成实质分流,银行的经营观念也需要随之转变。银行不再依靠存贷利差生存,而是通过提供多元化的产品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拓展多元化收入来源。银行的负债来源也将更加多元化,同业存单、大额可转让存单、金融债券等都是未来筹集资金来源的重要工具。
近来,互联网金融依托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向支付、信贷和理财等传统金融领域的渗透势不可挡,并推动了利率市场化和整个金融市场化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监管对新生事物所持的开明态度,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使得大量非金融机构得以开展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银行、证券、保险业务得以互相渗透,对分业监管格局提出了挑战,给监管部门带来新的课题。在传统金融业的竞争格局和经营理念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银行纷纷创新求变、积极应战。笔者认为,银行具有长期经营积累的资金、团队和风险管理优势,若能充分发挥所长,加强创新、提升客户体验,应仍能保持传统金融的核心地位。
银行盈利高增长态势难再现,市场流动性压力或将持续
(一)受息差缩窄、信贷成本上升影响,银行盈利高增长难以再现
受2012年央行两次降息及存款利率可上浮至基准利率1.1倍的影响,全行业息差普遍缩窄(见图2)。上市银行平均息差由2012年的2.68%连续下降至2013年三季度的2.50%。由于2013年前三季度一般贷款平均利率反而由2012年的7.07%上升至7.16%,因此驱动息差下行的因素可能更多来自同业业务的影响。随着同业存单推出以及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上移,同业资金成本上升压缩了息差空间。加之贷款重定价具有较长的滞后期,因此短期来看息差仍将呈下行趋势。而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迫使银行经营下沉并提高定价能力,中小企业对信贷资金需求仍然旺盛,负债端资金成本上升会逐步传导到资产端,银行仍能保有合理的息差空间。
图2 净息差变化趋势
大型银行在应对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经营转型取得一定成效,表现为非利息收入贡献度不断上升,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且渠道来源趋于多元化,包括结算、理财、投行、托管、银行卡等。其2013年前三季度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405.12亿元,在净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达到20.69%,较2010年提升4.32个百分点。中小银行获得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渠道和竞争力仍然较弱,对利差收入的依赖依然很高。
此外,近年来在逆周期监管理念的指引下,银行计提拨备的力度较大。2013年上半年,8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有6家银行拨备费用占比高于上年,但拨备覆盖率却低于或持平于上年水平,显示出信贷资产质量和拨备支出对盈利增长造成压力。
银监会数据显示,银行近年来总体利润增速放缓,2011年利润增速为36.34%,2012年为18.9%,201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3.83%,较2012年上半年增速下降9.47个百分点。银行盈利高增长态势难以再现。
(二)不良贷款持续反弹,上升趋势仍未遏止,但整体风险可控
在连续实现七年“双降”之后,银行不良贷款自2011年三季度开始反弹(见图3)。2012年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647亿元至4929亿元。2013年以来,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仍呈持续上升趋势,前三季度分别新增339亿元、67亿元和241亿元,余额达到5,6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7%,较上年末增加0.02%。
从行业来看,钢贸、光伏、造船等产能过剩行业信贷风险持续发酵,且上述行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大都集中在长三角和江浙地区,造成行业风险与区域风险高度重合,加上江浙地区民间借贷发达,使浙江和江苏两省成为不良贷款重灾区,其新增不良贷款占到全部新增不良贷款的近90%。由于上市银行在长三角和江浙地区拥有很高的市场份额,2013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新增不良贷款为569.95亿元,占到全行业新增不良贷款的80.62%。从上市银行数据可以看到,加大核销力度已成为上市银行控制不良贷款的主要手段。
除产能过剩行业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仍然是监管部门要求严控风险的行业。2013年监管部门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贷款延续“降旧控新”的政策,明确二条红线即平台贷款余额不超过2011年末、占比不超过2012年末。针对2012年以来银行大量理财产品、同业资金、自有投资投向城投债、平台类贷款项目,监管新规要求银行对平台负债实行全口径风险管理、统计和上报,并将城投债投资权限统一上收至总行。但对银行平台风险敞口的监管与平台对资金饥渴之间的冲突还在不断加大,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已成为决策层、监管层无法回避的问题。未来,经济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及市场化改革,是最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方向。
新型城镇化建设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一定利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有所改善,资金面得到缓解。2013年以来,银行投向房地产贷款增速有所上升,前三季度新增房地产贷款1.9 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26.1%。房地产行业具有典型的周期性特征,房价持续上升增加了银行相关敞口风险,对于与房地产高度相关的中国银行业来说,降低风险集中度、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做好应对房价下行期的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笔者认为,银行业不良贷款大幅上升与宏观经济结构失衡、产能过剩、增速下滑的基本面密切相关,而银行风控漏洞、过度授信、民间借贷也起了助推作用。中国在未来较长时间仍将经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银行不良贷款的上升趋势可能还将持续,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承受进一步考验。不过,截至2013年6月末,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92.50%,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531亿元,同比增长13.83%,仍有充足的拨备和较强的盈利能力来应对和消化不良贷款,整体资产质量风险可控。
图3 不良贷款额与不良贷款率
(三)“钱荒”根源是流动性结构性失衡,市场流动性压力或将持续
2013年6月“钱荒”事件发生后,引起业界广泛的讨论和反思。笔者认为,“钱荒”根源是流动性结构性失衡。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经济结构不合理、国际收支不平衡造成人民币总体流动性过剩。而在银行层面,资源配置失衡、杠杆运作加大、期限错配、流动性管理薄弱,使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得脆弱。尤其是银行同业资产表现为同步大幅增长,实际上是资金在银行之间不断转手,最后投向可承受较高利息的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同业资金链条拉长和空转,使得银行在流动性预期发生变化时极易发生连锁反应,从而演变为行业整体流动性紧缺和恐慌。
就2013年6月“钱荒”事件和12月货币市场利率飙升而言,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首先,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美国QE退出预期增强,短期跨境资金的双向流动频率加大,外汇占款月度大幅波动对市场流动性状况带来很大影响;其次,央行为了促进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压缩银行同业杠杆,在流动性管理理念上有所改变,使得银行对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救市的预期屡屡落空;最后,银行逐利心理加重,偏离稳健审慎的经营原则,风险偏好上升,经营风险加大。
笔者认为,治理流动性结构性失衡需从宏观经济层面和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两方面双管齐下,在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发挥金融对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作用。从目前来看,若货币市场利率继续保持高位,则将会逐渐传导至信贷利率,从而加大企业财务负担,对投资和消费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央行的货币政策还需在促进银行去杠杆和管理货币市场利率方面拿捏好尺度。
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进一步拓宽,其外部支持将更多来自股东
(一)资产证券化有助于缓解资本压力,资本补充渠道进一步拓宽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业内俗称新资本管理办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前,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披露处于新旧资本管理办法并行期。由于新资本管理办法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纳入资本计提,2013年6月末上市银行披露的平均新资本充足率要比按照老资本管理办法计算的值低0.93个百分点(见图4)。再加上2012年以来银行盈利增速趋缓,理财、同业业务计提资本要求进一步规范的因素,截至2013年6月末,16家上市银行披露的新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全线下滑,降幅分别为1.35个和0.77个百分点,有4家股份制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等于或低于8%。此外,新资本管理办法与《巴塞尔协议Ⅲ》接轨,要求合格资本工具必须带有减计或转股条款。由于监管部门对此所持看法不一,2013年初至今仅发行一单合格二级资本债券,金额为15亿元。二级资本补充渠道受阻,使得上市公司面临的资本补充压力进一步加大。
2013年7月,《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俗称新版“国十条”)发布,提出“优化社会融资结构……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这一政策表述展示了新任领导人推进未来金融改革的核心思路。“盘活存量”十大措施之一是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笔者认为,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能较好地解决银行发展中的资本约束问题,为盘活信贷资产提供有力的出口,使银行充分发挥其风险管理的优势,提供更多普惠金融服务,同时带动直接融资的发展。此外,为贯彻新版“国十条”,2013年11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优先股作为一项创新资本工具,将弥补银行一级资本工具空白,进一步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图4 2013年6月末资本充足率
(二)政府对银行的隐性担保将被逐步破除,银行外部支持将更多来自股东
从资产总额来看,银行在金融体系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同时,银行提供的服务具有准公共品性质,因而在中国经济转轨时期,无论从金融稳定还是社会稳定的因素考虑,银行一直得到政府的隐性担保。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开启,纯民营银行准入放开,存款保险制度、银行市场化退出机制加速酝酿出台,银行将自担经营风险,政府对银行的隐性担保将被破除。
未来,银行可能获得的外部支持将主要取决于其股权结构以及股东的支持意愿和支持能力。中国银行业的股权结构有较为明显的特点,国家控股、地方政府控股银行的比例较高,这部分银行的综合财务实力评级将获得一定支持级别的提升;而大部分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的股权较为分散,其综合财务实力评级等同于个体财务实力评级。此外,中国银行业的集中度较高,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合计超过全行业的60%,因此对于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中型银行,考虑到它们庞大的资产规模和客户基础,笔者认为它们仍然会获得政府的系统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