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梅
小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更多是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去理解,在应用中逐渐构建知识,从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知识,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在应用中掌握。文章以“千克和克”的教学为例,提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三个环节,即感知、理解、应用。
一、直观引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
小学数学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借助这些联系来引入所要探究的知识,从而让学生从生活直观过渡到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在该课时中,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是教学的出发点。为此,教学中教师可设置如下情境来引入课题:
首先,教师针对学生的体重提问,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学生说的公斤、斤是我国使用的市制单位,现在通常使用国际通用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然后用幻灯呈现主题图并引导学生观察,通过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教师说明当我们用来表示较重的物体的质量时用千克做单位,书中同学的体重就用千克来表示;表示较轻的物体的重量就用克做单位,书中小鸟的质量就是用克做单位。
在处理这一环节过程中,教师也可结合上次教学后的“有关物质重量的调查”引导学生讨论从而引入课题,需要强调“g表示克,Kg表示千克,是常用的计量单位”。在导入环节中还需注意一点,即情境创设并不一定要让学生通过活动来进行,如有的教师开展“背一背”活动(请一位同学背另两位同学,被背的两位同学体重差别明显)就比较占用课堂时间,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引入课题要结合目标选择贴切的导语或活动来引入。
二、活动探究,引导学生构建知识
学生对知识有了直观感受后,还需进一步拓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知识的内涵,从而形成知识的构建,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在该课时中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是教学重点,要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是教学难点。而这都是建立在对“克”和“千克”认知的基础上,所以就需以秤为媒介,教师设计了如下活动:
1.认识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秤的作用,教师设问:“生活中很多物品从包装袋上所标识的净含量可以知道其重量,但很多物品没有包装袋,如何知道它们的重量呢?”用多媒体呈现多种秤并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简单介绍秤。
2.认识“克”:首先出示一枚2分的硬币,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感觉。(很轻)接着介绍天平及使用方法,然后过渡:“称较轻物品的重量,常用天平,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了解一下天平的使用。”学生观察后,教师明确这枚2分的硬币大约重1克,请同学们掂一掂。最后以“找一找”活动来巩固学生对“克”的理解,如找一找生活中重约为1克的物品。
3.认识“千克”:在该环节中先引导学生掂一掂然后估一估一袋盐的重量,并以天平为媒介,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称出两袋盐的重量,此时教师明确“1000克,也可以说成1千克”并过渡“克和千克都是重量单位,谁能说说两者之间的关系?”小组讨论后教师明确“1千克=1000克”。最后以实践活动“称一称”(称出重为1千克的物品,如书、苹果等)来引导学生巩固。
从上述活动不难看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活动组织学生不断探究从而构建知识。
三、应用练习,引导学生形成技能
通过上述活动,学生基本构建起了“克”和“千克”的概念,感受到了1克和1千克的重量,而要引导学生将这一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需借助练习方式来巩固。
1.看图说一说:教师呈现生活中重约为1克和1千克的物品引导学生判断,通过判断来引导学生巩固对“克”和“千克”的认知。
2.填出合适的重量单位:教师以幻灯形式展现练习,如梨重200( ),一只鸡重( )等,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克”和“千克”的含义。
3.提高应用: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案例编出应用题,引导学生应用“克”和“千克”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如“妈妈上街买了10个苹果,结果用2个500克的砝码和1个50克的砝码就称出了苹果的重量,你知道妈妈买了多少克的苹果吗?”
4.拓展提高: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引入“一车煤炭”、“一头大象”等更重的对象,让学生用“克”或“千克”表示其重量,如果不能,那又该怎么办?
在应用练习阶段,教师要注重用活教材,如果教材中所设计的练习和学生的生活相近可直接使用,如果教材中的练习和学生生活有距离,教师可适当进行改编。在练习方式上要多样化,如判断、填空、应用、说一说等。
总之,要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就需立足学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去构建知识,在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技能,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学生发展。
(责编 罗 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