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海燕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作为数学核心的“数学模型”,相当于数学应用的心脏。学生如果能够活用“数学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深刻领会数学知识,构建数学体系,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一、用模型归纳问题,发展应用思维
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学生要经历方程的建模过程,才能够体验方程的应用价值,并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才能让学生体验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理解和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解法,建立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模型呢?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思考:1.要求出大雁塔的高度,需要知道大雁塔和小雁塔的关系,你能找出两者的数量关系吗?根据数量关系你能列出方程吗?方程如何解?2.用哪些不同的数量关系来列方程?哪种数量关系好?
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来看,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定位存在误区,无法找准数量关系甚至找不到足够的数量关系,由此我发现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减少了数学模型的构建进程,导致学生无法将模型应用于问题中。据此让学生画出等量关系,还原问题真相,要学生用线段图表示大雁塔、小雁塔高度之间的关系(如图1),还有学生画成竖着的线段(如图2)使数量关系更加形象直观。
■
图1
这样学生建立了等量关系后,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模型,我再继续引导学生读出数量关系,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这表示将“小雁塔的高度的2倍”看做一个整体,学生思考三个数量(如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的2倍、22米)之间的关系,这样思维的结构就由“ax±b=c”变成“a±b=c”。由此学生简化题目结构,建立了方程模型,接下来就可以应用模型解决问题了。
二、用模型建立新知,构建数学思想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建构模型的关键,就是要引导学生应用原有的模型,并将其作为思考工具,解决新问题。如例题:两地相距300千米,甲乙同时相向而行,甲速度为50千米/时,乙速度为60千米/时。途中乙停了1小时。两车从出发到相遇用了几小时?
在这道题目中,有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模型,就是两个物体一直都在运动。但现在这个模型发生了变化,可以从问题假设入手,以原有的思维模型作为工具来引导学生辨析数量关系的变化,如让乙车再行驶1小时,两车行驶的时间就一样多,或甲先单独行驶1小时后,剩下的路程两车同时行驶等,这样就可以形成较为明晰、清楚的数量关系,也有了较为熟悉、简单的思维模型。利用原认知模型解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建构起认知模型,使学生能够以原认知模型,来应对数学问题形式中的变化。
三、引导学生用模型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建模思维
小学生建模意识和建模能力还处在启蒙培养阶段,教师要采取分步解决的办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用建模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如在教学“问题解决策略之替换”中,我带领学生对例题进行梳理,得出数量关系:6个小杯和1个大杯的容量是720毫升,而一个大杯相当于3个小杯。学生根据题意画出数量关系(如图3),这样我引导学生建立替换的思维模型(如图4)。
■
图3 图4
学生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究,并通过模型梳理思路,提取原有的知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关系,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发展了建模意识,而且学会了运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逐步理解并掌握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于是我又把题目中的条件换了一下:1个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60毫升。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用刚才建立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发现同样是替换模型,但总量发生了变化。于是学生建立了如下的数学模型。
■
学生根据(1)和(2)两种数学模型的比较,认识到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要把两种量变成一种量,不同的是,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其总量不变,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其总量发生了变化。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能充分理解替换策略的意义,还能使用模型选择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了搭建数学模型,破解应用问题的完整过程,并根据倍数关系建立了等量替换的数学模型,根据相差关系建立等量替换的数学模型。
(责编 黄春香)endprint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作为数学核心的“数学模型”,相当于数学应用的心脏。学生如果能够活用“数学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深刻领会数学知识,构建数学体系,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一、用模型归纳问题,发展应用思维
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学生要经历方程的建模过程,才能够体验方程的应用价值,并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才能让学生体验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理解和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解法,建立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模型呢?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思考:1.要求出大雁塔的高度,需要知道大雁塔和小雁塔的关系,你能找出两者的数量关系吗?根据数量关系你能列出方程吗?方程如何解?2.用哪些不同的数量关系来列方程?哪种数量关系好?
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来看,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定位存在误区,无法找准数量关系甚至找不到足够的数量关系,由此我发现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减少了数学模型的构建进程,导致学生无法将模型应用于问题中。据此让学生画出等量关系,还原问题真相,要学生用线段图表示大雁塔、小雁塔高度之间的关系(如图1),还有学生画成竖着的线段(如图2)使数量关系更加形象直观。
■
图1
这样学生建立了等量关系后,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模型,我再继续引导学生读出数量关系,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这表示将“小雁塔的高度的2倍”看做一个整体,学生思考三个数量(如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的2倍、22米)之间的关系,这样思维的结构就由“ax±b=c”变成“a±b=c”。由此学生简化题目结构,建立了方程模型,接下来就可以应用模型解决问题了。
二、用模型建立新知,构建数学思想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建构模型的关键,就是要引导学生应用原有的模型,并将其作为思考工具,解决新问题。如例题:两地相距300千米,甲乙同时相向而行,甲速度为50千米/时,乙速度为60千米/时。途中乙停了1小时。两车从出发到相遇用了几小时?
在这道题目中,有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模型,就是两个物体一直都在运动。但现在这个模型发生了变化,可以从问题假设入手,以原有的思维模型作为工具来引导学生辨析数量关系的变化,如让乙车再行驶1小时,两车行驶的时间就一样多,或甲先单独行驶1小时后,剩下的路程两车同时行驶等,这样就可以形成较为明晰、清楚的数量关系,也有了较为熟悉、简单的思维模型。利用原认知模型解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建构起认知模型,使学生能够以原认知模型,来应对数学问题形式中的变化。
三、引导学生用模型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建模思维
小学生建模意识和建模能力还处在启蒙培养阶段,教师要采取分步解决的办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用建模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如在教学“问题解决策略之替换”中,我带领学生对例题进行梳理,得出数量关系:6个小杯和1个大杯的容量是720毫升,而一个大杯相当于3个小杯。学生根据题意画出数量关系(如图3),这样我引导学生建立替换的思维模型(如图4)。
■
图3 图4
学生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究,并通过模型梳理思路,提取原有的知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关系,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发展了建模意识,而且学会了运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逐步理解并掌握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于是我又把题目中的条件换了一下:1个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60毫升。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用刚才建立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发现同样是替换模型,但总量发生了变化。于是学生建立了如下的数学模型。
■
学生根据(1)和(2)两种数学模型的比较,认识到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要把两种量变成一种量,不同的是,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其总量不变,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其总量发生了变化。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能充分理解替换策略的意义,还能使用模型选择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了搭建数学模型,破解应用问题的完整过程,并根据倍数关系建立了等量替换的数学模型,根据相差关系建立等量替换的数学模型。
(责编 黄春香)endprint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作为数学核心的“数学模型”,相当于数学应用的心脏。学生如果能够活用“数学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深刻领会数学知识,构建数学体系,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一、用模型归纳问题,发展应用思维
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学生要经历方程的建模过程,才能够体验方程的应用价值,并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才能让学生体验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理解和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解法,建立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模型呢?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思考:1.要求出大雁塔的高度,需要知道大雁塔和小雁塔的关系,你能找出两者的数量关系吗?根据数量关系你能列出方程吗?方程如何解?2.用哪些不同的数量关系来列方程?哪种数量关系好?
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来看,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定位存在误区,无法找准数量关系甚至找不到足够的数量关系,由此我发现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减少了数学模型的构建进程,导致学生无法将模型应用于问题中。据此让学生画出等量关系,还原问题真相,要学生用线段图表示大雁塔、小雁塔高度之间的关系(如图1),还有学生画成竖着的线段(如图2)使数量关系更加形象直观。
■
图1
这样学生建立了等量关系后,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模型,我再继续引导学生读出数量关系,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这表示将“小雁塔的高度的2倍”看做一个整体,学生思考三个数量(如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的2倍、22米)之间的关系,这样思维的结构就由“ax±b=c”变成“a±b=c”。由此学生简化题目结构,建立了方程模型,接下来就可以应用模型解决问题了。
二、用模型建立新知,构建数学思想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建构模型的关键,就是要引导学生应用原有的模型,并将其作为思考工具,解决新问题。如例题:两地相距300千米,甲乙同时相向而行,甲速度为50千米/时,乙速度为60千米/时。途中乙停了1小时。两车从出发到相遇用了几小时?
在这道题目中,有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模型,就是两个物体一直都在运动。但现在这个模型发生了变化,可以从问题假设入手,以原有的思维模型作为工具来引导学生辨析数量关系的变化,如让乙车再行驶1小时,两车行驶的时间就一样多,或甲先单独行驶1小时后,剩下的路程两车同时行驶等,这样就可以形成较为明晰、清楚的数量关系,也有了较为熟悉、简单的思维模型。利用原认知模型解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建构起认知模型,使学生能够以原认知模型,来应对数学问题形式中的变化。
三、引导学生用模型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建模思维
小学生建模意识和建模能力还处在启蒙培养阶段,教师要采取分步解决的办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用建模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如在教学“问题解决策略之替换”中,我带领学生对例题进行梳理,得出数量关系:6个小杯和1个大杯的容量是720毫升,而一个大杯相当于3个小杯。学生根据题意画出数量关系(如图3),这样我引导学生建立替换的思维模型(如图4)。
■
图3 图4
学生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究,并通过模型梳理思路,提取原有的知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关系,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发展了建模意识,而且学会了运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逐步理解并掌握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于是我又把题目中的条件换了一下:1个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60毫升。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用刚才建立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发现同样是替换模型,但总量发生了变化。于是学生建立了如下的数学模型。
■
学生根据(1)和(2)两种数学模型的比较,认识到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要把两种量变成一种量,不同的是,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其总量不变,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其总量发生了变化。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能充分理解替换策略的意义,还能使用模型选择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了搭建数学模型,破解应用问题的完整过程,并根据倍数关系建立了等量替换的数学模型,根据相差关系建立等量替换的数学模型。
(责编 黄春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