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锦松
“自主学习单”是教师精心设计,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使用的提纲(或称菜单),以“解决问题”为基本呈现形式,以“导学探究”为基本价值取向,侧重探究方法指导。“自主学习单”的使用是一种训练元认知的有效方法,它具有面向学生,操作性强的特点,为由“他主”向“自主”转化提供载体,能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同时还增大了学生的选择空间,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心理,使其兴趣持续保持良好的状态,在学习进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和较多的成就感,使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下面简要谈谈它的设计基本原则及操作策略。
1.启发性原则。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认真分析学生的已有知识及经验,设计出既具有启发性又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力所能及,又能激发其深入探究的兴趣,发展独立练习、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等学力。
操作策略:通过设置具有悬念的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对所学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并发挥自主意识,在不断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感悟,寻找新方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 在学生读题、收集信息、列式之后,设计了这样的自主探究菜单:(1)尝试笔算:用竖式算出144 × 15的得数。(2)思考: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让学生在比较中建构新知。这样,学生的知识不断得到整理与重组,知识网络得以不断充实与完善。
2.引导性原则。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会读数学书,从中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形成独立的自主学习能力。
操作策略:要适时教给学生相应的读书探究方法,要想办法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和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学生的自主探究建立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上,通过理解内容感悟数学思想。同时,语言表述要符合各个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如在学习“角的认识”时,可以设计这样的“自主学习单”:(1)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角”?能不能画一个“角”呢?(2)打开书本,看一看书本上介绍的“角”和你的头脑中的“角”,两个“角”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呢?(3)通过预习,现在你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数学上的“角”了吗?再画一个试一试。(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还想了解“角”的什么知识?
3.发展思维原则。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探究,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
操作策略:创设“探究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质疑解难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如自主探究要求中可以加上这样类似的问题:看了这个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带着问题自学书本找答案。哪些问题没找到答案,你准备怎样解决?学生在这样的问题面前,俨然是一个个小研究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如此通过问题搭建起来的阶梯,儿童不断从一个端口出发走向另一个端口,一切学习数学的美好都在这主动的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中获得,而且由此产生的美好的数学生活让学生陶醉与向往!
4. 可操作原则。“自主学习单”是为学生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和自主探究学习的一个载体,让学习简单易行可操作,让学生从探究学习单知道怎么去研究,研究的切入口在哪里,帮助学生从原来的注重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
操作策略:(1)概念性的教学内容可以布置阅读式的学习单。如“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设计如下预习单:①学一学(自学书本第56、57页):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 ), 加法结合律( );②试一试: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③想一想:加法两个运算律有什么用?(2)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图形的体积、三角形内角和等需要探索的内容则适合操作式的探究学习单。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可以设置这样的学习单:①请剪下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把它们拼成平行四边形。②思考:拼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可以通过计算,也可以通过推想)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3)计算类的教学内容适合尝试式的探究学习单。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这样设计学习单:①试着用竖式计算85+143+126,打开书本第39页检查一下自己算得对吗?你和书上的方法是一样的吗?②思考一下连加时怎样写竖式比较好,为什么?(4)单元复习和总复习适合梳理式的自主学习单……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出相应的自主学习单,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感受成功,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5.留有余地原则。要让学生产生这样的思考:我已经知道了什么?我还想知道什么?我会怎么做?书上又能告诉我们什么?我还有新的想法和疑问吗?我更在乎什么?留给学生挑战的机会,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操作策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自主探究实践体验,说出自己是怎样运用所学方法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有了哪些收获,以及在实践中领悟出的新方法、发现的问题等。自主学习单中加了“问一问”这一环节,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欣喜地发现孩子们由原先的只会说“是什么”转向了说“为什么”,而且他们的问题要比教师预设的多得多。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使用“自主学习单”为学生创造广阔的自主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把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责编 黄春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