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伟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已被写进了《小学数学课程纲要》中。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改变,通过什么途径改变,在这里牵涉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本文重点探讨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对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主要以创设问题情境研究入手。
问题情境的创设离不开一定的学习材料和呈现方式,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我们要做到三性,即学习材料的多样性、资源处理的灵活性和问题提出的价值性。
一、学习材料应具有多样性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当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时,才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实践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积极地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1.学习材料要体现时代性
“熟悉的地方没有美景”,如果学生面对的问题情境始终是雷同的(如购物、乘车问题),那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在千篇一律中慢慢磨灭。精彩纷呈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学习材料把问题情境装扮得更具魅力。如购房中的利率问题、按揭付款问题,汇率中的积和商的近似值问题,分数应用问题中的水资源问题,生活中的按比例分配问题……学生在解决这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了数学的价值。
2.学习材料要体现趣味性
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有趣的学科和学习材料。特别是低、中年级的学生,形象生动的故事、游戏、多媒体课件等,都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年级的学生也不例外,只要教师能合情合理地选择有关材料,同样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按比例分配”一课结束时,我随口问学生:“穿高跟鞋真能使人觉得美些吗?”让学生发表意见,然后建议学生查资料用黄金分割点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在下课的那一刹那又被调动起来了,同时又孕伏了后续知识。
3.学习材料要体现操作性
实践操作是小学生学习知识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因此,学习材料要具有可操作性,要让学生学会实践操作,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学习材料。在学生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操作性材料的选择合适与否又是实践操作中的关键。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自己准备好一些材料,可以自己画,也可以拿家里的实物。在师生互动中,学生经过一番自我探究后,有一个学生用同一种材料多次表示了这个分数,他说:“把8个棋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堆棋子的二分之一,如果把8改成10,就是把10个棋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还是这堆棋子的二分之一(学生从口袋里拿出了棋子)。”经典的发言来源于学生自己的深思熟虑,但它首先离不开学生灵活运用了已有的材料,有了学生运用的自主性才有如此丰富的分数。甚至有个学生画了一大一小两个苹果上来展示他所表示的二分之一,其他学生都纳闷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从个数上说,一个苹果也是这两个苹果个数的二分之一。
4.学习材料要体现开放性
学习材料的开放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内容的呈现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的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而呆板的呈现方式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提供有一定弹性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在呈现教学内容时,教师还要根据各个班级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关于圆柱、圆锥的高,虽然课本上分别给出了它们的直观图,但由于学生还缺乏较强的空间观念,对于圆柱和圆锥的高的定义还是感到抽象,不易理解和掌握。针对这一情况,我组织了这样的教学活动,即让学生用萝卜或山芋等材料削成的圆柱进行操作:A.找出上下底面的圆心;B.用一根直铁丝穿过两圆心,铁丝即为圆柱的中心线;C.用小刀紧贴铁丝将圆柱自上而下垂直切成两半。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切成的半圆柱体,便可发现它的截面是长方形。让学生找圆柱的高,进而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换一个位置仍然垂直切下去,所成的截面形状如何?这些长方形的高都相等吗?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同理,用类似的方法把一只山芋削成圆锥形,沿圆锥的中心线垂直切下便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截面,其底边上的高就是这个圆锥的高。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学生在“动”中感知,在“动”中感悟,既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高的真正含义,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探索新知的能力,同时使得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资源处理要灵活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师要灵活处理一些动态生成的学习资源,以便捕捉课堂里真实的精彩。我认为实现灵活处理动态的资源,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捕捉瞬间、延缓评价。
1.要捕捉课堂精彩的瞬间
课堂的精彩来源于它的真实,在真实的课堂上学生往往能迸发出瞬间的精彩。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瞬间的精彩。“水常无华,相荡成涟漪;石木无火,相激而发灵光。”瞬间会转瞬而去,抓住了就会有涟漪,就会有灵光。比如当学生阐述不清自己的观点,而她阐述的又正是本节课的难点问题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说:“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难说清楚的问题好吗?”只要教师善于倾听、善于捕捉,那么就会拥有生动的课堂。
2.课堂上有时需要延缓评价
课堂上,学生有了提问的习惯之后,往往会打乱教师的教学秩序,教师有时可以适当延缓评价,以有助于课堂的有效进行。例如,当大家正在研究加法交换律时,有学生说减法也有交换律,对此学生中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而有的则说乘法有交换律,这样的问题在证明加法交换律正确与否时出现,也就是最初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力的证明时,又出现新的与之有关的问题。教师可以这样评价学生: “同学们都很聪明,不过现在,我们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再研究其他问题,好吗?”解决加法交换律后,教师可以根据时间的多少,适当选择一两个问题放手让学生去研究。
三、问题提出要有价值性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用以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活动的问题情境要存在价值,要突出问题本质。我认为存在价值的问题应具有挑战性、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圆柱的认识”时,待学生对圆柱有了认识后,我出示了一枚硬币,让学生讨论硬币是不是圆柱。一场激烈的辩论在正方与反方之间展开了,正方学生说:“我认为是圆柱,你们看,这是两个相等的底面,这是侧面。”反方学生马上反驳:“上下底面有纹路,侧面不光滑,所以不是圆柱。”正方学生马上补充:“虽然有些纹路,但总体上还是圆柱。”反方学生也毫不迟疑地说:“精确地讲,突出的地方面积是不同的,高也不同。”……争论在继续,这时我不得不出场,我从严格的意义上区分了圆柱体和圆柱形的概念。圆柱体是长方形围着它的一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形体。因此,对于一个具体的物体来说,与圆柱体完全相符的情况是极为少见的。尽管硬币与圆柱十分相似却不能说它是圆柱体,刚才反方学生已经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正方也说得有道理,所以我们只能说硬币是圆柱形。可见,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突出问题的本质,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索,抽象出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展开思维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可见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情境中学习材料的多样性、资源处理的灵活性和问题提出的有价值性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学生在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主动地学习,不断地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就是发现过程,就是学生在努力改变学习方式,正是这种发现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特别是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必要时可以打破教材呈现格局,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让数学课堂更具魅力!
(责编 黄春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