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锦文
广州体育中考与初中体育教学融合研究
——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视域
赖锦文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分析其与广州体育中考之间的联系和矛盾,提出体育教学应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首要任务,应注重运动技能的学习,应挖掘评价的多元功能,应与中考相结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广州;体育中考;初中体育教学;改革
根据国际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等,在广泛征询社会多方面的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1](以下简称“新课标”),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学习和分析“新课标”,了解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形势,探究切合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模式。本文结合“新课标”及《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阶段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1-9年级)教学指导意见》和《二〇一三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体育考试方案》等相关文件,对广州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在全国大规模的青少年体质调查中,我国青少年体质某些指标已连续下滑20多年。无论怎样改革,体育教学应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首要任务。虽不能片面地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归因于体育课堂教学,但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理应树立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价值观。“新课标”把体育课程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1],教师要从有助于学生体质健康的角度出发,在设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时务必重视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保证学生从事运动练习的时间,避免课堂教学游戏化、形式化的现象。
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初中阶段可选择的运动项目非常丰富,“新课标”有明确的说明。1)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田径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短跑、中长跑、定向越野、跳远、跳高等项目的技术;2)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3)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体操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器械体操、健美操、啦啦操等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与组合动作;4)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游泳或冰雪类运动项目的技术;5)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武术类运动项目的1-2组技术动作组合,如基本掌握并运用9-10个动作组成的武术套路等;6)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其他较复杂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竹竿舞、踢花毽等项目的基本技术。
“新课标”评价内容包括4个方面。1)体能。主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定体能测试的指标,评价学生的体能水平。2)知识与技能。主要根据本标准的学习目标与要求,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评价指标,评价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等。3)态度与参与。主要对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学习兴趣、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以及课外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体育与健康活动的行为表现等进行评价。4)情意与合作。主要对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的情感表现、意志品质、人际交往与合作行为等进行评价。自行确定评价内容的权重分配。
采用多样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方法。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初中学生以等级制评价为主,结合评语式评价进行综合评价。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与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用口头评价的方式,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能力。3)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通过努力获得进步所带来的成功体验,有效地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为更好地发挥学习评价的作用,既要采用教师评价,也要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努力发挥其他相关人员的评价作用。
4.1 2013年广州中考体育考试方案
为了落实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因地制宜组织的实施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2013年广州对中考体育考试方案进行调整。调整具体内容:1)考试结构的调整。考试结构由以前的只有统一考试项目调整为统一考试项目与体育素质综合评价两个部分。考试分值仍然为60分,分值结构调整为统一考试40分,体育素质综合评价20分。其中,初中三年体育与健康课成绩10分、体育运动技能测试成绩7分以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3分。2)考试项目的调整。考试项目由以前的必考项目200m跑+1个自选项目,调整为必考项目800m(女)、1 000m(男)+选考项目(5选1——立定跳远、三级蛙跳、1min跳绳、投掷实心球、推铅球),突出跑、跳、投等基本能力的训练。同时各项目的评分标准由原来的满分120分改为满分100分[2]。
4.2 2013年广州中考体育考试方案的亮点
考试项目调整。首次将统一考试必考项目由200m跑调整为800m(女)、1 000m(男)耐力跑,将跳和投项目作为选考项目。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显示,全国学生耐力素质出现好转,但我市反而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对全国34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耐力跑项目汇总统计结果如下:21个行政区将耐力跑纳入了必考项目;2个行政区没有将耐力跑纳入必考项目,但采用了与耐力跑相似效果的台阶试验;7个行政区将耐力跑列为选考项目或者没有耐力跑项目;4个行政区没有将体育纳入中考。统计结果显示,广州是没有将耐力跑列为必考项目的为数不多的省市之一。由此可见,广州市学生耐力素质下降与没有把耐力跑作为必测项目有直接关系。此次调整把耐力跑作为必测项目对我市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考试评价方法的调整。首次将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体育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首次将体育课成绩、体育运动技能掌握情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此次考试评价方法调整增加了体育素质综合评价部分,把学生体育与健康课成绩、两项体育运动技能测试成绩、《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能较全面的反应学生真实的体育态度与体质健康水平。由于现行的中考体育考试方法单一看终结性评价,忽视了过程性评价,以身体素质的测试来反映体质状况存在片面性。通过强化过程评价,体现了教育部关于中考体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要求,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中“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思想,此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鼓励或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注:调整前为2006-2012年广州体育中考项目评分标准。调整后为2013年广州体育中考项目评分标准。
表1 调整前、后广州体育中考项目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的调整。2013年体育中考项目评分标准与调整前即2006-2012年体育中考项目评分标准下调项目有:1 000m(男)、800m(女)和1min跳绳,其它项目评分标准不变。2013年必测项目1 000m(男)、800m(女)的成绩,调整后100分相当于调整前的80分,调整后60分相当于调整前的20分(如表1),降幅很大,难度降低。2013年部分项目尤其是必测项目评分标准的下调有利于突出中考的“激励性”,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学生只要平时坚持经常锻炼,通过努力,都有可能取得满意的成绩,也有利于预防学生意外事故的发生。
4.3 体育教学在注重运动技能学习的同时应与中考结合
体育教学首先应该注重运动技能学习,因为运动技能的学习和练习是体育课的特色,也是达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新课标”还特别注意协调学习评价与其他相关文件之间的关系,专门增加一段说明,提出“教师应正确处理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体育中考'等的关系,避免大量的‘应试课'冲击和替代正常教学课的现象,以免影响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项目应在“新课标”运动技能学习项目的规定范围内,找到与中考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重叠的项目,如中考必测项目800m(女)、1 000m(男)和选考项目的立定跳远、1min跳绳、投掷实心球这5个项目即“新课标”学习项目,又是中考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选择地加入上述内容是必要的,但要注意“量”的把控与其它项目协调选用。同时在课外体育运动中也可以加入上述内容,如冬季长跑、大课间、阳光体育运动等。
体育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中考内容,帮助学生选择选考项目,指导学生锻炼方法和锻炼内容,给学生讲授体育锻炼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基本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基本掌握运动强度和密度、靶心率、心率测定和运动量控制等基本知识和方法。使学生基本形成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与锻炼的能力。如根据体育学习或锻炼要求以及实际情况设置个人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杨文轩.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1(6).
[3]沈丽群,季浏.构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系统工程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3(2).
[4]詹崇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J].湖北体育科技,2009(1).
Research on Combining the P.E.Entrance Exam and Sports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Based on the Field of Vision of Curriculum Standard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LAI Jinwen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2011 edition of“Curriculum Standard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with the study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the physical entrance exam.In this essay,it is put forwards that,as the top priority,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hould be to improve the students'physical health level,that physical teaching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ports skill learning,that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hould digs into the multiple functions of evaluation,and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hould combine with tests.
Curriculum Standard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Guangzhou;the physical entrance exam;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al teaching;reform
G807.3
A
003-983X(2014)06-0530-02
2014-03-12
赖锦文(1977-),男,广东河源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广州市南沙鱼窝头第二中学,广东南沙511475 The Second Middle School of Yuwotou,Nansha Guangzhou,51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