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海峰
(洛阳市偃师市人民医院,河南 洛阳 471900)
在临床中,通常上尿路积液继发于肿瘤。在肿瘤向后腹膜浸润生长的时候,通常会产生输尿管侵犯,因此出现上尿路积液。对于部分原发肿瘤病变而言,只在检查肾积液原因时被发现。大部分患者在进行肿瘤手术前,通过术前检查即可发现肾积液。而对于上尿路积液以及各系统肿瘤,二者间是有密切关系的。
1.1 一般资料 2005年2月到2012年3月我院肿瘤科治疗98例继发于肿瘤的上尿路积液患者,其中:男39例,女59例;平均年龄55.5±23.5岁;19例为双侧病变,79例为单侧病变(48例为左侧病变,31例为右侧病变);27例为浸润性膀胱肿瘤,6例为原发性输尿管肿瘤,3例为晚期前列腺癌,21例为宫颈癌,19例为直肠癌,4例为子宫内膜癌,3例为后腹膜肿瘤。
1.2 诊治方法 诊断方面,首先了解临床症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临床检验、同位素肾图检查、静脉尿路造影和逆行尿路造影等,并在对原发肿瘤病变的治疗中采用CT和B超进行检查,以明确和协助诊断。治疗方面,针对不同病例的实际采用经膀胱镜放置输尿管内支架管、经皮肾穿刺造瘘、回肠膀胱术、半尿路切除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或输尿管膀胱再植入术。
2.1 临床表现和检查 98例继发于肿瘤的上尿路积液患者全部出现了腰部胀痛不适,少数还出现了排尿困难及血尿和少尿的症状,并且患者肾功能受到了损害,多表现为厌食及乏力和恶心,双侧病变的患者表现更为明显,血清肌酐>200 μmol/L,对患者的同位素肾图检查提示排泄障碍及肾功能受损。在静脉尿路造影中,19例患者为梗阻侧不显影或显示积液;68例患者输尿管逆插可通过梗阻部位的有46例,在逆行尿路造影中梗阻部位和程度均得到了明确。在进行原发肿瘤病变的治疗中,通过采用CT和B超进行检查,19例患者为肾盂分离,并且在患者梗阻上方输尿管被扩张。
2.2 治疗情况 47例患者采用了经膀胱镜放置输尿管内支架管,其中包括21例宫颈癌、19例直肠癌、4例子宫内膜癌和3例后腹膜肿瘤。对于本组患者的输尿管而言,其积液程度比较轻且为部分梗阻,患者肾功能部分受损,且损害较为严重。治疗后,患者的尿路梗阻可有效地解除,并且在进行切除原发肿瘤过程中,可以对输尿管进行识别,并且保护输尿管。29例患者经皮肾穿刺造瘘,其输尿管开口及膀胱三角区均为肿瘤侵犯,在膀胱镜下观察输尿管未能看见,并且膀胱外的输尿管已经是完全梗阻状态,因此只能采用肾造瘘术。另外,8例患者采用了开放性造瘘。6例患者采用回肠膀胱术,此种治疗方法可减小肾功能损害,其中3例患者为宫颈癌患者,3例患者为浸润性膀胱癌。宫颈癌患者的病变为临床Ⅱb期,患者的输尿管开口及膀胱三角区均为肿瘤侵犯,因此采用放射治疗来治疗原发病灶。4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式,即采用半尿路切除术,以及局部淋巴结切除术。在手术后,对其病理情况进行观察,并根据观察结果进行放疗或化疗。3例采用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患者为晚期前列腺癌,进行插管失败采用此手术,有利于患者在术后进行放疗。1例采用输尿管膀胱再植入术,患者因为在妇科肿瘤手术中输尿管受损,并且形成了上尿路积液,故采用此手术。
2.3 治后复查及处理 经上述治疗7 d后对患者进行了复查,结果患者肾积液症状减轻,肾功能损害症状减少。采用B超检查,患者肾盂分离降低。在梗阻解除后,全部双侧病变患者以及31例单侧病变患者均有电解质紊乱,均经过处理恢复正常状态。通过实施治疗,52例患者的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在14 d以内达到正常的范围,在30 d以内降至正常的有76例。并且对于患者的同位素肾图检查提示为梗阻解除以及梗阻侧肾功能增强。2例患者在治疗中肾功能无改善,因此采用了血液透析治疗。
对于继发于肿瘤的上尿路积液,其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需要及时发现,采取有效、正确的治疗措施,进行早期诊治。导致发病的因素[1]主要包括了2类,即原发性肿瘤与继发性肿瘤。导致输尿管梗阻的因素,主要有内源性原因及外源性原因,再通几率较小。因此,在发现梗阻的初期,应及时引流尿液,进行挽救及保护肾脏功能。治疗期间,需防止逆行感染[2]以及避免反流性肾病。治疗的目的应避免肾功能受损,力争使其得到改善和保护,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参考文献:
[1]顾建军,伊庆同,龚旻,等.急诊经皮肾镜输尿管镜手术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1,17(1):40-42.
[2]刘跃光,周先植,王怀亮,等.经皮肾镜处理上尿路结石并发肾周积液的体会(附9例临床报告)[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8,12(6):459-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