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宗教观成因及导合路径探索

2014-03-03 17:01鲁艳玲曹国震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

鲁艳玲 ,曹国震

(1.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2;2.西安航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高校是知识的殿堂,大学生是高素质的群体,但大学生中信教现象“矛盾”地存在着,甚至在部分高校一度出现“宗教热”。大学生宗教信仰生成源于社会变迁的投射和群体精神的缩影,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值得思想教育工作者重视和反思,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探索引导、整合路径。

一、大学生宗教观成因

(一)高校无神论教育的滞后

自然科学取得的成果只有探寻到其普遍的规律,才会具有更广泛和本质的认识论意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变为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科学地指导认识和实践。目前,科学技术由于没有发生基础性、根本性的突破,各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未能真正地相通、相融,达到统一整合的状态。致使丰富的自然科学成果无法充分转化为唯物主义的营养,难以与时俱进地构建包容和反映新的科技成果的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导致唯物主义研究长期徘徊滞后,没有按其应有的逻辑占领人们的头脑,从而为宗教的“发展”预留了空间。

同时,高校无神论教育存在误区。有人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等同于无神论教育,还有人把自然科学教育等同于无神论教育。导致了“有神论有人讲,无神论无人讲”的不合理现象。在高校中也出现了把物质的需求交给科学技术,把精神的需求交给宗教,大学生信奉宗教的矛盾现象。无神论针对有神论,专门、系统地分析论证信仰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普遍意义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包括但不能取代无神论教育。自然科学本身并不等于无神论,唯心主义也对科学新发现做出神学的解释,而不至于极端对立。列宁认为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摆脱落后和愚昧,单是进行纯粹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是不够的,建议把法国I8 世纪战斗的无神论文献翻译出来提供给群众。著名学者任继愈认为:“无神论宣传和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相似于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关系。不懂初等数学,就无法谈高等数学;不懂无神论,或者说无神论世界观不确定,就不能做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1]

(二)社会现实与主观期望间的冲突和反差

大学生作为思想新锐的知识群体,他们渴望和注重自身价值的彰显与实现,又敏感、脆弱,甚至偏执,面临前后相继、日趋激烈的竞争,容易产生严重的危机感和恐惧感。当社会现实与主观期望之间出现严重的冲突和反差时,他们深感有许多变数和不确定因素,自己无法主宰,信仰问题不断被思考和追问,一部分人忽视了自身与社会的原因,认为是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使然。宗教超验意义的归属感使个人在社会中的心理和角色稳定化。

特别是大学贫困生,他们承载着父母改变家庭现状的殷切希望。但生存的重负,学业的困扰,人际关系的疏远,与集体活动的游离,多层次、多侧面的压力,导致了这一特殊群体中部分学生心理严重失调和失衡。如果学校在奖、贷、助、减、免等方面未能充分地关注和满足贫困生的利益需求,他们容易陷入无力、无助、无望的自卑、自弃境地,人格发生负性蜕变。宗教虚构的公平与正义的预约和保证,释放的友爱、诚实、互助等善意信息,给予许多大学生弥补尘世缺憾,歇息灵魂的感召和慰藉,缓解了严重的心理冲突。罗素也强调宗教的伦理价值,他认为宗教中最令人神往的是渴望减轻人类苦难的善意和关于爱的温言软语,这些对人类具有永恒的魅力。加之贫困生多来自欠发达地区,宗教氛围普遍浓厚,如果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很容易投向虚幻世界寻求心灵庇护。从而动摇他们早期教育中形成的无神论信仰,由好奇、羡慕到最后皈依宗教。

(三)科学性与价值性的严重分离

科学只是人类为达到特定目标所使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目的和内容,它不能提供人生的价值体系。一些大学生工具理性无限膨胀而价值理性严重萎缩,在高科技的工具理性世界里,丧失了对人文价值世界的向往与追求,技术的发展缺乏正确方向定位与驾驭,手段与目标本末倒置,急功近利,不择手段,成为技术的奴隶,造成了精神沦丧。

特别是与大学生求新求异特性高度契合的互联网,其一网打尽的特性,使大学生一网情深。沉溺于网络空间的部分大学生完全臣服于技术,终日与界面、终端打交道,与社会的联系是以不联系为前提,建立了形式上的连接与互动,也产生了实质上的隔绝与冷漠,形近而实远,“恍如隔世”。大学生刻意在虚拟的“精神家园”和“世外桃源”,扮演自己心仪的“角色”,寻求慰藉。但互联网带来的丰富多彩是一种无实体交往的假象。人们容易逃避和推卸现实社会角色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现实社会形态中价值关系的复杂性、真情实感,都被技术“过滤”为方便快捷的物质技术外壳。真实的人在虚拟的世界里追求过度自由时,恰恰迷失了自我,带来了更多的迷惘,出现“网络孤独症”:语言能力降低,人际关系疏远,责任意识淡漠,成为信息海洋中的一叶孤舟。马克思曾指出,当人把一切美德都赋予上帝的时候,人就什么也不剩了。同理,当网络和现实的分离使得人成为“虚拟实在体”,形成虚拟人格,既游离社会,又自身飘零时,只能交由上帝打开束缚自己的锁链了。宗教的独特作用恰恰“弥合”了网络技术异化导致的信仰断裂,客观上催生了大学生亲近和接受宗教的心理和行为条件,这是一个极具讽刺的悖论。

(四)世界一体化中宗教的独特价值

伴随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达国家强势文化吞并和淹没欠发达国家弱势文化所导致的均质化、同构化现象日益突出。宗教作为各民族文化的原生点,犹如文化海洋中最后的岛屿,负载了彰显各民族文化特色和独立存在的使命。当前这场全球性的宗教复兴,是对西方文明普世化的回应和反冲,非西方国家正是通过本国宗教的复兴来保卫民族文化。高校处于不同文化交流碰撞的中心,大学生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责任感,在积极吸纳人类共同优秀文明成果时,开始注重以宗教文化的视角切入,解读、探究世界各民族悠久历史文化衍生、传承和繁荣(或衰落)的密码。浸淫其中,大学生首先受宗教知识体系、哲学蕴涵、审美特征、人文关怀、道德意境等的熏陶和习染,进而上升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实现从“外在宗教取向”向“内在宗教取向”的转变。他们是带着对人生问题的形而上的思考,触摸到宗教的,而宗教提供的答案,正好给他们以“合理”的解释,为他们身处困境时提供一种领悟生命意义的超然方式。使他们对宗教的态度由长期教育而形成的排斥,到耳濡目染而产生的暧昧,最终到世界观改变而确立的信仰[2]。

同时,在解决世界冲突中,宗教界人士以其超然的人道立场扮演着和平使者、调停者、安抚者的角色,发挥着其他力量无法代替的独特作用,成为推动和谐世界的重要精神手段,凸显了宗教顽强的生命力,也激活了心忧天下、热爱和平的大学生爱教、从教的热情。

(五)宗教自身的适应性改革

一些宗教积极进行自身改革,尽力谋求与现代社会相适应。首先,它们纷纷主动退出自然科学阵地,淡化了明显反科学的内容,转而承认和肯定这些学说,或者利用这些学说去阐释各自的教义,主张与科学“分工”。大同法师在其《广义宗教学》一书中认为:“科学的对象是物质,宗教的对象是精神,精神和物质是不能偏重的,宗教与科学是并行不悖、兼收并蓄、毫无冲突的。”其次,宗教又向世俗化和道德化发展,剔除了严重有悖人性的内容,涵纳和推介那些能够为全人类普遍接受的普世伦理准则,热切地关注社会现实的遭遇和苦难,将信徒此岸的幸福与彼岸的追求有机统一,以竭力谋求在与科学不极端相悖的前提下,又尽可能满足人的情感需求,呈现出一定的开放性,进步性,亲和性,迎合了现代人的生活特点和精神需求。特别是触发了心理需求层次高、注重自身价值实现的大学生的心理共鸣,充当他们浴德澡身怡情的“成人童话”。因为大学生信奉宗教,愚昧和落后的因素淡化,他们不是迷信上帝的存在,而是宁愿希望一个上帝的存在,倾向于将信奉宗教视为净化心灵,平衡心理的道德行为和精神自娱,属于先理解后信仰的主动信仰,并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宗教信仰特征,处于所谓宗教暖味状态。

二、教育对策

(一)无神论教育常态化

大学生宗教信仰者所具有本领域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并没有上升泛化为科学精神,因而不是一个有完整智慧的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问题是任何单纯的实证科学无法解决的,不仅需要本专业领域内的实践体验,更需要系统的无神论学习和教育。大学生宗教信仰者上升的趋势,暴露出大学无神论教育功能的弱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回避,消极防御,而应主动直面构建,探索无神论教育新途径。

各高校应将无神论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并使之成为公共教育资源和现代大众话语系统,培养一支具备宗教学和无神论知识的教师队伍,教育大学生系统地了解宗教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把握其实质,聚焦热点、疑点、难点问题,提高大学生划清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的能力,既满足大学生对宗教在文化层面上的浓厚兴趣,又培育其尊重真理、反对迷信、反对盲从的科学精神,自觉抵御各种有神论的侵蚀[3]。为无神论教育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持,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战略主动权,并通过舆论导向、文化辐射、政策激励、制度安排一整套措施,强势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深层次来扩大社会思想共识,增加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宗教教育目标包容化

伴随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凸显。大学生宗教信仰固然是虚幻的,但也是对终极意义自由追求的一种深刻的精神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当前不同社会群体思想文化、精神信仰的主线,也是自由度的底线。在倡导大学生自觉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尽量满足不同利益主体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容纳其人生奋斗的相对独立性。建立公共话语平台,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社会共识,兼顾终极价值理想目标的一元性与价值具体目标和实现方式、实现过程的多元性的辩证统一。

科学对有神论的批判,是客观真理的内在规定性;信徒的有神信念,是主观精神的内在需要性。矛盾的二者是可以统一的[4]。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信仰虽然不同,但没有根本的政治、经济利益差别。江泽民同志在1993年全国统战部长工作会议上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论述,重新估量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相互关系,肯定了宗教有着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共同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我们党研究宗教问题的指导思想,也是高校对待信教学生的指导思想[5]。

工作中应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不以信教与否论亲疏,也不作为衡量政治倾向和道德觉悟的标准。要尊重大学生个人信仰自由,区别而不歧视,以和谐共生的理念,对宗教教义、教规做出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阐释,探寻宗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契合点,对带有积极成分的宗教内容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包容,使之有机会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体系中,内化为培养当代大学生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如宗教倡导人们慈悲、仁爱、向善、律己、宽恕等,对大学生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品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宗教布道者虔诚笃行的献身精神、生动活泼的讲经布道形式,有利于强化思想教育者的敬业精神,优化思想教育方法。

(三)宗教教育导向人本化

在尊重大学生信仰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以人为本的导向功能取代惯有的思想控制功能,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要改变脱离实际、远离生活的弊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功能困惑,基于大学生在不同阶段角色过渡中遇到的最普遍、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困扰和困难,给予富有实效的关心、指导和帮助,完善帮困助学体系,赢得学生的信赖。要针对信教后的大学生常常离群索居,游离于集体之外的现象,不歧视和责难,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温暖,减轻其对宗教的留恋和依赖[6]。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真切感受和体会到学校的人本关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当遇到困难时自觉求助于有关部门,淡化乃至消弭寻求虚幻的神灵庇护意识,积极主动、和谐顺畅地融入集体。

其次,基于大学生特点,立体构建灵活多样的方法体系,补充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理论,从单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为逐步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改变传统刻板单一、枯燥乏味、空洞僵化的教育方式,关注生命、关注生活、关注实际,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大学生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加强大学生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心理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促进情感诉求渠道的畅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或咨询活动,调节和消除大学生的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引导良性变化,谋求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四)宗教教育体系开放化

宗教学在欧美发达国家,属于一级学科,各综合性大学基本上都有宗教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己衍生出多种学科,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7]。高校应加强与国内外大学关于宗教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借鉴西方宗教教育的先进方法,结合中国当前实际,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学和研究队伍,探索现代社会宗教的生存特点与变化趋势,摆脱宗教教育长期处于运动化、政治化、概念化,随政治形势转,凭经验办事,靠热情工作的粗放模式,使其植根于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在研究的视阈下有效引导宗教最大程度地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教育之路。当然,宗教教育体系的开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西方宗教思想肆意涌入我国大学校园,须进行必要的筛选、控制和监督。应在互相尊重、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加强大学生宗教团体的国际交流合作,以宗教本身所固有的雍容大度和真诚向善的精神,提倡普世意义的宗教良知和全球伦理,通过大学生宗教团体沟通和对话,求同存异,增进了解,加强交流,实现共在共融,弥合当代青年在物质层面一体化的前提下精神文化层面的裂缝和分歧,超越狭隘的教派意识,发挥宗教作为和平使者的积极作用,消除仍然存在的种族主义、沙文主义影响,推动民族团结和世界和平。

(五)宗教事务管理法制化

宗教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有客观规律,不应该,也无法简单地用行政的力量强制其消亡。国家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但并不意味着对宗教活动采取放任态度。面对宗教在大学生中影响的扩展,高校必须成立专门的机构,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一切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要警惕和反对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宗教、支持邪教进行渗透、煽动民族分裂,破坏主权国家的统一,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并通过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识别和抵御邪教的能力。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05)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该规定在尊重大学生个人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根据我国高校的特殊性质,又对宗教的传播渠道、传播方式和影响范围进行了必要的限制。即大学生可以信仰宗教,也可在特定范围内举行合乎宗教教义规定的必要的宗教活动,但不得在高校中传教,不应该动员和鼓励不信教的同学信教;禁止校内外人员和组织在高校传教,或未经允许进行宗教集体活动,不得在学习和休息场所开展宗教活动,也不得因宗教活动干扰、影响师生正常的教学、学习和休息[8]。

[1]何敦培.大学生宗教信仰探析及引导[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2]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卢明辉.高校无神论教育困境及其应对[J].福建论坛,2007(4).

[4]牟德刚.尊重与引导——正确对待信教大学生之我见[J].当代青年研究,2007(4).

[5]江泽民.“论宗教问题”(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杨显平.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心理成因分析[J].前沿,2007(3).

[7]戴嘉宝.新时期大学生信仰宗教的调查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

[8]陈东英.论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J].学术论坛,2008(8).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