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保军
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新闻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新闻理论无理论,新闻理论理论弱”,至少“学术性的新闻理论研究仍然比较薄弱”①,这让新闻学界感到焦虑同时也多少有点汗颜。但大多数人对此也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思考,也未提出什么改变现状的思路与办法。如今,在大传播概念与传播学越来越兴盛的情况下,在普遍强调应用研究的氛围中,理论研究更是步履维艰,新闻理论的弱化现象进一步加剧;不少人认为新闻理论的独立性也只能越来越弱,甚至可以被包容在传播理论之中。关于新闻学科的独立性,学界已经做了比较充分的论证,我们无须多言;但真正能够使新闻学相对自主、独立的是自己需要拥有相对自主、独立的理论。因而,如何改变新闻理论理论性疲弱的现象才是问题的关键,本文想就此提供自己的几点思考,以引发更为深入广泛的讨论。
理论是对对象观念把握的一种方式,是运用一定概念工具形成的关于对象的一套知识系统,言说方式,或者说是解释对象的概念方式、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理论是精炼的关于事物间联系和事物发展规律的论述,理论是由概念和判断性语句组成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明确关系,构成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的核心认识。”②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对于同一对象人们往往会形成不同的理论。理论大多情况下并不是纯粹的认识论结果,而是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的统一体。
理论性直接是指理论的属性,强调的是主体关于对象的精神把握、观念把握。一般说来,主体关于对象的理论把握,具有深刻性和本质性,它要揭示对象的内在联系、规律性联系;具有批判性和超越性,它要用揭示真相、追求真理的精神,批判超越既有的一切;具有召唤性和理想性,它的目的不只在于认识世界,更在于改造世界,即理论总是要在认识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可能性作出预见和展望。可见,从原则上说,理论不仅可以解释、说明对象,也可以反思、批判对象,还可以规范、引导对象领域的主体活动。因而,就新闻学领域来说,“理论研究就是要不断探索新闻传播规律,不断认识人类自身的新闻需求,追问进行新闻活动的目的,探究新闻传播业应该有的状态,为新闻实践确立它应该追求的目标”。③
在比较的意义上,人们所说的理论的理论性,是相对于理论的应用性、可操作性而言的,也可以说是针对理论的实践性而言的。在这样的比较中,理论性强调对对象的概念把握、认识论把握,属于理论逻辑范围的事情,而应用性、操作性强调对对象的实践把握,重点是指理论可以作为指导实践活动的观念。显而易见的是,认识论上的正确性是实践论上的应用性的基础或前提,也就是说,一种理论若是没有理论观念上的正确性,也就难以形成实践观念上的合理性和有用性。理论尽管根源于实践,但实践也常常要向理论靠近,这正是理论的价值,也是我们强调理论研究理论性的重要理由。
理论研究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的首要职责是认识和揭示对象的内在特征与规律,因而,重视理论性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反过来说,如果理论研究缺失了理论性、弱化了理论性,不仅名不副实,也辜负了人们对理论研究的期待。笔者在《新闻理论研究引论》中表达过这样的看法:学术研究的基本精神是发现真理,不怀任何偏见地提供真理和真诚的见解,提供正确的理论观念,它不需要刻意地赞扬现实或者批判现实,而是以科学精神直接说明对象是什么、现实是什么,展现理论观念的本来面目,只有这样,才有坚实的基础为实践活动提出应该如何的设想,为建构合理的实践观念贡献学术研究的力量。④这里强调的正是理论研究之理论性的价值与意义。
新闻理论的理论弱化现象表现纷繁复杂,五花八门,难以一一罗列,但大致归纳一下,可能有以下一些相对比较典型的表现。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没有寻求统一的标准对各种表现的类型加以严格划分,只是将各种弱化新闻理论的现象陈列出来。
1.缺乏新闻理论意识,缺少建构新闻理论的自觉
人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对新闻现象描述多,对新闻活动经验的一般总结多,但探寻现象原因少,形成科学合理的理论概念少,从现象中抽象出有价值的理论问题少,用严谨的概念工具进行系统的逻辑解释更少。表现在研究著述上,一方面是久治不愈的老毛病,总结报告式多,领导讲话式多,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要如何”“应如何”“必须如何”的表述句式太多;可以说,政治话语、宣传话语、生活话语充斥着许多所谓的新闻理论研究之中。另一方面是科学主义的时髦病,像模像样的研究框架多,正儿八经的统计数据多,五花八门的分析工具多,但常常可惜的是,大量的研究看上去很像学术,但却了无思想、无理论,属于人们所说的“精致的平庸”;可以说,这样的理论研究,只是发表了论文,并没有学术,它的主要意义在于训练了研究者的研究技能、积累了研究经验,但对理论本身的提升几无价值,也许可以说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为未来的理论研究积聚了一定的能量。
2.缺少对学术研究、对理论研究的基本敬畏
在过往的几十年中,人们都能看到,随意建立“这学” “那学”的多,心浮气躁、跑马占地、划定范围的多,但精耕细作、深思熟虑、宁静致远的少;对一些新闻现象有想法、有看法、有说法的多,下断言、断论的多,但提供深入解释的少,提供根据的少、说明理由的少;把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搞成了散文抒情、诗意张扬、愿望表达,突出表现了理论的幼稚和浪漫;随意提出所谓新范畴、新概念、新思想、新观念、新学说甚至新理论的多,但认真考察学术源流的少,对新范畴、新概念、新思想、新观念、新学说、新理论的来龙去脉,包括学脉、人脉展开仔细说明的少、交代清楚的少,给予充分学术论证的更少;个别人甚至不少人想在制造学脉断裂中取胜,动不动就填补空白、创造第一;这些显然不符合理论研究发展与学术进化的基本规律。理论研究只有经过一定时段甚至是长时期的艰苦积淀,才有可能形成创造性、创新性的观点和看法,再经过比较充分的论证、检验、修正、完善,才有可能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并具有一定历史性的理论 (体系)。
3.新闻理论研究中的“虚他主义”倾向 (笔者也创造一个新说法)比较严重
针对一种新闻现象或新闻领域的不同问题,从学术历史到学术现实,本来可能存在着多种理论或至少可能有多种观念、多种解释,但在我们的很多理论研究中,往往独家天下,别无他说,表现出理论专制或理论轻蔑心态,无视既有的成果,似乎自己总是开创者,总是要从头再来,表现了某种不正常的“历史虚无”“他人虚无”现象;如此做法的直接结果是,很多研究都是一再重复已经做过的事,一再重复已经说过的话,对已有研究成果既无深化也无扩展更无提高。在这种“虚他主义”影响下,孤家寡人式的研究多,直接的相互对话交流少,文本间的对话交流少,这显然不利于一个学科的理论积累、理论建设,无疑不利于新闻理论理论性的提升。
4.生硬迁移搬用其他学科理论多,认真消化转化成为自家理论少
这些年来,由于研究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的变化,特别是新媒介时代的到来、媒介化社会的逐步生成,使得“走出新闻学”的步伐很快,但“走入新闻学”的步伐减慢甚至可以说处于停滞状态,结果是既没有真正走出新闻学,更没有真正走入新闻学,出现了新闻研究领域理论 (其他学科)与对象 (新闻领域)的两张皮现象⑤。我们知道,“每门科学都需要向其他科学开放,并在相互作用中复生和重组”⑥,我们也知道,跨学科研究,不仅能够生发诸多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更重要的是它使人们能够进一步认识到各学科之间的紧密关系,求得科学的共同发展。但是,在新闻学特别是新闻理论的跨学科研究中,有一些明显的不良表现,很多研究更多的是把其他学科的一些范畴、概念生搬硬套在新闻学上,或把新闻学的一些概念、范畴肤皮潦草地运用到其他学科上而已,从而新生出一些不伦不类的理论怪胎。这种“食他不化”或“强加于人”的所谓跨学科研究是不值得提倡的,所产生的一些理论甚至是“这个学”“那个学”也是值得怀疑的。学科交叉、学科融合的结果是融合观念、融合理论、融合方法的生成,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是用其他学科知识、观念、方法将新闻现象或新闻理论问题加以再解释就能万事大吉、一劳永逸的。
5.新闻理论教材缺乏足够的理论性
可以说,新闻理论理论性疲软现象,最为典型的、集中地表现在新闻理论教材建设中。目前出版的七八十本新闻理论教材,尽管已有一定的理论展现,但至今仍然保持着传统教材的基本结构模式、叙说方式,没有形成理论叙述的根本形式。翻阅国内出版的几乎所有新闻理论教材,叙述的往往主要是作者自己的或自己在某种条件下同意的理论或看法,而缺少甚至没有其他理论的相对比较广泛的客观介绍和解释,这可以说是“新闻理论无理论,新闻理论理论弱”的突出表现之一。
新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这是造成人们不大重视新闻理论理论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之这些年学术实用主义、对策主义风气的兴盛,理论研究就更是雪上加霜了。因此,对于如此属性突出的学科,为什么要增强其理论性,我们得提出根据、得说明理由。
1.增强理论性的根据
新闻学、新闻理论有自身独立的对象领域。新闻现象是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新闻活动是相对独立的人类活动,新闻业也是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社会地位、功能、作用,有自身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这些都是客观事实。这样的基本事实,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现象有自身的特征,新闻活动有自身的规律,因而必然会有和应有自身相对独立的理论。当前新闻理论的疲软只是说明我们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研究还不够广阔,还远没有揭示出新闻活动的根本规律,还远未形成关于新闻现象、新闻活动基本的系统化理论框架,我们还没有奠定新闻学基本原理的坚实根基。因而,人们总觉得新闻无学、新闻无论。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媒介的接连发明创造,开启了人类新闻活动的新时代;可以说,“后新闻业时代”已经到来,媒介化社会正在生成,媒介人身份、媒介化生存几成事实……这种新闻现象不断更新、新闻活动飞速发展的景象,正在并将继续改变人类新闻领域的基本面貌。面对这样的宏大变革景象,整个新闻学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新闻理论研究更是首当其冲,我们必须关注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探究其中的重大问题,揭示其中的运行特征,预测未来的演变可能。所有这些无疑需要我们强化理论研究,而不是淡化、弱化理论探索。可以说,新闻领域的不断变革更新,以强大的客观力量、现实力量,呼唤理论关注、理论分析、理论探究、理论创造和理论总结。因而,面对新闻领域的结构性变革,理论征程才刚刚开始,确实是任重而道远。
如果我们再开阔一点眼界,在“新闻关系论”视野中观察新闻领域与整体社会领域的关系,就会发现,新闻领域与社会领域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大前提下,完全可以说,新闻系统在社会系统、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大,新闻对社会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快、越来越强、越来越广、越来越深。新闻传播媒介形态的结构变革,不仅改变着新闻领域的面貌,同时也是改变人类社会整体面貌的重要力量,这自然需要众多学科的共同关注与研究。但仅就新闻学而言,毫无疑问,新闻理论不得不把“新闻关系”⑦作为研究的重大问题、重要领域;新闻学除了关于自身的本体研究,最重要的致思方向,就是要关注新闻、新闻传播、新闻传媒、新闻业、新闻现象、新闻活动与整个社会的关系,特别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等主要社会系统的关系,要探索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使新闻系统真正能够成为促进社会良性运行与发展的系统。
如此看来,不管是从新闻活动本身的特征出发,还是从其变化发展的历史出发,以及从它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出发,都决定了新闻理论研究只能强化、不能弱化,只能提升,不能下滑。这是客观需要,不只是主观诉求。
2.增强理论性的理由
为什么要强化或提升新闻理论的理论性,除了前述的一些重要客观根据,还有一系列的重要理由。
首先,尽管新闻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公认的重要成果,新闻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得到了新闻界的普遍认可,但新闻理论理论性疲弱现象仍然是当前新闻研究中存在的一种基本事实,前文所说的理论弱化的种种表现足以说明这一点。而我们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得想法设法改变这样的局面,这正是我们提出增强新闻理论理论性的基本理由。
其次,在新闻研究活动中,确实存在着一些模糊认知,存在着弱化新闻理论理论性的“自觉”,一些人认为新闻学、新闻理论已无独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整个新闻学、新闻理论都应该统摄在传播学、传播理论之中,一些人甚至认为新闻学已经走进黄昏,接近死亡,没有发展的希望⑧。如此种种否认新闻学科独立性、新闻理论自主性的观点并不鲜见,也不绝于耳。要改变这样的认识,新闻学、新闻理论研究者需要做的,恐怕不只是辩论,而是要潜心学问、宁静致远,拿出真正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深入到火热的新闻实践重要,但对学者来说,把冷板凳坐热更重要,而且,不要总是希望别人去坐冷板凳,而是自己先把“热屁股”坐在“冷板凳”上;重要的不是把理论深化、理论创新寄望于他人,而是我们自己先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点学问、想点问题,为新闻理论的提升积聚能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学科建设需要强化新闻理论及其理论性。只要我们认可上文所说的强化理论性的几条基本“根据”,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认为,要想将新闻学建设成为一门比较完备的学科,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学科,就必须提升新闻理论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笔者在《新闻理论教程》中提及,“新闻理论在整个新闻学中处于统帅的地位,具有领头羊的作用。它以一定的概念、范畴、判断、推理、原理、规律有机联系的方式,建构起理论新闻学的体系,成为新闻学自身大厦上的‘王冠’”。⑨这并不是要强求提高新闻理论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而是重在表明新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观念等都会积淀凝聚提炼于新闻理论之中,从而成为整个新闻学的灵魂。因此,新闻理论研究的实际水平和真实成果,是整个新闻学研究进展情况的重要标志。
最后,新闻实践需要强化新闻理论的理论性。人们通常认为,新闻实践活动需要新闻理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即希望新闻理论能够直接指导实际操作,这并没有什么错误,不过这只是新闻理论一方面的作用,并非主要功能作用之所在。新闻实践对新闻理论更重要、更核心的诉求在于,通过新闻理论研究,能够认识新闻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特别是能够认识和揭示一定社会中新闻活动的特殊性,能够提出有根有据的、具有前瞻性的理论认知、理论观念,从而为新闻实践在宏观层次的革新改进、未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实践观念奠定理论基础。那种与现实亦步亦趋的所谓理论,那种仅是解释现实、说明现实的所谓理论,那种将自身的功能专注于具体业务指导的所谓理论,恰好是理论性疲弱的表现,这样的理论缺乏反思性、批判性,缺少深刻性、前瞻性,从而也就很难形成真正的规范性和引导性;理论的价值很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它能够提出使现实向它靠近的科学的合理的观念和思想,发挥理论的引领作用。
新闻学存在着理论性弱和理论弱化的现象,如何解决这种令人不满的局面才是真正需要我们思考的核心问题。下面,就此提出一些看法。
1.强化基础研究,改变新闻有应用、无理论的观念,逐步建构新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既然新闻学有自身的理论是有根据、有理由的,那就要确立新闻有理论的科学信念。当然,强化基础研究不只是态度问题,更多的是学术实践问题。尽管在今天这样的学术环境中,基础研究是关涉全局性的事情,它确实需要国家、社会、新闻业界、新闻学界各方面之间的协调配合、共同关注,需要营造重视基础研究的氛围,支持和鼓励基础研究的展开。笔者认为,提升新闻理论研究水平的关键仍在于新闻学术界自身的自觉与努力,这是新闻学界特别是新闻理论研究者的天职。在已有研究成果之上,目前在体系与内容方面,应注重做好两大方面的工作。
其一,确立新闻理论的基本框架或基本结构。强调新闻理论的理论性,自然要强调新闻理论的体系性。一种理论的相对自主性与独立性,必然要通过自身的体系性或系统性来体现。一个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能建构起自身的学科体系,形成自己的学科结构。同样,一个学科的分支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体系和结构。理论体系是对学科基本研究成果的重要凝结方式,也是学科水平的集中展示和表现方式,有着特别的意义与价值。著名社会心理学者沙莲香说:“理论体系的逻辑性能使人具有严格的思维方式,从已有的知识系统推出相关的知识;理论体系的深刻性,能使人具有提纲挈领、抓住本质的能力;理论体系的整体性,能使人具有把握个别与一般的能力,有高瞻远瞩的眼光;理论体系最后凝聚成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够胸怀全局,有着眼于人类解放的大度。”⑩新闻理论研究者理所应当担负起建构新闻理论体系的重任,要用一定的概念、范畴、判断、推理、原理、规律有机联系的方式,建构起新闻理论的基本体系。但我们应该明白,体系不是唯一的,可能是多元多样的,不同理论体系之间的对话交流,永远是体系自身完善的途径;理论体系,本质上是开放的,总在不断发展、变化和更新。因此自然而然,笔者下面的阐释也只是作为一个研究者的看法,仅仅是众多可能看法中的一种而已。
不管新闻理论体系如何建构,都必须包括宏观、中观、微观几个层次的基本内容。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从这样几个层次着手强化新闻理论的理论性。宏观层面的总体性理论或总体性规律,比如关于新闻传收活动的总体规律,关于新闻业演变发展的总体规律,关于“新闻关系”的总体规律,它们构成了整个新闻体系或理论结构中的宏观主线;中观层面的核心理论,比如新闻起源理论、新闻制度理论,新闻主导观念理论 (新闻思潮),新闻媒介理论,新闻生产理论、新闻收受理论等,这是关于人类新闻现象、新闻活动的核心理论,也是新闻理论的“中坚”部分;微观层面的具体理论,如新闻本源理论,新闻本体理论,新闻真实理论,新闻客观理论,新闻价值理论等,这些理论主要揭示和阐释的是相对较小或较为单一对象范围的本质与内在联系,它们构成了新闻理论体系中与新闻实践具有直接联系的部分,是新闻理论中最具实践应用性和指导性的理论。这些不同层面之间只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区分性,我们对这些层面的划分,更多的只是从理论阐释的方便性做出的,实际上它们之间是交融的、贯通的,研究者需要探索它们的客观逻辑关系,进而逐步建构起能够反映它们基本关系的理论逻辑,形成比较合理的新闻理论结构方式。
其二,对既有的理论给予总结、概括、整理和命名,使针对一定对象的理论系统化、历史性地全面化,也就是说,使各种具体理论都能够得到呈现,能够展现给新进的学习者、研究者,使他们既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知本学科的共识,了解本学科的基本范式,也能够比较方便地从理论维度发现自己的兴趣领域或研究起点。需要特别强调的就是,研究者需要对既有命名及还没有命名的理论展开讨论,以获得共识度比较高的命名或理论指称,特别要对既往没有理论名称的一些理论甚至理论现象,要给予理论“冠名”,但不能随意,需要提供根据和理由。比如关于客观理论,就有多种具体表现形式,但有些有名称,如目前来看,就有“有闻必录”的自然主义的客观主义;科学主义的客观主义;有些则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名称,如实际上大多数人赞同“有限客观主义”,但我们还没有这样的理论命名,而对于反客观主义的观念和理论,我们也没有形成相对比较统一的理论名称,同样需要知识共同体协商命名。又如,在新闻伦理道德的理论阐释上,更是远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理论命名体系,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的相关理论或思想体系,几乎都体现于新闻伦理道德领域,但在新闻学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相对统一而明确的诸如义务论的新闻道德沦、功利主义的新闻道德论、美德论的道德论等等这样大的名称,更不要说诸多具体小的理论学说或流派解释。这样名不正言不顺的现象,自然不利于学术交流的方便性与有效性,常常造成一些自说自话、互不勾连甚至是牛头不对马嘴的错位学术对话怪像。再如,关于新闻制度、新闻体制的理论,就有宏观上的资本主义体制与社会主义体制解释,有报刊四种理论的体制模式理论⑪,有比较论视野中形成的自由主义、法团主义、集权主义的体制模式理论⑫,但我们现有的相关理论讨论笼统模糊,论说者或交流者之间往往大而化之、难知所云,在相当程度上失缺了理论的清晰性与准确性,大大降低了理论研究的有效性。
2.展开积极的学术对话与理论交流
新闻传播学界普遍感到,在我们这个具有时代“显学”意味的学科领域,积极广泛的学术对话、学术批评、高水平的理论交流甚少,这既不利于浓厚学术探索氛围的营造,也不利于理论研究中互相启发、互相促进的创新机制的形成。从长远来看,这种多少有点“老死不相往来”味道的学术现象,既不利于学术人脉的延续,更不利于学脉的有效建构。相反,如果有了普遍的对话与交流,认真的论辩与批评,一些学术难题、理论疑虑就有可能更好地被澄清,理论建设就能比较健康地成长,这也就自然提升了新闻理论的理论性。
学术对话、理论交流,首先是新闻学科内部、新闻理论研究内部的对话与交流。尽管大家看到目前的学术会议不少,学术杂志很多,人员往来频繁,但大家同样普遍感到的是,实质性的学术对话、深刻的学术交流、有效的学术商榷实在少得可怜。很大比例的学术会议其实是碰头会、见面会、握手会、寒暄会,学术报告或演讲往往刚开始就要 (就被)结束,学术讨论常常刚开口便要 (便被)闭嘴,连走过场、跑马灯都算不上,难以形成具有实质意味的学术对话或交流。学术杂志上发表的很多所谓学术论文本质上与学术无关;很多论文的论述总是从相关问题的常识说起,轻视甚至无视既往研究成果的存在;至于学术刊物上像样的直接的学术商榷、学术批评、观点碰撞、文本互动更是罕见。新闻学科年轻,新闻理论研究基础尚不深厚,出现这些现象似乎情有可原,但要想尽快改变新闻理论理论疲弱的现象,我们就不能自寻借口、自找托词,而是要改变这种不重学术对话、理论交流、成果积累的现象,应努力通过学术共同体的智识合力、有效互动,提高新闻理论研究的水平。
学术对话、理论交流当然不限于学科范围,还须展开与其他学科的理论对话与交流,需要坚持“走出新闻学”与“走入新闻学”的基本观念与方法⑬。新闻学是比较年轻的学科,理论积淀总体上说还不够深厚,因而,开阔胸怀、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吸纳其他学科的知识、观念、方法是应有的姿态和必须的行为。我们知道,“新闻实践是与社会联系最为广泛的一种人类活动,这也就从根源上意味着新闻研究必然会涉及、关联社会的各个方面,需要各学科之间的互动配合”⑭。“新闻现象特有的超社会领域性,或者说人类新闻活动特有的社会、文化贯通性,使得对任何新闻领域重要问题的探讨,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延伸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⑮何况,新闻 (系统)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手段性和工具性突出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关系”必然是新闻理论研究的重要目标领域之一,这也就从根本上意味着,新闻研究进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以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的综合知识、观念与方法解决面临的重大问题。因而,与其他学科展开对话交流对提升或强化新闻理论研究的理论性是十分自然和必要的事情。其实,“对于任何一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只要到达一定层次,我们就会发现,不同学科之间是融会贯通的。”⑮因为,尽管我们有分门别类的学科,但社会有其作为整体性存在的一面,并不会清晰地以学科方式界分自身的客观属性。当然,在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交流中,我们不能生搬硬套、“食他”不化,而需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目的的设定,有效迁移转化其他学科的观念与方法。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跨学科研究”本身就是一门越来越重要的学问,需要专门的探讨,不是我们这里几句话就可完全说清楚的事情。
3.从本科新闻理论教材的理论化建设着手
这也许是目前最为紧迫的、同时也是最方便着手强化新闻理论理论性的一条有效路径和方法。紧迫是因为目前的新闻理论教材,尽管全国范围有七八十种之多,但也确实普遍存在着理论自觉不足,理论性不强的问题⑯。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学生学完新闻理论,说不大清楚新闻理论到底有哪些基本理论;这样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进校与毕业,最终留下的大都是新闻无理论因而新闻也无学的印象,这对新闻理论发展以致整个新闻学的发展当然是不利的。有效是因为,我们既然有了这么多的教材积累,也就为我们从研究队伍、知识凝聚、理论提升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强化和提升新闻理论教材的理论性,有着更为明确而具体的着手之处。只要我们愿意去做,经过三五年就可以看到有型的成果。
第一,在教材的理论建设中,先不必急于求得统一的教材理论架构或理论体系,而是先将基本内容在现有理论认知成果基础上进行理论化的总结、概括和叙述。当然,只要研究者愿意,完全可以自由展开新闻理论教材的体系探索。尽管目前强化新闻理论理论性的核心在于具体的内容,不在表述的框架或体系,但体系本身是理论性的重要体现;而且,任何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绝不限于一种一式,具备了多元理论体系,也许更利于研究的深化和扩展。但需要我们自觉的是,好的理论体系总要好的内容来支撑;因而,只有把新闻理论关涉的主要理论内容建构起来,才能真正提升新闻理论的理论性。
第二,这一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教材内容结构上,应该把对相关理论的介绍、叙述、解释作为主要任务,真正建构起新闻理论的基本“历史面貌”和“现实图景”,即既要说明不同理论的来龙去脉,也要呈现新闻理论的整体构成,并能适度说明和解释理论发展的可能趋势。在现有教材中 (前文已有所及),在新闻理论关涉的最基本的一系列问题上,诸如新闻媒介、新闻观念、新闻思潮、新闻制度以及新闻现象的起源、新闻业的产生与演变、属性与功能、新闻本原、新闻真实、新闻价值、新闻收受、新闻控制、新闻自由、新闻道德等等问题上,截至目前到底形成了哪些理论,有哪些基本的解释观念与方法,远没有作出系统的整理总结,没有体现在最能体现一个学科的基本原理或基本理论的新闻理论教材之中。可以说,直到当下,我们更多的是用常识话语解释新闻理论问题,而不是用相对比较成熟的理论范畴、概念、话语方式呈现新闻理论。而这样的现象是目前就可以着手改变的。我们可以把针对同一新闻现象、同一新闻问题的不同理论、观念、学说整理出来,条分缕析、简明扼要地呈现在教材之中,从而也就可以显现出新闻理论的基本构成样态。比如,关于新闻价值理论,作为教材,首先需要简要说明“新闻价值”概念的来龙去脉,与其他相关主要概念的关系,然后介绍、解释截至目前形成的不同“新闻价值学说”或“新闻价值理论”的历史演变与基本内涵,其后可以适当阐释教材编写者对新闻价值问题的理论认知,最后可以说明新闻价值理论可能发展的趋势。如此一来,读者才能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把握新闻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当然,我们在选择什么样的理论、观念、学说才能进入教材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它们的理论价值,也要注意它们的实际影响,但这已经属于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了;当下的关键是尽快编写出版能够反映体现新闻理论基本面貌的教材来。
第三,需要注意新闻理论教材内容在特定社会语境中的特殊性。中国语境中的新闻理论教材,要偏重于以中国经验为根基的相关理论,但也不能缺乏世界眼光;要偏重于符合中国实际的特殊理论,但也不能无视理论的普遍性,要有人类胸怀;要偏重于最新的理论成果、时代特色,但不能轻视理论学脉和理论传统。我们不能把新闻理论教材编写成简单的关于中国新闻实际的解说词,更不能把新闻理论教材编写成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规范要求。新闻理论的理论性,非常重要的一面就是它的普遍性,在重视特殊性时,不能忽视新闻理论对于基本现象、基本问题的基本解释。人类新闻活动有其普遍的特征,有其内在的规律,将人们对这些特征、规律的认识成果反映体现在新闻教材中,始终都是教材编写的基本职责,也是教材的基本内容。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2XNL008)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陈力丹:《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文献保障与实践基础》,《新闻大学》,2013年第4期。
② 李喜根:《新闻与传播学理论以及新闻与传播学科学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1期。
③④⑭⑮ 杨保军:《新闻理论研究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4、7、8页。
⑤ 关于这方面的具体问题,可参阅杨保军、涂凌波:《“走出”新闻学与“走入”新闻学——提升当前新闻学研究水平的两种必须路径》,《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5期。
⑥ 黄小寒:《“自然之书”读解——科学诠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⑦ 杨保军:《新闻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当代传播》,2006年第6期;杨保军:《姿态、结构、重心——关于新闻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5期;杨保军:《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宏观走向》,《当代传播》,2011年第2期。
⑧ 郜书楷:《走入黄昏的中国新闻学——30年中国新闻学的回望与反思》,《现代传播》,2009年第3期;并参阅与郜文展开商榷的郑保卫:《迈向辉煌的中国新闻学》,《现代传播》,2009年第6期。
⑨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
⑩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44页。
⑪ 参见[美]弗雷德里克·S.希伯特、西奥多·彼得森、威尔伯·施拉姆:《传媒的四种理论》,戴鑫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⑫ 参见[美]丹尼尔·C.哈林、[意]保罗·曼奇尼:《比较媒介体制:媒介与政治的三种模式》,陈娟、展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⑬ 杨保军、涂凌波:《“走出”新闻学与“走入”新闻学——提升当前新闻学研究水平的两种必须路径》,《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5期。
⑮ 杨保军:《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宏观走向》,《当代传播》,2011年第2期。
⑯ 杨保军、涂凌波:《超越传统思路,提升新闻教材理论性》,《当代传播》,201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