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喜丽
(文山学院艺术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文山壮族民间酒歌的演唱特色
杨喜丽
(文山学院艺术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壮族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饭桌上喝酒唱敬酒歌是壮族人对待来宾和客人的最高礼节。壮族酒歌之所以能不断发展,不仅是因为演唱酒歌的方式多种多样,它还有着自由的换气方法,以及特殊的衬词和润腔演唱特征。
壮族;酒歌;演唱;特色
在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文山州,居住着这样的一种民族——壮族。壮族不仅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还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民族。文山州是云南壮族人口较集中的地区。文山壮族自古与森林和河川共存,他们依山傍水,主要分布在山川、河谷、溪水、田坝和丘陵等地带。由于壮族所处的特殊地域环境,使壮族人养成了勤劳朴素、温和热情、能歌善唱的性情特点。伴随着他们生活成长的酒歌在演唱特征上也有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过人之处。
酒歌是壮族山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在壮族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有客必有酒、有酒必有歌。因此,喝酒唱酒歌已成为壮族人操办红白喜事、欢庆节日、接待贵宾和亲朋好友必不可少的待客方式。壮族民间酒歌之所以能长期发展并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仅因为它有着优美的旋律,更重要的是它还有着别具一格的演唱特色。通过笔者到壮族民间收集的酒歌材料分析来看,文山壮族民间酒歌的演唱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文山壮族是个注重民俗民风、热情好客的民族。当壮族村寨过节、操办红白喜事、或来贵客、乃至亲朋好友登门拜访时,他们都会摆上一桌丰盛的菜肴,拿出自己酿制的米酒、那榔酒或壮乡土窖来招待,用最委婉、柔情的歌声向你敬酒或劝你喝酒,让你无法拒绝。壮族民间酒歌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最常用的是独唱、齐唱、对唱、轮唱等。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和事,他们选择唱敬酒歌的形式也会不同,或根据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敬酒方式。
一是独唱,独唱是壮族酒歌中最常见的演唱形式之一,它主要是针对不会唱酒歌的客人,用作单方面的敬酒。壮族对待贵客十分上心,尤其是从远方来的朋友和领导更为热情隆重。当家里来贵客时,主人会起得非常早,先是做七彩斑斓的花米饭让客人用手抓着吃,之后杀鸡宰羊。做熟后,用竹子自制的饭桌摆上颇有特色的丰盛菜肴,拿出自酿的乳白色米酒让你享用和品尝。当客人已经尝过美味佳肴后,主人或接待的歌手会用独唱的形式一一向客人唱歌敬酒。如广南县的八宝敬酒调《贵客来相会》和珠琳的《今宵贵客来》等。
二是对唱,对唱也是壮族敬酒歌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演唱形式。这种形式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一首酒歌由男女两人对唱来完成。如广南坝美的《哏柳柳》和丘北城关的《用酒来谈天》。还有一种说法是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进行对唱。这两种说法都是针对会唱酒歌的壮族客人。其中第二种说法是对唱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演唱形式,它和独唱在很多情况下是密不可分的。
在壮族村寨,老人和小孩大都会唱酒歌。“每当家里来客人时,饭桌上主人会不断向客人敬酒唱《待客歌》:“鸡进菜园要吃菜,哥到我家要招待;敬杯热茶来会面,唱支酒歌把话说;碗筷粗糙桌脚弯,清茶淡饭多怠慢;招待不周请包涵;歌唱得差莫见怪。”[1]165此时,客人听了也会唱《谢客歌》:“还说什么都没有,还说一样都不行;小妹来回仔细看,大圆桌面摆不下;鸡鸭鱼肉样样有,吃得小妹脖子软;饱得小妹摇了头”来回敬主人。又如,在壮族最为重视的结婚礼俗上,男方把新娘娶进门的当天,男方家定会摆上丰盛的酒席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和送新娘来的送亲客人,在长长的酒席上,男方家的客人坐一边,女方家的送亲客人坐另一边,两边相互敬酒并选出一名歌手对唱敬酒歌,来表述双方想说的话。比如女方歌手会唱:“我家姑娘嫁过来,不会做事话怠慢,嫁妆少了莫嫌弃,多多包容和气过”。男方回敬的是:“亲家不要太谦虚,你家姑娘聪明又能干,嫁妆多得没地放,好日子一生过不完。”
以上两种敬酒歌从个人演唱来看可以说是独唱,但从歌词上和歌者面对面的演唱来看则属于问答对唱。在壮族酒歌里,独唱和对唱有时往往是共同生存和发展的。
三是齐唱和轮唱,此种敬酒歌是让客人最难拒绝喝酒的一种演唱方式。村寨来贵宾时,当接待的歌手们一一向客人唱完第一轮敬酒歌后,热情的姑娘和小伙会采取轮唱的形式唱着柔情的酒歌向你发出第二次“进攻”,引诱你喝酒。最让你无法抵挡的是,喝到高兴的时候,一群壮族姑娘会围着你齐唱着酒歌“逼着”你喝酒,让你不知不觉就醉在了壮乡。如富宁酒歌《哥到我家要招待》和《请哥如空坐》等。
生活中人们说话、做事都会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自然呼吸和换气。在我们声乐教学中,老师也会要求学生无论是演唱通俗歌曲、美声歌曲或者是民族歌曲都要根据歌曲的创作和歌词的需要进行有规律的换气。壮族民间酒歌在演唱时也要换气,但在酒歌收集过程中发现,壮族在演唱酒歌时换气比较特殊,他们换气非常自由,当一个乐句唱完后有时会停顿半拍或一拍,有时会停两拍,或者停顿三拍以上,甚至是停下来先吃一口饭菜、或者喝上一口酒再接着唱。在采风收集中,除了正规的迎接领导的酒席上,有专门培训过的壮族歌手或在民间经常唱歌的歌手会用正确的有规律的换气方法演唱酒歌外,在壮族村寨里,很少听到老乡们演唱的酒歌是有规律的来换气。由于这种自由的换气方法没有规范的换气要求,提高了酒歌在壮族人们之间的普及性和传唱性。在壮族村子里,无论是大人或小孩都会演唱一两首简单的酒歌。
更特别的是壮族人在演唱酒歌过程中,无论是同一个人在演唱不同的酒歌,或同一首酒歌由不同的人来演唱,他们的换气方法都不太一样,从来没有固定的或有规律的来进行换气,从听觉上有时会让听众觉得太慢,也会让听众很难判断歌曲是否已经演唱结束,更让我们收集酒歌的人无法记录歌谱,不知道它是原本有的休止符还是演唱时的自由换气,给记录歌谱的人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同时,影响了酒歌的完整性,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壮族酒歌在社会上的发展空间。
造成这种自由换气方法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壮族本身的性情特点所影响。由于壮族人长期居住在有山和有水的地方,性情比较温和柔顺,说话细声细语,语速较慢,做事不骄不躁。因此,演唱酒歌也是不慌不忙。二是壮族酒歌里很少有固定的歌词,大多是唱敬酒歌的人根据当时的情况或对象现编现用,他一般是边唱边想,齐唱时还要先商量歌词,故而出现了换气较自由的现象。
壮族民间酒歌和一般的歌曲一样由旋律和歌词组成,但在酒歌采风记录中发现,壮族人在演唱酒歌时都会加上一些不同的衬词,这些衬词刚好把壮族酒歌的演唱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壮族酒歌的歌词除了少部分有固定的歌词外,大多是壮族人在喝酒时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对象随机运用的。因此,壮族酒歌歌词是依据地方语言特色来演唱的,而酒歌的衬词也有它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从支系来看,也可以根据地区来区分。
首先我们来看不同支系的酒歌演唱衬词。在文山这块土地上,文山壮族共分为三大支系:即侬支系、沙支系和土支系。文山人称侬支系叫侬族,沙支系叫沙族,土支系叫土族。“壮族人则依据自己的地方特色还有着自己的称谓,即:侬族自称为“布侬”;沙族自称为 “布雅依”; 土族自称为“布傣”,需要说明的是富宁地区的土族也自称为“布瑞”,文山、砚山一带则自称为“布傣”。[2]69壮族人之所以这样称谓自己,那是因为这三种支系在方言土语上有些不同,尤其是口头语。壮族酒歌演唱衬词是依据壮族人的语言习惯而运用的,因此,不同支系的酒歌演唱衬词也会有些不同。
侬支系是壮族中人口最多的支系,他们在说话时大部分习惯带口头音“喂”,因而在唱酒歌时也喜欢用“喂”、或者 “呐咚喂”来作为演唱衬词。例如:《你家哥弟多》和《喝酒调》中较为典型。《你家哥弟多》这首酒歌中,在唱每句酒歌之前都会加上衬词“呐咚喂”;《喝酒调》中则是在唱完每句歌词后加上“喂”作为演唱衬词。
沙支系也称沙族,沙族在唱酒歌时不再用“喂”来作为衬词,而是用“喏”或“唉”来作为演唱衬词。如沙族酒歌《贵客来相会》和《用酒来谈天》
土支系酒歌和侬支系、沙支系在习惯用语上稍有区别,他们大都不再用“喂”或“喏”来作为演唱衬词,而是用“呃”或“咧”。如壮族土支系酒歌《谢酒歌》和《听我把歌唱》
以下部分谱例说明:
壮族酒歌衬词丰富多彩,由于文山壮族支系的交叉分布,以上支系酒歌的演唱衬词并非固定和绝对的模式,只是相对来说用以上衬词更为多见,在某些地区他们具有兼容性和通用性。
在文山州,壮族的三个支系并不是统一居住在某个县,或某个地区和村寨,而是不均衡地分布居住在文山州八个县市。其中分布在广南县、富宁县、砚山县和丘北县较多。由于壮族酒歌衬词是依据地方方言而运用的,因此,居住在不同的地区,他们演唱的酒歌衬词也会有些不同。广南地区的壮族酒歌演唱衬词多采用“喏”和“呃”,如酒歌《坝美,底吁本调》。富宁地区的壮族酒歌演唱衬词“诺”很少用,在“呃”的基础上加入了“呀”“咧”“嘎”等衬词混用。例如酒歌《远方的亲家吃不好》。丘北县的酒歌《客从何处来》中,每句歌词演唱之前都是采用 “嗒咧咧”做为演唱衬词来开头。而马关县夹寒箐的布侬酒歌《好话不会说》中,没有像《客从何处来》中采用“嗒咧咧”,而是在每句歌词唱完后运用了地方口语中的“咚唉”做为演唱衬词。再看砚山者腊革豆村的布侬酒歌《你家哥弟多》中的演唱衬词更为特别,在唱每句歌词之前都要先用衬词“呐咚喂”开头。在砚山平远、稼依的壮族因说方言时常常带“呢”,比如,“是呢、是你说呢、总怎呢”等,因此酒歌中也采用“呢”来作为演唱衬词,如酒歌《吃酒不忘党》。
以下是部分酒歌谱例说明:
从上面酒歌衬词分析中可以看出,同一个支系或不同支系,酒歌演唱的衬词也不完全相同,各具地方特色。
润腔是演唱时的一种方法,为了丰富歌曲的色彩和增强歌的动听性,人们都会在演唱时运用一些特殊的技巧。壮族酒歌之所以能在民间流传和传唱,那是因为它还有着浓郁的润腔色彩,丰富的展现壮族酒歌的演唱特色。壮族酒歌的润腔特色主要是用装饰音以及音色的变化来润腔。
壮族是演唱酒歌时装饰音运用较多的一个民族。比如前倚音,前倚音几乎在每首歌中都要出现,在以上例举的《客从何处来》和《好话不会说》,以及坝美呀依调《热啊热》这些酒歌中曾多次出现。壮族酒歌里除了用前倚音来润腔,还有下滑音和波音。下滑音是位于前倚音之后的一个装饰,它在对唱酒歌广南坝美的《哏柳柳》女声唱的部分中运用得较多。在一些酒歌中,为了强调某个音符,歌唱者都会在它的上面加一个波音来演唱突出它。以上这些装饰音华丽地装饰了歌曲,让这些歌曲演唱起来更动听悦耳。
音色润腔也是壮族人演唱酒歌的一大特点。“音色”主要是强调声音是否明亮、清脆、暗哑或低沉。采风收集时不难发现,砚山县者腊一带的壮族人主要是用真声来演唱酒歌,假声用得很少,音色显得有些平淡;富宁县坡芽村的村民演唱酒歌是真假声结合,音色清脆柔和;而广南县一带壮族酒歌演唱虽然是用真声,但比较洪亮、高亢,富有激情。这些音色的变化都和他们生活的环境和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现了壮族酒歌的特色。
壮族酒歌是壮族山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不断发展和流传,不仅是因为壮族人有着大声唱酒歌、大碗喝米酒的习惯,也因为壮族酒歌有着丰富多彩和浓郁的演唱特色。当你到壮乡来做客时,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人,他们都会很热情的对你唱着酒歌向你敬酒,酒桌上诙谐有趣的酒歌使大家谈笑风生,十分热闹,让你感受到了壮族人的热情与好客。
[1] 戴光禄,何正廷. 壮族文化概览[M]. 云南: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
[2] 梁宇明. 云南民族杂居地区的音乐共融[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
On the Singing Features of the Folk Drinking Songs of Wenshan Zhuang Nationality
YANG Xi-li
(School of Arts,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663000, China)
s:Zhuang nationality is the most populous ethnic minority in Wenshan Zhuang and Miao Minorities Autonomous Prefecture, and drinking and singing a toast song is the highest courtesy of Zhuang people to treat visitors and guests. Drinking songs of Zhunag people can continually develop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wide assortment of singing patterns, but also the free breathing methods and special padding syllable and operatic singing.
Zhuang nationality; drinking songs; singing; features
K892.318
A
1674-9200(2014)05-0020-05
(责任编辑 娄自昌)
2014-05-21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文山壮族民间酒歌的收集和整理”(09C0200)。
杨喜丽(1974-),女,云南砚山人,文山学院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民族音乐与音乐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