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4-02-27 09:08洪永棋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数学教学培养

洪永棋

摘要: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创新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是每个教师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思想;设置"问题"环节,调动学习欲望;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创造灵感;精心设计习题,培养创新思维等渠道,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意识;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157-02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教学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发现拔尖人才;教学方法过死,"满堂灌"、"注入式"的现象基本上没有改变;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一成不变,学生死记硬背现象无时不在;以考试分数为主的单一评价体系,"唯分数论"、课业负担太重等现象屡见不鲜,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树立创新的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思想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要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然而,多年来普遍存在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一节课里,老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沉闷地听,反复机械地训练,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更严重的是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评价一节课效果好不好,主要是看这节课里老师是否把知识完完全全地传授给了学生,却很少认真地思考过学生是不是在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老师们的教学观,也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现代科学表明,创造性人皆有之,只不过是有人得以发挥,有的人仍处于开发的阶段而已。对于中学学生来说,创新主要是指创造性的学习,即在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产生新设想、新方法、新成果的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那种把教学仅仅当作传授书本知识的狭隘眼界,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真正把教学当作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改革传统的、过于僵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潜能开发的、灵活而富有弹性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设置"问题"环节,调动学习欲望

著名发明家保尔o麦克克里德说得好:"唯一的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倡议学生敢于怀疑权威、怀疑书本、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果,对所学习的内容能独立思考,从多种角度认识同一事物,探索出新的问题。

因此,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问问题的兴趣,消除学生懒得问"问题"、怕问问题的欲望,锻炼学生敢问问题的勇气。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要认真对待,态度要和蔼,对提出的问题不论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不要嘲笑,杜绝从语言或行动上挫伤其积极性,不能使学生"乘兴而来,扫兴而去。"其实一个好教师常常是以问题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如:进行三角形的内切圆时,教师可先准备好一个锐角三角形的纸卡,并提出问题:"在三角形的纸片上怎样剪一个圆,使这个圆的面积最大?",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后,教师再设置问题:"关键是确定圆心,那么怎样才能确定圆心"随着教师逐步的设置问题、逐层的启发、逐步的深入,学生积极思考的欲望就会被调动起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学生学习的潜能就会被挖掘出来,这样既保证系统知识的学习,又能有效培养学生发现与创造能力。

3.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创造灵感

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好奇、质疑是学生的天性,是探索知识海洋的摇篮。教师面对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突发奇想产生的问题要耐心解释,正确引导;对提出古怪离奇问题的学生不能采取训斥、嘲笑或不屑一顾的态度。要积极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并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捕捉学生的"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及时给以学生鼓励和肯定,使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以此推动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树立"不惟书、不惟上"的探求精神。

学生的质疑是学生创造灵感的闪现,对于学生在教学中提出的疑问,教师不一定完全给予解答,稍加分析,如果他们提出的"疑"只稍加思考或翻书本就能解决的,教师可以不作正确解答,而是让他们再认真想一想,或者让他们查查书本便很容易自己解决问题。例如:要画出函数y=12ⅹ+12(0≤ⅹ≤15)的图像,教师让学生进行练习,一般情况下,许多学生会化成一条直线,教师在引导学生评议图像画的正确与否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质疑:有什么作用?一石击水,波及全池。这是教师因势利导,提出当自变量X在的范围内,函数y的值是多少,经过计算,大家会从中悟出图像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线段。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由于不受约束,而大胆发言,直抒已见,思维活跃,并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选择、去综合、去归纳、去感悟并提出问题。这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机能,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而且培养了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等能力,使学生由过去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促进了学生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

4.精心设计习题,培养创新思维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场所"。创新思维是指借助于感念、判断、推理并应用数学猜想、想象、直觉等获得数学发现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让学生既能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又能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的束缚,产生新的思维观念。由于中学数学特点是习题多等特点,因此很多学生整天沉浸在题海战术中,可还是很难取得好成绩。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精心设计习题,引导学生对例习题进行引申和演变,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及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等目的,同时在习题的引申演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已知:的值。此题的解法并不难,只要利用和已知条件就可求出的值,再利用,就可求出的值。

通过原题的解决、原题的变形以及变形题目的解决,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为当代的教师应具有创造的精神,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性,注意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不断鼓励学生去发现、去认识、去创造,使他们在课堂中敢于展现自已,真正地体现了教学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晓军. 在例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几点体会[J].21世纪教育文献.2006.10

[2] 刘志.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潜能[J].21世纪教育文献.2006.10

[3] 刘忠阳.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若干思考 [J].广西教育2009.12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数学教学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