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粕型日粮添加甘露聚糖酶对半番鸭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

2014-02-27 08:34:40苏满春孙得发
饲料工业 2014年20期
关键词:棕榈聚糖日龄

■苏满春 孙得发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诺伟司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100080)

棕榈粕是棕榈仁通过浸提法提取棕仁油的剩余物,颜色深褐色,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油料副产品。棕榈粕的氨基酸组成相对比较平衡,如赖氨酸在0.6%以上、苏氨酸在0.6%左右,含硫氨基酸也在0.6%以上,从氨基酸组成上看,既适合于家禽饲料也适合于猪料。家禽对棕榈粕的氨基酸消化率也很高,如赖氨酸的消化率在90%左右(Onwudike,1986;Nwokolo等,1976;Hutagalung,1980)[1-2]。在家禽饲料中,棕榈仁饼粕代谢能估值差别较大,有人认为肉鸡和蛋鸡在6.5~7.5 MJ/kg左右,鸭在7~8 MJ/kg(Alimon等,1995)[3]。由于猪有较强烈的盲肠和大肠发酵,对棕榈粕的消化率较高,代谢能为10~10.5 MJ/kg,明显高于家禽。棕榈粕的营养价值相对较高,价格非常便宜,但是饲料企业对使用棕榈粕非常谨慎,原因是棕榈粕中有25%~30%的甘露聚糖。甘露聚糖具有很强的抗营养作用,包括降低葡萄糖吸收率(Rainbird等,1984)[4];影响胰岛素的分泌(Halas等,2012)[5];阻扰IGF-1的分泌(Tang等,2005)[6];降低氮存留率(Halas等,2012)[5];延长食糜的排空时间(Rainbird等,1986)[7];降低氨基酸摄入量(Slominski等,1990;Yang等,2008)[8-9];增加肠道pH值和肠道食糜黏度(Rainbird等,1986)[7]等,这些抗营养作用在家禽中表现很突出,如粪便黏稠度增加,食糜蠕动减缓,采食量下降等。

湖南当地肉鸭(半番鸭)是相对耐粗饲的品种,由于饲料竞争的压力,有不少企业在肉鸭饲料中添加棕榈粕,但是由于棕榈粕中甘露聚糖的抗营养作用,使用量相对受到限制。从理论上讲,甘露聚糖需要有特定的甘露聚糖酶分解,甘露聚糖酶可以消除甘露聚糖导致的动物对葡萄糖吸收的影响,从而改善能量的吸收效率。关于棕榈粕在肉鸡和猪上的试验研究较多,但是在肉鸭上的研究鲜见报道。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的甘露聚糖酶对高棕榈粕日粮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及探讨甘露聚糖酶对棕榈粕型日粮能量利用率的影响,为在肉鸭生产中科学地使用非淀粉多糖酶和提高棕榈粕的用量提供研究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和饲养阶段

试验选用1日龄湖南本地品种半番鸭(四点花鸭)600只,试验用鸭来自同一批种鸭1 d内的种蛋孵化的健康鸭苗,初始体重相似,公、母混饲,试验共分0~14 d和15~45 d两个阶段。

1.2 试验设计

试验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分别为正对照组、棕榈粕组、甘露聚糖酶A组和甘露聚糖酶B组,具体试验处理见表1。

表1 试验处理

1.3 基础日粮组成

按照玉米-豆粕杂粕型肉鸭日粮设计,营养指标和配方组成见表2、表3。

1.4 饲养管理

肉鸭常规育雏、免疫,灯光补照,小鸭阶段24 h光照,中大鸭阶段每天光照16 h,自由采食、饮水。每天观察鸭健康情况,记录鸡舍温度、湿度。

1.5 测定指标

试验测定每天每组肉鸭的采食量、死亡率,同时在14 d和45 d全群称重,计算只均增重、只均采食量和料肉比。结合饲料、肉鸭和酶制剂的市场价格计算造肉成本,每千克毛重所耗费的成本定义为造肉成本。

1.6 数据统计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One-way ANOVA分析。P值小于0.05表示差异显著,P值小于0.01表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露聚糖酶对肉鸭0~14日龄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4)

数据分析表明,0~14日龄阶段,在肉鸭棕榈粕型日粮中降低209 kJ/kg代谢能同时添加甘露聚糖酶,对肉鸭生长性能没有影响,只添加棕榈粕的棕榈粕组造肉成本最高。说明使用酶制剂能改善棕榈粕的消化率,提高日粮能量价值。

2.2 甘露聚糖酶对肉鸭15~45日龄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5)

数据表明,和对照组相比,在15~45日龄阶段添加15%的棕榈粕极显著地降低了该阶段肉鸭的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0.01)。但是添加甘露聚糖酶同时降低418 kJ/kg代谢能处理组(甘露聚糖酶A组和甘露聚糖酶B组)和不添加酶制剂的棕榈粕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甘露聚糖酶添加组和对照组的造肉成本显著低于不添加甘露聚糖酶的棕榈粕添加组(P<0.05)。

表2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小鸭)(0~14 d)

3 讨论

高含量的甘露聚糖是影响棕榈粕在单胃动物日粮中使用的最主要因素,动物体内不能分泌甘露聚糖,家禽几乎没有分解甘露聚糖的能力,猪的大肠发酵虽然可以帮助分解部分甘露聚糖,但是甘露聚糖对小肠食糜黏度的影响和对小肠葡萄糖吸收的影响并不能得到改善。添加外源甘露聚糖酶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途径。和其他非淀粉多糖不同的是,甘露聚糖降解的产物是甘露寡糖(MOS),甘露寡糖能够促进动物肠道健康。Sundu等(2003)[11-12]研究证明,甘露聚糖酶能够帮助提高棕榈粕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Eu⁃stace等(2005)[13]应用甘露聚糖酶显著提高了棕榈仁型日粮饲喂肉鸡的生产性能。Esuga等(2008)[14]在肉鸡日粮中添加10%、20%的棕榈粕,试验组添加了甘露聚糖酶,结果发现,对照组采食量显著高于甘露聚糖酶组。在小鸡阶段,甘露聚糖酶添加组的体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整个试验阶段,加酶组每千克增重成本显著低于对照组。本试验的研究也发现,在肉鸭饲料中前期添加一定比例的棕榈粕能够提高料肉比从而显著增加造肉成本。在0~14 d阶段,棕榈粕对肉鸭生长性能影响不明显,只是造肉成本有所提高。在15~45 d阶段添加15%的棕榈粕极显著地降低了该阶段肉鸭的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0.01),这说明15%的棕榈粕添加量对肉鸭的生长是不利的,棕榈粕所含的抗营养因子在后期凸显出了抗营养作用影响到了生长性能,但是添加甘露聚糖酶同时降低418 kJ/kg代谢能的处理组(甘露聚糖酶A组和甘露聚糖酶B组)和对照组相比在生长性能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添加15%的棕榈粕后添加400 g/t甘露聚糖酶能够降解甘露聚糖抵消其抗营养作用,相当于释放出418 kJ/kg左右的能量。本试验肉鸭的健康状况良好,并没有看到棕榈粕对肉鸭健康方面的影响。

4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半番鸭饲料前期0~14 d添加6%的棕榈粕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不大,但是后期15~45 d添加15%的棕榈粕明显影响肉鸭的生长。两种甘露聚糖酶对棕榈粕低能日粮在生产性能上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说明甘露聚糖酶在棕榈粕日粮中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

表3 基础日粮组成以及营养水平(中大鸭)(14~45 d)

表4 甘露聚糖酶对肉鸭0~14日龄生长性能的影响

表5 甘露聚糖酶对肉鸭15~45日龄生长性能的影响

猜你喜欢
棕榈聚糖日龄
相对分子质量对木聚糖结晶能力的影响
它们可以用来书写吗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养猪(2020年1期)2020-02-19 04:18:04
饲料用β-甘露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湖南饲料(2019年5期)2019-10-15 08:59:10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棕榈树
棕榈
散文诗(2017年17期)2018-01-31 02:34:05
棕榈设计有限公司
风景园林(2017年3期)2017-06-22 13:39:43
产木聚糖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中国酿造(2016年12期)2016-03-01 0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