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沉思再思考
——甲午战争120年祭

2014-02-27 01:00李治亭
文化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军国主义甲午战争安倍

李治亭

(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北京 100080)

120年前——1894年,清朝与日本在黄海、旅顺、威海等地展开前所未有过的一场激战。正如举世皆知:“蕞尔小国”日本大获全胜;有“四万万”人口的泱泱大国中国却惨遭大失败!其参战的“北洋海军”被打得溃不成军,苦心经营的这支新式军队几近全军覆没。战后,在日本的淫威下,清朝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巨款,丧权辱国。中国遭“此创巨痛深之祸”,中华民族蒙受奇耻大辱,为中国有史所仅见!

一、中华民族之觉醒

甲午战争震撼了世界。各国列强以惊恐的目光注视着日本战胜中国后,迅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甲午战争也震醒了中华民族,如梁启超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戊戌政变记》)中华民族做梦达四千余年而未醒,惟其甲午遭此巨创,才大梦初醒!倡此梦醒之言者,并非梁启超一人,其维新派之领袖康有为,以及大批维新人士,无不发出了梦醒的呼喊。甲午惨败,国人痛定思痛,促使中华民族迅速觉醒,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政府新政,直至辛亥革命,皆源于中日甲午战争的悲惨结局,因而引发中国发生一系列变化。

以甲午战败的觉醒为开端,百余年来,国人特别是知识界,乃至政界,常怀甲午耻辱之心,不断沉思,进而总结中国败于日本之因。具体说,清代中国被西方大国、强国打败,其原因似乎不难找到,但被东方的名不显经传的小小的邻国日本打败了,而且败得很惨,又逼签条件苛刻的条约,这是为什么?中国人长期为此而纠结,给出各种答案,要而言之,不外是“富国强兵”而已。这一认识已激励了几代人为之奋斗不已,最终摆脱了日本帝国主义与西方列强的奴役,获得了完全解放。其中,日本帝国主义被逐出中国,台湾回归,更具特殊意义,也算为甲午之辱雪耻。

虽说甲午之辱已雪,但留在历史中的记录永远不会抹掉,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心灵创伤必将世代传承,引发人们的不断反思反省,获取新认识,用以滋补中华民族的精神营养。

迄至今日,时当甲午战争120年之际,政界、文化界、军界主要是学术界又掀起新的一轮反思甲午战争的热潮,纷纷著文,回顾那场战争的历史,尤其总结历史的教训,科学地概括它给予的历史启示,这在当前国内国际环境下,尤有特殊的现实意义。今日之日本,以安倍为头子的极右翼分子,正在重温日本军国主义的旧梦,妄图复活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也给亚洲及世界敲响了警钟,因此,我们纪念甲午战争120年,就是居安思危,提升民族自信心,战必胜的勇气!

过去,我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从近代以来中国落后、不断被西方列强侵略而总结出来的一个新认识。甲午之败便成为这一认识的一个典型事例。如今,我们仍强调这一认识的不可替代性。一般来说,这个认识具有普遍性,反映了事物演变的共同规律,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就是说,落后并非一定挨打。举例说,1950年我国抗美援朝,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才建立一年,我们的武器、装备,比起美国十分落后,连飞机、坦克都没有,解放战争刚结束,国民经济残破,论经济实力、生产力发展水平,比之美国百不及一,但是,我们以一国之军——志愿军,与弱势小国的朝鲜人民军协同作战,却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十七国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队!

与此相反,清朝的北洋海军拥有舰只数量和吨位,或与之旗鼓相当,或已超日本,从军队力量对比来看,北洋海军并不落后,结果却大败直至全军覆没。显然,北洋海军不是败在武器不精不良,从根本上说,是败在制度与人上。北洋海军是按照西方的模式组建的一支新军,已经完全不同于清朝满族惯用的骑射,表明在军事上确已实行变革,但不变的是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以千百年不变的专制体制去指挥近代新式军队,即光绪帝,主要是慈禧委诸于李鸿章,而李氏一人掌控操纵一切。他把北洋海军看成是他个人的私产,一人决断,其他官僚不得介入,更不能参与其事!他提出“保舰制敌”的方针,就是把船舰保住,为了“保舰”,怎能不计代价地与敌展开激战?又怎能“制敌”于死命!在黄海被击败后,李鸿章下令将军舰全撤到威海港,还是为了“保舰”!日本军队登陆后,迅速夺占威海四周炮台,用猛烈炮火轰击停泊在港口的北洋舰只,致全部舰只被击毁。表面看,甲午之战败于日本是李鸿章个人指挥不当,实则是败于清朝腐败的官僚体制,换言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败于新兴的日本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讲,日本是上下整体协作,形同一体;而清朝却是个人的长官意志,等级森严,唯长官是从。说得形象点,李鸿章以一人之力对付日本国其失败是必然的!以落后打败“先进”的美国,胜在我之制度之先进,动员起千千万万的民众为保家卫国而战,故能万众一心,打败用精良武器武装的那些雇佣军,也是必然的。

二、甲午战争再思考

甲午之战给我们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因时而改,因时而变。社会、时代,乃至人的生活,变化是绝对的,无时无刻的,没有不变的,不变是相对的、暂时的。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总应以变应变,与时俱进,才不会落伍!日本刚刚经过了明治维新,国家充满了活力,推动将士们去战斗;清朝的制度是已经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当世界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欧美及日本等正迈向帝国主义,科学技术、生产力突飞猛进;中国依然是旧制度旧体制,不改也不变,因而中国已被欧美列强及日本抛在了后边!在强大的西方列强面前,清朝也想变一下,但它不去触动根本性的制度,只在具体问题上做些变通,如,办洋务、建新军,只改了点皮毛、舍本求末,是无足轻重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管理模式等等,都已进入中国,执掌政权的清朝就是不改不变,恶果便在甲午战争中全面暴露,这才使沉睡数千年的中国开始觉醒!

制度之落后其本质就是文化落后。以儒家思想为历代治国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已实行了2000年,并已形成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无疑,儒家思想及其文化不能完全适应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不能适应世界发展大势的需要。因为儒家主天、地、人,重在阐述作为社会的各种人的行为准则,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天地的关系等等,重本抑末,轻视科技发明,致使中国生产力长久停滞不前,这一本质文化思想,在近代科学技术面前,在一系列地球上的新的发现面前,就显得无能为力。由新科技、新发明、新发现而产生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的价值观,又是与儒家思想格格不入的。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祖宗之法不可变”,就是中国传统的思维定势。中国之不变,其根源在此。

以慈禧、李鸿章为代表的19世纪的中国人,头脑中满是“天朝大国”梦。以此观念的心态无法正确认识正在崛起的日本,看不懂它,亦无“防贼”之心,全无准备。如所周知,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造颐和园供其享乐。从1888年开始,每年挪用30万两白银,截止到战争爆发前,已拨出百余万两,以致北洋海军的发展难以为继。与此相反,日本早已把中国作为它的“假想敌”,加紧进行战争准备:一面大量造舰,一面又从英国等国购买先进的战舰。为提升战斗力,不间断地举行实战演练。日本的图谋已是路人皆知,惟清廷“不以倭人为意”,颐和园的工程还在继续施工,慈禧、李鸿章居安不思危,全无备战之念。主持陆海军大计的李鸿章,抱定不战的主意,把一切希望放在谈判上,以谈止战;又希图列强出面调停,实际是欲借列强威慑日本,以制止其发动战争。当战争突然爆发,李鸿章这些幻想瞬息化为泡影。他胸无成算,只有随机应付而已。从近代海战的经验可知:海上战斗,不仅要打垮对方,还要掌控制海权,封锁其港口的出入,李鸿章对此全然不懂,即使创办了北洋海军,却不明白海上战法。在黄海海战失败后,他竟放弃黄海的制海权,把仅有的舰只全部驶进威海港不战,所谓“以守为战”,把制海权让给了日本,故其北攻旅顺、大连,迅速得手;南围威海,如同瓮中捉鳖,北洋海军就此覆灭!这种愚蠢的战法,恰是文化愚昧的反映。

社会之变与不变,关键在人,而人能否顺应时代而变,关键又在文化。人的本质是文化,故其文化素养之深浅,观念之高下,将决定其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决定一个人的“质量”!如甲午战争时,人已处近代,而其思想意识还停留在古代;不为国家着想,却一意保护个人及其小集团的利益。可以想见,一支近代化装备的军队掌握在这类缺乏近代文化的封建官僚的手中,岂能指望打胜仗!

甲午战争及以往的历史都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欲长久保持强盛不衰,根本之计,就是不断进行变革:一方面,要及时解决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一方面,要革除已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或弊政。所谓“利久弊生”,是说当时刚实行的新政新措施,行之有效,但实行已久,必然会出现某些弊病,这就需要及时革除。有些制度或规则相沿已久,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已不适用,这更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气敢于挑战,敢于动手把它改革!

甲午战争给我们的一个教训是:反抗外国侵略者,理应动员全民族参与,形成同仇敌忾的抗战热潮,从各个方面、各个角落去打击敌人。在甲午战争过程中,既听不到民族抗敌的怒号,也不见他们参与战争的踪影。清廷的一贯政策是:拒绝广大民众发起反侵略的活动,更不准他们拿起武器参加战斗。自鸦片战争以来,举凡发生战事,全为八旗军队承担,如有民间武装反抗西方列强,还会遭到清廷的镇压;清廷惧怕民间组织起来,惟恐他们有了武装,一旦变得强大会威胁清朝的统治。我们看到,尽管清军每次与西方列强交战一败涂地,也不会允许广大民众助他一臂之力!因此,无论清军胜与败,广大民众似已麻木,没有什么反应。单纯军队抵抗,力量明显不足!晚清政治腐败,连军队也腐败了,如吸食鸦片,已使军队丧失战斗力。人说,一旗清军各有二杆枪,其中一杆就是“烟枪”。即使建新军,采用西式练军,除去“烟枪”,仍然失败如常。问题之一,脱离民众,更缺乏全民族的抗敌热情,形不成军民一体,只靠军队的有限力量,得不到强大的民族精神的激励,结果只有失败。

如前已指出:甲午战争,日本早已把目标对准中国,加紧备战,临近爆发,其野心暴露无遗。朝野中有识之士,已断定中日必有一战,势不可免。然而,如李鸿章辈并未视为严重问题。当此危急存亡之际,李鸿章等本应动用舆论揭露日本发动战争的阴谋,同时也应动员全民族来支持并积极参加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事实是,他们这些决策人什么也没有做,而是消极等待战争的爆发!当日本展开军事行动时,清政府仓促对日开战,实际并未做充分准备,致其在丰岛、黄海、威海三次海战皆以船毁人亡告终。

历史的经验证明:任何战争如无民众乃至全民族的支撑,迟早会失败的!所谓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难以为继的!

我们回顾甲午战争并非一味谈中国之败。中国败是败了,毋庸讳言。重要的是,后人不断思考,从中总结出应有的教训和启示,用于我们的实践中,一定会比前人做得更好,也避免他们的失败的重演。

北洋海军惨败还不是一团漆黑,这是因为北洋海军将士以身许国视死如归的中华民族精神,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历史已留下这一页页真实而感人的记录。

最著名的人物当首推邓世昌。他以一舰之长,率已受重创的“致远舰”,怒冲日舰,欲与之同归于尽。不幸中日军发射的鱼雷,在舰沉没之时,他还有逃生的机会,却舍弃救生圈,自沉于海中。

另一壮烈人物丁汝昌在兵败之后,断然拒绝日将的诱降,以自杀殉国,完成了他的人生壮举。

定远舰管带刘步蟾也死得悲壮,在几经海上英勇激战后,定远舰毁。他实践自己许下的诺言:“苟丧舰,将自裁。”于是,他自杀报国。

类似的壮举何止他们三人!如,超勇舰帮带大副翁守瑜,在舰沉没时,他已坠入大海,毅然拒绝救援,大喊:“全舰沉没,吾生何为!”即自沉于滚滚的海涛之中。扬威舰管带林履中在其舰被击沉后,毅然跳海,推开救援他的长绳,自沉于大海。镇远管带杨用霖在舰毁时誓不生还,举枪自杀身亡。 (以上所引,参见关捷:《北洋海军将士的民族精神》载《清史参考》)

还有更多的将士在同日本侵略军的激战中,不怕流血,无惧于牺牲生命,在海上的风涛浪险中,向日军发动一次又一次进攻,直至生命的最后!他们的英雄行为,同样可歌可泣。不论他们是否留下自己的名字,但其业绩永远是这一页历史的光辉记录!

北洋海军将士们不怕死,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最生动的体现。他们虽然失败了,却仍然是英雄,虽败犹荣!在纪念甲午战争120年的时候,重温先烈们的英雄壮举,继续传承并发扬他们的民族精神,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及未来前程,都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

三、从甲午——九·一八——七·七,到2014年的联想

当我们恰逢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年之际,很自然地联想到甲午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继续犯下的滔天罪行,使我们不断深化对日本国的本质认识。

甲午战争无论对中对日都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场战争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开始,而伴随战后掀起的西方瓜分中国的狂潮,进一步把中国推入半殖民地的深渊,因而加速了民族觉醒,要救亡,要变革,已形成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强有力地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走上民族复兴之路!

与此相反,日本却走上了军国主义的不归路。

日本利用《马关条约》从中国勒索所谓“赔款”2亿两白银。因俄、法、德3国强力干涉,迫使日本将独占的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又额外勒索中国付给日本白银3000万两,名曰“赎辽费”。日本得此巨额不义之财为其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也促使其军国主义的侵略与扩张的野心恶性膨胀。

从中国掠夺的财富,从其占领的台湾获取的资源,喂肥了日本。在甲午战争5年后,即1900年,日本为八国联军之一,又参加了对华的掠夺,又过了4年,即1904年,日本与沙俄开战,一举打败了沙俄,逐使日本跻身于西方帝国主义强国之列,成为亚洲的真正霸主。日本的历史与西方不同,其资本主义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靠战争掠夺发家的。故其帝国主义更具野蛮、残忍、血腥的特点,与其后来的法西斯希特勒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日本帝国主义从甲午战争中掠夺中国领土和巨额财富,并未满足它的野心,它还要吞并整个中国!作为第一步,先吞并朝鲜半岛,作为进攻中国的跳板。这一步,它已然提前做到了。补充一句,是在甲午战争中,将清军逐出朝鲜,把半岛收为它的殖民地。在进行了长期图谋与准备之后,终于在1931年9月18日发动突袭,对中国不宣而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距甲午战争也只有37年!由于东北军阀张学良奉蒋介石的“不抵抗”之命,放弃东北三省,日本得以占领东北全区,制造出一个“满洲国”统治东北。

日本军国主义吞并东北,其野心再度膨胀,变得更疯狂,更野蛮,仅仅过了6年,至1937年7月7日,日本又不宣而战,发动对华的全面战争。“七七事变”又一次震惊了世界。日本不过是海中一小岛国,欲吞并地大人众的中国,这简直就是荒诞!日本军国主义的疯狂彻底激怒了中华民族,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热潮。仅仅8年后,1945年8月,日本军国主义就跪倒在中华民族及全世界人民面前,缴械投降。

溯自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迄至日本投降,恰好是50年,半个世纪。中华民族蒙受奇耻大辱50年,一朝雪除;猖獗、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也只称霸亚洲三、四十年就走到了尽头,被历史送进了垃圾堆,永远不齿于人类!

回顾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家史,特别是它疯狂侵华50年史,与欧美列强百年侵华史 (从1840年算起)相比较,加害中国无比惨烈的只有日本!自甲午战后,日本霸占我台湾、澎湖列岛、钓鱼岛;九一八事变,霸我东北;七七事变,占我华北、华东、华南等大片国土。如日本侵夺我领土、夺我主权者,周游沙俄可以与之相比,其他欧美列强,如八国联军时短暂占领过津京,并未侵夺我领土。以掠夺领土论,惟日俄两强,又以日本侵害最重!掠夺我资源之多,抢劫我民财之巨,仍以日本为第一!杀人如麻,死于日本强盗枪口、屠刀下的中国人,以数千万计。南京大屠杀,致我同胞三十余万死于非命。计中国人死命累累,还是以日本为第一!

若论杀人之手段,诸如行“三光”(杀光、烧光、抢光)、砍头、刺杀、奸杀 (妇女)。戏杀 (以中国人为刺杀的活靶子)、虐杀 (慰安妇、强征与虐待劳工)、毒杀 (以中国人为活体,以细菌杀人)、刑杀 (用酷刑残害中国人),如此等等,其杀人花样之多,手段之残忍,无所不用其极!比之希特勒杀犹太人,更有其非人性所能为!把日本法西斯打入“恶魔”之列,当属恰如其分!

日本法西斯在中国50年所犯罪恶滔天,可以说,它是踏着中华民族的血肉尸骨走过血腥50年。同样,二战中,日本法西斯也沾满了亚洲各国人民的鲜血。集其罪孽之重,为中国有史以来所仅见!如集西方欧美列强在中国百年所犯罪恶,尚不及日本法西斯的三分之一!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日本法西斯是近代中华民族的最凶恶最危险的头号敌人!近代百年来残害中国最烈者,除沙俄,莫过于日本!

我们再思考甲午战争,应对日本军国主义、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为一体的本性再认识,重新给它的历史定位。

公元1945年8月,日本法西斯终于因恶贯满盈,受到全世界的严厉审判,以东条英机为头子的战争贩子、杀人恶魔们,被送上断头台,迄于今,已有70个年头了。照理说,日本应重新立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造福四方,用以补偿以往给中国及亚洲各国所造下的罪恶。但在美国的羽翼下,并未彻底铲除滋生战争的土壤,还保留二战等某些军国主义的残余,如天皇、靖国神社等,都曾与其军国主义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死而复燃,跃跃欲试,把进攻的矛头指向中国,跟随美国,掀起一阵阵反华浪潮。至七十年代,中日建交,真的揭开了两国友好的新篇章,在一个时期,确实呈现出空前友好的新气象。但在这友好的关系中,不时地夹杂着反华的叫嚣和狂吠。在日本尚未除尽军国主义的土壤中,一直不断地滋生出一小撮如石原慎太郎之流的极右翼分子,充当军国主义的余孽,他们不时地发出反华的叫嚣,不时地重温昔日“大日本”的军国主义迷梦,妄图恢复其罪恶的“天堂”。

2014年,恰值甲午战争120年之际,已上台2年的安倍晋三,充当极右势力的头子,把中国当作他的“假想敌”,放肆地攻击中国。凡日本走军国主义之路,必反华。安倍敢说其前右翼分子不敢说的话,敢做其不敢做的事,如“修宪”,修改“自卫权”,就是放弃和平建国的方针,重获战争“发动权”。其所言所行,实集日本战后历来右翼势力之大成,将复活军国主义付诸于施政。安倍胆敢如此放肆,谁都明白,在他的背后有美国的撑腰!美国重返亚太,要主导亚太,甚至狂妄喊出“美国领导世界”的梦话,其霸权的野心暴露无遗!美国欲称霸亚太,把中国看成是它的最大障碍,于是便利用日本充当他的马前卒,来打压中国。而安倍之流也利用美国作他的靠山,有恃无恐,以实现他的军国主义迷梦!

今日安倍猖狂反华,加紧备战,这与120年前日本处心积虑发动对华战争多有相似之处,而其政治野心,军国主义思想,却是一脉相承的!可以予计,安倍重走军国主义的死亡之路,是注定要失败的!

甲午战争给我们的一个重要教训:面对强敌,要敢战、敢胜利!当时,如果最高层决策者李鸿章能以破釜沉舟的无畏精神,敢与日本侵略军拼死一搏,以北洋海军的实力不会败于日本之手,即使失败,也不致于败得那么惨!战争之胜负,在具备取胜的条件时,其领导人的决心与决策就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处于劣势,亦靠战争的领导者的决心!李鸿章作为旧制度的代表,又是传统思想的代表,畏敌如虎,只图自保,避战、弃战,把战争的“进攻权”都让给了日本,致此惨败,陷中华民族于大灾难之中。

安倍之流及他的主子美国应当明白:今日之中国已非60年前的中国,更非120年前的中国,她已变得空前强大,跻身于当今强国之列。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已从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中获得深刻教训,我们的思想也变得空前强大!我们绝不会重蹈甲午战争的覆辙。我们已有上个世纪50年代敢于抗击所谓强大的美国的胜利,60年代也获得过对印度、80年代对越南挑衅边界的战争胜利,简言之,就是不怕,敢于战斗,敢于胜利!

甲午战史是一部厚重的军事教科书,更是一部民族觉醒与民族精神的思想教科书。我们要不断认识它,总结它,还要牢记它。

当前,我们面对的日本与甲午战争前的境况多少有点相似:以安倍为头子的极右势力,处心积虑与中国为敌,否认侵华、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慰安妇,修宪、扩军备战、解禁自卫军,种种行迹表明,他欲把日本带上军国主义的死亡之路。安倍已把自己变成一个军国主义分子的活标本!美国纵容安倍胆大妄为,必将自食其果。

回顾中日甲午战争,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自信,不论安倍之流如何貌似强大,妄图再度称霸亚洲的野心绝不会得逞!如果胆敢把战争强加给我们,必将是自取灭亡。

泥模艺术——长坂坡

猜你喜欢
军国主义甲午战争安倍
跳脱对安倍的悼颂与赞美
印度8公里“路演”示好安倍
明仁天皇“暗战”安倍
赫德与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専門家が見た「習——安倍会談」
警惕军国主义复活
中国公众对军国主义的认知度调查
镜头? 中国
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历史渊源
《甲午战争百年祭》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