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佳 杨 柳(
辽宁省沈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110032)
婴儿期儿童的体格发育监测
倪 佳 杨 柳(
辽宁省沈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110032)
本文介绍婴儿期儿童体格发育监测的相关事宜。
婴儿;体格发育;监测
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两个方面,广义的身体发育包括形态、生理和运动能力等多个方面。体格发育是指外部形态发育,可用
人体测量指标来反映。
1.1 身长 <1岁的婴幼儿,由于不能站立或站立时不能保持足跟、骶骨和胸椎与身高计保持接触(以使婴幼儿维持身体直立位),需卧位测量头顶点至足底距离,称之为身长。
1.2 坐高与顶臀长 坐高指儿童处于坐位时的头顶点至坐骨结节的高度。<1岁儿童测量头顶点至臀部高度,称之为顶臀长。身长或身高减去顶臀长或坐高即下肢长度。
1.3 体重 婴儿体重的测量误差比身高小,此期体重可有效地反映营养状况。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 LBW)是指出生体重<2 500 g。目前,<1岁儿童主要是用电子秤称重,体重测量前应校正零点(不在零点应调节校正螺丝)、灵敏度(用100 g砝码)和测量误差。
1.4 头围 婴幼儿头围稳定,变异系数最小。后囟由顶骨与枕骨缝构成,呈三角形,在出生时或出生后2~3个月闭合。佝偻病、脑积水、地方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可致囟门闭合延迟;颅内压增高可致前囟饱满;严重脱水或营养不良,可致囟门凹陷。
1.5 胸围 胸围是胸廓的围长,反映胸廓与肺的发育。出生时胸围小于头围1~2 cm,1岁时与头围大致相等,形成交叉,以后胸围超过头围。
1.6 上臂围 上臂围是指上臂正中位的肌肉、脂肪和骨骼的围度。在儿童期,肌肉和骨骼围度上的差异相对稳定,脂肪多少影响上臂围变化。因此,可以用上臂围值间接反映脂肪变化来估计营养状况。
1.7 皮脂厚度 皮下脂肪厚度简称皮脂厚度,是评价儿童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
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我国对儿童体格发育最常用的评价方法是均值离差法。均值离差法适用于各种不同性质的评价。
均值离差法即看个体所测得的值距离均数或中位数的距离,即相当于均数加减几个标准差。我们在统计学中可知,±1s占总体的68.3%,±2s占95.4%,±3s占99.7%。
表1 五等级划分法
2.2 几种发育偏离的评价(表2)
2.2.1 低体重 评价指标:年龄别体重。评价结果:低于参考人群的年龄别体重的-2s。但这里我们忽略了有肥胖和超重的可能,应进一步排除。
2.2.2 生长迟缓 评价指标:身高别体重和年龄别身高。评价结果:身高别体重≥-2s,年龄别身高<-2s。
2.2.3 超重与肥胖 评价指标:身高别体重。评价结果:高于参考人群的年龄别体重的+2s。
2.2.4 消瘦 评价指标:身高别体重和年龄别身高。评价结果:年龄别身高≥-2s,身高别体重<-2s。
2.2.5 慢性严重营养不良 评价指标:身高别体重和年龄别身高。评价结果:身高别体重<-2s,年龄别身高<-2s。
表2 3种生长发育偏离的判断
R179
A
1672-7185(2014)01-0009-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1.006
201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