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润泽孩子的心灵

2014-02-25 07:31金叶
考试周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水乡太湖小节

金叶

诗歌篇幅短小,结构精当,语言精致凝练,极富表现力,特别易于学生诵读。小学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诗歌,怎样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经历美的历程,感受语言的魅力,并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是诗歌教学的首要任务。怎样在诗歌教学中凸显有效性呢?在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水乡歌》的过程中,我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紧扣教材,各段突破

诗歌通常由几个结构相似的小节组成,句型相似,字数相当,如果每段均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则势必让学生产生厌倦之感,同时使课堂了无趣味,因此必须对相似段落各个击破,根据每段的语言特点寻找不同侧重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

《水乡歌》一共三个小节,每一小节都用同样的问题开头,每段的句式都很相似,针对这一特点,我在三段教学中寻找不同切入点。第一段,详细分析文字的写法,分两步走:首先,让学生找找为了说明水多,诗人描写了哪些和水有关的事物,学生能分别找出“渠”、“河”、“池塘”、“绿水”、“清波”,让学生感受到这些都是能装水或者是和水有关的事物,写这些事物多,就能充分说明水多,从而明白诗歌精心选择描写事物的特点。第二步,让学生细读课文,看看为了说明这些事物很多,精心选择了哪些词语,然后进行以下词语的品析“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通过词语的品析,感受诗歌在选词造句方面的精当。教学第二段时,这些具体事物和精彩词语只是一带而过,重点选择打比方的句子进行教学。为了让学生理解“白帆片片像云朵”这个句子,分三步走:1.找出打比方的句子,说说是把什么比成了什么。2.看图说说为什么把白帆比成白云。3.感受这个句子描写的美妙,进行感情诵读。教学第三段,选择学习的难点“装满一箩又一箩”进行重点分析,箩是用来装鱼装虾的,怎么能装歌呢?通过看图想象,让学生明白,其实这里是把歌比成了鱼、虾,表达了渔民们丰收的快乐。通过多次诵读,感受词句的美妙。

这样在三段教学中,找到不同的突破口,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精彩,而又没有一种重复啰唆的感觉,课堂教学有效性逐步凸显。

二、渗透学法,有效训练

对于二年级孩子,我们要加逐步强学法的渗透,让他们通过一篇篇文章的学习,积累一定的学习方法,以此进行自主学习。

在《水乡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背诵方法,在第一段的指导背诵时,我采用了“填空背诵”的方法,让学生填写一些关键字词,从而将课文背诵熟练。在第二段的教学中,我又渗透了“熟读成诵”的方法,让他们明白,只要多次朗读,就能逐步达到熟练背诵的程度。另外,进行“看图想象背诵”的训练,分三步走:先让学生看着文字,对照图片,在心中留下一个印象,然后将文字去掉,让学生尝试背诵,最后,将图片隐去,让学生直接想象背诵,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让学生逐步掌握了背诵这类文字的方法,可举一反三。

三、层层深入,回环复沓

诗歌是非常精炼的文字,值得反复诵读,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进入情境,投入朗读,但不能让学生在多次诵读中有枯燥之感。

《水乡歌》的第三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新生活”,在让学生理解了“装满一箩又一箩”这个难点之后,先让学生欣赏甜美的《太湖美》,接着采用欣赏图片、层层深入、回环朗读的方法,出示这几幅水乡的图片:鱼虾螃蟹图、荷花丛图、水面蓝天白云图,图片下面出现了这句话:“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新生活。”然后开始层层导读:这甜美的歌声飘荡在鱼虾河蟹中,读——(学生一读这句话),这悠扬的歌声,飘进了荷花丛中,读——(学生二读这句话),这柔柔的歌声飘到了蓝天白云底下,读——(学生三读这句话),这动人的歌声,久久地回荡在水乡,也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心中,读——(学生四读这句话),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感受了歌声的甜美,感受了水乡的新生活,感受了水乡人的幸福,勿用多余的语言,理解便水到渠成。

四、巧用媒体,渲染诗境

诗歌描写的画面通常都是非常唯美的,因此吸引学生进入情境,是帮助理解的好方法。媒体的选择相当重要,但不能显得过多过滥,以致冲淡文字的韵味,所以一定要有效地选择媒体。

教学《水乡歌》时,我尽量采用简单、平易的媒体,在关键时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教完第一段,感受到水乡水多这一特点之后,我放了一段淙淙的流水声,配上这样的画外音:“水乡,真是个水的天堂,水的世界,让我们在淙淙的流水中,再次感受水乡的魅力!”课堂气氛非常和谐,诵读伴着流水声,美好的文字就这么一点一滴地开始浸润孩子的心灵。

在教学“唱咱水乡新生活”这句时,我穿插播放了一句《太湖美》的歌声,甜美的女歌手将太湖的柔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歌曲很长,但是我只选了一句“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循环播放,因为只放了一句,学生感觉意犹未尽,紧接着让他们继续进入文字,有感情地诵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一次的媒体使用是在全文教学结束之后,出现三小节文字,让学生观察三小节文字的特点,在讨论的基础上明白,诗歌的文字通常结构相似、句型相同,朗朗上口,甚至可以谱成曲、唱成歌,因为这已经是下半节课了,为了缓解学生的疲劳,我播放了歌曲《水乡歌》,歌词就是这篇课文的文字。学生在欣赏歌时感受到了诗歌文字的魅力,有的甚至开始摇头晃脑地唱起来,这样的课中休息与课堂教学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诗歌以其优美的形式、简洁的语言、丰富的内涵独树一帜于灿烂的文学王国之中。面对诗歌的构思之巧、形式之美,在诗歌教学中一定要努力做到轻松愉悦,过程清晰明了,让诗歌真正浸润学生的心灵。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乡太湖小节
唱不尽水乡幸福多
梦里水乡画里藏
快把我哥带走
水乡哪里美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水乡的美,最美在人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太湖思变2017
太湖揽春
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