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飞
摘 要: 作者结合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概括归纳总结了语文导语的几种方式,如开门见山式、疑问诱发式、创设情境式、故事引导式、投其所好式、比较对比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导语的设计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以及教学环境和条件,不断加强探索,灵活运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导语设计 设计方式
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对整堂语文课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当的导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感,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来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概括归纳总结了语文教学中导语设计的几种方式。
一、开门见山式
思维动机分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如何借助“外因”促进“内因”的变化,提高学生思维的动机和兴趣,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开门见山式是一上课就直奔主题,一语中的,这种方式简洁明快,目的是让学生产生悬念,注意力迅速集中,从而激发求知欲,打开思维的大门。如都德的《最后一课》:“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这是韩麦尔先生上“最后一课”时蕴含悲叹和愤懑的开头语。一句话,就像在平静的水中投了一枚炸弹,为什么?怎么是“最后”?“最后”一词的运用,像重槌敲到每个学生的心鼓上,激发他们极大的思考热情——为什么是“最后”一次?促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聆听老师的下文。在这样的悬念下,韩麦尔先生充满爱国情感的讲授感染着每一个学生,就连最调皮捣蛋的小弗郎士也流下愧疚难过的泪水,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热情。
二、疑问诱发式
“学贵质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在学习过程中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的状态。精心设疑,诱发兴趣,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讲授《狼牙山五壮士》时,一开始教师用严肃低沉的语调描述: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太行山区,清晨,八路军某部七连正在点名,全体战士肃立。只听指导员蔡展鹏喊道:“马宝玉!”没人应声;“葛振林!”没人应声;“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都没人应声;直点到第6名战士时,才听到响亮的回答“到!”这时,教师提问:“同学们,前面的5名战士为什么不应声,他们到哪里去了,你们想知道吗?”此刻的学生早已迫不及待,“想!”“那请同学们翻开课文,今天我们学习这一课。”
三、创设情境式
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学习文章前就获取一定的认识,再学习课文达到更上一层楼的效果。情感是人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灵魂,是师生间的桥梁,让彼此产生共鸣,与作者相通。如鲁彦的《听潮》,其特点是用文字塑造声音的形象,作者对潮声的描写真切、准确、富有感情。但对于内陆的学生,很难理解其优美之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多媒体教室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充满声音、色彩和形象。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大海潮涨潮落的场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领略鲁彦笔下大海的汹涌、静谧、广浩、深邃、刚柔相济的神秘,从而与作者的感情交融,把课文中的语言和情节构建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产生美的享受。创设情境,以激情感染,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有效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四、故事引导式
学生的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形象、具体、生动的故事尤感兴趣。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征,用富有启发性、关联性的小典故、轶事趣闻作为导语,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如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政治体制不同,学生不好掌握马克·吐温先生妙语连珠、出口成趣、诙谐幽默的特点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讲课前,可以概括介绍美国的竞选规则,再用小趣闻导入新课。如讲马克·吐温先生的趣事:在一次酒席上,有位记者就《镀金时代》(马克·吐温与另一位作家合写的长篇小说)的真实性问题询问马克·吐温。马克·吐温回答:“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这句话被公诸报端,国会议员大为愤慨,纷纷要求他澄清或道歉,并威胁要诉诸法律。马克·吐温答应登报道歉,数天后《纽约时报》登载了他的“启事”:“日前小的在酒席上发言,说有些国会议员是‘狗婊子养的,事后有人向我兴师问罪,我再三考虑,觉得此言是不妥当的,故特登报声明,把我的话修改如下,幸祈谅鉴。即: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讲述故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竞选州长》中马克·吐温先生幽默风趣而又辛辣犀利的风格。
五、投其所好式
活泼好动的学生爱唱爱跳、爱说爱画,想象力非常丰富,对客观世界充满好奇,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征,投其所好,用他们的爱好作为课堂教学导语设计的参照,使其在知识的海洋中愉快航行。如讲授《冀中地道战》时,可让学生先观看电影《地道战》片断,学生对此绝对双手赞成,利用影片再现地道的式样和特点,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再学习新课时,学生会信心倍增。又如教学《海底世界》前,先让学生拿起画笔,凭借自己的想象,描绘海底的形象,当学生完成一幅幅充满童趣和奇异景象的图画时,心理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此刻可说:“同学们,请翻开课文,让我们看看海底究竟是怎样的世界,看看你所描绘想象的景象与实际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点。”
六、比较对比式
比较是从同级或同类事物之间引出其相似之处,实现异中求同;对比则是把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突现出来,实现同中求异。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比较和对比的实例,用比较对比式导入新课,不仅使教学重点突出,让学生一上课,就马上抓住重点,而且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讲《背影》时,先问学生,流行歌曲中,歌唱妈妈的有哪些?学生活跃起来,纷纷举手回答:《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母亲》……那么,歌颂父亲的歌曲呢?顿时,学生沉静下来,冥思苦想,举不出几个。再问学生,描写父亲的文章有哪些呢?学生更是回答不上来。“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学习描写真挚父爱的文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当然,语文课的导语方式还有许多,戏法人人会变,变得最好的才是最成功的。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导语的设计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以及教学环境和条件,不断加强探索,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范巍美.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课堂的创设[J].中学教学参考,2010(34).
[2]刘福柯.创建语文课堂的精彩[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0(Z1).
[3]周明浩.精彩课堂离不开精彩的导语设计[J].中学教学评价,20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