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及其理论的发展

2014-02-25 17:05:46马红霞
关键词:价值理性工具理性现代性

马红霞

摘要:现代性是几个世纪以来人类的空间地域上与人类的时间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语。长此以来,人们以“现代性”为生活背景,为生活内容,甚至为生活目标,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以批判和解构“现代性”为己任的“后现代”异军突起之后,人们还是在保留着现代性所占有过的空间与时间。那么,对于“现代性”的含义与理论发展学理上曾经进行过怎样的探讨与发展呢?这也是我们目前最为关心的一个话题。

关键词:现代性 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

1 “现代性”的来源

现代性的重要研究学者哈贝马斯指出“现代”一词的拉丁文形式是在10世纪末的欧洲产生的,那时候的欧洲宗教盛行,所以现代性在其产生的最初阶段可能只是作为一个宗教性的术语,在以后的发展中才不断渗透到文化和知识领域。在一定意义上,“现代性”作为一种比较广泛的观念形态开始标志着人类在知识领域文化的发展进步,也可以说“现代性”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项伟大的文化合法化系统工程,这其中包括科学、道德、艺术等领域的全面的理性化的建设。现代经验科学、独立的艺术、道德与法律理论正是在现代性的背景中各按其自身规律发展起来的。金耀基认为,“现代性作为欧美政治民主革命的历史产物,其在经济上的表现是工业资本主义的不断扩张,政治上则表现为民族国家与自由民主的出现,文化上则是理性主义的张扬”。①但在实际的历史进程中,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现代性的幽灵即随着上帝被拉回人间的世俗化过程而开始在欧洲的上空浮现。”②

在探索现代性的来源时不得不提到一点,现代性是作为一个与时间相联系的历时性概念而出现的,“现代”一词在16世纪开始流行,而现代性、现代主义则在17、18世纪被广泛推广运用。到了18世纪的启蒙运动的发展开始高举理性的旗帜,弘扬知识的力量,相信理性和知识的先进力量,理性知识不但可以用来了解认识社会、解构社会,而且更重要的是知识和理性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变革的新生力量,这些是在反对中世纪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对现代性充满了颂扬,也是从最初的时候已经规定或限定了现代性的精神品质。随着19世纪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启蒙运动思想影响以及政治、工业革命带来的空前物质繁荣及巨大社会变迁开始引起社会理论的深刻变革,“科学精神与方法逐渐浸入思辨的殿堂。”③关于现代性的颂扬、阐释、宣扬与反思也正好推动了现代性社会理论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奠基人,像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以及稍后的斯宾塞、涂尔干等都有过对现代性的探讨与论述。虽然他们没有明确提出过现代性的确切定义,但他们的学科探究其实就是在现代性这一背景中而生,并且从最基本的方向着手对现代性进行探索与思考。

2 “现代性”的系统阐述

齐美尔被认为是第一个深入研究现代性问题的思想家。在齐美尔看来,“现代性的本质是心理主义的,即根据我们内在生活(实际上是作为一个内在世界)的反应来体验和解释这个世界,在躁动的灵魂中凝固的内容均已消解,一切实质性的东西均已滤尽,而灵魂的形式纯然是运动的形式。”④齐美尔关注的是现代生活状况对个体人格的完善所带来的影响。“他认为,现代人的形成意味着人的形而上学品质已无从堪定”。⑤这与舍勒的思想相一致,舍勒认为现代性是深层的“价值秩序”的位移和重构,表现为工商精神气质战胜并取代神学—形而上学的精神气质。现代性根本上是人本身的转变,是个体心态及其动机结构的转变。这一点上来说,舍勒与齐美尔关于现代性的认同上是有相似性的。

在现代性研究方面,韦伯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家之一。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性与“西方理性主义”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正是现代性的观念导致了欧洲宗教世界观的解体,而随之而来的世俗化进程其实也就是合理化的过程。韦伯在现代性的研究方面是从社会行动的视角出发,他将社会行动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实质合理性行动(价值理性),第二种是目标合理性行动(工具理性),第三种是传统行动,第四种是情感行动。在韦伯看来目标合理性行动的不断增多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韦伯的现代性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社会的理性化过程,韦伯把社会的理性化过程看作是“目的—工具合理性”的不断渗透和侵蚀。

现代性的变化过程本质上就是工具理性不断发展扩张,神圣脱魅,不断合理化的过程。这种扩张在具体的社会组织形态上最好的体现是科层制,科层制是一种更加符合工具理性的要求,所以在韦伯看来科层制一定会取代家长制管理成为现代社会组织的普遍形式。尽管科层制以其工具理性的优势提高了社会生产活动的效率,但同时必须指出这种科层制也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人性,忽略了人类原始本质的尊严。人的基本价值不断受到工具理性的威胁,可以说工具理性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负面效应。韦伯在其论著中也反复阐述,资本主义其实是产生于宗教意识的某种变化,强大的宗教意识参与了资本主义精神的生产过程。

他认为,“最终创造出资本主义,这是理性的长期任务,是理性的记录,理性的技巧,理性的权利。当然也不限于理性的自己,还必须补充理性的理念,生活引导的理性化,以及理性的经济伦理”。⑥韦伯的现代性研究的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揭示了理性的胜利的真相,即理性最终没有带来预期的自由,却导致了非理性的经济力量和官僚化的社会组织对人的控制。韦伯眼中的现代性是一个矛盾体,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们带来科学、民主等进步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破坏,生物生存受到威胁等的灾难与不幸。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现代化理论”,直接成为推动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运动的理论资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后发展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与都市化相伴随,其中“现代化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为一些国家的都市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位现代主义研究学者帕森斯认为,目前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都处在迅速的变化发展之中,现代性方案具有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意义,在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主要代表,正在成功演绎着现代化的理论,而其他国家也会不断跟上。

3 “现代性”的理反思论

大多数西方思想家都普遍同意:现代性的开始引来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社会形式,而这一形式又在现代文化的多样性中得以呈现。现代性本质上是动态的,使人们能够控制自然,能积极地改变社会生活能通过民主政治和平地管理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现代性有着很强的地域特征,也有着特定时代的烙印。当今社会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健康、人口等问题,这些都是不同国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按照英格尔斯的观点,指出人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因素。在他的观点中是这样分析的,一个国家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现代化,首先是要国民的现代化,只有全体的国民有着现代化的基本素质,国家才会更顺利的实现现代化。那么,个人的现代化在总体的现代性过程中又将出路在何方?尤其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以全球化理论为代表之一的学说认为世界与社会的多元化正在是目前社会的大背景,那么,作为人类社会单个的生命个体,个人在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的过程中又会有多少的理论指导或是方向可突破呢?并且关于人的现代性不只是物质文明的现代性,更多的是人内在生命的现代性,只有达到后者,我们才能将现代性这把双刃剑的负面效应减少到最小。

安东尼·吉登斯明确反对用乐观主义的态度看待现代性问题的立场。在吉登斯看来,现代性是17世纪以来出现于欧洲的社会生活方式与组织方式,现代性这个术语“第一是意指在后封建时代的欧洲所建立的而在20世纪逐渐发展成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现代性在一定程度上就相当于‘工业化的世界,因此吉登斯说明只要我们认识到工业主义并非仅仅是在其制度层面上。上述两个维度在分析上均可与监控制度相区分,后者是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出现相联系的组织化权力大量增长的基础。而监控意味着对臣民的监督性控制,这个纬度依次可与在‘战争的工业化的场合中对暴力手段的控制区分开来。现代性宣告了‘整体战争时代的开始,在其中,武器所潜在的毁灭力量异常强大,它以核武器的存在作为主要标志”。⑦

4 结束语

因此,我们在追求“现代”的过程中却恰恰在“反现代”。所以,由福柯、利奥塔等人所建立的后现代主义实际上是以批判整个现代性而建立的。这一在现代性基础上建立的后现代主义逐渐的成为这个世纪的全球性话语。他们在摧毁现代性秩序与理念而重新建立新的秩序与理念。“后现代主义摧毁多于建设,‘解构多于‘建构”,但是,后现代主义还是以现代性基础,它仍然不能逃脱现代性所留给人类的美丽与丑陋。所以,现代性是以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形象在人类社会中驻留至今。

注释:

①金耀基.现代性论辩与中国社会学定位[J].北京大学学报,1998(6).

②③郑杭生,陆汉文.现代性社会理论的演变——从现代理论到新发展观[J].浙江学刊,2004(3).

④D.Frisby,ed.Georg Simmel:Critical Assessment,Routledge,1994.

⑤刘小枫.现代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1998.

⑥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商务印书馆,1998.

⑦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三联书店,1998.

参考文献:

[1]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1998.

[3]郑杭生,陆汉文.现代性社会理论的演变——从现代理论到新发展观[J].浙江学刊,2004(3).

[4]贾剑锋.现代化进程中价值理性反思的问题意识与原因探析[J].价值工程,2011(25).

[5]唐宗清.吉登斯“自我认同”论的学校管理思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12).

猜你喜欢
价值理性工具理性现代性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 13:37:10
新时期高校治理模式及其优化设计——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中国博物馆(2018年4期)2018-02-16 07:36:58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批判之管见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
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期)2016-01-28 10:41:01
悖离与异化:工具理性视域下高校虚拟管理模式的价值反思
高教探索(2013年6期)2013-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