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创新上好小学数学课

2014-02-25 01:06赵文卿
成才之路 2014年3期
关键词:合作者井口蜗牛

赵文卿

在新形势下,教师要不断进步,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更新观念,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活动中的参与、引导、组织、合作者,让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加强对数学的感悟、体验,从而不断地把知识内化、提高,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他认为有价值、有用的知识,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创新,认真思考,不断反思以往的教学行为,现在就此发表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这种观念下,我们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我们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例如在30米的道路上等距种树,每3米种1棵,能种多少棵?一般學生按照惯性思维,往往简单地列式:30÷3=10。在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把问题简单化,从1米种起,2米种多少棵?因为有起点,所以开始时必须先种上1棵,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到数学的隐性思维。从而认识到30÷3=10+1(棵)这是生活与数学的应用的具体体现。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认知、感悟,当然适当的提醒是必要的。

数学中的许多的概念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际,我们可以结合学生体重身高,身边的桌椅,教室的长宽、面积,甚至文具盒的重量等,它们无一不是我们周围的,更是活生生的实例,也是最好的教材,如果教师能信手拈来,会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彩。例如我们可以测测自己的身高,不足1米如何表示?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黑板的高、宽是多少?一只粉笔的重量是多少?一张16开的纸的重量是多少?怎么测出它的厚度?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使学生更加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加深对事物的认知。

打破常规,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你不是别人的复制品,书本上的知识不是绝对的真理,自己要勇于质疑,老师也不是万能的,你完全可以超越。如下面这道题:有10米的井,井下有只蜗牛,它每天往上爬3米,下滑2米,它每天爬几米?它几天能爬出这口井?第一问学生觉得很简单,都知道每天爬1米;当回答第二个问题时就出现了分歧,有的回答是10天,有极少数回答是7天,还有回答5天的。那么哪个对呢?教师先不要急于回答,可以让学生们画一画,然后再暗示:如果小蜗牛爬到了井口还会下滑吗?这样学生在自我否定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在与同学的争论中加以辨析,就会完成自己的“爬出井口”。

在教学中,我们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教授《年、月、日》一课时,我们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哪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2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尊重与扶持,承认孩子的兴趣与性格多样性,不断创新,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对基础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会使每个学生不断成长和进步。

(河北省深州市东安庄乡枣科村枣科小学)

猜你喜欢
合作者井口蜗牛
有“德”的人
有“德”的人
140MPa井口压裂四通管道冲蚀分析
怎样是最好的合作者
怎样是最好的合作者
蜗牛说
小蜗牛
CO2驱油系统的井口预警系统设计
蜗牛(共3则)
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