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胎膜早破引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02-25 02:35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产房2238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1期
关键词:胎膜宫素宫颈

徐 丽 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产房 223800

胎膜 早 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系胎膜在临产前发生破裂,其中发生在妊娠>37周的称足月胎膜早破(PROM of term),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10%[1],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发病诱因较多,与羊膜绒毛膜炎、胎膜发育不全、羊膜腔压力增高等因素引起的前羊膜囊内压力不均、宫内压力异常增高有关[2]。足月胎膜早破危害很大,破膜超过24h将显著增加母儿感染等并发症及孕妇剖宫产的几率。临床采用促宫颈成熟药物,适时引产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有效方法。2012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对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采用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引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0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孕龄>37周胎膜早破的初产孕妇104例,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9.6±4.5)岁,孕周37+5~40+5周,平均(39.5±0.2)周,均符合《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3]的诊断标准:(1)液体自宫颈管内流出或穹窿较多的积液中见胎脂样物质;(2)阴道分泌物酸碱试纸测定pH>7;(3)阴道液涂片检查悬滴液可见胎儿上皮细胞,加温烘片后镜下见羊齿状结晶;(4)超声检查羊水减少。治疗适应证:(1)宫颈Bishop评分<6分;(2)无应激试验(non-stress test,NST)反应型;(3)无阴道分娩及引产药物(前列腺素)禁忌证者;(4)排除头盆不称、胎心音异常、有规则宫缩、阴道流血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足月胎膜早破初产孕妇分为观察组(地诺前列酮栓)52例,对照组(常规缩宫素)52例,两组在平均年龄、平均孕周、宫颈Bishop评分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孕妇用药前均需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用药前均行宫颈Bishop评分、胎心监护及超声检查。

1.2.1 观察组(地诺前列酮栓):常规外阴、阴道消毒,可使用少量水溶性润滑剂涂抹阴道,以方便置药,将1枚(10mg)地诺前列酮栓放在后穹窿处,为确保栓剂位置适当,将其旋转90°,使其横置在穹窿处。在阴道外留2~3cm终止带以便取出。药栓放好后患者应需卧床休息0.5~1h,定时监测宫缩和胎儿情况。当出现临产、宫缩过强、胎儿宫内窘迫等临床指征时,应终止用药。如置药超过24h仍未出现规律宫缩或宫缩乏力,应取出药栓,间隔1h后应用静滴缩宫素,加强宫缩引产。

1.2.2 对照组(常规缩宫素):将缩宫素2.5U加入5%葡萄糖液500ml内缓慢静滴(可由输液泵控制输液滴数或输液流速),先由8~10滴/min开始,静脉滴注0.5~1h后,宫缩仍不好,可调整加快滴速。观察30min,调至12滴/min,再观察30min,调至16~20滴/min直到出现好的宫缩即宫缩3次/10min,每次宫缩持续30~40s。最大滴速不宜超过30滴/min。一旦宫缩加强,即可减小滴数,在维持良好宫缩的前提下,用最慢的滴数维持至产后2h。若缩宫素静脉滴注12h未临产者,于第2天继续使用缩宫素静脉滴注,连续使用3d无效者视为引产失败,可改行剖宫产。静滴缩宫素的孕妇需有专人定时监测宫缩和胎儿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孕妇用药前与用药后24h宫颈Bishop评分变化,观察用药期间胎心、宫缩强度变化及用药后产程进展、分娩方式、胎儿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

1.4 疗效评价 促宫颈成熟效果判定标准[4]:显效,用药后24h宫颈Bishop评分增加3分以上;有效,用药后24h宫颈Bishop评分增加2~3分;无效,用药后24h宫颈Bishop评分增加在2分以下。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用药24h内出现规则宫缩伴宫颈管消退≥80%及宫口开大3cm以上为引产成功。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引产成功率比较 两组用药后24h,观察组(地诺前列酮栓)宫颈Bishop评分为(8.15±1.61)分,对照组(常规缩宫素)Bishop评分为(5.32±1.7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46%,引产成功率为82.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8%,引产成功率为61.5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明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引产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引产成功率比较〔n(%)〕

2.2 两组孕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情况比较 观察组阴道分娩率88.53%,剖宫产率13.46%,总产程时间(9.83±5.26)h,临产时间(13.67±6.52)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情况比较〔n(%)〕

2.3 不良反应 两组用药期间,观察组发生2例宫缩过度刺激、胎心出现异常加快,取出地诺前列酮栓后20min左右缓解,对照组发生1例宫缩过频,2例恶心、呕吐,停药后自行缓解,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胎膜早破(PROM)可导致宫内感染、胎儿窘迫等一系列并发症。研究显示,破膜超过24h未临产将显著增加母儿感染及孕妇剖宫产的几率,因此选择有效的促宫颈成熟药物,适时引产是减少孕妇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的关键。其中,宫颈成熟是引产成功的前提条件,有50%~60%PROM孕妇存在宫颈不成熟(宫颈Bishop评分<6分),尤其是足月前胎膜早破孕妇更为普遍[5]。既往临床一般采取静滴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国内文献[6]表明,缩宫素虽具有半衰期短、出现宫缩过强刺激及胎心异常几率较小等优点,但其是通过促进前列腺素(PG)合成进行促宫颈成熟的,主要针对的靶器官是子宫,对于宫颈Bishop评分<6分孕妇引产成功率相对较低。地诺前列酮栓是一种控释前列腺素E2(PGE2)亲水基质栓剂,吸收液体后以0.3mg/h的恒定速率稳定的释放PGE2,其在宫颈成熟的系列复杂生化和结构转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7]。宫颈成熟包括明显的宫颈肌肉纤维松弛,其机制为PGE2激活胶原酶、弹性蛋白酶的活性,促使胶原纤维排列破裂、降解,从而使宫颈从僵硬结构转变为柔软结构,并使结构扩张允许胎儿从产道娩出。PGE2可促使子宫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释放增加,提高子宫平体平滑肌收缩功能,促进宫颈成熟,诱发后续反应完成分娩。PGE2不同于催产素,它对各期妊娠子宫均有兴奋作用,且比较温和,其缩宫作用较其他催产素强。

本文结果显示,用药后24h,观察组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效果有效率、引产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情况比较,观察组阴道分娩率88.53%,剖宫产率13.46%,总产程时间(9.83±5.26)h,临产时间(13.67±6.52)h,与对照组比较,阴道分娩率明显提高,剖宫产率显著降低,总产程与临产时间明显缩短,胎儿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未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其结果与国内文献报道基本一致[8,9],表明地诺前列酮栓应用于足月胎膜早破,尤其是宫颈Bishop评分较低的孕妇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安全性较好,可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且不增加母儿不良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是目前临床较为理想的促宫颈成熟药物。

[1] 丰有吉,沈铿,马丁,等.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0-123.

[2] 谢吟梅.胎膜早破的病因和发病机制〔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0):217-218.

[3]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87-188.

[4] 周昔红,李乐之,肖娟.普贝生用于足月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4):2221-2223,2227.

[5] 余海云.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引产的最佳时机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79-81.

[6] 卢旦.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引产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944-4945.

[7] 黄丽杏.控释地诺前列酮栓与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3):446-448.

[8] 梁英,杨承东,邓惠芳,等.地诺前列酮促胎膜早破孕妇宫颈成熟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3920-3922.

[9] 邬雅萍,欣普贝生用于足月胎膜早破引产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2):4196-4197.

猜你喜欢
胎膜宫素宫颈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胎膜早破患者临床治疗方法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胎膜早破和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膜组织中MMP-9、MIF的表达和羊水中IL-6水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