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
乳腺癌为普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常规手术方式多为改良根治+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其中腋窝淋巴结清扫仍为手术的重点。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肢水肿及活动障碍等并发症多, 生活质量差, 故许多学者对早期乳腺癌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提出质疑[1]。目前的临床医学认为,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最早发生在前哨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检测患者是否有腋窝淋巴结转移, 减少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科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住院的体检均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共35例,均为女性, 平均年龄41.5岁, 患者中, 肿块位置在内上象限6例, 外上象限20例, 外下象限5例, 乳头下方1例, 乳头上方3例。肿瘤直径在1~5cm之间。全部病例均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 然后行改良根治术, 全部淋巴结送病理检查。每例检出淋巴结10~25枚, 平均17.9枚, 每例前哨淋巴结检出1~4枚, 平均2枚。
1.2 检测方法 全身麻醉后, 先用美蓝注射液10 ml在肿块周围分4处注射于皮下后,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找到着色的淋巴结, 即为前哨淋巴结, 将其全部切除, 再继续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毕将全部标本送病理检查, SLN还需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全组35例中, 术中有2例未探测到SLN, 其余33例取出SLN共67枚, 其中1枚10例, 2枚19例, 3枚5例, 4枚1例, SLN检出率为94.28%;SLN有转移15例, 无转移18例。全组35例病例均又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 每例切除淋巴结为10~25枚, 平均为17.9枚, SLN与ALN病理检查完全符合者为33例。灵敏度= SLN阳性例数/ALN转移例数×100%=15/15×100%=100%;准确性率=SLN真阳性与真阴性的例数之和/ SLN活检的总例数=33/35=94.28 % ;假阴性率=SLN假阴性的例数/ALN转移例数×100 %=0/15=0;假阳性率=0。
在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腋窝淋巴结数目及转移状态是乳腺癌的一个重要数据, 在乳腺癌的整体治疗中, 指导乳腺癌的正确分期, 对术后的放、化疗及生物学治疗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 研究发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仅代表其局部转移情况, 是否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仅对乳腺癌的局部复发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但对乳腺癌术后的远期治疗效果乃至其生存率影响不大, 且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清扫副作用极大, 术后上肢水肿、患肢活动及功能作用影响大, 故对于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 其弊大于利。因此, 一些学者对全部乳腺癌病例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提出异议[2]。在目前的乳腺癌手术中, 利用SLNB来监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态, 根据其结果指导手术方式, 使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免行淋巴结清扫术, 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应用染料法对本组35例乳腺癌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检出率为94.28 %, 灵敏度为100%, 假阴性率为0, 假阳性率为0。由此可见, SLNB能够准确的反映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 从而对乳腺癌患者是否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提供可靠的依据。由此可见,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操作简便、安全,在临床工作中, 能更少的减少手术并发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逐渐替代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成为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方式, 即保留腋窝的乳腺癌手术, 极大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1]Cady B.Is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necessary in routine management of breast cancer? No.Important.Adv Oncol, 1997,3(5):246-260.
[2]宋向阳, 秦川, 谢树夺, 等.不同前哨淋巴结的定义标准对核素法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的影响.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6, 21(4):3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