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通道麻醉用于小儿先生性心脏病手术的效果观察

2014-02-25 15:28:20尹青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雷米先天性芬太尼

尹青梅

“快通道心脏麻醉”的概念最早于1993年提出, 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使心脏手术患者术后1~6 h内气管拔管, 缩短在重症监护室的停留时间, 尽早回到普通病房的一种麻醉理念[1]。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对35例采用快通道麻醉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以同期35例采用常规麻醉的小儿先天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 旨在探讨快通道麻醉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临床效果和优越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采用快通道麻醉手术治疗的35例小儿先天性脏病患者纳入观察组, 并以同期采用常规麻醉的35例小儿先天性脏病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男21例, 女14例;年龄8~48月, 平均(35.1±10.2)月;体重9~22 kg, 平均(13.4±5.2)kg;手术时间100~150min, 平均 (132.1±30.4)min;CBP时间 46~62min, 平均(53.1±4.2)min;阻断时间29~35min, 平均(31.4±3.3)min。对照组男20例, 女15例;年龄9~50月, 平均(37.3±10.5)月;体重8~23 kg, 平均(14.8±4.9)kg;手术时间90~157min, 平均(136.3±29.6)min;CBP时间48~64min, 平均(52.8±4.5)min;阻断时间30~37min, 平均(33.1±3.7)min。两组患者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观察组采用雷米芬太尼快速通道麻醉, 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15~0.20mg/kg、维库溴铵0.1mg/kg、雷米芬太尼1~2mg/kg, 行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采用雷米芬太尼1mg/(kg·min)静脉持续滴注。采用PCV模式机械通气, 吸入异氟醚1.0%~1.5%, 术中体外循环(CPB)时用丙泊酚20~50mg/(kg·h)靶控静脉输注维持, 并根据每个患儿的具体手术情况适当调整雷米芬太尼用量。拔管指征为:对刺激有反应, 能配合;心脏指数>2.0 L/(m2·min), 无难以控制的心律失常;肺活量>10 m/kg, 吸气负压超过-1.96 kPa, pH>7.3,PaO2>10.67 kPa;胸腔持续2h引流, 出血量<100 ml/h;尿量超过0.5 ml/(kg·h);体温>36℃。

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常规麻醉, 术后常规拔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应用1种以上镇静药物4例 (11.43%), 明显低于对照组组11例(31.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2,P=0.041);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直接回病房者为33例(94.29%)和0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7, P=0.004);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7.2±3.2)d和(12.8±4.5)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4, P=0.037);两组术后进食时间分别为(4.0±1.1)d和(8.1±1.9)d, 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t=2.438, P=0.020);两组住院费用分别为(16123.5±1276.1)元和(18567.4±1014.5)元,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4.354,P=0.003);观察组术后未见肺部感染和支气管痉挛, 对照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 支气管痉挛2例,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VS 11.29%, χ2=53.89, P=0.026)。

3 讨论

在外科手术中, 麻醉方式与麻醉药物的选择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快通道麻醉用于心脏手术具有常规麻醉无法比拟的优势, 避免气管导管刺激引起的血压高、心率快和氧耗增加, 减少长时间机械通气引发的呼吸道并发症;早期气管拔管, 患者可尽快ICU, 减轻患者的身体痛苦和经济负担[2]。虽然快通道麻醉具有明显优势, 但在病例选择时也有严格的适应证要求, 还应熟练掌握早期拔管指征, 选择病情较轻和手术难度较小、术后无活动性出血、无心律紊乱及重要脏器并发症的患者, 并在拔管后严密监视患者各项体征, 鼓励患者术后深呼吸, 避免二次插管。

快通道麻醉技术实质上是平衡麻醉或复合麻醉[3]。与传统麻醉相比, 快通道麻醉最大不同就是术后即刻或尽早拔管, 要实现术后尽早拔管就必须减少术中阿片类麻醉药物的应用剂量。传统心脏手术由于需要采用大剂量芬太尼术中维持, 因此会抑制患者术后呼吸功能, 导致术后过度镇静, 延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延迟气管拔管。快通道麻醉采用中等甚至小剂量芬太尼复合强效吸入麻醉药, 可有效抑制手术麻醉所致应激反应, 加快术后苏醒[4]雷米芬太尼属快速代谢型阿片受体类麻醉剂, 应用于心脏麻醉, 很少引起儿茶酚胺释放和术中记忆, 多数患者可在术后5 h内拔管。

[1]冯裕, 梁真科, 刘庆龙, 等.快通道麻醉与常规麻醉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对比研究.当代医学, 2010, 16(20):89-90.

[2]王嵘, 王伟鹏, 李立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快通道麻醉与常规麻醉的对比研究.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8, 5(8): 419-422.

[3]曾静贤, 夏淑轩.氟比洛芬酯在妇科腹腔镜快通道麻醉技术术后镇痛的应用.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8, 12(4):16-17.

猜你喜欢
雷米先天性芬太尼
第一个穿越大瀑布的人
家教世界(2022年31期)2022-11-28 05:30:58
第一个穿越大瀑布的人
第一个穿越大瀑布的人
做人与处世(2022年4期)2022-05-26 20:27:46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复制爱因斯坦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