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师亚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每每都被关注,相比之下,课前谈话的有效性却似乎有点被冷落。这样做其实是不应该的。因为在公开课、观摩课、竞赛课等一切凭“借班”来完成的课,一般都有课前谈话,而且课前谈话的效果,不但会直接作用于“课前”,还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的“正式上课”。也就是说,课前谈话的效果既可以实现课的效果的“正迁移”,也可以实现课的效果的“负迁移”,关系重大。
那么,如何实现课前谈话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必须把握以下“四个要素”。
一、拉近距离
也就是说,执教者要利用有限的课前谈话时间,把与学生的距离拉近。“借班”上课,教师与学生是“生面孔”,虽说学生对老师可能会存有好奇心,但毕竟是“第一次”见面,心理、情感等都难免会有“距离感”。所以,通过谈话,把“距离”拉近,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拉近距离这件事上,我比较崇尚“‘先生夺人”的做法。也就是说,在“谈话”中,尽量教师作“主宰”,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独自的出色表现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打动学生。有的教师喜欢跟学生对话,甚至发问(如问学生有什么爱好,当地有什么特产、名胜等),这样做不是不可以,但容易遭遇尴尬,因为学生是“千变万化”的,弄不好你“借”的这个班的孩子正好是不怎么善于表达的,于是非出现冷场不可,如此,就非但没有把距离拉近,反而使距离“远”了。所以,“对话”“发问”都是比较冒险的做法。但如果教师让自己来表现,课堂的驾驭权、控制权便自然都在自己手中,“谈话”的进程也自然会顺风顺水(因为是事先做了充分准备的)。有教师可能会问:教师作主宰怎行?其实,这样的“主宰”是不违背“课理”的,因为这是在课前,目的是拉近距离。
二、文本联系
这是很好理解的,就是指课前谈话的内容一定要与所上的课文有联系,使课前谈话与课堂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两张皮”。当然,联系也得有分寸,不能让课前谈话成为课堂教学的“翻版”(即把在课堂上要学的内容拿到“谈话”中来)。从这个意义上讲,“联系”便有了讲究,一种科学性的讲究。这个讲究,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达,即:联系而不“重叠”;联系而不“刻板”;联系而不“庸俗”。
三、学习状态
课前谈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拿那几分钟时间来与学生“搞搞关系”——什么“一回生,两回熟”、什么“新朋友变成了老朋友”、什么“初次见面,送个礼物给你们”……课前谈话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通过“谈话”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状态,譬如积极性、主动性、急切性、渴求性、愤悱性,等等。状态是靠引发的,而“引”者本身就必须要有状态。课前谈话的引者自然是老师,所以,在进行课前谈话时,执教者自己一定要进入状态,譬如饱满的热情、充分的自信、轻松的神态、淡定的气度等,以状态影响状态,以状态换得状态。
四、获得新知
这是常常被忽略的。以为课前谈话就是想办法让学生轻松起来,让课堂轻盈起来,甚至让教师自己也轻快起来。殊不知,课前谈话的那几分钟,也是生命的几分钟,成长的几分钟,学习的几分钟。说“生命”“成长”可能“口味太重”,“学习”总不应该鄙弃吧。所以,很好地利用课前的几分钟,让学生从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新知”,应该成为课前谈话的应有之意。因此,我认为,有效的课前谈话应该是“谈话”与“习得”共处、共振和共升的。
为使上述的“抽象理论”让教师们有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下面我选三个实例作具体说明。
实例一:《独坐敬亭山》(四下)的课前谈话
2010年,浙江省中西部地区第三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比观摩活动在丽水举行,一位姓张的老师,因为进度的衔接问题(所上的课文已被原年级上掉),组委会决定让张老师把要上的课文由原来的四年级移到三年级来上。他抽到的班级是三(7)班,于是张老师即时生成了以下一些个人信息,并借助这些信息与学生进行了有趣的课前交流。
师范学号:37
电子邮箱:zI37@163.com
曾用小灵通:9642537
曾用手机:13367842137
实例二:《晏子使楚》(五下)的课前谈话
在浙江省第六届(2005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评比活动中,江山的陈小红老师作了这样的课前谈话:教师讲了两个故事。①歌德的故事。有一天在狭窄的小路上散步,歌德与一贵族相遇了。谁也没给谁让路。贵族傲慢地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歌德却彬彬有礼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说:“我恰恰相反。”②邓小平的故事。1974年,邓小平联大发言完后在休息室碰上苏联外长葛罗米柯。邓小平的个头在四川人里虽算中等偏上,然而并排站在葛罗米柯身边竟只到葛氏腰部。葛罗米柯显然注意到了这点,于是手臂自然地横过去摸着邓小平的头用很亲切的口吻对邓小平说:“小平同志,您刚才的发言精彩极了,您真是个了不起的外交家,只可惜您的个子太矮啦。”邓小平也把手臂自然地横过去,摸摸葛罗米柯的屁股,谦虚地说:“这是哪儿的话。”讲了故事之后,教师板书“晏子”,让学生想想古代都有哪些人名中是带有“子”字的,从而了解“子”表示的是古代对有学识的男子的尊称。
实例三:《匆匆》(六下)的课前谈话
2012年,在全国第九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观摩活动中,黑龙江的赵昭老师演绎了如下的课前谈话。
师:来,我们来记记看,看谁的记性好,能很快记住下面的诗句。请注意听(教师念,然后让学生记诵)——
早晨是上眼线
晚上是下眼线
两眼一眨
就是一天
师:不错,听一遍就记住了。再听(师念道)——
正月是左脚板
腊月是右脚板
两脚一跨
就是一年
师:谁记住了?(很多学生举手,教师指名一学生记诵)真不错,又记住了!再听(师念道)——endprint
人生如此短暂
人人都是利箭
在追求的箭靶上
你射中了几环
师:谁再来记记看?(再指名记诵)厉害,记得很不错!那么,能够把三小节都记下来吗?(学生纷纷举手,教师先指名记诵,然后让全班学生一起记诵)
师:同学们的记忆力真不错!现在,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人生的名字叫什么?
(学生答不上来)
师:人生的名字叫遥远。
师:遥远的名字叫什么?(稍作停顿)叫等待。等待的名字叫什么?叫岁月。岁月的名字叫什么?叫匆匆。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叫作《匆匆》的课文。
看得出,实例一中的张老师是睿智的,在抽到三(7)班的时候,能够马上调动记忆,形成如此之多的跟“3、7”有关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很有效地表达了一个主题:张老师与你们三(7)班非常有缘。有缘的人在一起,应该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一种难舍。于是,在这样的谈话氛围中,师生之间的距离即刻“拉近”了。但是,也仅仅只是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在交流的信息中,与文本《独坐敬亭山》有联系吗?没有;学生在与这些信息作交流时获得了新知吗?也没有(充其量是让学生产生了一点好奇);同样的,这样的“信息提供”式的交流,也很难说有助于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引发了。因此,这个课前谈话虽折射出了执教者的睿智,但对照“四要素”,还是有明显的不足。
实例二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课前谈话。小孩子是很喜欢听故事的,用讲故事的方式与学生作交流,是“投了”学生的“所好”,因此,这非常有助于师生之间距离的拉近。老师讲的两个故事,与文本也有很好的联系,故事中的歌德与邓小平简直就是《晏子使楚》中的晏子。两个故事,对学生来说,也是“新知”的获得,因为学生未必知晓这两个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讲,听了两个故事之后,或许还能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所以,这两个故事又不啻成了学生学习文本的“拓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陈老师的这个课前谈话,真正践行了“‘先生夺人”——教师顾自讲故事,学生只有“听”的份。稍显不足的是,用故事来演绎,课堂的气氛可能会有些“平”,所以,对引发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可能会有些“慢”。
实例三的课前谈话,可谓精彩绝伦。学生即时记诵了一首诗,这无疑是“新知”的获得。诗的主旨所表达的是“时光流逝之快,当珍惜”,这不但与文本的主旨完全吻合,而且,与课题《匆匆》一脉相承——简朴的诗句简直就是对课题所作的极其准确的阐释!而教师与学生的“念、记”互动,不仅是在作“言语”的把玩,更是在作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感应和友好关系上的“配对”;在让学生记诵了诗句之后,教师所作的一番富有激情的、富有律动的、富有感召的言辞,让“谈话”提升了境界和高度,也似乎让“课前”提前进到了“课中”。这无疑又是极好的师生之间距离的“拉近”和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引发”。因此,我要说,赵老师的这个课前谈话,是“拉近距离”“文本联系”“学习状态”“获得新知”一应俱全的,不失为课前谈话的典范。
(浙江省常山县教研室 324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