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体育必修教材与学生兴趣的有机结合

2014-02-22 07:21赵宴举王涛
关键词:学生兴趣结合高中体育

赵宴举 王涛

[摘要]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连学生最喜欢上的“体育课”也出现了“厌学”。但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如何将高中体育必修教材与学生兴趣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体育 必修教材 学生兴趣 结合

身体的发展是人的综合素质提高的物质前提,而上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则是促进身心发展进而促进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依据大纲要求,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学会科学地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掌握一项或几项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而新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了:教育应以人为本,应充分发展学生的极大潜力。

综观当前大多数体育课现状是:一、严格按照大纲,教材要求,按部就班进行教学;二、凭教师的特长,主攻一门,放弃一部分内容;三、根据学生的喜好,学生想玩什么就上什么内容,整个体育课杂乱无章,无连续性。

这类教学的弊端,造成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应有的主体地位并未能真正得到体现,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身顺心违”,始终总有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照顾到,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进而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形中也失去了体育课应该发挥的作用。中学生普遍对体育课缺乏积极性;体育教学往往是事倍功半。而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调动情感、完成课的任务,是每一位体育教师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从目前上课的现状来看,常规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无法调动,因而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没有积极性。不愿参加运动、既使上课也属被动,上课不活动与不愿活动的占较大比例。长此以往,学生的身体素质将不断恶化,身体运动能力将不断下降,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如何将高中体育必修教材与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有机结合起来是新世纪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体育是一种以技能学习为主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能、技能和运行行为的改变。从健康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运动需求和运动表现都不尽相同。而体育兴趣则是人们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和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者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人的体育兴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而不断变化。但更重要的条件是在社会需要原则和个人适应原则下,在学校教师有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主体活动培养起来的。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成为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保证每个学生受益的前提出发,充分注意到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种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确定了学习目标和有弹性的学习内容。

体育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校确立的范围内,选择一到两个项目作为重点学习的内容,以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发展他们的爱好、习惯。这样,在高中阶段,学生逐步参与到了课程建设中来。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的体现和积极性的发挥。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要让学校体育学习能为终身体育服务,除了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充分利用各种用于体育与健康活动的场地,设施和器材。应强调积极进取、敢于拼搏、永不停息的精神。同时,也应该完善有效的评价机制:评价时应关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时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

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器材和时间,将高中必修教材与学生兴趣有机结合起来:笔者结合自己日常的教学,认为首先教师在选择和设计课堂内容时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趣味性、难度性。

科学性;在教学上做到难易合理,新旧教材搭配得当,一般来说,课的前半部分学生的精力和体力充沛,注意力较集中,应把新授内容和运动负荷较小的教材以及灵敏、速度、柔韧和协调性的练习内容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课的后半部分学生体力有所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为使学生保持学习的兴奋性和积极性,应把竞争性较强的游戏、比赛、测试、力量性、耐力性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

趣味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且牢固。采用多媒体这一新生事物在学生的眼中是新鲜好奇的象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实质上是给学生一种新异的刺激,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射,换句话说,就是采用新颖的教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篮球基础配合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我们设计了一个篮球基础配合课件,利用声音、图像、动画来表现篮球基础配合的全过程,比较形象的展现了篮球基础配合的动作要点、动作方法、移动路线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使学生快速的掌握此项技术。

难度性;有关研究表明:人们从语言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而利用视觉加听觉获得的知识可接65%。在以往的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学中,抽象的知识往往以语言描述为主,即使使用一些挂图、模型等直观手段也显得较为呆板。采用多媒体课件可利用二维、三维等动画设计,全方位地剖析难点,化难为易,使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理现象变得生动形象,加快了学习速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另外,还可以将每节课的时间一分为二,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必修教材的教学,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的时间里,按照学生的意愿分组,原则上一学年不变,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器材,也提倡学生自备器材,按照项目的要求,轮流分组指导。

这样既顺利完成了大纲要求的内容,也照顾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但它的前提是要将教材内容加以提炼,避免内容纷繁杂乱。否则,这节课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

猜你喜欢
学生兴趣结合高中体育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