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统计学原理教学改革初探

2014-02-20 00:03:09简学琴
科教导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改革

简学琴

摘 要 本文结合独立学院统计学原理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特点,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更好地为独立学院培养有特色的专门应用型人才服务。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统计学原理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Independent Institute Statistics Principles Teaching Reform

JIAN Xueqin

(Foreign Trade and Business Colleg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52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independent college "statistical principles" teaching practice and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teaching content,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teaching reform,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better training for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ependent colleg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statistics principle; teaching reform

獨立学院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统计学原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方法论课程,该课程中所涉及的内容和方法适用于国民经济各行业的需求,有广泛的适用性,对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六年独立学院的教学实践,结合课程特点和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初步建立了独立学院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1.1 合理调整内容顺序,提高教学实效

我们选定《统计学原理》(黄良文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作为教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两大块。描述性统计部分包括统计调查与整理和综合指标,这部分内容实用性强,理论简单,难点是综合指标部分公式的理解和记忆;推断性统计部分包括抽样估计、假设检验、相关分析、指数分析和动态数列分析五个部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数学基础,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

教学内容在顺序上一般是先讲描述性统计,再讲推断性统计。对于推断性统计的教学,大多数教师是本着忠实于教材的原则,按照先理论后应用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一般会先讲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内容。由于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涉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内容抽象难懂,学习时间又在下半学期,学生对这门课程已经逐渐失去了新鲜感,因此学生不但容易产生两极分化,而且还会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相关分析、指数分析和动态数列分析,相对于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来说难度较低且两部分联系不紧密,指数分析需要用到综合指标中平均数的知识,而动态数列分析中的求直线趋势方程又可以看成自变量为时间的回归分析。因此在教学中按照:综合指标指数分析相关分析动态数列分析抽样估计假设检验的顺序,章节之间的联系更紧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虽然教学内容调整后让学生能由易到难的学习,使学生能很快体会到统计学这门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但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会受到影响,为此在课程结束时须按教材的顺序对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

1.2 引入简化公式,方便学生记忆

统计学原理中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公式可以恒等变形后用简化公式代替,方便学生的记忆。比如:相关系数与一元线性回归直线方程中的回归系数,若记,则。简算公式既方便记忆,同时也能更好地解释和同号的原因。

1.3 增加统计软件的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传统的统计学原理教学中注重理论的推导过程,偏重手工计算,因此在教材中普遍没有介绍SPSS和SAS等统计软件的使用,而将统计软件的使用作为非统计专业学生继续学习统计学的选修或自学内容。SPSS是世界上最早的统计分析软件,它不仅具有深入的数据分析功能,而且还有非常强大的统计绘图功能。通过SPSS统计软件的学习,模拟实际工作中数据处理和图表处理,提高学生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利于学生扩宽就业面,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快速完成职位的提升。

1.4 适当引入双语教学,突出办学特色

独立学院要想长期发展,必须办出特色。国际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大的趋势,很多独立学院提出“精专业、通外语、重实践”的培养目标,在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SPSS软件多为英文版本,在SPSS操作界面的教学中采用中英双语教学,对SPSS的输出结果尽量用汉语讲授,结合统计学知识解释实际含义,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模式和英语应用能力。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型启发式教学法,近年来各类高校的教师在统计学及相关课程的教学中运用该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科书上的例题只是统计方法和计算公式的简单应用,而案例教学是对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通过案例教学,可以直观引入概念,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体验问题解决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更好掌握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

2.2 问题探究法

问题探究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造条件,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并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统计学原理课程中有很多复杂的公式,一些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望而生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实际上很多公式原理简单,只要讲清了它们的来龙去脉,学生自然能写出来。比如通过解释离差公式的原理,可以同时理解平均差公式和方差公式。不仅让学生能自己写出公式,也将“转化”的数学思想渗透到学生的探究过程中。

2.3 分组教学法

以大学生生活消费调查为例,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调查报告的写作和调查结果的展示都作为各个小组的作业,要求小组成员集体完成。这种小组式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同学之间增进了解,又有利于工作中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既是一个知识实践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情商、增强课程趣味性的契机。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统计学原理课程的考试主要是以笔试为主,重点考查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统计方法的应用,只能手工或用计算器计算。由于统计分析一般计算量非常大,受考试时间的限制,对知识的考查深度和广度都不理想。结合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大纲和考试大纲,统计学原理的课程考核体系由期末笔试、平时上机测试、统计调查报告、作业考勤四部分组成,每部分所占总成绩比例为6:2:1:1。这种综合评价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自身优势,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根据上机测试、作业等情况的反馈,能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董春玲,王锐,王晓宇,王金會,王爱英.《统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18-30.

[2] 冯蕊.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统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3(1):125-126.

[3] 蒋园园.独立学院统计教学的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8):153-154.

[4] 崔木花,侯永轶.浅谈案例法在经管类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115-116.

[5] 王玖,孙红卫,韩春蕾,相静.案例+任务驱动法在医学生统计软件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2(2):153-154.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教学改革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3:38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45:58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59:10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9:03:37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9:00:06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04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0:36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9:54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