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文
摘 要 不论是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还是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教师都应该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展开工作,以便恰当地解决各种问题。本文通过问题的提出说明教师思维方式的重要性,通过“想”和“做”两方面阐述教师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最后总结教师思维方式能力提升的途径。
关键词 思维方式 基本特征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Importance of Teachers' Way of Thinking
WANG Jingwen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
Abstract Whether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and education reform, or the need of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have good thinking skills, the use of the correct way of thinking to start work in teaching, so that the right way to solve various problems. Issues raised by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teachers' way of thinking, through the "want" and "do" describes the basic features of both teachers' way of thinking, and finally, summarize the ways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eachers' ways of thinking.
Key words way of thinking; basic features; thinking ability
1 問题的提出
思维是人类理性地把握现实对象,进行精神生产的重要环节。思维方式,指的是思维主体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手段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认识、判断、处理客观对象的方式,在世界观最一般的方法论思想和价值观念基础上形成的哲学层次上的思考方式。①对照概念,现在我们的很多教师还达不到这样的思维(方式)。比如一个学生不完成作业或是做错了事情,老师经常会以责备的口吻质问,而且根本不给学生解释的机会,以压制性的方式解决问题。再比如教师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是注重结果不分析根源,有时候事情是解决了,但是这都是治标不治本,这也反映了教师处理事务时思维方式的不对。教育现代化要求每一位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习惯,积极培育现代化教育所需的思维品质,以形成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现代教师的思维方式。
2 教师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2.1 认知水平
在课堂,大家应该经历过这样的情形,如果两个学生在课上窃窃私语,老师则会以提问题的方式“教训”他们。虽然老师达到了维护课堂纪律的目的,但是对学生来说是不是让他当众出丑了?他会不会因此厌恶老师?这样看来,老师的这种做法并没有达到长期的治愈效果。提问本来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途径,应该客观对待,而纪律问题老师应该用管理的方式进行教育,这就说明了老师一开始的认知思维出了问题。
2.2 专业技术
各行各业的人在自己的工作中都有各自判断的思维方式,而这属于专业技术。比如理发师给顾客做造型的时候他的头脑中有很多样式为他参考,医生在给病人诊断病因的时候会向病人询问病情,从而寻找病因,最终对症下药。作为教师,是不是也应该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往往老师就缺乏这种专业技术,因为他的头脑中没有这样的思维作支撑,故不能解决问题,或许老师面对学生不像医生面对病人,询问清楚病因就解决问题了,学校里学生产生的问题经常是不定因素居多,老师难以把持,不能靠主观想象,这就说明若没有扎实的专业技术,教师所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单一、缺乏缜密的思维。
2.3 说话方式
往往有些学生和老师理论的时候强词夺理,有些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能就会生气,直接用老师的“特权”在言语上压住对方。遇到这类的问题,说明教师的思维方式表现为话语能力低。说话方式的不同,表现出教师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这种思维方式往往表现在教师对事态的情绪掌控上。
2.4 行为举止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向学生展现着他(她)的人文素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言传身教。教师的行为举止则是受到大脑思维的指挥,比如有学生在课堂上气恼了老师,老师也不顾自身形象立刻让学生“滚出”教室,学生要是出去也是给老师面子,但学生偏偏又不出去,这时候的老师就尴尬了,不知所措,很难收场。其实,在老师自己受气的时候,一定要稳住情绪,冷静思考,而不能毫无顾虑地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更何况结果还适得其反了。赞可夫曾说过一句话:“在你叫喊之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老师。”
2.5 管理方式
教育离不开管理,但教育科学不是管理科学。教育科学主要是一门指导和启发的科学,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的科学,是研究师(下转第165页)(上接第101页)生如何交流的科学。教育姓“教”,不姓“管”。②这往往也是大多数老师的通病,大大小小的事,通常以“管”为主。比如在班里给同学们制定班规,学习成绩进行评比,卫生状况搞检查,导致了学生闹事有班规,学生成绩好坏看评比,卫生做不好全校通报的局面。如果这都需要“管”的方式呈现,教育的意义何在呢?想必教师的这种“管”的思维并不能达到教好学生的目的。
综上所述,是通过从“想”和“做”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从五个方面描述教师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做一个聪明的教师》书中,王晓春老师剖析了教师的各种常见的不良思维方式,分类详细,比如固化思维、封闭思维、短线思维、漂浮思维、非逻辑思维等,这都是表现出了教师思维方式的特征。对教师思维方式基本特征的描述,是为了了解教师教学中出现的“病因”,以好“对症下药”。
3 教师思维能力的提升
关于教师的思维能力,顾明远教授曾指出:教师能力中“一个综合能力就是教师的思维能力。虽然教师的思维能力既不是知识,又不是技能,但它却支配着教师的一切行为,是属于更高层次的能力,而且是不可或缺的”。③根据我们对教师思维方式基本特征的大致了解,就要寻找提升教师思维能力的途径,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首先要树立教育科学观。杜威曾明确指出:“我們的一些学校存在着课程繁多的弊病,而每一门课程必然也有繁多的材料和原理。我们的一些教师不单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个别指导,因此他们的任务就变得繁重了。如果不找出某些统一的线索,不找出某些简化的原理,那么事先就注定必然会导致混乱的局面。”④这就说明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相脱离了,教师必须具备教育科学精神,掌握一套规范的专业技术,作为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的桥梁,为的是把教师所储备的专业知识有效合理地用一种规范的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
其次要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但是我们现在处在信息全球化,科学技术引领的时代,日益增强的政治交流、经济交流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将会不断冲击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我们也必须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才能与时俱进。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不断地有自我意识地去培养,去形成。
最后在树立了教育科学观和教育科学精神,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有学者从教师的思维方式转向的变化提到:从还原性思维转向整体性思维;从线性思维过渡到非线性思维;从实体思维演进到关系思维;从静态思维走向过程思维;从二元对立思维走向多元共存思维。⑤还有学者提到把情感型教学思维运用于教学过程,或运用后现代知识观中教学思维方式优化的路径等。不论哪种方法,都是要建立恰当丰富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到教学当中。
综上所述,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提到教师思维能力的方法,对教师思维方式提出了很多的见解,本文通过先树立正确的教育科学观,再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最后综合了各个学者的阐述,从不同的方面总结出提高教师思维能力的方法,以使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优化教学的参考,也是对教师达到专业化发展的借鉴。
注释
① 钱春旭.论现代化教育与教师思维方式的变革[J].教育探索,2000.10:63.
② 王晓春.做一个聪明的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10.
③ 顾明远.教师思维是属于教师高层次的能力——《教师思维论》序[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4):3-4.
④ 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6.
⑤ 张新海.论教学研究思维方式的当代转向[J].河南大学学报,2010.11: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