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管理在改善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懈怠感中的效果研究

2014-02-19 07:20聂琳琳王碧倩李蔚车风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

聂琳琳 王碧倩 李蔚 车风

[摘要]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管理在改善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懈怠感中的效果。 方法 将本院心内科4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名,对照组进行心内科常规管理和分工,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管理,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评价两组护理人员在护理管理干预前后的工作懈怠情况。 结果 两组护理人员经过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各项指标得分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个性化护理管理可改善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懈怠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管理;护理人员;懈怠感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a)-0185-02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工作的内容也越来越精细化,从而使护理工作量大大增加[1],在工作量和压力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工作懈怠感逐渐增高。近年来,国内外对护理人员工作懈怠感的研究越来越多,有学者认为,对护理人员实施个性化的护理管理对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懈怠感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主要以2012年3月~2013年6月本院心内科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个性化护理管理在改善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懈怠感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心内科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2~45岁,平均(30.5±5.2)岁;学历:中专12名,大专18名,本科及以上1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0名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名。两组护理人员在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给予心内科的常规管理,按照本科制订的常规管理方法进行分工和统一管理。研究组护理人员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优化护理人员的资源配置,鼓励护理人员通过继续教育获得更高的学历,通过学习、进修、参加各种培训获得更多的知识;②实行责任护士竞聘上岗制,护士在责任护士和护士长的带领下进行临床护理工作;③采取分层次的管理和工作方式,实行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的管理制度,医生-护士-患者的工作方式,采用弹性休班的方法,实行责任护士24 h值班制度,护士长和责任护士跟随医师进行查房,然后在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的带领下完成临床护理工作,并由护士长进行监督;④每月评选出优秀护士,并给予相应的表扬和奖励[3];⑤鼓励护理人员在患者疾病治疗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发表意见,以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和工作意识;⑥多注意护理人员的情绪变化,对于有情绪的护士及时进行了解,并进行心理疏导,及时缓解其不良情绪,加强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1.3 评定方法

应用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4]评价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干预前后的工作懈怠情况。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共有15个项目组成,分为3个维度,主要包括低的职业效能感、情绪耗竭和去人性化。量表中各个项目均采用1~6分进行计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人员的工作懈怠感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理人员经过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各项指标得分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表1)。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职业倦怠(burnout)是指在繁重的工作下产生的身心耗竭和疲劳等状态[5-6],是当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中的压力时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主要有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7]。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较为繁杂,随着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要求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压力越来越高,极易产生工作倦怠感。护士执业倦怠是指护士不能面对工作压力所产生的一种极端的反应,表现为一系列的心理、生理综合征。护士面临的患者个体差异较大,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差异也较大。有研究显示,心内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环境、工作量、文化程度、工作时间的分配以及支撑等[6]。

有研究显示,给予合适的护理管理可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懈怠感,明确护士的工作责任,减少角色的冲突,提高护士工作的主动性,使得护士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8]。本研究对心内科20名护理人员进行了个性化的护理管理,结果显示,给予个性化护理管理的研究组的工作懈怠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个性化的护理管理可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懈怠感。采用个性化的护理管理时,针对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鼓励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9],实行合理的排班制度和管理,鼓励护理人员参与到患者的治疗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管理可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感,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使护理人员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余华.工作疲溃感问卷在我国护理人员中的测试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7,22(24):50-52.

[2] 王立英,杨莲荣,陈文峰.医院医生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09):46-47.

[3] 刘丽丽,王晓军,陈方娇,等.儿童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工作倦怠感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1):795-797.

[4] 岑琼.护士职业倦怠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 11(10):83-85.

[5] 吴秀云,赵延奎,王爱华.医院护理人员工作负荷、工作压力与满意度认知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5(4):490-492.

[6] 郭燕红.适应形势,锐意进取,促进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05-307.

[7] 孙淑梅,任广洁.人文管理提高高年资护士参加科内继续教育的积极性[J].吉林医学,2010,31(29):5261-5262.

[8] 柳光霞.临床护士压力源及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3):248-249.

[9] 谢强丽,周润,黄少益,等.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6):647-649.

(收稿日期:2013-10-08 本文编辑:袁 成)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管理在改善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懈怠感中的效果。 方法 将本院心内科4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名,对照组进行心内科常规管理和分工,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管理,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评价两组护理人员在护理管理干预前后的工作懈怠情况。 结果 两组护理人员经过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各项指标得分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个性化护理管理可改善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懈怠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管理;护理人员;懈怠感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a)-0185-02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工作的内容也越来越精细化,从而使护理工作量大大增加[1],在工作量和压力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工作懈怠感逐渐增高。近年来,国内外对护理人员工作懈怠感的研究越来越多,有学者认为,对护理人员实施个性化的护理管理对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懈怠感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主要以2012年3月~2013年6月本院心内科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个性化护理管理在改善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懈怠感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心内科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2~45岁,平均(30.5±5.2)岁;学历:中专12名,大专18名,本科及以上1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0名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名。两组护理人员在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给予心内科的常规管理,按照本科制订的常规管理方法进行分工和统一管理。研究组护理人员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优化护理人员的资源配置,鼓励护理人员通过继续教育获得更高的学历,通过学习、进修、参加各种培训获得更多的知识;②实行责任护士竞聘上岗制,护士在责任护士和护士长的带领下进行临床护理工作;③采取分层次的管理和工作方式,实行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的管理制度,医生-护士-患者的工作方式,采用弹性休班的方法,实行责任护士24 h值班制度,护士长和责任护士跟随医师进行查房,然后在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的带领下完成临床护理工作,并由护士长进行监督;④每月评选出优秀护士,并给予相应的表扬和奖励[3];⑤鼓励护理人员在患者疾病治疗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发表意见,以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和工作意识;⑥多注意护理人员的情绪变化,对于有情绪的护士及时进行了解,并进行心理疏导,及时缓解其不良情绪,加强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1.3 评定方法

应用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4]评价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干预前后的工作懈怠情况。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共有15个项目组成,分为3个维度,主要包括低的职业效能感、情绪耗竭和去人性化。量表中各个项目均采用1~6分进行计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人员的工作懈怠感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理人员经过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各项指标得分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表1)。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职业倦怠(burnout)是指在繁重的工作下产生的身心耗竭和疲劳等状态[5-6],是当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中的压力时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主要有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7]。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较为繁杂,随着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要求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压力越来越高,极易产生工作倦怠感。护士执业倦怠是指护士不能面对工作压力所产生的一种极端的反应,表现为一系列的心理、生理综合征。护士面临的患者个体差异较大,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差异也较大。有研究显示,心内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环境、工作量、文化程度、工作时间的分配以及支撑等[6]。

有研究显示,给予合适的护理管理可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懈怠感,明确护士的工作责任,减少角色的冲突,提高护士工作的主动性,使得护士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8]。本研究对心内科20名护理人员进行了个性化的护理管理,结果显示,给予个性化护理管理的研究组的工作懈怠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个性化的护理管理可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懈怠感。采用个性化的护理管理时,针对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鼓励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9],实行合理的排班制度和管理,鼓励护理人员参与到患者的治疗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管理可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感,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使护理人员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余华.工作疲溃感问卷在我国护理人员中的测试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7,22(24):50-52.

[2] 王立英,杨莲荣,陈文峰.医院医生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09):46-47.

[3] 刘丽丽,王晓军,陈方娇,等.儿童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工作倦怠感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1):795-797.

[4] 岑琼.护士职业倦怠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 11(10):83-85.

[5] 吴秀云,赵延奎,王爱华.医院护理人员工作负荷、工作压力与满意度认知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5(4):490-492.

[6] 郭燕红.适应形势,锐意进取,促进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05-307.

[7] 孙淑梅,任广洁.人文管理提高高年资护士参加科内继续教育的积极性[J].吉林医学,2010,31(29):5261-5262.

[8] 柳光霞.临床护士压力源及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3):248-249.

[9] 谢强丽,周润,黄少益,等.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6):647-649.

(收稿日期:2013-10-08 本文编辑:袁 成)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管理在改善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懈怠感中的效果。 方法 将本院心内科4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名,对照组进行心内科常规管理和分工,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管理,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评价两组护理人员在护理管理干预前后的工作懈怠情况。 结果 两组护理人员经过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各项指标得分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个性化护理管理可改善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懈怠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管理;护理人员;懈怠感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a)-0185-02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工作的内容也越来越精细化,从而使护理工作量大大增加[1],在工作量和压力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工作懈怠感逐渐增高。近年来,国内外对护理人员工作懈怠感的研究越来越多,有学者认为,对护理人员实施个性化的护理管理对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懈怠感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主要以2012年3月~2013年6月本院心内科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个性化护理管理在改善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懈怠感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心内科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2~45岁,平均(30.5±5.2)岁;学历:中专12名,大专18名,本科及以上1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0名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名。两组护理人员在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给予心内科的常规管理,按照本科制订的常规管理方法进行分工和统一管理。研究组护理人员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优化护理人员的资源配置,鼓励护理人员通过继续教育获得更高的学历,通过学习、进修、参加各种培训获得更多的知识;②实行责任护士竞聘上岗制,护士在责任护士和护士长的带领下进行临床护理工作;③采取分层次的管理和工作方式,实行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的管理制度,医生-护士-患者的工作方式,采用弹性休班的方法,实行责任护士24 h值班制度,护士长和责任护士跟随医师进行查房,然后在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的带领下完成临床护理工作,并由护士长进行监督;④每月评选出优秀护士,并给予相应的表扬和奖励[3];⑤鼓励护理人员在患者疾病治疗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发表意见,以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和工作意识;⑥多注意护理人员的情绪变化,对于有情绪的护士及时进行了解,并进行心理疏导,及时缓解其不良情绪,加强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1.3 评定方法

应用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4]评价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干预前后的工作懈怠情况。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共有15个项目组成,分为3个维度,主要包括低的职业效能感、情绪耗竭和去人性化。量表中各个项目均采用1~6分进行计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人员的工作懈怠感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理人员经过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各项指标得分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表1)。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职业倦怠(burnout)是指在繁重的工作下产生的身心耗竭和疲劳等状态[5-6],是当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中的压力时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主要有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7]。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较为繁杂,随着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要求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压力越来越高,极易产生工作倦怠感。护士执业倦怠是指护士不能面对工作压力所产生的一种极端的反应,表现为一系列的心理、生理综合征。护士面临的患者个体差异较大,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差异也较大。有研究显示,心内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环境、工作量、文化程度、工作时间的分配以及支撑等[6]。

有研究显示,给予合适的护理管理可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懈怠感,明确护士的工作责任,减少角色的冲突,提高护士工作的主动性,使得护士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8]。本研究对心内科20名护理人员进行了个性化的护理管理,结果显示,给予个性化护理管理的研究组的工作懈怠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个性化的护理管理可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懈怠感。采用个性化的护理管理时,针对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鼓励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9],实行合理的排班制度和管理,鼓励护理人员参与到患者的治疗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管理可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感,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使护理人员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余华.工作疲溃感问卷在我国护理人员中的测试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7,22(24):50-52.

[2] 王立英,杨莲荣,陈文峰.医院医生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09):46-47.

[3] 刘丽丽,王晓军,陈方娇,等.儿童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工作倦怠感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1):795-797.

[4] 岑琼.护士职业倦怠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 11(10):83-85.

[5] 吴秀云,赵延奎,王爱华.医院护理人员工作负荷、工作压力与满意度认知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5(4):490-492.

[6] 郭燕红.适应形势,锐意进取,促进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05-307.

[7] 孙淑梅,任广洁.人文管理提高高年资护士参加科内继续教育的积极性[J].吉林医学,2010,31(29):5261-5262.

[8] 柳光霞.临床护士压力源及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3):248-249.

[9] 谢强丽,周润,黄少益,等.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6):647-649.

(收稿日期:2013-10-08 本文编辑:袁 成)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内观疗法干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效果评价
护理管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应用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儿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调查与研究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