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万芬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药学部,河南南阳 473003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方万芬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药学部,河南南阳 473003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的疗效。方法资料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共11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7例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57例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情况、临床症状及心绞痛发病次数。结果治疗1 w后,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降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ST变化(2.12±0.51)mm,FIB水平(4.87± 1.11)g/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3.09±1.24)次,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4±2.31)次,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具实际应用价值。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稳定型心绞痛;糖尿病
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要病症,具病起突然、病情较重等特点,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绞痛的概率更高。阿司匹林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药物,对胰岛素抵抗无增强作用,与氯吡格雷联用能够提升疗效[1]。该研究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的疗效,资料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共114例,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共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7例,男女比例36:21,年龄31~72岁,平均(53.67±2.15)岁;病程1~8年,平均(5.28±1.27)年。对照组57例,男女比例33:24,年龄32~70岁,平均(52.47±3.81)岁;病程1~7年,平均(6.07±1.13)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稳定型心绞痛依据中华心血管疾病杂志委员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于2000年修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进行诊断;糖尿病依据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2]。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症状符合临床相关诊断标准者;同意治疗方案者。排除标准:近期(30 d内)有出血史或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者;PLT<100×109/L者;出血倾向者;肾、肝功能严重损伤者;相关用药禁忌症者;不配合治疗方案者。
1.4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心肌缺血、缺氧改善等对症治疗,配合进行降糖类、硝酸酯类药物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口服,300 mg/次,1次/d,连续用药3 d,剂量改为100 mg/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盐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75 mg/次,1次/d,两组疗程均为4 w。
1.5 疗效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情况;观察患者ST变化、FIB水平、血小板计数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发病情况[3]。
1.6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8.0软件包统计分析,一般资料应用(±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小板凝聚率
两组患者治疗1 w后血小板聚集情况较基线时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小板凝聚率(±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小板凝聚率(±s,%)
组别例数(n)基线治疗1 w后治疗4 w后研究组对照组57 57 54.27±3.57 54.61±2.33 32.64±5.28 41.39±5.67 35.24±4.62 43.97±1.06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疾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ST变化情况及FIB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疾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s,n=57)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疾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s,n=57)
组别ST变化(mm)FIB水平(g/L)血小板计数(×109/L)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3.51±0.75 2.12±0.51 3.43±0.52 2.24±0.57 6.42±1.68 4.87±1.11 6.18±1.65 6.12±1.03 171±51 158±60 172±46 160±59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次数对比
经治疗,研究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为(3.09±1.24)次,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64±2.31)次,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
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是心血管内科的急重病症,相比于单一的稳定型心绞痛,该病症持续时间较长,患者疼痛感更加强烈,且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其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血小板在破裂斑块上的聚集率升高,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形成血栓阻塞动脉,引起心肌缺氧缺血。因此临床以抗血板凝聚为治疗的关键。该研究选取114例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研究组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的活化部分通过乙酰化能有效抑制血栓素的生成,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氯吡格雷同样可用于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且对磷酸二酯酶活性不具影响,在本研究中使用两种药品联合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凝聚情况,可得两组患者基线水平时的血小板凝聚率无显著差异,治疗1 w后开始显著下降,且研究组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4 w后该指标开始趋于稳定。上述结果与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相关,该药物可选择性作用于血小板受体与ADP(该作用不可逆),抑制二者结合,从而缩短血小板寿命,达到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的目的;本品与阿司匹林联用,能够有效增强阿司匹林的药效,起效时间更快,同时该药与胰岛素抵抗无相关性,适用于糖尿病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可得经治疗研究组的ST段变化与FIB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相关研究表明ST段变化对预测患者的预后具一定参考价值,由此该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更好[4]。另外,氯吡格雷对FIB及D-二聚体具抑制作用,该机制能够稳定破裂斑块,实现疾病的治疗目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可得研究组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联合治疗改善心绞痛症状效果更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予阿司匹林治疗易产生阿司匹林抵抗,由此治疗过程因严格控制血糖、体重等,尽量降低其可能为治疗带来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1]鄂维琴.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于稳定性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25(31):129,132.
[2]王洪涛.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绞痛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36(263):139-140.
[3]董海平,吴中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使用药物与临床,2013,16(8):747-749.
[4]罗少权.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6):115-116.
R541.4
A
1672-4062(2014)08(a)-0008-02
2014-05-04)
方万芬(1964-),女,汉族,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药学部,本科,主管药师,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