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需要智慧和思考

2014-02-17 06:40李春雷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事件教育管理思考

李春雷

【摘 要】本文通过对“喊报告”事件引发的思考,说明教育管理需要智慧和思考。

【关键词】“喊报告”事件;教育管理;智慧;思考

一年前的一天,我刚刚接手一个“问题”班不久……

上午第二节课刚刚上课,上午由于没有我的课,我坐在办公室正在批改作业,语文蒋老师带着小昆进来了,蒋老师是一个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从表情上看,他非常生气。蒋老师看见我说:“李老师,你好好管管昆同学吧,上课不喊报告直接进来坐在座位上,还鼓动其他同学给他作证!”

小昆不屑一顾看了一下,说:“我敲门了没听见是你的事……”

看到这种场景,我当时怒火中烧,瞪了小昆一眼,“小昆,你会不会说话?!”

看我真的怒了,小昆于是很不乐意的低下头不吱声。

蒋老师继续说“现在学生正在上课,我先回班级,李老师麻烦你好好问问他。”

蒋老师转身下楼上课去了,等蒋老师下楼后,我继续盘问小昆,他还是坚持咬定自己喊报告了。经过和小昆反复交涉,他还是嘴很硬,不认为自己有错误。

我想了一下,一时也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再去盘问只能使问题僵化,也失去了意义。

突然,一个灵感涌上心头,何不将计就计……

我说“你先出门考虑一下,把你的理由想充分了就可以找我。”

大约过了半分钟……

小昆在门口,喊了声报告,没等我回应,推门而入。进门就说“班主任,我觉得我没问题。理由是……”

没等他说完,我示意他停住,我说:“你先出去,谁让你进来的?!”

小昆说:“我喊报告了。”

“喊报告我就一定听到了么?!我正忙着改作业。”我说,“再说,即便是你喊了,我同意你进来了么?!”

小昆哑口无言。

我说:“你已经是初三的学生了,应该知道喊报告必须经过老师允许才能进入办公室吧。如果别人不经你的允许,私自进了你的房间,你会是什么感觉呢?另外,你喊了别人不一定都听得到呀,只有别人作出回应时,才能证明他确实听到了。”

我继续问他:“小昆,好好想想,说说自己到底哪存在错误了?”

小昆说:“我确实喊报告了,可能他没听见,那他也不能大声训斥我呀。”

我反问他,说:“你说的‘他指的是谁?蒋老师?”小昆点了一下头。

我停顿一下,说:“从你刚才说话的方式上,就能够看出,是对老师的极大不尊重,难道教了你这么长时间了,你连老师叫什么都不知道么?为什么老师训斥你?不是因为你没等他回应就直接进班了么?这个时候你想到尊重别人了么?如果你和蒋老师调换一下,有个同学直接推门坐在座位上,你会怎么做?”

小昆说:“嗯,那我就问问原因。”

我说:“如果那个同学和你一样,就说自己喊了报告,赖在座位上不出去呢?”

小昆沉吟了半天,不再吱声。

我说:“你这学期的进步,我和其他科任老师都看得到,我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蒋老师还夸奖过你呢。”

小昆抬起头,惊讶说:“是么?!唉……。”

我平静地跟他说:“其实,谁都避免不了犯错误,但知错就改,才能够不断进步。理解和尊重都是相互的,你要想老师喜欢你,注意你,你就要先尊重老师。遇到事情也应该多多换位思考,为别人着想。不要求你一下子就改变很多,但每天改变一点,每天进步一点,试着做一下,你看看别人会怎么看你?”

小昆坚定地点了点头,说:“好!”

后来,小昆坚持说要到蒋老师那道歉,我同意了。

这个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上课再没有出现不尊重老师的情况,注意力也集中了,成绩也在持续上升……

事情已经过去好久了,小昆也到自己理想的学校学习了,我每当回忆这件事不断地总结和反思自己。

心理角度:这件事情主角小昆由于长时间父母在外地,晚上常常自己睡,每天发生的快乐和不快乐事都是自己来承受,缺少安全感。导致他性格上敏感、好胜,他渴望被关注,渴望被关爱,在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寄希望通过恶作剧等一系列方式引起家长、老师的注意,于是逐渐陷入恶性循环的状况。而当我提到老师们的关注和夸奖后,他态度马上转变过来了。这说明从心理上他能够从教师中找到安全和归属感,所以他就能很快转变观念,向优秀的同学看齐。后来,我也和家长联系,争取让他父母有更多时间陪他。

教育方式问题:教育学生不能一味责骂,而是要从思想上感化。我以前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常常因为急躁而对学生发火,学生当时是怕了,但是事后的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学生没有从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就不能够做到真正的改变。处理学生应该三思而后行,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能够把握学生的思维,和谐的解决班级出现的问题,就会起到理想的效果。

对待事物的方法:用更高更广的角度来看问题。所谓高角度,就像刚才所描述的这件事一样,为什么当时我没有想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因为自己太纠结于学生是否喊报告的本身上了,而没有想到双方的彼此情况。如果能够站在双方的角度去考虑再解决,结果肯定不同。所谓广角度,如果能由此事挖掘到小昆问题的成因,是由于留守儿童缺少关爱,希望引起别人注意所导致的,如何帮助小昆调整心态,通过家校合作,使他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和人生观,那就会改变更多。在以后的当班主任过程中,我提醒自己应该多看,多听,多想,不要仅凭感觉下定论,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这样才能成为一位更好的教育者。endprint

猜你喜欢
事件教育管理思考
保罗·利科的“话语事件”思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热点事件中的“舆论搭车”现象探析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的状况成因及策略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