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泽忠
[摘要]高职生的技术化特征导致了技术意志所崇拜的物的逻辑在高职生头上滥用,消解了高职生的主体性存在,对高职生的成长极为不利。高职教育工作者、社团指导教师应给予高职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本文在探讨高职生技术化倾向种种表现的基础上,论述了对高职生实施人文观照的策略,认为社团活动应成为对高职生施行人文观照的理想路径之一,并从社团活动是高职生度过自由时光的重要方式、社团活动贴合高职生人性发展需求、社团指导教师的人文关怀作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高职生 技术化 人文观照 社团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3-0160-04
经过十余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领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也应看到,尽管高职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了大量的职业型、技能型人才,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适应面及就业状况来看,在高职生身上表现出来的技术化特征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而逐渐凸显,这对高职生的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本文在剖析高职生技术化倾向的基础上,着力探析高职生人文观照的实践路径,旨在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高职生健康发展。
一、高职生的技术化倾向
高职生的技术化倾向表现在多个层面①。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有一种说法虽不合理,但现实状况却很难改观,这就是:大部分高职生是以高考失败者的社会识别身份进入高职院校的。近几年,随着高中毕业生人数的逐年递减和注册入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普遍推行,人们对高职生的这种误解和不认同感仍在继续与强化。高职教育缺乏吸引力,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自身的顶层设计缺陷是主要原因。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发育不完善,缺少与高职高专院校接轨的本科与研究生类型的职业教育大学,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不畅,这使得高职生很难升本或读研。如此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阻塞了高职生的深造渠道,限制了高职生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入学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就成了高职生技术化倾向的逻辑起点,他们第一次真正地被社会分化了。
高职教育为特定职业群培养人才,具有鲜明的职业性。近年来,高职院校主动顺应市场设置专业,强化高职生的技能训练,以此提高高职生的就业能力,这既迎合了学生家长的期望,又贴合了高职院校的利益,也符合国家职业分工的“预定”,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大部分高职院校偏离和忽视了高职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价值追求,工具化、功利化倾向严重,人文素质教育被边缘化了。
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表明: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人的劳动越来越多地被机器所取代,一方面对机器的操作变得越来越简单,对普通工人的智力需求降低了,另一方面发明新机器、开发新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对发明创造者的智力需求升高了。如“傻瓜”相机的设计者付出了艰辛复杂的创造劳动,而“傻瓜”相机生产线上的普通员工却从事着相对简单的机械劳作。这正是马克思曾经揭示的社会智力分化问题。鉴于高职生入学前的知识结构和经学校培养后所能达到的既定素质,高职生毕业时想走向社会智力分化的高端岗位是比较困难的。有数据显示:绝大多数高职毕业生在中小企业就业,主要从事加工制造业,成为一线产业工人,其工作职责主要是保证生产流水线上的技术设备稳定运行。社会上考录公务员、选聘大学生村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报名资格一般要求本科起点,高职毕业生均被无情地挡在门外;专科生毕业两年以后才有资格考研……诸如此类的“条条”、“框框”,似乎“齐心戮力”地要把高职生的首个职业岗位限定在产业低端岗位上。
现代人在享受科学技术构建的舒适便利之际,在不知不觉中掉进了现代技术系统为我们设计的温柔陷阱。譬如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式的符合人生命节律的生产方式悄悄地转换为“三班轮换”式的符合机器运转规律的劳作方式。古代人在劳作中可以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而南山”的情趣,现代人在生产中却被机器灌输着令人昏昏欲睡的节奏。不仅如此,人们的思维方式也被技术意志所改造,“人对技术所构造的世界具有一个自适应的过程。人一旦适应了技术标准,技术标准便植入了人的思想,成为人的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认为那就是理所当然的,人的理性不知不觉便和技术理性融合在一起。人的主体性及能动性受到它的指导,人便成为了技术的规定性存在”,“理性的暴政”出现了。
由上观之,高职生在入学时被“技术路线”了,在高职院校被“技术教育”了,在生产中被“技术定位”了,在日常生活中被“技术服务”了(被迫享用技术产品,生态产品越来越少),甚至思维方式被“技术意志”了……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多个层面都被技术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二、高职生的人文观照路径
高职生的技术化倾向是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向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渗透的必然结果。科学技术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在物质生产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物质上的胜利反过来又强化和张扬了工具理性。众所周知,生产活动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而自然科学在研究对象时总是把对象看作是客观的存在物,把对象的神秘面纱全部扯掉(祛魅),经抽象化处理后,努力把任何个别事实全部归结为某种规律的作用和表现。在创造物质财富的时候,人们首先要算计对象,攫取对象所蕴藏的经济价值和效用,若它“交不出”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时,即是无用物,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一言以蔽之,“客体的、抽象的、算计的、功能的”的逻辑被技术活动奉为圭臬,工具理性由此膨胀开来。当物的逻辑泛用于人时——人被剥夺了人之为人的神圣性,不再有任何个别和独特的价值,人被降格为抽象的物,成为技术活动中的一个功能性部件一人性失落了,人“无家可归”了。为重拾人的尊严,找寻生存意义,我们必须重扬人文精神,用人的逻辑——“主体的、具体的、神圣的、自主的”逻辑解构在人身上不恰当运用的物的逻辑。承诺人是主体,就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个人的独特价值,人的神圣性和尊严得到切实维护,人就不会被降格为千篇一律的物,人的自主性在人不断地丰富与发展自身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基于此,笔者勾画出高职生(现代人)的人文观照路径(如图1)。须要强调的是,基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要坚持物质的基础地位,因为只有在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讨论人的精神需求和从事人文活动才是有现实意义的。
三、社团活动的人文观照意义
人文活动就是要按照理想的人性从事活动,追寻生存的意义。吴国盛先生指出:“理想的人是自由的人,或者说,‘自由是人之所以为人所最后持守的东西。一切人的价值、尊严、理想、美德,都要建立在人的自由之上。自由不是人特有的一种能力,而就是人的存在方式本身。自由的存在方式是‘为自己的存在方式。”笔者认为,高职生的人文观照层次至少应包括三个层次(如图2):第一个层次,给予高职生必要的自由时间,使其免受外界干扰与强迫,让其自我放松与恢复,达到“自在”状态;第二个层次,引导高职生在自由时间里按照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从事人文活动(摒弃技术化活动),让其在享受生活、陶冶情操中提升内涵,实现“自主”发展;第三个层次,帮助高职生自觉提高理性批判能力,让其洞悉人生百态,反思世间万物,在把握世界过程中达到“自由”境界。
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经学校社团管理部门同意并予以登记备案的青年自组织。当前,社团活动已成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大学生度过闲暇时光的重要方式。社团活动契合了大学生的群体特征,社团成员在活动中可以陶冶情操、增长才干,加上指导教师的合理引导和人文关怀,笔者认为,社团活动应成为高职生人文观照的理想路径选择。
(一)社团活动是高职生度过自由时光的重要方式
“休闲是人在自由闲暇时间里自主选择的存在状态与活动方式,是人的存在的重要领域和发展的重要空间。……‘休闲作为人的灵魂的驿站,承担着建构人类文化精神的历史使命。……人在劳动中创造世界,在休闲中体验和欣赏世界,体验和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美。”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小了,自由时间多了,这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如何有意义地度过闲暇时光,成为大学生入校后要思考的现实问题。许多大学生选择了社团,把踊跃参与社团活动作为度过闲暇时光的理想方式。据统计,高职院校中大一学生加入社团的占1/3,整体而言,高职生中参与社团活动的约有1/4。社团类型以兴趣爱好型和情感交流型为主,能够满足大学生的一些需求,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的重要组织形式。换言之,社团活动业已成为大学生休闲娱乐的重要组织形式,为高职生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社团活动贴合高职生发展需求
社团活动尊重人的主体性。大学生社团由在校青年自愿组成,所以社团活动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参与主体以追求个人的“自由”为目的,没有外在目标的逼迫,能够彼此平等、相互尊重,可以缓释压力、放松心情,向着“自由”敞开,回归本真状态。
社团活动能够展现人的具体性。大学生社团以自由而充分地发挥个人潜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体魄强壮者加入球类运动社团,音乐天赋较强者融入鼓乐社团,辞令擅长者参加演讲社团等等,使个人的优点得到彰显,个人的特长得到培养,个人的价值得到体现。
社团活动能够体现人的自主性。就社团活动的组织形式来说,社团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和活动方式基本上由社团成员自主确定,社团成员在活动中的角色担当也是自主的,社团成员是否参加本次活动也是自主的,甚至个人加入社团或者退出社团都是自主的。
社团活动符合人的人文性。就社团活动的人文内容来说,语言、文学、体艺、逻辑(还有历史与哲学)等都是理想的表现样态或表达方式,社团成员可以自主地选用不同的方式自娱自乐和创新创造,或激扬文字,或琴棋书画,或轻歌曼舞,或角逐赛场,形式活泼,人的逻辑“在场”,物的逻辑“退场”了。
(三)社团指导教师的人文关怀作用
要实现高职生人文观照的第三个层次,单凭社团活动难以奏效,有赖于学校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办学,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有赖于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哲学思辩与人文渗透等方式,传授高职生必要的揭示矛盾、反思现实、感悟生命的思维方法;有赖于高职生对生命意义的凝思感悟和不懈追求;更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社团指导教师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应有给予高职生更多人文关怀的理性认识和自觉行动。
指导教师在指导社团活动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用行动影响学生的人格,帮助高职生完善品质。笔者认为,虽然当今社会信息海量且多元,但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原则立场上不模糊,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迷茫。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对大学生施加正影响、提供正能量,使大学生不被社会丑恶现象所蒙蔽,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批判、择取与坚守的心路历程,从而建立起主流价值判断,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意志品质,最终外化于行。更进一步说,教育是施加正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应摈弃空洞说教,提倡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社团指导教师在与学生平等交流、自由探讨和活动开展当中,有条件、有机会将个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敬业爱生的职业操守和理性睿智的思维方式传递给学生,助其形成良好品质。尽管高职院校指导教师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时间只有2~3年,但指导教师优秀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却可以影响学生一生,“诚如人们不一定记得某种知识是怎么学会的,但许多人一生都会记得某个指引自己作出正确价值选择的导师”。举例来说,2012年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五四”表彰会议结束后,指导教师安排记者团采访某获奖团支部的先进事迹,两位新成员接到任务后积极性很高,但由于缺乏实际经验,结果草草交差了事。指导教师并没有责难他们,而是把他们召集起来,与他们一起交流,指导他们在采访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在采访中如何捕捉有效信息、采访后怎样撰写文稿等。事后,两位新成员对该团支部进行了再次采访,指导教师还与他们一起修改文稿,直到采访报道被院报采用为止。指导教师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了敬业精神,让成员们受益匪浅。
指导教师能够在指导社团活动过程中以情爱增进情谊,帮助高职生感悟生命意义。社团指导教师通过社团活动与学生密切接触,可以掌握学生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生活情况,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鉴于社团的自主性和平等性,指导教师更易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可以这么说,社团活动为大学生的生活增添了新色彩,社团组织为大学生提供了情感寄托的新寓所。即便在高职教育技术化现状并未改观的境况下,师生之间也不应该是赤裸裸的“工具”关系,真爱才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大学生离开母校后最追忆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谊,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与关怀所蕴涵的情谊是社团成员的宝贵财富。例如,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某社团有一位男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他在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同时通过做社会兼职补贴生活费用。2012年上半学年,由于学习所需,他急需筹钱购买一台PC电脑,有一段时间他为此很揪心。后来,他向指导教师表明了心意,在老师的帮助下,问题迅速地得以解决。这表明,社团指导教师可以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
当高职生周遭技术意志的束缚时,现代技术就用物的逻辑无情地消解了高职生的主体性存在,单纯地要把高职生变成“单向度的人”,这是危险的,不利于高职生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探讨并践行高职生的人文观照路径旨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善高职生的生命意义。从理论上给出“用人的逻辑去抗击物的逻辑”的人文观照思路是容易理解的,但如何将此理念有效地贯彻到现实中去而不是空洞地说教,注定是件难事,况且任何一个现实路径都是有局限性的,唯愿此文能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