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杨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204
约翰·卡特福德(John·Catford)是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长期从事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1965年出版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书中以新颖的现代语言视角来诠释古老的翻译问题,为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开创出新的途径,”被视为翻译理论界的里程碑,其后数次再版,在西方语言学界和翻译理论界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1969年和泰伯(Charles·Taber)共同完成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出版确立了奈达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同时这本书也是奈达翻译思想发展的最为关键的第二发展阶段即翻译交际理论阶段的代表作。
在卡特福德看来,翻译是 “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源语)的文本材料”在这个定义中,卡特福德用“文字材料”(textual material)代替了“文本”(text)这个词,因为他认为源语文本是无法完全翻译到目的语文本中去的,至少在一个层次或者更多层次上无法找到文本对等语,而只能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替换。在此基础上,卡特福德根据翻译的范围、层次和等级将翻译分为全文翻译和部分翻译、完全翻译和有限翻译以及逐词翻译、直译和意译,并提出区别文本等值和形式对应的必要性。
奈达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认为翻译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源语的信息”。在这一定义中体现了传达信息,传达原作精神和风格,语言符合译语规范,读者反应相似这四个翻译标准。这里的“信息”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它不仅仅指语义信息,还是文体信息,情景信息和心理信息等所有源语文本信息的总和。同时,奈达也从接受者角度出发,指出译文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基本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保持一致,这可以简单概括为“动态对等”(后由奈达自己改为“功能对等”)。在进一步解释对等这个概念时,奈达强调翻译中不应该过分追求原文形式与译文形式的对应,而应力求准确的传达原文意义。所以,“当保留原文形式容易给读者造成误解或是原文结构笨重艰涩,会给读者理解带来不便时”,译者是能够适当改变原文形式的。
总体来说,语言学派卡特福德的“翻译等值”主要是从纯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问题,他的对等更多是从语言的语境和语言的内部结构包括音位、字位、语法和词汇层面的对等,而实质上是语境特征的对等,即寻找译语语境中和原语语境中对等的语言特征;奈达的理论比较偏向语言学和符号学的取向来考虑翻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而他追求的则是信息传递上的对等,在很大程度上他的理论还是以Code Theory为基础的,追求在语言解码过程中信息的顺利传递和交际的顺利达成。在本文中笔者将分别从研究方法、译者地位以及文化观三方面对三种不同的翻译等值观进行更为深入阐释。
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卡特福德采取静态的语言对比研究,所举证的例子多为单词、短语、句子,对语境和篇章重视不够,强调每种语言自成系统,理论基础在于承认语言系统间的差异性,研究的最大翻译单位就是句子,没有考虑超出语言的因素对翻译所造成的影响,卡特福德静态翻译理论研究适用于计算机翻译研究以及语料库建设;奈达的翻译理论主要服务于《圣经》翻译,其最终目标是引导读者去信仰基督教。奈达认为“意义是普世性的”,强调的是语言间的共同之处,从而把译文读者的反应作为检验译文优劣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好比进行市场调查,测验公众对市场产品的反应。对某种产品……如果公众反应不好,那就不会被接受”。
其次,在译者地位方面,卡特福德从纯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两种语言的结构转化,却忽略了译者的能动性。他认为,翻译的本质就是在两种语言的语篇之间建立等值,并且这种等值关系可以建立在任何一个适当的层级上。通过相邻级阶间的上下推移建立等值,并经常可以建立在低于句子的级阶上。因此,他认为译者只是实现这种语言结构转化的一种工具,他们只需要机械的遵循语言规则即可。与卡特福德不同的是,奈达注意到了译者能动性在翻译过程的重要性。奈达的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要求译者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需求,要求译者采用译语读者易于接受、便于理解的方式,将源语归化为符合译语习惯的表达法,例如,在没有“雪”的语言里,将“as white as snow”译为“as white as frost”或“as white as fungus”。
最后,在文化取向上,卡特福德对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即使在第十四章讨论翻译不可译问题时,对于文化不可译现象,他试图将文化问题纳入语言范畴,最终还是通过语言解决文化不可译现象,笔者认为翻译所涉及的方面远不止文字本身或者语言之间词汇和语法的一种替代。因为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所承载的不同文化等外部因素之间的转换;奈达承认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也承认文化差异的存在,并且他把这种差异归结为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主张用归化的手段来处理文化因素,正如韦努蒂 (Lawrence Venuti)提出,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从某种意义上显示了其文化霸权主义倾向。
翻译的本质可以概括为翻译的对等问题。因此,翻译的不同定义导致了对等理论的多样性。至今翻译理论的发展已经从最早的语言学派进步到功能学派,译者的主体性和文化的影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卡特福德分别从语言的基本层次、四个基本范畴以及三个阶段深入语言系统内部,触及语言本质探讨翻译问题,率先打破传统的评点式、随感式和印象式,概括出一套相对完整的翻译理论模式,并在翻译研究中大胆的采用概率论,从而使翻译研究更加客观和科学。而奈达作为迄今美国翻译理论领军人物,他提出的七个核心句、四步转换法以及读者反映论等,不仅对于《圣经》翻译做出卓越贡献,也对当代整个西方翻译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笔者看来,语言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记载了人类的思想、文化、意识等的不断变迁,使人类对于过去的历史有更鲜明更准确地了解。因此,文化和语言的这种动态性决定了在真空中实现语言的转换这种理想的方式是不可能的。翻译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交际功能,而这种交际功能包含很多的内容,既包含语意交际,又包含信息交际,更将文化交际囊括其中。本文所提到的三种理论和很多其他的翻译理论的实质都是努力实现翻译过程中各种交际功能。与此同时,翻译也是一个多方参与者共同协作的过程,作者、译者和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同等重要,因此必须被同时考虑在内。总而言之,所谓的对等实质上就是在各方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其标准仍然是在传递信息和文化的同时尽可能的忠于原文。
[1]潘文国.当代西方翻译学研究[J].中国翻译,2002,(2):22-25.
[2]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4]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6]林克难.重新认识卡特福德翻译理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1-4.
[7]林克难.从对意义认识之嬗变看翻译研究之发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1):91-116.
[8]Catford, 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9]Nida, Eugene A.&Taber C.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