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圣绝学 开行楷新境
——田滋茂手书《四书五经》

2014-02-13 10:47张晓东
中国艺术时空 2014年6期
关键词:行楷四书五经书法

张晓东

继往圣绝学 开行楷新境
——田滋茂手书《四书五经》

张晓东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她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中庸中和”等哲学思想、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以及关于时间和空间独特意识的一种艺术实践。中国书法的无穷魅力和昌明繁盛的社会背景,引燃了文人雅士们传承书法文化的激情。田滋茂先生从2004年起就着手准备,历时十载,于2013年创作完成了被世界纪录协会现场认证为世界上总长度最长的《四书五经》行楷书法作品。他的行楷书法以横势隶体立形,以包世臣钩捺抵送万毫齐力之魏碑笔法为基,参以唐楷和赵孟行书笔意,提按分明,一波三折,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笔法丰富,生动多姿。字法活泼,遒丽古劲。章法规整化一,雍容华丽。正如袁行霈先生所云:“其笔力遒劲,收放自如,拙中见巧,别具一格。点画之间足见其敦厚性情,笔墨以外弥见对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崇之意焉。”注重起笔和收笔处,弱化线条中段,正符合帖学的技法要求和审美趣味。起讫之处未用藏锋,有赵之谦之遗风。形如扁担的长横,极富张力;魏碑之钩法,力能扛鼎;精致的捺划,又增添了些许华滋和甜美。线形曲中含直,直中寓曲,婉媚遒劲,杂揉其间的弧线,轻松而灵动,刚健而婀娜。用笔以行入楷,流畅灵动,欲行而欲留,欲留而欲行,顿挫起伏,节奏感极强。按下提起的强烈变化,造成粗细相得益彰的线条,带来婉美华丽的装饰感,有褚遂良书法“美人罗绮,增华绰约”的韵味。他的深厚学养和对宇宙本质的深刻领悟,渗透在其游刃有余的书写过程中,启迪和生发出观者的共鸣和感悟。结字开合有度,密不容针,疏可走马。内含帖之韵味,气息绵连。以方为主,略扁,并极力舒展横划,给人以稳健之感。章法采取字字独立的碑之章法,以手卷形制创成,犹如中华文明长河绵延不绝。他的行楷书法,以草书参杂其中的神韵似唐陆柬之,婀娜而多姿。虽不斤斤计较于一点一画,但却注重对姿态和意境的表述。着意追求“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的书之妙道。他不计工拙,而工拙自生。正所谓“大巧若拙”。

尊崇儒家,仁学为养。儒家讲究“济世务实”。孔子《论语》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仁学”是儒家思想的哲学基础,强调个体的心理欲求与社会伦理规范相统一的美学思想。他数十载深研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注重阳刚和主动进取的精神,“笃行”、“慎独”、“至诚无息”的中庸哲学,已深入其心。他不遗余力,心无旁骛,孜孜不倦,殚精竭虑,在儒家笃行进取的思想感召下终于完成了手抄《四书五经》的浩繁工程。孙过庭《书谱》云:“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躁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他精于行楷,演绎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温柔敦厚”的儒家审美追求。他的书作中处处荡漾着中和之美,洋溢着敦厚性情。东汉蔡邕《九势》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又云:“转笔,亦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我们反观他的行楷书法,点画的方圆、藏露、曲直;结体的正欹、宽窄、向背;节奏的迟速、留遣、轻重皆是阴与阳的对立统一,左与右的相兼一体,均体现着中庸的法则。

蕴涵道家,技进乎道。《庄子》云:“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问道修为,方成大业。道是中华文化学术的核心,也是中国书法的核心。书法的点划、结字、章法和风格取向无不包含着道。他运笔挥洒回转,笔势多含S形,回环往复,势如太极。行笔疾而徐,按而提,走而留,顺而逆,这些都体现了对道的深刻领悟。他学习前人书法离其迹而合其道,不见前人之迹,只存前人之神。他首肯傅山“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的艺术主张,追求“先质而后文”、“大巧若拙”、“大朴不雕”的道家哲学思想。

涉猎佛家,参禅顿悟。佛学提倡“不二法门”,要旨是“一”,而不是“二”。“一”是“合一”。书法艺术的本质是形质与神采的对应合一,是继承与创新的对应合一,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对应合一。“吾谓书法,亦犹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其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禅悟是一种直接感受的神秘经验。他以虔恪诚笃的宗教情操,对历代书法经典进行高屋建瓴的自性顿悟。先研究书法之道,即书法的内在规律,在透彻领悟之后,融百家之长,为己所用,“如僧家托钵,积千家米煮成一锅饭。”他藉天赋才智,后天积学,尽除障隔,明一法而通万法。以行书法写北碑,遗貌取神,构建属于自家的独特书风,这正是田先生的慧根所在。

旷达大气,旧制新构。《孟子·尽心下》云:“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者谓之大。”田先生手抄儒学经典《四书五经》,深得国学大师和社会贤达们的青睐。著名学者、书画家饶宗颐先生题签,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大学国学院院长袁行霈先生题签并为影印作品作序。深圳航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振芳先生对手抄《四书五经》书法长卷独家给予了全程支持,保证了创作得以顺利完成。他崇尚博大,追求中和之美,并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理念与当代审美相融合,在墨舞笔歌中放飞自己的人生理想、激情和信念。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先生观田滋茂手抄《四书五经》后即兴赋诗。诗云:“小楷抄经沥胆肝,诗书万卷拜群贤。管毫日久身弘毅,笔墨月积字传禅。十载伏台肘破袖,一鸣鹤起翼飞天。云龙紫气三华里,青史留名五百年。”学养深,胸怀大。数十年钟情国学经典,博学笃志。他关注社会,关注人类文明,对祖国,对民族有着深厚的情感。承担文化使命的社会担当,辽阔的乌兰察布草原风情,养育了他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他以深厚的学养、丰富的人生历练和长期的文化浸染,凭借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和饱满的激情,为我们奉献了一部旷世巨帙。立大志,谋大构。《四书五经》是最具代表性的儒家经典,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手抄近90万字的《四书五经》不是常人所敢为的。他为此做了深入细致的准备,可谓“先谋而后动,动不失矣”。书写内容——国学经典;书体——易认易识的行楷;章法——便于收藏展读的手卷。克至难,弘刚毅。手书《四书五经》至大至难矣。一位年逾花甲的北方人蛰伏于高温难耐的南国书斋,起早贪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笔耕不止。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矻矻以求的精神,历十度春秋,巨著终已告成。正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立宏愿,成巨帙。他以弘扬光耀万古的国学为夙愿,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修身养性、济世治国的韧软功能为己任,完成《四书五经》行楷作品,煌煌巨制60卷,洋洋洒洒近90万字,总长度1651.5米。鸿篇巨制,旷世之作。震古烁今,明耀幽深。这部巨著必将彪炳千秋,永载史册。立意高,影响远。行楷手抄,填补宋雕版流行近千年以来,手书《四书五经》的空白。洋洋大观,是现代人文品格的宣泄和人文精神的弘扬。这不仅可以唤起民众的艺术感觉和文化思考,更有益于我中华文化的光大和儒家经典的传承。

融碑化帖,推陈出新。《说文》云:“ 变也,从到(倒)人。”《庄子·逍遥游》云:“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鲲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就叫大鹏。天地万物永远是在运动变化的,变化是自然之规律,亦是书法艺术之规律。不变是继承,变是创新。他在变与不变之间追求和谐、把握适度,游走于变与不变,亦即在传统的继承上和自家风格的创立上做了更为深刻的解构。碑帖交融互补是他追求的目标,是对清代乾嘉以来碑派的继承和发展。坚持以传统为基,以碑帖为师,以碑帖互补为其创作研究的方向,既不陈习古人,亦不受囿当代。他将碑版中的古朴厚重、奇崛生辣的内蕴与温情雅逸、散淡简远的帖学特征融汇化合,以朴华交融的审美态度进行碑帖互补,以写碑的用笔和结字方法去写帖的韵致逸情、平和气韵。他兼收并蓄,融汇古今,师物知变,学古善化。独辟蹊径,营造了一条具有鲜活艺术生命力和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风格道路。

气静神闲,雅逸清新。《说文解字》云:“雅,楚乌也。一名鸒,一名卑居。秦谓之雅。从隹,牙声。”何为“雅”?《诗·大序》云:“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大也。贾谊《新书·道术》云:“辞令就得谓之雅,反雅为陋。”雅为高尚、不俗之意。雅是一种精神的流露,是一种修养,绝不是矫揉造作,故作高深,雅需要书法家长期的技法修炼和文化积淀才能形成。宋代黄庭坚《论书》云:“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余尝言,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他长期历练于宣传文化战线上并涵泳传统文化,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自然是不俗之士。他运笔抑扬有致,气脉不断,结字中自然生发了生动活泼的气息。这种横生弥漫的用心和智慧完成的逸气,是一种“静雅之气”。雅由静生。他作书在动中求静,正如明代哲人书家陈白沙论书所云:“予书每于动上求静,放而不放,留而不留,此吾所以妙乎动也;得志弗惊,厄而不忧,此吾所以保乎静也。”“静不可死,应当外现静而内含动;动不可躁,应当外现动而内含静。”他自然深悟此道。楷隶互参,机趣逸出。“仪态万方,尤取悦众目。”近代马宗霍评赵之谦行楷书。取悦众目,似乎是走向俗格,实则是一种创新,是大雅。

中国书法透视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精神,承担着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责任。它“发天地之玄微,宣道义之蕴奥,继往圣之绝学,开后觉之良心,功将礼乐同休,名与日月并曜。”笔墨当随时代,田滋茂紧扣时代脉搏,追求当代书法审美趣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书法作品中赋予了社会的、哲学的和道德的内涵。书法,有法而无法。所谓有法,是指书法的技法,如笔法、墨法、章法等;所谓无法,是指书法的技法已烂熟于心,能够心手双畅,进入忘境。有法是深厚根基,无法是至高境界。游走于法与无法之间,最终达到无法之境,是我们每个书法家心之所向。

甲午春于谦堂

补 正

2014年第4期,《欧洲的马术情节》一文,图片说明:

1. 第37页,文艺复兴时期之后欧洲常见的英雄骑马雕塑,

2. 第38页,16世纪佛罗伦萨的马术芭蕾足以令今人汗颜

3. 第39页,从人到马均趾高气昂,贵族气十足的马术芭蕾

2014年第4期,李树峰:《影像:马与丝绸之路》图片摄影作者说明

1. 第40—41页,天地与马,阿音摄影

2. 第42页上图,近静嘉峪关,朱涛摄影

3. 第42页下图,奶茶飘香,马智灵摄影

4. 第43页,汗血马,陈志峰摄影

5. 第44页,大漠泛舟,王智敏摄影

6. 第45页,图一,蓝色哈达——巴音布鲁克,李学亮摄影

7. 第45页,图二,八角古城全貌,王玫摄影

8. 第45页,图三,雪原马,李刚摄影

猜你喜欢
行楷四书五经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四书五经”包括哪几部书
孔子文化与儒学文化的发展形势分析
温应春
书法欣赏
四书五经有哪些
必须对中学生开展行楷书法教学
关于小学高年级硬笔行楷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