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庭銮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化学基本功训练,突出对教学尺度的把握。文章以沪教版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为例进行剖析,从概念的形成、性质的得出、性质的拓展、教学顺序的调整和拓展视野内容等五个方面展开讨论,每一部分的内容都结合教学的实际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尺度;感悟;总结;思路;认知;深化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2-0017-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2.006
在化学教学中,每一位化学教师都应有扎实的化学基本功,不断加强自己的化学基本功训练,突出对教学尺度的把握。在沪教版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的教学中,学生的普遍反映是对这一部分知识掌握不透,主要反映在概念理解不透、反应的本质把握不清,很多化学老师虽然花了大量的时间收效却甚微,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都归因于教者对这一部分教学尺度拿捏不准,学生理解知识较为困难。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尺度的把握,使化学知识恰到好处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有所学、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悟,才能真正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在这一章中,对教学尺度的把握体现哪些方面呢?
一、概念的形成:让学生学会感悟
这一章涉及的化学概念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酸性、碱性、中性、酸、碱、盐、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如何把握教学的尺度展开化学概念教学呢?以酸、碱、盐概念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将酸碱盐的概念在开章之处交待给学生,让学生首先认识物质的正确分类,认识了酸碱盐概念后再展开这一部分的学习,让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而这一套教材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呈现酸碱盐概念的完整内容,有一部分化学老师往往还是按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在讲第1节内容《溶液的酸碱性》时,就在黑板上出示酸碱盐的概念并反复强调,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深化,概念在学生的大脑中没有形成的过程。其实,这套教材中酸碱盐的概念在具体的反应中有所呈现,这就要求老师在讲授酸碱盐概念时应注重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首先从日常生活着手让学生感受酸性物质、碱性物质的存在,继而在酸碱盐具体化学反应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酸碱盐的概念(形式组成、特征离子)。比如在学习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42页“盐酸、稀硫酸、醋酸和硝酸在水溶液中能产生H+,所以酸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很容易得出:所有酸的水溶液都含氢离子,这是酸的本质;也让学生理解酸在组成上共同的特点,从而引导学生得出酸的概念: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同理,通过学习大量具体碱的化学反应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46页交流与讨论部分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OH-,这是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的原因”。这一段文字给出碱的本质:必含OH-;更值得一提的是,对盐的的教学更应把握好尺度,教者可从具体的酸与碱的反应中寻找盐的概念,引导学生阅读课本52页“从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事实,你能否说明盐的组成特点?”这一段文字让学生更能深刻地理解酸和碱反应的本质是H+和OH-反应生成H2O分子,留下的是酸中的酸根离子和碱中的金属阳离子,这样一来,盐的组成暴露无疑了。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盐的概念:由酸根离子与金属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本质上解酸碱盐,从而得出酸碱盐的概念,让学生从具体的感性事例中寻找概念的本质,让学生学会感悟知识,学会感悟问题的本质,达到教与学相长的目的。
二、性质的得出:让学生学会总结
现在全国各地使用的化学教材有好多种,可谓是百花齐放,在酸碱盐这一部分的内容和编排方式也不尽相同。由于受传统的化学教材影响太多的原因,在这一部分教学时很多化学老师还是习惯于将酸碱盐的每一个化学性质列出,再分别进行讨论,最后归纳小结,这样的讲授方式总觉得有抓手,层次清楚,但问题还是会出现,每次学生学过之后总感到茫然,不能本质地掌握相关物质的化学性质,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出现这样的现状?
笔者认为,那就是学习的内容经过学习者的大脑少,教师呈现的多,故学生在大脑中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换句话说,尽管教师给了学生有条理的知识,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太少了,教者在实际教学中可充分运用教材内容编排上的“活动与探究”,授课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从化学实验的现象中归纳出相关的性质,引导学生得出反应的相关条件,教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找到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类别,从而引导学生组织讨论、归纳出酸碱盐反应的规律。教者对教学尺度的把握应充分利用教材的实验内容、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这一部分教学的角色只能是引,而不能占主导地位,否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
三、性质的拓展:有利于思路形成
将传统的化学教材与新教材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对比时会发现,有一些重要的化学性质的内容(探究实验和相关结论)都删除了。具体表现在,在酸这一部分删除了“盐酸与硝酸银的反应、硫酸与氯化钡的反应”,在碱这一部分删除了“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握这一部分教学的内容与尺度?笔者认为,教者在酸碱盐化学性质讲授时,化学性质的拓展应有利于思路的形成,思路就是让学生感受酸碱盐的通性。众所周知,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离子的反应,传统的教材编排不利于学生学习思路的形成,很明显,教者在这一部分的教学目的要让学生感受酸的化学性质实质是酸中氢离子的作用,碱的化学性质实质是碱中氢氧根离子的作用。而传统教材中出现的盐酸与硝酸银的反应、硫酸与氯化钡的反应,形式上属于酸与盐的反应,而实质上反应利用了盐酸中Cl-和硫酸中SO42-,与酸中的H+无关。若教者在教学中全部传授给学生,无疑让学生大脑一锅粥,不利于指导学生归纳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所以在新课讲授时建议不可将涉及到的全部化学反应传授给学生,安排的化学实验应是围绕酸与碱中特征离子展开的,让学生对酸与碱的通性有本质的理解,在单元复习阶段,教者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可适当地补充酸与碱的个性反应,此时学生不仅形成了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典型思路,还对酸与碱的化学性质的拓展有进一步理解与深化。endprint
四、教学顺序的调整:符合学生认知
沪教版旧教教材第七章的每一节的教学内容涉及一类物质(酸、碱、盐)的性质、用途,这套教材进行了大幅的调整,具体表现为:酸与碱的反应(中和反应)分列于酸的性质之外,独立成节,另外,在这一节还增加了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盐的相关知识;酸碱盐的应用又以单独的一节呈现,另还包括化学肥料和酸碱盐的正确使用等内容。对于教学内容的调整,教者在组织教学时,可抓住教材这一转变组织有关教学,关键是抓住学生认知的规律。诸如,在进行中和反应与盐的性质教学时,首先通过分析中和反应让学生理解该类反应的特点及其本质,再从中和反应的本质认识到盐这一类物质的组成特点,从这一角度引出盐的组成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让学生更能从本质上理解盐的组成(与酸、碱组成的区别),教者在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学尺度的调整目的是让知识的呈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宏观认识感受微观,只有这样,学生认知的能力会加强,所学的知识更扎实、有效。
五、拓展视野内容:利于思维的深化
本章涉及的拓展视野的内容有:酸碱指示剂发现与制取、浓硫酸的特性、烧碱与蛋白质、油脂的作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侯德榜、常用化肥的简易鉴别等,在教学中,如何把握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呢?教学中可对这部分知识区分对待。对于科普介绍类知识(酸碱指示剂发现与制取、侯德榜),这一类知识可指导学生课后阅读,以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了解化学的历史及科学家的治学态度与精神,这一类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对于物质性质拓展类知识(浓硫酸的特性、烧碱与蛋白质及油脂的作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应组织学生在课堂中有选择地阅读、理解,教者可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学生对知识有进一步的深化与拓展,完善相关的知识。诸如,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本章的灵魂,它对于学生本质理解复分解反应至关重要,它会实现从具体的某一反应到某一类型的反应的跨越,课本中安排的拓展内容,教者可从具体的几类化学反应组织学生阅读讨论,通过分析(宏观生成物与溶液中离子的变化)让学生理解某一类反应的本质。总之,对于不同类型的拓展视野的教学内容,我们在教学时要认真地加以分析与处理,以便于学生思维的深化,从而达到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学化学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