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界中发展化学思维能力

2014-02-12 10:02陈向明
化学教与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

陈向明

摘要: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作者对化学课堂片面追求表面的活跃,主张营造静谧思维环境,激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倡学以静思,拉伸思维长度;重视习以静悟,拓展思维宽度;注意业以静练,延伸思维深度;突出修以静心,增加思维厚度。

关键词:思维能力;学以静思;习以静悟;业以静练;修以静心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2-0014-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2.005

新课程倡导互动,于是,唯“动”、唯“活”的景观迅速充斥各种课堂,单纯追求“精彩”、“生动”而忽视学生的个体感悟,阻滞思维能力发展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得不引人深思。追求课堂的生动活泼,不仅是外在的、形式的,更重要的是要追求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思维的灵动”。课堂中的宁静,恰如书法艺术中的布白,有时是一帖思维清醒剂,让学生在静谧的气氛中进行深入思考,在思维的胶着状态中去理解化学,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

一、学以静思,拉伸思维长度

创设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的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链”,给学生静心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静谧的氛围中引导学生深入的独立思考,实现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

例如,学习《苯酚》,可以设计如下问题链,让学生在寂静的思维场景中去“静思”。

问题1:请同学们回忆前面所学的苯和乙醇具有哪些结构特征和化学性质?

问题立意:根据认知理念,从学生刚学习过的“苯、乙醇的结构与性质”这个最近发展区出发,让学生快速进入思维场景。在建构理论的指导下,以苯、乙醇的性质为线索,帮助学生搭建苯酚化学性质的“框架”。

问题2:苯酚由苯环和羟基组成,会同时具有苯和乙醇的性质吗?你的依据是什么?

问题立意:希望引导学生从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出发,探索苯酚的化学性质,进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由于苯酚与苯、乙醇具有类似的结构,可能具有苯、乙醇类似的性质,鼓励学生采用观察、讨论或查阅资料等手段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问题3:你能从实验的角度来证明苯酚具有类似乙醇和苯的性质吗?

问题立意:让学生认识到,理论推导固然可行,但要用实验来证明推导的科学性。究竟采用哪个实验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加以探究,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教师对各个方案加以分析、对比和引导,通过实验明晰苯酚的性质。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思维方式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实现思维方法的正向迁移。

问题4:针对“苯酚弱酸性”设计如下问题:①如何比较苯酚羟基与乙醇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如何增大苯酚与钠反应的接触面?②苯酚溶于氢氧化钠生成可溶性的苯酚钠和水,显示了苯酚的什么化学性质?③苯酚的酸性到底强还是弱呢?能否设计实验对比它与碳酸的强弱?④你能否设计实验检验产物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⑤为什么产物只能是碳酸氢钠而非碳酸钠?苯酚的酸性与HCO3-的酸性哪个更强?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问题立意:让学生通过思考,得出“化学反应与外界条件相关”,从而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置参照实验,将实验活动理性化,提升学生的理性意识和理性精神。增加苯酚乳浊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实验,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强酸制弱酸”理论,更自如应用。在多个问题情境诱导下,不断质疑、释疑,不断地激活学生的动态心理,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始终处于认真探求的激昂状态,并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促使知识的内化,师生心理互动更趋和谐与活跃。领会基团间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思维方法。

问题5:由于基团间的相互影响,苯酚有没有可能表现出独有的不同于苯、乙醇的性质?

问题立意: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要研究物质的性质,就必须从 “结构”入手,研究基团间的相互影响,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合金为例,合金能表现出组分金属所不具备的性质。类似的,苯酚也有不同于苯和乙醇的性质,从而引入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的显色反应。

追求课堂的生动活泼,不仅是外在的、形式的,更重要的是要追求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思维的灵动”[1]。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独立、静心思考,学生思维的波澜起伏将思维逐步引向深入,从而培养学生凝神聚气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习以静悟,拓展思维宽度

学的真谛在于“悟”,教的秘诀在于“度”。“悟”是学习方法,是独立思考;“悟”是感受体验;“悟”是解惑疑难,是开拓创新[2]。我们要为学生创设“静谧”的思维场景,营造浓厚的“悟”的氛围。

例如,在组织“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时,不仅仅是要学生知道什么是“原电池”,有哪些应用。而是要营造一个“原电池”的思维“场”,在这个场中,让学生有自发去理解“原电池原理”的欲望,有自主去应用“原电池原理”的倾向。因此在教学中,可用以下四个问题为学生提供“悟”的载体与平台。

问题1:铜片上产生什么气体?电子从哪里来?如何用实验证明电子的定向移动?(做了铜、锌用导线连接后浸入稀硫酸溶液的实验后提出)

问题立意:主要目的——“静”中孕育“原电池”。通过对本问题的探索与研究,让学生知道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定向移动,为“原电池”粉墨登场营造声势。

问题2:锌和铜谁更易失去电子?为什么H+不直接在锌片表面得电子而到铜片表面接受电子?

问题立意:主要目的——“静”中诞生“原电池”。问题用学生已学的“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及“氧化还原理论”很难做出解释,引发学生在“愤”与“悱”的氛围中自发、独立思考。教师可适时点拨:类比“挤火车”和 “公交车的前门上车,后门下车”,引导学生分析,H+直接在锌片表面得电子存在Zn2+扩散与H+靠拢得电子时电性排斥的矛盾(实为极化问题,但初学可简化直观理解),而H+到铜片表面得电子则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矛盾,有利于反应加速进行。endprint

问题3:根据原电池原理,气体应在铜片上产生,但为什么实验时发现锌片表面也有气泡产生?

问题立意:主要目的——“静”中欣赏“原电池”。学生在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基础上,有了用“原电池”的思想解决问题的初步经验,但是乎又出现了与原电池原理“背道而驰”的问题,再次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引导学生分析锌片含有杂质后,学生往往能恍然大悟,顺利用“原电池原理”给予解释——由于杂质的存在,锌片表面形成了无数微小的原电池。让学生再次感受“原电池”的作用,欣赏“原电池”的魅力,也为后继学习金属电化学腐蚀打下伏笔。

问题4:产生的电能来源于什么能量的转化?哪些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哪些?

问题立意:主要目的——“静”中定义“原电池”。是让学生整理解决前述问题的思维策略、思想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再用理性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价值,从而建立“原电池”的化学模型。至此,要求学生定义“原电池”,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则有水到渠成之感。

上述教学活动,总是要求学生善于思考、静心思考,创新思维,把握本质,让学生的思维在一次次静悟之后得到升华,从而把学习化学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思维形式。

三、业以静练,延伸思维深度

上课一听就会,课后一做就错,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简,是化学解题教学的通病。关键问题是缺少安静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思考不深入,领悟不透彻,未能揭示问题的化学本质。应让学生“业以静练”,对问题进行变式延伸、变换拓展,延伸思维深度。

例如,在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未见沉淀生成,若先通入另一种气体,再通入SO2,则可以看到沉淀生成,这种气体可能是( )

A. Cl2 B. H2 C. HCl D. CO2

问题立意: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熟悉BaSO3与BaSO4在酸中溶解性的不同及相互间的转化(+4价硫的性质)。在评讲时,可借题发挥,引导学生对下列四个问题进行探究。

(1)若题中的SO2换成CO2,则先通什么气体也可产生沉淀?

(2)侯德榜制碱法为什么在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先通NH3?后通的CO2为什么要过量?

(3)原题中除Cl2外,还可以是哪些不同类别的物质?产生的沉淀分别是什么?

(4)氯气和二氧化硫都可以漂白湿润的红色布条,若将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则漂白效果将会( )

A.增强 B.不变 C.减弱 D.不能确定

没有外显的热闹场景,只是暗流涌动的内隐思维,解题后的变式、延伸,能使学生达到“做一题,会一类,通一片”的“静”界。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寻求解题规律,探索其应用价值。

四、修以静心,增加思维厚度

化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会解题,而应是培养具有理性思维的人格品质[3]。

原电池是高中电化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人们往往用“三个条件”来判断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用“活泼金属为负极”来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用“负极金属氧化,正极离子还原”来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这样的教学活动,把解决原电池问题的“火热思考”淹没在人为的“技术化训练”的程序之中,学生只能是耍耍“小聪明”而已。

为挖掘解决原电池问题的智慧价值,提升学生利用原电池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静”界与“境”界,要引导学生整体理解原电池原理,抓住原电池原理的本质,并弄清各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1)原电池如何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流是电子的定向移动,这就需要发生有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并使氧化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不同区域进行。(2)电极材料必需是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吗?结合“氢氧燃料电池”等实例,学生不难总结出:电势差才是构成原电池的根本,而两极的电势差不仅与电极材料有关,还与电极所吸附的物质、电极所处的溶液环境、电极接触溶液的面积等均有关。因此不一定要用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3)电极必需能与电解质溶液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吗?较活泼的金属一定是电池的负极吗?原电池体系必需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但电极材料不一定参加(如:燃料电池、吸氧腐蚀)。较活泼的金属也不一定是负极,活泼性比较应考虑电池的特定介质(如:以镁、铝为电极,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质的原电池)。(4)盐桥起什么作用?优点在哪?针对锌铜原电池,若两烧杯间没有盐桥,虽存在电势差,但因两烧杯间电荷不平衡,不能形成持续的电势差,也就不能形成电流。演示两种锌铜原电池(一种有盐桥,一种没有盐桥),对比两装置的锌片(没有盐桥的锌片表面附着红色的铜,有盐桥的锌片保持光洁),引导学生分析:直接接触反应既导致电势差的减小,又导致反应放热损失了能量,而盐桥装置避免了这些问题[4]。(5)原电池原理的本质是什么?在一定的环境里,原电池体系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经过导线定向传递给正极。

放宽眼界,运用上述思想方法,从原电池原理整体把握方向,整体构造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静心寻求利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路径和方法,那么这样的教学活动必是一个充满大智慧的创造活动,它具有让原电池原理应用全盘皆活之效,使学生终身受益!

课堂教学需要“静”,“静”是一种境界。它是一种净化,让化学教学逐渐走向简约、真实;它是一种象征,标志着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差异尊重与理解,把独立思考、想象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这个“静”体现着一种教学的理念: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个“静”还体现着一种学习的过程:从无到有,由浅入深[5]。“宁静以致远”,从“静”做起,期待化学教师多一份潜心思考的平静,盼望学生多一份善听善思的宁静,憧憬化学教学多一份和谐平衡的安静。让我们共同打造化学教学的“静”界,在 “静”界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化学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7

[2] 吴俊明,王祖浩.化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1

[3]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

[4] 刘永和.中学化学的学科思想[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7)

[5] 何彩霞.运用化学观念促进学生深层思维[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2)endprint

问题3:根据原电池原理,气体应在铜片上产生,但为什么实验时发现锌片表面也有气泡产生?

问题立意:主要目的——“静”中欣赏“原电池”。学生在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基础上,有了用“原电池”的思想解决问题的初步经验,但是乎又出现了与原电池原理“背道而驰”的问题,再次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引导学生分析锌片含有杂质后,学生往往能恍然大悟,顺利用“原电池原理”给予解释——由于杂质的存在,锌片表面形成了无数微小的原电池。让学生再次感受“原电池”的作用,欣赏“原电池”的魅力,也为后继学习金属电化学腐蚀打下伏笔。

问题4:产生的电能来源于什么能量的转化?哪些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哪些?

问题立意:主要目的——“静”中定义“原电池”。是让学生整理解决前述问题的思维策略、思想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再用理性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价值,从而建立“原电池”的化学模型。至此,要求学生定义“原电池”,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则有水到渠成之感。

上述教学活动,总是要求学生善于思考、静心思考,创新思维,把握本质,让学生的思维在一次次静悟之后得到升华,从而把学习化学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思维形式。

三、业以静练,延伸思维深度

上课一听就会,课后一做就错,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简,是化学解题教学的通病。关键问题是缺少安静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思考不深入,领悟不透彻,未能揭示问题的化学本质。应让学生“业以静练”,对问题进行变式延伸、变换拓展,延伸思维深度。

例如,在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未见沉淀生成,若先通入另一种气体,再通入SO2,则可以看到沉淀生成,这种气体可能是( )

A. Cl2 B. H2 C. HCl D. CO2

问题立意: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熟悉BaSO3与BaSO4在酸中溶解性的不同及相互间的转化(+4价硫的性质)。在评讲时,可借题发挥,引导学生对下列四个问题进行探究。

(1)若题中的SO2换成CO2,则先通什么气体也可产生沉淀?

(2)侯德榜制碱法为什么在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先通NH3?后通的CO2为什么要过量?

(3)原题中除Cl2外,还可以是哪些不同类别的物质?产生的沉淀分别是什么?

(4)氯气和二氧化硫都可以漂白湿润的红色布条,若将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则漂白效果将会( )

A.增强 B.不变 C.减弱 D.不能确定

没有外显的热闹场景,只是暗流涌动的内隐思维,解题后的变式、延伸,能使学生达到“做一题,会一类,通一片”的“静”界。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寻求解题规律,探索其应用价值。

四、修以静心,增加思维厚度

化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会解题,而应是培养具有理性思维的人格品质[3]。

原电池是高中电化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人们往往用“三个条件”来判断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用“活泼金属为负极”来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用“负极金属氧化,正极离子还原”来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这样的教学活动,把解决原电池问题的“火热思考”淹没在人为的“技术化训练”的程序之中,学生只能是耍耍“小聪明”而已。

为挖掘解决原电池问题的智慧价值,提升学生利用原电池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静”界与“境”界,要引导学生整体理解原电池原理,抓住原电池原理的本质,并弄清各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1)原电池如何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流是电子的定向移动,这就需要发生有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并使氧化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不同区域进行。(2)电极材料必需是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吗?结合“氢氧燃料电池”等实例,学生不难总结出:电势差才是构成原电池的根本,而两极的电势差不仅与电极材料有关,还与电极所吸附的物质、电极所处的溶液环境、电极接触溶液的面积等均有关。因此不一定要用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3)电极必需能与电解质溶液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吗?较活泼的金属一定是电池的负极吗?原电池体系必需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但电极材料不一定参加(如:燃料电池、吸氧腐蚀)。较活泼的金属也不一定是负极,活泼性比较应考虑电池的特定介质(如:以镁、铝为电极,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质的原电池)。(4)盐桥起什么作用?优点在哪?针对锌铜原电池,若两烧杯间没有盐桥,虽存在电势差,但因两烧杯间电荷不平衡,不能形成持续的电势差,也就不能形成电流。演示两种锌铜原电池(一种有盐桥,一种没有盐桥),对比两装置的锌片(没有盐桥的锌片表面附着红色的铜,有盐桥的锌片保持光洁),引导学生分析:直接接触反应既导致电势差的减小,又导致反应放热损失了能量,而盐桥装置避免了这些问题[4]。(5)原电池原理的本质是什么?在一定的环境里,原电池体系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经过导线定向传递给正极。

放宽眼界,运用上述思想方法,从原电池原理整体把握方向,整体构造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静心寻求利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路径和方法,那么这样的教学活动必是一个充满大智慧的创造活动,它具有让原电池原理应用全盘皆活之效,使学生终身受益!

课堂教学需要“静”,“静”是一种境界。它是一种净化,让化学教学逐渐走向简约、真实;它是一种象征,标志着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差异尊重与理解,把独立思考、想象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这个“静”体现着一种教学的理念: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个“静”还体现着一种学习的过程:从无到有,由浅入深[5]。“宁静以致远”,从“静”做起,期待化学教师多一份潜心思考的平静,盼望学生多一份善听善思的宁静,憧憬化学教学多一份和谐平衡的安静。让我们共同打造化学教学的“静”界,在 “静”界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化学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7

[2] 吴俊明,王祖浩.化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1

[3]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

[4] 刘永和.中学化学的学科思想[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7)

[5] 何彩霞.运用化学观念促进学生深层思维[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2)endprint

问题3:根据原电池原理,气体应在铜片上产生,但为什么实验时发现锌片表面也有气泡产生?

问题立意:主要目的——“静”中欣赏“原电池”。学生在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基础上,有了用“原电池”的思想解决问题的初步经验,但是乎又出现了与原电池原理“背道而驰”的问题,再次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引导学生分析锌片含有杂质后,学生往往能恍然大悟,顺利用“原电池原理”给予解释——由于杂质的存在,锌片表面形成了无数微小的原电池。让学生再次感受“原电池”的作用,欣赏“原电池”的魅力,也为后继学习金属电化学腐蚀打下伏笔。

问题4:产生的电能来源于什么能量的转化?哪些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哪些?

问题立意:主要目的——“静”中定义“原电池”。是让学生整理解决前述问题的思维策略、思想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再用理性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价值,从而建立“原电池”的化学模型。至此,要求学生定义“原电池”,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则有水到渠成之感。

上述教学活动,总是要求学生善于思考、静心思考,创新思维,把握本质,让学生的思维在一次次静悟之后得到升华,从而把学习化学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思维形式。

三、业以静练,延伸思维深度

上课一听就会,课后一做就错,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简,是化学解题教学的通病。关键问题是缺少安静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思考不深入,领悟不透彻,未能揭示问题的化学本质。应让学生“业以静练”,对问题进行变式延伸、变换拓展,延伸思维深度。

例如,在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未见沉淀生成,若先通入另一种气体,再通入SO2,则可以看到沉淀生成,这种气体可能是( )

A. Cl2 B. H2 C. HCl D. CO2

问题立意: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熟悉BaSO3与BaSO4在酸中溶解性的不同及相互间的转化(+4价硫的性质)。在评讲时,可借题发挥,引导学生对下列四个问题进行探究。

(1)若题中的SO2换成CO2,则先通什么气体也可产生沉淀?

(2)侯德榜制碱法为什么在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先通NH3?后通的CO2为什么要过量?

(3)原题中除Cl2外,还可以是哪些不同类别的物质?产生的沉淀分别是什么?

(4)氯气和二氧化硫都可以漂白湿润的红色布条,若将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则漂白效果将会( )

A.增强 B.不变 C.减弱 D.不能确定

没有外显的热闹场景,只是暗流涌动的内隐思维,解题后的变式、延伸,能使学生达到“做一题,会一类,通一片”的“静”界。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寻求解题规律,探索其应用价值。

四、修以静心,增加思维厚度

化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会解题,而应是培养具有理性思维的人格品质[3]。

原电池是高中电化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人们往往用“三个条件”来判断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用“活泼金属为负极”来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用“负极金属氧化,正极离子还原”来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这样的教学活动,把解决原电池问题的“火热思考”淹没在人为的“技术化训练”的程序之中,学生只能是耍耍“小聪明”而已。

为挖掘解决原电池问题的智慧价值,提升学生利用原电池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静”界与“境”界,要引导学生整体理解原电池原理,抓住原电池原理的本质,并弄清各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1)原电池如何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流是电子的定向移动,这就需要发生有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并使氧化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不同区域进行。(2)电极材料必需是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吗?结合“氢氧燃料电池”等实例,学生不难总结出:电势差才是构成原电池的根本,而两极的电势差不仅与电极材料有关,还与电极所吸附的物质、电极所处的溶液环境、电极接触溶液的面积等均有关。因此不一定要用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3)电极必需能与电解质溶液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吗?较活泼的金属一定是电池的负极吗?原电池体系必需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但电极材料不一定参加(如:燃料电池、吸氧腐蚀)。较活泼的金属也不一定是负极,活泼性比较应考虑电池的特定介质(如:以镁、铝为电极,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质的原电池)。(4)盐桥起什么作用?优点在哪?针对锌铜原电池,若两烧杯间没有盐桥,虽存在电势差,但因两烧杯间电荷不平衡,不能形成持续的电势差,也就不能形成电流。演示两种锌铜原电池(一种有盐桥,一种没有盐桥),对比两装置的锌片(没有盐桥的锌片表面附着红色的铜,有盐桥的锌片保持光洁),引导学生分析:直接接触反应既导致电势差的减小,又导致反应放热损失了能量,而盐桥装置避免了这些问题[4]。(5)原电池原理的本质是什么?在一定的环境里,原电池体系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经过导线定向传递给正极。

放宽眼界,运用上述思想方法,从原电池原理整体把握方向,整体构造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静心寻求利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路径和方法,那么这样的教学活动必是一个充满大智慧的创造活动,它具有让原电池原理应用全盘皆活之效,使学生终身受益!

课堂教学需要“静”,“静”是一种境界。它是一种净化,让化学教学逐渐走向简约、真实;它是一种象征,标志着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差异尊重与理解,把独立思考、想象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这个“静”体现着一种教学的理念: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个“静”还体现着一种学习的过程:从无到有,由浅入深[5]。“宁静以致远”,从“静”做起,期待化学教师多一份潜心思考的平静,盼望学生多一份善听善思的宁静,憧憬化学教学多一份和谐平衡的安静。让我们共同打造化学教学的“静”界,在 “静”界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化学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7

[2] 吴俊明,王祖浩.化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1

[3]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

[4] 刘永和.中学化学的学科思想[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7)

[5] 何彩霞.运用化学观念促进学生深层思维[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
一题多变,提高思维能力
让孩子更聪明的游戏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在“精讲巧练”
例谈数学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