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陶为师,建构历史张力课堂

2014-02-12 15:37孙向红
考试周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创造教育陶行知

孙向红

摘 要: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不仅在我国现代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的创新型人才,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课堂如何从传统教学的樊篱中走出,建构张弛有序、洋溢活力的张力课堂?作者借鉴陶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作了思考和尝试。

关键词: 陶行知 创造教育 历史张力课堂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创造教育。陶先生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不仅在我国现代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的创新型人才,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历史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课程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理解和接受。历史是过去真实的一切,有着无比鲜活的元素。面对教学转型,教师们依旧心存困惑:历史课堂教学大多指向的是平面的“书本世界”,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尚未从传统课堂中摆脱,考试分数仍是困扰教师进行课改的“紧箍咒”……历史课堂如何从传统教学的樊篱中走出,建构张弛有序、洋溢活力的张力课堂?以下是我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的思考和尝试。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激发学生兴趣的勃发力,延伸课堂空间的长度。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更新教学观念,从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近生活实际的语言情景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在组织学生学习《难忘九一八》时,授课伊始,我播放了低沉悲怆的歌曲《松花江上》,将歌词投影在大屏幕上,学生仿佛被带回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华民族面临的那个危机时刻,一个个流露出沉浸在乐曲中的肃穆神情。又如在讲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我灵机一动,与同学们一起唱起了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河北高粱熟了……保卫黄河,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歌声把学生带到了那血与火的岁月,使得他们更能理解“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这一历史事件。

课堂是流动的生命,而教材是静态的,教材上的知识点我们无法改变,但作为知识的载体——教材,我们若不进行教学创新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执行教材,而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并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地生成新的教學资源,使课堂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有效的课堂氛围犹如乐师弹琴,美妙的音符悦耳动听,才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由此,课堂教学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营造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诗一般的情感氛围和基调,进而让他们经历百感交集的心灵旅程。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乐于学,主动地学;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就是根据学生差异,拓展了课堂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快乐学习的体验,在自主发展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二、“能探风雅无穷意”:启迪学生思维的洞察力,拓展课堂空间的宽度。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认识孩子有力量,有创造力。这种认识并不只是理论上的认识,而是要钻进小孩子队伍里才能有这个新认识与新发现,去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头脑,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小孩子有动手机会,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使他们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大社会中去……”

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走下讲台—走近学生—走进学生,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学习热情更加高涨,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

在《屈原与楚辞》的学习中,我摘录了这样一段教学实录:

师:每当我们一提起屈原,我们就想起了一个节日,什么节日呢?

生:端午节。

师:屈原是怎么死的?

生:投江而死。

师:屈原为什么要投江而死?

生:小人的谗言诽谤,被楚怀王免官、流放,思想打击太大。

生补充:秦国攻破楚国郢都,自己的一腔革新政治、强大楚国的愿望无法实现,悲愤绝望而死。

师:假如你是屈原,你会不会投江?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师:人应该经得起挫折,要从挫折中坚强起来,不要被挫折击垮,只有经得起挫折将来才能有大的作为。

师:屈原的死既不能惊醒楚国的统治者,更不会改变楚国灭亡的命运,只会留给后人一份遗憾,遗憾其忠君思想的迂腐。那么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纪念屈原呢?

生:纪念他的爱国思想。

师:看来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永恒不变的追求。

由此可见,教材虽然是“死的”,而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实践却使课堂“鲜活和灵动”起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互动中自然生成,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同时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课程资源的开发也不是越多越好,要学会有效选择,要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来选择,否则将使教师“疲于奔命”,难以驾驭。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用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设计上要呈现梯度,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增强学生思维的洞察力,使其感受探究中增长知识的喜悦。

如在学习《西安事变》一目时,针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一疑难问题,就可以层层设问,步步深入:①西安事变发生后,出现了哪几个不同主张的政治派别?②各派政治力量的不同主张及其实质是什么?③杀蒋可能会导致什么局面出现?不杀蒋呢?④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基于什么原因?这样,通过巧妙设计一些过渡性和递进式问题,架设思维的铺垫,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最终圆满解决疑难问题。这种分层次、构建思维阶梯的提问对加深学生对疑难知识的理解,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课堂空间,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在此种教学方式下,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在活动中学习。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式在这里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师生互教互学的场面。学生在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课堂气氛中,积极思考,自由交流、主动探索、大胆质疑。课堂不仅是教师的讲台,更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凡是学生能说的,凡是学生能做的,能自己学会的,教师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不再包办代替。通过自主学习不能完成的,教师及时给予点拨,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整个教学过程,不再是机械重复、简单记忆,而是亲自经历发现、体验、探究的过程,学生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在解决问题中学到了知识。这样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生本课堂,必将是“能探风雅无穷意”,令学生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三、“要把金针度与人”:关注学生发展的迁移力,提升课堂空间的高度。

让学生走进历史,让学生感悟生活,用正确的历史观帮助学生认清自己、认识社会,事实上正是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默默关注。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将教材上的历史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的迁移有机链接起来。

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是有创造力的,这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只有承认创造力,才能谈得上解放创造力。现在教材中许多内容就是最为生动的创新教育素材,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可抓住时机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开拓创新。陶行知先生就曾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的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因此,历史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联系当前社会,让学生学习“活的书”、“真的书”、“动的书”。

如在组织学习《新文化运动》时,我出示了一组关于2005年9月28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组织的全球范围的祭孔盛典的图片和一组关于1914年袁世凯祭孔大典的图片,在两组图片的出示之后,我请同学思考:“同样是祭孔,为什么一个受到国人甚至全球的肯定和推崇,而另一个却遭到国人的强烈反对,并在当时的思想文化界掀起巨大波澜——新文化运动?”这为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以及对孔子精神的讨论埋下了伏笔。对于全球祭孔活动,同学们明显地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并且知道了孔子不仅是中国的先哲,而且备受世界的推崇与尊敬,都不由地生出一种作为中国人骄傲。这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孔子精神在21世纪有何现实意义?”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同学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时能把孔子精神放在21世纪和全球的背景之下,认识到要发扬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全球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在中国坚持“一国两制”,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等等。

“要把金针度与人。”这样的一堂历史课,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对于过去史实的再现上,而且加上了现实生活中学生都非常感兴趣的新鲜元素,这样不仅落实了教材上的知识点,而且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中汲取了有益于社会进步、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营养,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鉴古以知今,读史以明智”的目的,从而提升了课堂空间的高度,使历史课堂走出荒芜的沙漠,成为生命的绿洲。英国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我们不能满足于给了学生一块金子,而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根点石成金的手指;我们不能让学生抱着一捆干柴受冻,而是要给学生一个火种,让学生的干柴永远处于燃烧状态。

总之,教学无定法,创新更无止境。陶行知先生穷其一生的精力为中国教育指明了方向,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陶行知先生的创新教育思想是教育思想的宝贵财富,他的许多精辟思想,辩证深刻,至今仍给我们许多启迪。今天的教师要以自身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去带动学生的创新力发展,并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肯定学生的发现,给予学生支持,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才能使他们成为勇于创新的新时代的接班人。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处处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并且通过实践活动使创新的感性体验得以升华。“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陶行知)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陶行知全集:第3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俞瑞康.中学创新教育[M].上海:上海科普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创造教育陶行知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Tao Xingzhi — One of the Best Educationists 陶行知——最优秀的教育家之一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
数学课程中的创造教育浅议
“创造教育”引领幼儿生活与学习
基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幼儿美术教学研究
让思维“轻舞飞扬”
运用创造教育理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