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 100191)
高教理论与政策
演化博弈视域下的高校教师合作浅析
刘志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 100191)
当前高校教师合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合作愿景与有效的共同目标的缺位,派别文化的存在影响到合作成员的价值认同,不当的合作评价和利益分配机制影响到合作知识和信息的共享,进而挫伤了合作成员参与的积极性。本文对博弈理论进行了简单梳理,并撷取演化博弈的部分理论,尝试从该视角来分析当前高校教师合作的部分行为,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合理有效的高校教师合作机制的建议。
演化博弈;教师合作;高校
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建设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强国的大背景下,高校作为知识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的主力阵营,科技和文化协同创新的先行军,承载了不同以往的重压和期待。面临激烈的大学排名竞争、科研项目争夺等严峻形势,高校之间的核心竞争力的比拼越来越依赖于教师的团队合作而非个人的单打独斗,因此,顺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潮流,加强高校教师合作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合作行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相关的研究也比较丰富,而经资料查证,对高校教师合作的研究相对不多。博弈论作为经济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标准工具,通过研究定量模型和假设例证来理解冲突和合作,为研究合作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框架。本文尝试从演化博弈理论的视角来分析高校教师的合作行为,对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有所裨益。
(一)经典博弈论
1944年,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和奥斯卡·摩根斯特恩(Oskar Morgenstern)在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中,提出了现代博弈理论[1]。经典博弈论是研究依据其他参与者的效用(参与者所获得的主观上的享受或有用性)情况,理性参与者之间策略互动的一门科学,其强调博弈参与者为理性人,每个参与者都选择适合的战略,以最大化自身利益。195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纳什(John Nash)进一步完善了经典博弈论,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2],即当参与博弈的两人或多人在纳什均衡状态下,没有个体可以通过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而获得更高的收益(Payoff),那么这一策略组合即为该博弈的纳什均衡点,且在该点上个体当前所选策略是对其他个体的最佳反应。
传统的博弈论强调参与者是理性的,且在博弈的整个过程中每个决策阶段都保持这种理性。这种严格的理性要求限制了博弈论在实际问题研究中的应用范围,其原因在于,许多决策问题中,人不可能做到完全理性。
(二)演化博弈论
演化博弈论的早期提出发祥于生物学领域,其主要概念为演化稳定策略,即ESS(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由生物学家梅纳德(Maynard Smith)于1973年提出,其基本思想是,若群体能够抵制入侵,则该群体所选择的策略就是演化稳定策略[3]。随后演化博弈理论在很多领域,尤其在经济学领域获得迅猛的发展。
演化博弈论是基于有限理性的假设,将博弈理论分析和演化理论(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拉马克的遗传基因理论为思想基础)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4],研究的是带有不同策略的个体在群体中进行重复博弈游戏的行为变化。
演化博弈区别于传统博弈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着重考察了群体规模和策略频率的演化过程[5]。群体的演化包括选择过程(获得较高支付的策略在以后将被更多的参与者采用)和变异过程(可能获得高支付的策略,也可能是获得较低支付的策略)[6]。与传统博弈论相比,演化博弈更多反映的是动态的均衡,群体的选择过程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因而对此可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或解释。
(三)演化博弈论对合作行为的部分解释
尽管以道金斯(Dawkins)为代表的“自私的基因”[7]理论大行其道,但无可否认的是包括亲缘利他和互惠利他在内的合作行为却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合作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演化博弈主要集中在对合作行为的研究上,对一些可能的合作原理进行了探究,演化博弈中所指的合作包括个体的利他行为、平等主义、互利共生等。哈佛大学的马丁·诺瓦克教授(Martin A.Nowak)总结了支持合作行为产生的五种机制[8]。(1)亲缘选择(Kin Selection):个体往往会倾向对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体做出贡献;(2)直接互惠(Direct Reciprocity):重复博弈过程中,对方上一步的策略将影响个体当前的策略,比如针锋相对(Tit-for-tat)策略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3)间接互惠(Indirect Reciprocity):间接互惠的方式在动物和人类中普遍存在,重点在于个体通过合作帮助等行为建立良好的声望(reputation),从而得到别人的帮助;(4)群体选择(Group Selection):在自然选择的情形下,各个群体之间相互作用;(5)空间(网络)互惠(Spatial Reciprocity):个体受到空间位置的限制,只与周围相邻个体存在接触进而发生博弈。
另外,由美国的桑塔费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SFI)经济学家提出的强互惠(Strong Reciprocity)或者也被称作利他惩罚行为(Altruistic Punishment)合作原理,其特征是,个体在团体中与他人合作,会不惜花费个人成本去惩罚那些破坏合作规范的人(即使这些破坏不是针对其本身),甚至在预期这些成本得不到补偿的情况下也会这样做[9]。桑塔费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萨缪·鲍尔斯(Samuel Bowles)和赫伯特·金迪斯(Herbert Gintis)教授认为,强互惠行为可能是我们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并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实验证实了这一假设[10]。恩斯特·费尔(Enst Fehr)通过实验证实了强互惠行为如果不能从外界得到必要的激励,强互惠实施者就从利他惩罚行为本身获得预期的满足。由于利他行为并不能像自利行为那样从外部获得物质补偿,因此人类会最终进化出一种使行为主体从这些行为本身得到满足的自激励机制。
高校教师合作是为了提高学术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一学校或跨学校的教师组织起来,就共同感兴趣的学术问题平等协商、共同研讨,依靠集体智慧,寻求解决办法的行动方式。高校教师合作行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教学合作,包括集体备课、讲课、合作开发学科资源、学术交流等;(2)科研合作,包括联合申报专利、课题,共同实验、调研、研讨课题、署名发表学术成果等;(3)社会服务合作,包括合作培训、咨询、讲座等方面。高校教师对合作行为大多持赞成态度,鉴于当前学科大融合、协同创新唱主流的大背景,合作的必要性和好处不言而喻,既可避免恶性竞争,又可发挥合力使资源最优化,增强自身及高校的综合竞争力。然而考虑到高校老师本身大多思想和行为独立性强,较有个性,喜欢独自开展知识、教学和科研创新,加上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导致当前高校教师合作多数只是为合作而合作,往往流于形式,合作效果并不理想,无论形式或在实际运作中都存有不少障碍与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派别主义的存在导致教师合作缺乏价值认同和恰当的共同奋斗目标
高校中派别主义的存在由来已久,高校和高校之间一直存有不少各自为战的小群体,不同教师归属于不同的派别,比如同为校友或者同一个师门或者是单纯因为专业学术知识视角的冲突,派别内部成员之间联系紧密,但派别之间教师则漠不关心甚至出现恶性竞斗。一些合作尤其是行政指令下促成的合作往往流于形式,由于派别文化的影响,成员之间缺乏共同的价值认同,有可能引起冲突,导致有些成员参与合作的主动性、归属感和责任心不强,从而对实现合作的共同目标和合作的日常运行管理造成一定的阻挠。
高校教师合作中往往存在共同目标缺失的问题,预设的目标并未反映大部分合作成员的利益,因而对成员参与合作缺乏吸引力,无法充分调动成员参与合作的热情和激发他们的研究潜力,发挥他们的专长。
(二)教师合作的利益博弈存在竞争过度或者平均主义大锅饭、搭便车的两极现象
不少教师合作的评价主体为个人而非整体,这样客观上变相鼓励个人单独去开展教学和科研,加剧了个体间的竞争,甚至有可能人为地影响合作中知识和信息的共享程度,合作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成员由于考虑到个体评价,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担心自己的专长和信息优势地位被削弱,因而分享意愿不强,从而可能导致合作内部的知识壁垒,再加上资源分配并不尽合理,利益分配不公,合作群体内部容易出现相互猜忌、怀疑、不信任的不良氛围。而另一方面,有些合作评价主体过于强调整体评价,忽视甚至埋没了部分个体在其中的突出贡献,打击了这部分成员付出的积极性,使其他部分合作成员觉得做多做少无所谓,从而找各种理由推卸合作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是试图在合作成果上分一杯羹,这种试图在教学、科研、学术合作中搭便车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合作氛围破坏了为合作创新付出做贡献的正向氛围,严重挫伤了有能力、有创新精神的成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奉献付出的积极性,导致合作组织涣散,流于形式。
(三)院校对教师合作管理不当,缺乏长效机制,合作文化氛围缺失
院校对教师合作存在控制过多或者放任自流、推动不足的情形。高校教师合作离不开学校和院系的支持和推动,然而教师合作活动本身有着自己的组织运行规律,有些高校和院校对教师合作控制过多,比如教师合作的经费、设备和运行等事无巨细都要报批院系和学校,经过层层审批后方可予以开展进行,这样势必导致教师合作效率降低和工作延迟。过多的官僚主义和行政干预使教师失去参与合作的热情,不利于发挥教师整体的主观能动性和激发他们的教学、科研潜力。另一方面,也有不少高校对教师合作放任自流,完全不加以引导和支持。合作活动所需的经费、资源、平台等不能获得学校和院系的支持,只得依靠自身发展,自生自灭,合作缺乏后继发展的动力。部分教师所参与的合作活动没有得到所在院系和学校官方的认可和鼓励,在教师绩效考评奖励方面也不能直接得以相应的体现,导致这些成员对合作活动缺乏归属感,不能很好的平衡和统一好自身利益和参与合作所获得的利益,从而影响了合作的整体效率。学校和院校对教师合作活动的不作为,不去创建和营造合作创新的文化氛围,势必会使得整个学校的合作文化严重滞后,进而影响到院校整体的教学水平、知识与科技创新能力。
经过对高校教师合作现状的探讨和分析,可以看出,合作利益的处理得当与否对合作活动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高校教师作为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个群体,具备普通工作者难以企及的知识和理性素养,从理论上讲,他们能更好地看待和处理合作中的利益博弈,增强合作开展的有效性,更好地发挥合作的群聚优势。笔者将从博弈论的视角简要分析部分高校教师合作行为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正确对待派别主义文化,做到求同存异,创建共同愿景
内群偏私是人类社会行为一个重要特征。所谓内群偏私,就是个体倾向于给予内群成员比其他外群成员更多的帮助。哈佛大学的伏锋(2012)等人从博弈演化的角度将溯祖理论(coalescent theory)应用到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并指出,内群偏私尽管被认为不公平,但却是一种成功的策略,对于建立高水平合作很关键,并最终有利于群成员,随着群变得越来越成功,将吸引到更多新成员参与合作。同时进一步认为,纵然群冲突可以提高群体内部团结与合作,但并不是维持一个成功的群体动态所必须的条件。灵活的群体标识,容许个体可以“用脚投票”,从而有利于稳定群体成员之间的合作。
种种迹象表明,人们有可能夸大了派别主义的负面作用,派别主义确实有助于形成高效的合作。我们看到西方学界的很多知识创新是由一个个不同的学术派别来开拓和发展完善的,而且很多学术派别包含诸多不同学科学者的共同合作,这些学术派别所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我们这里的问题是要反对那种因私利(物质利益、政治利益等)而产生派别竟斗的泛滥,避免形成群体间无谓的竞争,造成不必要的内耗。当然我们须看到内群偏私现象很容易产生的一个结果为外群偏见,这也与高校历来奉行学科理性主义,过分强调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有一定关系。这里的关键是学校要创建高校教师合作的共同愿景,并使大家认识到,合作是基于各自知识专长和能力的互补,共同愿景的达成有赖于每个成员的分工和紧密配合,这是高校教师合作的核心,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才会有共同的利益,并把合作组织的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促成合作共赢的氛围。
(二)理性看待高校教师合作中的利益博弈
长期以来,“同行是冤家”的观念在高校教师中仍然存在“文人相轻”、“专业个人主义”的现象在教师群体中屡见不鲜。不可否认,很多教师尤其是同一院系内的同事之间,始终存在竞争现象的,这也是一些教师缺乏合作意愿的重要动因之一。合作并非要消除竞争,竞争与合作都是推动高校知识创新的主要动力。而高校教师合作的意愿大小取决于在合作中所获得的利益多少。高校教师从合作中获得利益等于或高于预期,则合作会稳定进行,若低于预期,则会产生合作关系解散或中断等情况。正如在雪堆博弈中合作者更容易出现,但个体最佳的响应仍然是与对方采取相反的策略。而空间博弈理论认为当个体被限制在空间格子上,并只与周围邻居发生相互作用时,合作者通过抱团的方式形成合作簇(Clusters of Cooperators),从而互相支持,共同抵御周边背叛者的入侵,构成空间互惠。另外某些合作行为并不一定能使合作个体在短期内获得收益,根据马丁·诺瓦克(Martin A.Nowak)的间接互惠理论,合作行为可以为个体赢得声望效应,比如高校教师参与社会公益服务,在奉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也可以获得社会认同、名誉、归属感和潜在的更好的科研合作机会等。
(三)创建有效的合作激励体制
1.建立公正的激励体制。合作问题的核心是激励,而部分教师在合作中存在权责不明晰的问题,合作缺乏公正性和激励性。正如在公共品博弈模型中,造成公共品博弈纳什均衡的全是搭便车者,合作者的贡献经放大后在全体参与者中平均分配。如果所有参与者都选择合作,则每个人都将实现收益最大化,呈现一个帕累托最优状态,但如果合作权责不明确,那么背叛者可以通过搭便车获取合作收益,从而获得比合作者更高的净收益,显然这与高校教师合作的初衷相悖。多数合作者对那些违反公正原则的行为未得到惩罚会感到不满意,除非公正得以重建。根据演化博弈学说,强互惠合作能抑制团体中的背叛、逃避责任和搭便车行为,从而有效提高团体成员的合作水平。但实施这种行为却需要付出成本,并不能从团体收益中得到额外补偿。强互惠行为的成功演化要求能够以低成本对背叛者进行严厉的惩罚,但在现实中低成本的惩罚行为并非总是可行,外加须考虑针对惩罚的报复行为,这使得这种利他合作行为的实施大打折扣。另外在重复博弈中,具有代价的惩罚尽管可以促进合作,却不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行为,因为其浪费了社会资源,惩罚的成本也有可能会抵消合作水平提高带来的好处。由哈佛大马丁·诺瓦克教授(Martin A. Nowak)领导的演化动力学小组针对研究对象在对“囚徒困境”改进版中的合作进行研究后也指出,合作博弈中的获胜者总体上采用针锋相对(tit-fortat)的策略而非代价不菲的惩罚,后者并不能促进合作的演进。随后马丁·诺瓦克和大卫·兰德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在促进合作上,“萝卜”(奖赏)和“大棒”(惩罚)同样有效而且同等情况下奖赏策略可产生更多的收益,尤其处于重复博弈情况下,正向的互动和奖励更能支持合作。这无疑循证了公正的合作激励体制存在的必要性。
2.优化合作评价和利益分配机制。合作的好坏还取决于分配机制是否公正、合理,比如,高校教学、科研合作的主持者拥有经费管理权和资源分配权,一般也获得了最大份额部分的利益。诚然,在组织申报项目时,主持者凭借自身的声望以及以往获得的成绩争取到项目,为合作的启动和建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点无可否认。然而现实情况是,合作后续进行中,基于种种原因,比如部分主持者身兼数职,有些还兼有重要行政职务,导致他们真正参与项目研究和合作协调管理所付出的时间不多,以及所做贡献可能比较少,而其他有些合作成员相对付出时间和精力更多,是合作项目工作的真正实践者,对项目研究的贡献较大,而在分配获得的利益中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付出和获得并不成正比,这样容易造成成员的不公平感,从而严重影响到合作成员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此外,高校目前在职称评聘、岗位津贴发放的考核中,过分强调给评价主体的科研排序,即个人在教学科研项目、论文发表和获奖以及专利申请等中的排名,这种不看实际付出和贡献,仅仅以科研排序定论的评价和利益分配制度挫伤了不少研究人员,尤其是需要凭借成果去评职称的中青年教师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在职称评聘等考核中,不应当只考虑项目评价主体参与合作的排名(定性评价),而应当同时参考项目参与者所做出的实际贡献(实施一定的量化标准,例如与评定项目相关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来衡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以及与在项目中的贡献程度相一致的原则进行利益分配,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激励合作创新。
(四)加大院校对教师合作的推动力度
1.学校应该营造推进教师合作的氛围。学校应通过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引进拔尖人才的同时也注重对现有年轻教师的培养,促进青年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的共同成长。比如清华大学在实施了“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吸引大批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也先后出台了“学术新人奖”、“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等措施,为学校总体人力资源的提升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培养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中青年学者,使清华大学迅速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在合作者多而自私者较少的环境中,容易产生“高尚”的利他主义行为,此时的合作均衡在演化博弈中体现为演化稳定策略(ESS),即如果种群中的所有个体都采取了某种策略(合作),而其他一小撮的变异策略(比如背叛)不能入侵这个种群。因而,良好的合作环境和氛围对于促进合作不可或缺。学校或者学院要对合作进行适度管理,既防止对其控制和干预过多,又要给予足够重视和支持,提供有效的资源供给,帮助解决其困难,促进其发展。合作不仅是高校将有合作意愿的教师从空间或组织层面集聚起来,而且要在此基础上通过结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网络,建立良好的知识和信息交流平台,共享研究资源,降低成本,发挥集群效应,促成知识创新,从而在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增加资源支持,减少合作成本。闫莹利用NetLogo平台建立的复杂适应系统模型发现,一方面,当主体可以从合作者那里获取一定收益,而采取合作所付出的成本不可忽略时,竞争战略主导整个组织;另一方面,当合作成本足够小时,主体更趋向于进行合作。
高校可以通过给予合理的科研津贴来抵消部分合作成本,支持和促进合作,适当减轻教师的负担,让教师尽量不被行政管理所牵绊,得以充足的时间投入自我工作、教学与科研合作活动。同时为教师合作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包括科研所需设备、场所以及较为充足的经费等软硬件。通过调节环境变量引导教师从竞争走向合作,构建更完善、更有效率的高校教师合作机制。
[1]J Von Neumann,O.Morgenstern.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NJ. 3rd ed.,1953.
[2]J Nash.Equilibrium Points in n-person Games[J].Proc.Natl.Acad.Sci.U.S.A.,1950,36(2):48-49.
[3]J Maynard Smith.The Theory of Games and the Evolution of Animal Conflict[J].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1974,47(1):209-221.
[4]张良桥,冯从文.理性与有限理性:论经典博弈理论与进化博弈理论之关系[J].世界经济,2001(8):74-78.
[5]黄凯南.演化博弈与演化经济学[J].经济研究,2009(2):132-145
[6]张良桥.进化稳定均衡与纳什均衡——兼谈进化博弈理论的发展[J].经济科学,2001(3):103-111.
[7]Richard Dawkins.自私的基因[M].卢允中,张岱云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8]M A Nowak.Five Rules for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J].Science,2006,314(.5805):1560-1563.
[9]Gintis,Bowles,Boyd,Fehr.Explaining Altruistic Behavior in Humans[J].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2003,24(3): 153-172.
[10]Gintis,Bowles.The Evolution of Strong Reciprocity:Cooperation in Heterogeneous Populations[J].Theoretical Population Biology,2004,65(1):17-28.
[责任编辑:张文晋]
Analysis of University Faculty Collabo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ary Game
LIU Zhi-ga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Beijing 100191,China)
There are some existing problems of faculty collaboration in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mainly as follows:faculty collaboration lacks of proper common vision and goals;different factions affect cooperation value identification;improper cooperation evaluation and benefits distribution mechanism hinder the sharing of co-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and dampen the participants the enthusiasm.This paper presents a brief overview of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based on this,the article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faculty collaboration in universities.Furthermore,the author proposal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build a rational and highly effective cooperation mechanism among university teachers.
evolutionary game;faculty collaboration;university
G640
A
2095-106X(2014)03-0001-05
2014-07-10
刘志刚(1978-),男,山东淄博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教育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