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思政课教师双重角色的融合
——兼谈葛兰西的知识分子“进化论”

2014-02-12 17:50朱文婷
统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葛兰西进化论知识分子

朱文婷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

试析高校思政课教师双重角色的融合
——兼谈葛兰西的知识分子“进化论”

朱文婷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践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他们既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推广者,又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育者。针对当前部分教师双重角色相互分离乃至相互对立的现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提出了知识分子“进化论”,成为解决该矛盾的重要参照。该理论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做富于知识能力的“传统知识分子”,还要成为宣传意识形态的“有机知识分子”以及综合育人的“专家知识分子”,以实现思政理论课双重目标的相互协调,完成“思想”、“政治”与“教育”三者的有机融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知识分子

一、问题缘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不仅承担着传播国家意识形态的任务,而且还要达成应有的道德教育目的,这一特征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的双重性:一方面,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中居于主导地位,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党在教育领域的基本方针,切实充当国家意识形态的推广者角色;另一方面,教师还需明确本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性质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育者。

然而,上述情形仅仅描述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双重角色的“应然性”状态。现实中,部分教师往往存在将思政课的意识形态目标与育人目标相互分离乃至相互对立的倾向。一种表现是,某些教师以增强思政课本身的“学术价值”,同时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由,在教学中擅自按照“价值中立”和“去意识形态化”的理念取消了思政课的意识形态目标,致使思政课逐步丧失了意识形态引领的功能。另一种表现为,部分教师过分强调了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诠释,忽视了对大学生在精神启迪和道德教育方面的职责,造成了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持续下降,甚至引起了部分学生的厌恶和反感情绪。由上述现象可知,思政课教师怎样做到将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要求和本学科的教育目标有机结合,如何以及在什么程度上把握意识形态宣传与育人主旨之间的平衡关系,这些问题将是学科理论创新的重点,也是学科教学实践的难点。

针对以上矛盾,本文在参照西方马克思主义著名代表人物葛兰西知识分子“进化论”的基础上,或能为当前思政课教师角色融合提供有益借鉴。葛兰西以“知识分子”作为文化领导的契入点,用“传统知识分子”、“有机知识分子”和“专家知识分子”的不同身份,确立了不同层次知识分子的具体目标和任务,这对当前广大思政课教师正确认识思政课课程性质,完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和道德文化传播任务,兼具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知识分子“进化论”的逻辑演绎

(一)独立的传统知识分子的桎梏

尽管对于知识分子概念曾有过多种分类方式,但在葛兰西看来,“传统知识分子”(亦即“学者”)是这一群体中数量最大的组成成分,他们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制造者(homo faber),也是特定智力-脑力工作中的思想者(homo sapiens)。而为彰显这一群体之于知识界、国家、社会乃至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意义,葛兰西在《狱中札记》的开篇便提到:“每个社会集团产生于经济社会原初的基本职能领域,同时有机地制造出一个或多个知识分子阶层,这样的阶层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社会与政治领域将同质性以及对自身功用的认识赋予该社会集团。”[1]历史地看,传统知识分子不仅以自身的管理和技术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还在哲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以及学校、教育、道德、司法、慈善事业、社会救济等各个部门起到核心作用,因而,他们“是哲学家、艺术家和有品位的人,他们持有一种特殊的世界观、一种有意识的道德行为,因而有助于支持或改造一种世界观,即有助于新的思想方式的形成。”[1]

然而,由于身处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中,知识的评判标准不再单纯的取决于“脑力-体力”劳动分工,所以即便传统知识分子在当前的社会群体之中具备着某些优势,他们也终究会因缺乏社会参与而呈现出“落后和保守、卖弄学问和庸俗的气味”,最终变成社会的“传统者”和“落后者”。由于不能意识到自己长期以“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脑力劳动者”的身份自居,传统知识分子们一面与现存统治阶级世界观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一面极力反对社会进步集团的思想体系,甚至在所从属的阶级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也依旧固守旧有社会秩序不思进取。诚然,这种“不间断的历史连续性和自身的特性”可以被解读成某种自制或独立的“优势”,但传统知识分子颂扬灭亡的文明行为极有可能使之产生唯心主义或社会乌托邦的心理,因而这种“稳固的、超历史的、绵延不绝、代代传承的”特性恰恰应当被扬弃,如若不然,这些书斋哲学家们将只能空有“知识分子”之名而“不具有知识分子的职能”[4]。

此外,传统知识分子们还因缺乏社会组织而表现出“盲目热情和宗派主义”。“知识分子的错误在于相信,即使和人民——民族分开来,就是说,没有感觉到人民的基本热情,没有理解他们并在特殊的历史境遇中解释和证明他们,并把他们和历史的法则,即精心构筑的更高的世界观——就是知识,辩证地连接起来,知识分子也能够成为一个知识分子。”[1]在葛兰西看来,稳定的社会关系是知识分子存在的可靠的甚至是唯一可靠的基本条件,只有建立起和人民民族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知识分子的学术热情和所掌握的知识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居于上层的知识分子群体和居于下层的人民群众也能构成稳固的联结,并一道创造出新的文明和历史。而与此相反,如果传统知识分子群体仍然坚持自身自发、浮夸和盲目的特性而不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提升,那么他们的行动也就只能被视作一种个体特性的彰显,这将使传统知识分子同“一种特权阶级或一种教士”无异。

(二)有机知识分子意识形态作用的彰显

与传统知识分子“侃侃而谈”、富于“情感和激情外在和暂时的动力”的特性相反,葛兰西定义的“有机知识分子”代表了这样一类人:他们不满足于停留在“专家”水平,而是上升到“领导者”的阶段,不仅仅是一个“雄辩者”,更是“建设者”、“组织者”和“坚持不懈的劝说者”。葛兰西之所以给出有机知识分子这样的判断,原因在于这一群体已经具备了特殊的功能。

其一,有机知识分子群体已具备传播意识形态的功能。由于在葛兰西那里,“上层建筑”体系不仅代表统治者直接管理的“政治社会”,还代表了以思想文化等潜移默化手段控制的“市民社会”,有机知识分子便在两种社会体系之间充当起组织者和联结者的角色。“任何争取统治地位的集团所具有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它为同化和‘在意识形态上’征服传统知识分子作斗争,该集团越是成功地构造其有机的知识分子,这种同化和征服便越快捷、越有效。”[1]有机知识分子之于国家的重要性在于,他们能帮助统治阶级成为国家话语权的主体,不仅通过意识形态这一手段战胜各种“冠冕堂皇、天衣无缝”的旧有的社会思想,还会不断扩大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以此吸引更多的知识分子补充到自己的队伍中来,从而为巩固新的政权争取更多的新生力量。而相对于直接的领导方式而言,有机知识分子的隐性灌输方式还更易于被民众接受,从而帮助国家完成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有机融合。

其二,身为上层建筑体系“公务员”的有机知识分子还具备了领导的功能。由于有机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已经由初期的“作为工作的技术”,逐步上升到“作为科学的技术”,并最终形成“人道主义的历史观”。这种在思想认识方面的不断完善和自我进化的过程,成为有机知识分子获得领导身份的必要前提。加之,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使政治社会日益让位于市民社会,有机知识分子的地位也就得到了逐步上升,为他们获得领导权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为此,葛兰西提出,有机知识分子完全能借助“新的更高层次的文明”来发挥领导才能,打响文化阵地内的“运动战”,“可以把国家看做个人,是积极文化的因素,必须通过这一认识明确意志,在政治社会的外衣下建设环环相扣的复杂市民社会,使个人达到自制,并成为政治社会的有机补充。”[1]从有机知识分子角度来说,作为文化“运动战”的主力和“敌后战场”的开辟者,他们要承担起革命中的思想先锋,并在革命胜利后“继续以往的领导”,不断规范、教化群众的思想行为,从而使整个社会的思想认识得以统一。可见,有机知识分子不但是巩固统治阶级领导权的主力,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成就了自身的领导地位,成为社会管理的中坚力量。

(三)专家知识分子文教传播目标的细化

在“传统知识分子”和“有机知识分子”之外,葛兰西还细分出“专家知识分子”这一群体——他们特指那些来源于有机知识分子、并在其中脱颖而出的成员,其中多数是国家为了适应现代文明的需求而特别培养出来的、处在最高层次上的各类文化和艺术的创造者,他们不仅有着“学校体系”的特殊活动范围,还有更为明确的实践目标。

“教育”将是专家知识分子的首要目标。身处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各门科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开始变得紧密和繁复,专家知识分子就需要在其中相互协作以建立起完整的学科体系,实现教育发展的一体化目标。葛兰西特别提到,人文社会学科的专家们还需要将社会固有的价值标准、知识自律和精神独立加以扩散和推广,在保证各个学科自由发展的基础上使“思想界自由论风气”受到必要的限制,从而掌控思想界正面的舆论导向,协助国家完成“塑造”新一代的责任[1]。

有必要提到,专家知识分子们这种“塑造”过程实质是对教育对象“纪律训练”和“创造性培养”的有机结合。由于教育对象对于现有的社会主流道德规范和社会良知尚无系统的了解,故而教育的第一阶段将是专家知识分子在纪律方面的监督和管理,目的是培养教育对象的自觉性,让他们的行为规范基本符合社会的要求。而这一阶段完成后,教育就要开始侧重丰富和发展人格,换言之,专家知识分子们须由主动干预变为侧面引导,尤其要培养教育对象“自发自觉”的行为,从而使教育对象在自我批判和自我更正的过程中走向完善。可见,葛兰西所说的“教育”实质是一个由“被动说服”到“主动接受”,最后回归“自我教育”的过程。专家知识分子要在其中完成自身角色的不断“抽离”,从而以这种方式培育出具有自主能力的新的知识分子,并同他们一起在创造和传播科学文化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变革。

此外,文化的创造与传播也是专家知识分子的既定目标。在葛兰西看来,“创造”文化的过程实质是专家知识分子用批判的方式和眼光发现和考证真理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真理将得以明晰和确立,并最终上升为重大活动的基础,充当起整个社会中智力与道德秩序的必备要素。而在这一过程中,专家知识分子的任务是将文化以“真理”的形式加以传播,以此提升整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故而,他们创造和传播文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作用将“远比作为某一位哲学天才的个人发现或知识分子小集团的财富的真理要重要,也更具有原创性”[1]。

谈及创造和传播文化的方式,葛兰西提出了两大必备条件。一是要“永不懈怠地重申自己的论据”,这一观点与列宁阐述的“灌输”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教育对象自身业已形成了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价值判断,他们的行为大多受控于固有认知和思维模式,故而专家知识分子们需要通过反复说明和持续灌输的方式,从知识、情感、意志等多个方面入手,让教育对象抛弃旧有的观念、接受新的文化理念。二是要寻找专家知识分子队伍的补充者。专家知识分子需要从群众中发现、选拔出一批高水平的后备人才,由于这些人是从群众中产生出来的、与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而也就能赢得群众情感上的理解和共鸣,成为“真正修饰时代意识形态全貌的东西”[1],为增强新文化的社会接受度助力。

三、关于思政课教师角色融合的思考

按照葛兰西“知识分子”进化论思想,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将以渐进的方式完成三大任务:自我提升,政治上的意识形态推广,以及文化上的知识传播和道德育人。从转换视域来看,身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也可参考“进化论”的理念,设想将个人、国家和学校统一起来,将自我目标、国家要求和教学任务统一起来。

(一)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自我定位的明确性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曾谈到知识分子对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队伍。”[2]上世纪末,江泽民进一步明确了知识分子队伍之于民族盛衰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特别提出要建立一支“专门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的高素质的宏大队伍,包括宣传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文化艺术工作者、新闻出版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等”[3],让他们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起到骨干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广大知识分子与意识形态工作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为此,党中央提出“高度重视在知识分子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努力造就政治坚定、与党同心同德、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理论家、思想家”[4],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任务。可见,对知识分子群体的认识过程经历了由注重其物质文明创造能力到注重其精神文明传播效应的变革,经历了从单纯的学术造诣、专业能力作为知识评判标准,到以政治坚定性、社会影响力作为具体衡量指标的变革。身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领域代表、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成员,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将他们的个人水平与国家发展相互协调,如何将他们的自我价值放之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环境之中加以实现呢?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完成知识的“进化”过程。

其一,要具备身为知识分子的一般能力。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性,因而,高校思政课教师也就有责任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原则、特点、规律等内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领域有资格也有条件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此外,作为教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政课也同样具有传递性、工具性和手段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关注本学科专业知识研究之余,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基本育人素养和水平,从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层次等方面精心设计,为高校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思想提升提供必要准备,并为顺利完成国家人文教育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其二,要明确个人“灵魂工程师”的身份定位。“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4]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最核心最根本的理论基础。这项任务具体到思政课教师身上,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以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进化自身的道德追求,从而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期待并为实现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目标服务。此外,还要把无产阶级的理想信念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切断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思想内容的相关传播渠道,使思政课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高尚灵魂的阵地。

(二)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目标的内在性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意识形态”重要性的判断,最早可追溯到他们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相关论述:“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葛兰西借助有机知识分子这一群体将意识形态理论加以发展,使“说服人”的方式从政治社会扩展到了市民社会,凸显出意识形态因素在国家统治和文化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从我国高校特定环境来看,由于思政课也存在着意识形态传播的固有目标,思政课教师也就有了完成这一目标义不容辞的责任。

众所周知,“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其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6]公开表明自身的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相较其他理论的优点。身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政课将不同于任何其他形式的教育,教师既不能忽略其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特性,更不能脱离其应有的意识形态领域。这是由于,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说,从来没有绝对“价值中立”的观点,更没有绝对“价值中立”的课程,现实中除逻辑学课程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任何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着特定阶级的意识形态的要求,故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表达,以及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程度。身为肩负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务的思政课教师,他们应该也必须把占领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作为自身使命,不仅把课堂任务划定在科学文化灌输的范围,更要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道德纪律教育方面下功夫。也就是说,唯有教师在意识形态领域不解除“武装”,高校学生才有可能树立正确的视角和思维,树立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的自信。

然而,把握思政课意识形态目标的内在性仅仅是第一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发挥意识形态引领的角色呢?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来讲,以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相互配合、双管齐下的方式,也许能成为解决这一问题较为有效的举措。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社会组织形式、具体分配方式、利益关系格局等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由此也衍生出部分矛盾问题,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设法以马克思主义的“大道理”对这些矛盾问题进行合理的阐释。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大道理”,其“大”,在于以高屋建瓴的眼光,强调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大视野、大目标、大境界;其“道”,在于用科学的方法,指明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其“理”,在于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所内在的真理性、科学性和系统性。高校思政课教师正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大道理”为载体,提升大学生在意识形态层面的整体认识,从而让大学生更易于理解教育内容,进而为接受相关理论打下基础。

对意识形态的具体引领,还须有科学的实践作为支撑。“物质力量是内容,而意识形态是形式……如果没有形式,物质力量在历史上就会是不可设想的,而如果没有物质力量,意识形态就只会是个人的幻想。”[1]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说,科学的教育方法、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在意识形态的引领过程中无疑是必要的,具体可以将葛兰西论述的“市民社会”的领导方式作为参照,运用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的教育方法,坚持正面灌输和隐性灌输相结合,侧重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而非以力服人、以权压人。另外,还要根据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和行为规律,研究制定顺应学生需要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当国家的意识形态目标和学生个人需求出现矛盾时,教师应当首先支持学生对教育内容进行质疑,再针对其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以此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意识形态的理解和思考,促成意识形态教育的顺乎人心、合乎民意的效果。

(三)融合: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角色的综合性

在葛兰西看来,专家知识分子只有具备了知识的自主性和责任感,以培育社会群体“稳定和相同的道德和社会良知”为目标,他们的“专家”头衔才称得上是实至名归。推而广之,身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的专家,以道德为载体、以教育为手段来体现育人角色,这将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性”之所在。

身为高校思政课的教育对象,大学生较之于中小学生拥有着更多的自我意识、更高的文化水平和更强的接受能力,他们会在相对成熟的认知基础上增加对事物的体验与分析,并达到认识社会并改造社会的目的。除此之外,由于身处我国社会观念急剧变化的大背景中,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性、思维方式开放性及认知观念创新性的特点。上述现象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需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思维品德的实际状况,探索较高层次和阶段的育人规律,而不是对已有中小学思政课教育内容的简单重复;另一方面还需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特别要重视对网络这一新兴的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利用,以实现高校思政课的开放化和现代化。

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内容,将是提高大学生觉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可行路径,可从满足学生的感性需求和理性认识两方面入手。就感性需求而言,由于大学时代是学生精神成长和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是科学世界观、正确人生观、合理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因而教师应把育人目标建立在对学生精神满足和人文关怀的前提上,及时发现学生思想道德层面的难题并给予关怀指导,以此让思政课的育人目标中的“人”的本质得以实现。就理性认识而言,思政课教师在关注、迎合学生的感性需要的基础上,还要发现和激发他们的理性思维和深层追求,即科学地认识自我与世界的需求,以及严谨深刻地推理事物的能力的需求——这些需求正是以往教学方式想要满足但始终未能实现之处,也是现阶段部分感性教学方式有意忽视的地方。对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树立他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澄清在社会主义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

必须注意的是,教师既要实现意识形态和道德育人的融合,又要保持意识形态和育人之间适度的张力。所谓“张力”,并不是说要将国家的意识形态要求和思政课本身的育人要求相互割裂,而是要理清二者的关系。诚然,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的人才,这些人才一方面要信仰马克思主义、拥护党的领导,另一方面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和全面发展的个人素质。而在实践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则要划分二者的界限和层次,“区分思想认识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7],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这不仅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强化思政课教师双重角色各自重点的需要。

综上,葛兰西以知识分子“进化论”的独特表达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革命任务与思想教化实践统一指向知识分子群体,高校思政课教师完成意识形态角色和育人角色的融合,正是这种“进化论”观点的现实表现。通过这种方式,教师队伍将实现自身思想的进步性和教学实践综合性的目标,达到“作为整体的人类对于自己的未来更加肯定,合理地构想支配全部生活的计划”的理想状态[1],最终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传播知识、启迪民思,勇于承担起意识引领和思想教化的双重使命。

[1]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191、5、6、225、252、292、270.

[2]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50.

[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83-58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2009:18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3.

[7]中共中央文献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318-319.

[责任编辑:张文晋]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Goal and Educating Goal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Also on Gramsci’s“Intellectuals Evolution"

ZHU Wen-ting
(School of Marxism,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40,China)

The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play a dual role in practices,who are both the promoters of national ideology and the moral educators of university students.At present,in allusion to the contradictions of the two goals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the“Intellectuals Evolution”proposed by the western Marxist Gramsci,has provided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education courses in teaching practice.This view requires the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to be“traditional intellectuals”,who are rich in intellectual ability,but also be the ideological propaganda of“organic intellectuals”and education of “expert intellectuals”,so as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ion of ideological goal and educating goal,andcomplete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and“education”.

univers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ideology;intellectuals

G642.42

A

2095-106X(2014)03-0062-06

2014-07-10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社会的统治思想、核心价值和话语主导权”(12YJA710018);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子课题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建设方向评估论证”(3JZD46)

朱文婷(1989-),女,湖北襄阳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葛兰西进化论知识分子
生物进化论与文学自然主义
葛兰西文化哲学的实践概念
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对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启示
归乡喜若狂——进化论诞生背后的故事
深化与曲解:改革开放以来葛兰西实践哲学之争的研究综述
达尔文与进化论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研究
Y1—Y6“爵”式造型进化论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