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的人格教育观及当代教育价值

2014-02-12 17:27王雨来
关键词:阿德勒教育观人格

王雨来,徐 瑞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极为关心儿童的人格教育问题,毕生致力于把个体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儿童人格教育实践。为了指导父母和教师更好地对儿童进行人格教育,他专门著述了《儿童的教育》(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1930)一书,并特别强调他所称的教育并不是学科教学,而是指学校课程之外的教育,即“最为重要的人格发展”方面的教育。[1](p140)认真系统地梳理和研究阿德勒的人格教育观对于矫正重智能发展轻人格培养的不合理教育,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阿德勒人格教育观的人性论基础

阿德勒把人性的研究作为一种科学,认为这种科学存在的真正目的“就是要使每个人都能掌握一定的人性知识”,以“确保我们每个人的心理都能得到更健康、更成熟的发展。”[2](p5)人生经历和先哲们的启迪使阿德勒对人性的解读深刻而耐人寻味。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学说、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的“权力意志”学说和费英格(Hans Vaihinger)的“虚构主义”哲学观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阿德勒,“自卑与追求优越”人性论正是在扬弃上述先贤思想的过程中逐渐地发展、丰富和完善起来的。

阿德勒的人性论内涵丰富而耐人咀嚼。首先,“自卑与追求优越”是人类的通性。阿德勒指出:“自卑感和追求优越这两种倾向在社会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是支配人类行为的一般条件”。[3](p28)其次,“自卑与追求优越”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阿德勒认为自卑感和追求优越密切相关,具有直接联系。他说:“我们之所以追求优越,是因为我们感到自卑,因而力图通过富有成效的追求来克服这种自卑感。”[1](p45)最后,“自卑与追求优越”是人格教育的起点与归宿。 “自卑与追求优越” “一方面可能毁掉一个人,使人自暴自弃或产生精神疾病;但另一方面,它也能激发人的雄心,催人奋发图强,以补偿生理上的缺陷,成就不平凡的人生。”[1](p21)因此,阿德勒强调父母和教师必须指导和关注儿童的成长,“把追求优越引向富有成就和有益的方向”,“确保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能给他们带来精神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精神疾病和错乱。”[1](p36)“自卑与追求优越”是阿德勒人格教育观的人性论基础,是他对儿童进行人格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对“自卑与追求优越”人性论基本内涵的阐述有助于我们更加透彻的理解阿德勒的人格教育观。

二、阿德勒人格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阿德勒人格教育观中的“人格”(Personality)是指由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构成的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的特有模式,内化于每个个体的存在中,同时又塑造着每一个个体。阿德勒所指的“人格教育”(Personality Education)是由家庭、学校和教育咨询诊所共同实施的,旨在培养儿童“社会兴趣”和“合作精神”,使儿童形成正确的生活风格和完善人格的教育。阿德勒的人格教育观包括“整体”的人格教育分析观、“合群”的人格教育标准观、“自我实现”的人格教育建构观和“三位一体”的人格教育模式。

(一)“整体”的人格教育分析观

整体论作为一种理论,最初由英国的J.C.斯穆茨(Jan Christiaan Smuts)在《整体论与进化》(Holism and Evolution,1926)一书中提出。阿德勒与斯穆茨有相同的整体论立场,把个体看成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密切相连,而自身又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一方面,个体的人格、身心以及意识和潜意识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阿德勒认为:“整体人格内在于每个人的存在之中。每一个体代表了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同时每个个体又为其整体人格所塑造。”[1](p2)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不了解行为中隐藏的生活背景就无法理解他的所作所为。阿德勒指出:“肉体和心灵都是生活的表现,他们都是整体生活的一部分。”[4](p21)心灵在生活中占主宰地位,预见运动的方向,肉体做出动作,影响着心灵。肉体和心灵二者是不可分离的两部分,彼此相互合作,相互影响。阿德勒认为意识和无意识具有统一性,他说:“人们通常会认为‘意识’和‘无意识’是相互矛盾的,而其实不是这样,这两者其实是在同一方向上进行的。而且,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3](p22)意识和无意识共同配合而形成了一个统一体,它们有共同的目标:超越自卑,追求优越。另一方面,个体又与他人和社会密切相关,不可分割。阿德勒指出:“除了要把个体的生活看成一个整体,我们还必须把个体的生活与其社会关系的背景联系起来。”[3](p24)他认为儿童与同伴、父母和教师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密切关联的。只有考虑家庭、学校、社会等整个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了解个体的自卑因由、“优越目标”和某种不适应症。

(二)“合群”的人格教育标准观

阿德勒把是否“合群”作为衡量个体人格是否健全及人格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这里的“合群”即 “社会感”(Social Feeling )又称“社会兴趣”(Social Interest),是指:“在儿童和成人身上也会发现的一种把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使自己成为社会有用人的愿望。”[1](p68)

阿德勒非常赞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关于“人是社会性动物”的观点。阿德勒强调人类具有社会性,社会生活是人类的必需品,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就是他具有多大的社会价值。据此,阿德勒刻画了理想人的形象——“能够以有益于全社会的方式来克服他所面临的各种困难,能够将自己的社会感发挥到一定的程度。”[2](p29)“生活风格”(Life Style)是一个用以表达人格整体性表现的一个核心概念,指“个体在生活环境中所表现出的独特的生活形态和方式,是人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解决生活环境问题的独特方式,是个体追求优越的手段。”[5](P80)阿德勒认为只有具有社会兴趣的人才是理想的人,他们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拥有健康的生活风格,而缺乏社会兴趣的人便会形成适应不良的生活风格。器官缺陷的儿童、被忽视的儿童以及被溺爱的儿童都容易形成适应不良的生活风格。正确的人格教育就是要培养儿童的社会兴趣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建立起健康的生活目标,防止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的自卑感发展成为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

(三)“自我实现”的人格教育建构观

每个儿童都具有一种创造性潜能,阿德勒称之为创造性自我,它在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人格教育应该普及有关人性和心灵方面的知识,引导儿童心灵的健康成长,以此激发儿童的创造性自我,实现健全人格的构建。

受柏格森(Henri Bergson)“创造性演化”观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人是创造性存在”观点的影响,晚年的阿德勒提出了“创造性自我”(Create Self)概念。创造性自我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创造性力量,它使人按照自己憧憬或假想的目标有选择性地看待生活中的经验,选择一定的方式建立起独特的生活风格。”[6](p8)每个人都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来塑造自己,这种看法在心理上可能是健康、正确的,也可能是不健康、错误的。因此,创造性自我既可以使儿童形成健康的生活风格,进行有益的优越感追求,拥有正确的生活意义;也可能使儿童形成不良的生活风格,进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获得错误的生活意义。因此,父母、教师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关注儿童的心灵成长,正确引导这种创造性自我。

(四)“三位一体”的人格教育模式

家庭、教育咨询场所和学校,父母、心理学家和教师构成了阿德勒 “三位一体”的人格教育模式。在这个人格教育模式中,教育咨询场所和心理学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咨询场所是沟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枢纽,心理学家是训练父母和教师并促进他们合作的关键。

家庭是对儿童进行人格教育,培养儿童社会兴趣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场所。儿童的生活风格、优越感追求和生活意义在早期家庭生活中就已经定型,并且在以后很难得到改变。正如阿德勒所说:“在儿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之前,所有这些自卑感和优越感问题已经在家庭生活中生根发芽了。”[3](p121)缺乏社会兴趣的儿童会形成不良的生活风格、无益的优越感追求以及错误的生活意义,这使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也很难成为社会中的一个正常分子。

学校是显示及矫正家庭教育弊端,培养儿童社会兴趣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场所。阿德勒认为学校更接近于民族的需求,在对儿童判断时具有独立性。它不会宠溺孩子,在对待孩子时有一种超然态度。而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观念通常是传统的观念,父母很难按照社会的需求教育孩子,容易使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与生活环境发生冲突。因此,阿德勒指出:“当今,虽然父母和教师都对教育工作有所贡献,父母纠正学校教育的不足,教师则矫正家庭教育的缺陷,但在现代社会和经济条件下,大城市孩子的教育责任主要是由教师承担。”[1](p140)

“教育咨询场所”是沟通家庭与学校、父母与教师,培养儿童社会兴趣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场所。阿德勒通过建立 “教育咨询场所”(Advisory Council)(又译“儿童指导诊所”或“顾问会议”)来训练教师,消除教师和家长的冲突,促进他们的合作。阿德勒认为在教育咨询场所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心理学家必须训练有素且对教师、双亲和儿童的问题有着丰富的经验。否则,他便很难胜任运转教育咨询场所,开展教育咨询活动的重任。通过教育咨询场所活动的开展,心理学家、教师和父母可以协力合作,共同解决儿童心灵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

三、阿德勒人格教育观的当代教育价值

“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复旦大学投毒事件”、“杨元元事件”既显示了事件中大学生或研究生人格的不健全,也透露了当前教育的不合理,不合理的教育正是导致个体人格不健全的重要原因。人格教育乃是当今学校教育的软肋,现行重智能发展、轻人格培养的学校教育模式亟需改变。阿德勒的人格教育观为现代教育注入了一股清流,对教育者矫正不合理的教育,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全面了解儿童,树立“整体”人格教育观

目前,许多教师和父母往往忽视儿童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把特定的行为孤立出来看待,倾向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例如,有的儿童上学总是丢三落四,父母对此千叮咛万嘱咐,甚至给予惩罚,但是屡教不改。

其实,在阿德勒看来,儿童的这些行为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而是其整体人格的外在表现,与其生活方式相一致。这些儿童很有可能是受到溺爱、缺乏独立性的儿童,他们想通过这种越轨行为引起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因此,想通过惩罚来达到矫正儿童行为的目的是很难得到实现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阿德勒“整体”的人格教育分析观来分析和看待每个儿童,不仅把他们看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还要把他们看成是整体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言之,教育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该熟悉和理解阿德勒人格教育观的内涵,把儿童视为一个具有整体人格的个体;第二,要学会运用阿德勒的人格教育理论,既能通过特定行为认识儿童的整体人格,又能通过整体人格评价和判断儿童的特定行为;第三,还应该把儿童的错误和问题行为放在儿童的整体生活和整个社会关系的背景中加以分析,在认清儿童整体性的基础上提出矫正措施。

(二)优化教育竞争氛围,培养“合群”人格

目前,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就业竞争激烈、社会保障匮乏,这使得教育场域中萦绕着浓烈的竞争气氛。“改变命运”、“赢在起点”、“争做第一”等狭隘功利主义观念始终支配着学校、教师、家长等教育主体,他们不顾孩子的天性,肆意挤占儿童的自由时间,进行着各式各样的病态竞争。儿童是病态竞争的最直接、最大的受害者。病态竞争造成了人的异化,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它忽视人的社会性,也不利于儿童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设法消弭教育中的病态竞争,优化教育竞争氛围,培养儿童的“合群”人格。

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是人最为本质的属性,可以激发个体的潜能,使其成就不平凡的人生。然而,如果过多地强调个人奋斗,忽略与他人合作,忽略在竞争中不伤害别人,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的产生。优越情结能击垮个体,使其万念俱灰,成为生活的失败者。判断个体人格是否健全和人格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是个体的“合群”性。具有“合群”人格的人拥有浓厚的社会兴趣,能够用合作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职业问题以及爱情和婚姻问题等生活中的三大问题,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价值。阿德勒对追求优越和社会兴趣概念的解读很好诠释了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关系,为教育者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提供了借鉴意义。教育者应遵循阿德勒“合群”的人格教育标准观,淡化教育竞争氛围,培养具有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人。教育者可以从以下几个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正视教育的育人育德功能,消除教育中的病态竞争;其次,营造良好的家庭合作氛围,增强儿童的合作意识;最后,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培养儿童的合作竞争能力。

(三)正确引导儿童的心灵成长,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潜能

受物质主义和狭隘功利主义的影响,教育漠视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呈现出浅薄化和浮躁化。这种教育偏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业的发展,轻忽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在这种不合理的教育体制下,大学生或研究生接受了多年教育,但所获得的有关心灵和人性方面的知识和指导却非常有限。现在社会竞争激烈,鼓励攀比,轻视团结友爱和人文关怀,大学生或研究生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在面对困难情境时,他们既得不到外部的支持和帮助,又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自身的人格缺陷便显露无疑,最终导致了轻生事件等惨剧的发生。

阿德勒认为每个儿童身上都存在着创造性自我,影响着人格的构建和心灵的成长。这种创造性自我是一种潜能,具有双向性,既可能使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朝向有益于社会和生活的一面,又可能使儿童形成人格缺陷而倒向有害于社会和生活的一面。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情境和问题,如果缺乏有关心灵和人性方面的知识和指导,便可能形成不良生活风格、无益的优越感追求和错误的生活意义。不良生活风格、无益的优越感追求和错误的生活意义会使儿童的创造性自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导致儿童形成人格缺陷。由此可见,教育者应该遵循阿德勒“自我实现”的人格建构观,给予儿童有关心灵和人性方面的知识和指导,使他们领略到生活的真谛,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父母和教师提升自己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素养,为指导儿童心灵的健康成长做准备。第二,父母应该和谐相处,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营造幸福、和谐的家庭心理气氛;第三,教师应该处理好师师、师生、生生关系,构建团结友爱的学校和班级氛围,为儿童的心灵成长提供温暖的外部支持;第四,父母、教师和心理学家要精诚合作,通过“三位一体”的人格教育促进儿童心灵的健康成长。

(四)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实现“三位一体”的人格教育

学业的压力、人性知识的匮乏使得轻生事件频发,儿童的心灵问题成为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现在,许多中小学都已在探索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但是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有些学校的心理咨询没有摆脱心理治疗的模式,忽视发展性和适应性的心理咨询,导致学生望而生畏。还有些学校的心理咨询人员囿于心理咨询室一隅,孤军奋战,缺乏与家庭、学校及父母和教师的合作,弱化了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功能。

作为现代心理治疗之父的阿德勒早在20世纪已经建立了教育咨询场所,他把心理治疗融合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实行“三位一体”的人格教育,开启了学校心理咨询的先河。阿德勒这种“三位一体”的人格教育融家庭教育、教育咨询场所和学校教育为一体,包括父母、心理学家和教师等不同主体人群,对促进我国学校心理咨询模式转变,有效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应该走出心理咨询室,把学校心理咨询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合起来,通过与父母和教师合作,共同对儿童进行人格教育。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学校心理咨询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其次,学校心理咨询室应定期举办专家报告会、心理咨询交流会,普及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再次,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应与班主任教师进行讨论、交流,促进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学家化;最后,学校心理咨询人员还可以协同班主任从各班学生中选出1~2名心理健康联络员,做学生与班主任或心理咨询人员之间的心灵使者。

参考文献:

[1]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理解人性[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

[3]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生活的科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4]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超越自卑[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5] 李冬梅.阿德勒心理健康思想解析[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

[6] 叶浩生主编.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阿德勒教育观人格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走出孤独:阿德勒孤独十五讲
把童年还给童年
把童年还给童年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
把书包留在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