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晶晶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5)
民办本科院校专业特色培育机制的实证研究
——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
高晶晶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5)
在生源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民办高校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力,不断加强专业特色建设。专业建设不仅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也能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论文首先在阐述专业特色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专业特色定位,并指出建立人才培养计划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是高校专业特色培育主要路径。
民办大学;本科院校;专业特色
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将“专业特色”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来考核。这对高等学校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方向,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但在办学实践中,人们对专业特色的理解不一。不少民办高等院校尚处在求生存、保规模的阶段,在困境中摸索前进。一些比较成功的民办高等院校,虽然办学规模已相对稳定,事实上也有各自的办学特色与专业特色,但未能很好地总结提炼,未能自觉地把其作为本校的办学理念来加以贯彻。目前关于高等学校办学特色与特色专业建设的文献虽很多,但大部分都是论述公办高等院校的,而论述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寥寥无几,而且有的只是从某一民办高等学校的个体特色来进行挖掘与总结,有的只是在整篇文章中作为一个方面的问题部分论及,缺少系统的论述。尤其是缺少对“如何培育办学特色、如何培育专业特色”作系统的研究,缺少在“培育”上做文章,因此缺乏普遍性的指导意义。我们必须认识到,专业特色的培育和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是有机统一的。一所学校的专业特色,体现在该校的办学理念、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甚至包括学科布局、课程体系、校风、学风、校园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从宏观上影响和决定着该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自觉地注重专业特色的培育,可以影响和推动着高等学校方方面面的建设。
一所高校的专业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它不仅能够体现时代精神,而且能将高校独特的办学理念以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展现出来。经过24年发展的西安翻译学院,在专业特色培育、形成机制等多方面储备了自己的内在优势因素:
1.办学制度性特色鲜明,整体管理水平提高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学院在政府宏观管理下依法自主办学的各种制度性特色日益显著:在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理事会、党代会、教代会制度,党委会、院长办公会科学运转;党政管理体制、教学管理体制、科研管理体制、人才管理体制、分配管理体制、财务管理体制、后勤管理体制等得到了进一步的协调;作为法人、创始人的学院院长办学思想、人格魅力在办学中的核心地位、主导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引领示范作用日益重要;内部管理在历经四次大规模的创业中也逐步走向规范,管理水平也得到了稳步提高。
2.科研管理日趋规范,科研水平稳步提升
学院科研机构逐步健全,科研管理进一步规范;科研立项工作明显加强,科研成果数量增大、质量渐次攀升;短短几年之内,就已获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一项,省级重点科研项目数项,发表科研论文上千篇,广大教师致力科研的热情高、积极性强,科研力量的整体优势初步形成,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日见成效;科研设施、经费等的投入逐年递增,科研水平也逐年稳步提升。
3.基础设施日益加强,教学条件明显改善
力促教学,改善环境,学院对一切教育教学及生活环境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丝毫也没有松懈过。近年来除加大基础项目的建设力度外,还进一步加强了校园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提升了综合服务功能,有力地改善了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4.思政工作稳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
学院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等方面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党委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充分发挥。良好的党风带动教风和学风,形成良好的校风,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政治保证。党、政、工、团、学联的齐心协力,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提高了师生的整体素质,为打造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奠定了良好基础。院党委被授予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学院获得全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稳定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多个部门先后被命名为精神文明建设“创佳评差”最佳单位;先后有近千名学生获得全国及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及“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1.管理体制尚需强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学院虽然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制改革、运行机制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办学历史短,发展速度快,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学院的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整体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基层管理水平、管理能力亟待提升,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2.教师队伍建设尚需强化,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管理人才数量不足,学院师资、管理、后勤三支队伍结构有待整体推进,教职工薪资水平、职务评聘、进修培训、退休待遇及社会福利等方面保障体系应加紧完善。
3.学科专业建设尚需强化,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学院坚持以文为主,文、经、管、工相结合,以外语为重点,以英语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但优势学科专业还要不断扩大。学院科研管理、科研经费投入、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虽取得较大进展,但总体质量不高,经费投入策略虽有所改变,但仍需进一步加大,激励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强化,科研团队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科研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4.实践教学环节尚需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有待加大
学院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实训条件、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实践教学经费投入等虽然取得较大成绩,但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还有一定距离。
(一)强化研修院特色,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
强化研修院特色方面,要在巩固以往办学特色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研修院灵活的办学机制,在招生、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国际合作等方面闯出一条新路。如招生中打破原有格局,按照学生的专业要求和外语水平,除在非统招新生中选拔生源之外,还可以在统招专科毕业生乃至本科毕业生中进行适度招录,每届学生规模控制在200-300名为宜;专业建设上,在突出英语同声传译水平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其他诸如日语、德语等语种的口译强化训练;发展方向上,充分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定期组织外籍专家学者入院讲学、指导,组织学生出外参加相关社会活动的实际锻炼,加强与国外学术、文化团体的交流与协作,提升办学水平,强化学生质量,扩大社会影响,以突出研修院的整体办学特色。
(二)进一步强化学生“入口”与“出口”特色
进一步强化严格的生源“入口”关和严格的毕业生“出口”关特色方面,完善招生就业工作体系,加强招生就业形势研究和分析,及时调整招生就业策略。招生工作继续坚持相对优质生源战略,努力扩大本科招生,稳定高职招生,积极拓展自考生源。就业工作要引导学生合理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加大就业推荐力度;整合、丰富就业网络服务功能和完善信息服务体系,为毕业生提供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定期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进行跟踪回访,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务必做到“招生入口旺,就业出口畅”。
(三)进一步强化学生管理工作特色
在进一步强化学生管理工作特色方面,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严肃纪律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把严格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二要针对学生特点,继续实行我院“封闭式管理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在全面提高学生实际能力的基础上,形成富有特色的学生管理体系。三要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化解他们的心理矛盾。四要继续加大对贫困生的扶助力度,除了国家的各类奖学金、助学金之外,学院每年将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和对贫困生的扶助,努力为贫困生寻找并提供勤工俭学、勤工助学岗位,确保学生顺利毕业。
(四)进一步强化校园建设特色
在进一步强化校园建设特色方面,要加强学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建设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物资基础。要重视校园人文思路的总体规划和整体布局建设,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良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学院的整体规划布局建设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彰显人文特色,增强人文氛围,突出学院建设发展史上内在的精神特质,体现在学院的每一方面(师生自身建设、校园建筑风格、道路场地命名、户外宣传语警示牌等等)。要不断深化学生社团建设,在紧贴时代脉搏,紧贴学生实际,锻炼学生能力,全面提升素质的原则下,适度压缩原有50多个社团的庞大规模,突出社团特色,助力学生成才,助推学院发展。要努力办好终南学社,办好终南文化研究学刊,办好终南网,办好终南大讲堂,办好终南诗社、画社等。要不断完善机制,强化内部科学高效运作体系,树特色、出精品、创品牌,立足陕西、放眼国内,打出终南文化新招牌,打出民族文化新天地。要力争在近五年内或更长一段时间,将终南文化打造成在国内具有一定声望,在高校具有一流水准的高规格、高质量的学术文化研究团体。
[1]孙绍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建品牌特色专业[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版),2002(4).
[2]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3]孙霞.浅析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一般过程[J].科技信息,2008(31).
G64
A
1673-0046(2014)1-00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