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艳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度重视教学法创新的研究,研究教学法创新的关键是把握教学法创新途径,目前教学法创新途径的研究多在教学介体层面进行,其中不乏有的尝试已取得明显效果。但并不是说任何跟以往不同的尝试都是创新,有的创新只是单纯地为了创新而创新,和教育目标无任何关联的创新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是哗众取宠而已。鉴于此,我们必须冷静思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创新途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水平、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主渠道。既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已经确立,那么能否实现教育目的呢?关键在于教学法,不同的教学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关乎到我国的教育目的能否实现,关乎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从这一维度来看,教学法创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教学法创新问题上最突出的问题是主体动力不足。创新动力包括主体动力和客体动力,创新动力不足是指主体动力不足。
教师是教学法创新的主体,教学法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法,进而达成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实践活动。教学法创新动力不足是指教学法主体动力不足,即教师的创新动力不足。教师的素质、内涵和修养决定教学法创新的质量和效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加强对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创新品格、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四大素质的锤炼和提升。其中教育科研能力是最基本的素质,教育科研和一般的科研不同,教育科研要求教师以教学为基础,以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科研的方法,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有效途径。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把握,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自身素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有机结合,之后才会达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创新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学法创新的基本动力。教师的创新品格是教学法创新的直接动力,教师要以创新的精神指导教学法创新途径的探索。教师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是教学法创新的间接动力,教师的理想、信念、事业心、责任心、风度气质是对学生形成号召力的重要因素,学生会对教师的教学法创新形成支持的合力,保障教师教学法创新顺利开展。为什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于教学法创新的主体动力缺乏。一部分高校教师由于忽视自身的修养和学习,主体创新动力不足,更多的是迫于外在客体因素的压力,单纯地为了创新而创新,大多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而忽视实际意义上的创新,甚至有的创新背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性原则,偏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这样的创新无任何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创新的客体动力包括环境动力、制度动力、科研动力等教师主体以外的其他动力。国际国内社会局势的发展变化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既是研究教学法创新途径的缘由,也是教学法创新的客体动力。环境的嬗变使党和政府越发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出台相关政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课程队伍建设,以及对教育对象的研究,这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创新的制度动力。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也是教学法创新的客体动力,有的教师正是由于科研的需要而敷衍课堂教学改革,认为课堂教学是为科研服务的,并没有把握好科研和教学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支点解决的是从何处着手进行教学法创新,并且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出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客体、主体、介体、环体四大要素组成。客体指的是学生,主体是教师,介体是指介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和教学设计等媒介质,环体是指教学的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主要是国家社会等层面的宏观环境,小环境指的是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等。教学法创新必须从这些要素寻找支点。
反思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创新支点问题,大多数教学法创新支点集中在介体层面,比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实施项目化专题教学。教学组织方式与多媒体、网络、报纸、博客、微信、论坛等现代信息媒介密切相关,这些以介体为支点的教学法创新确实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趣味性、即刻性,在有限的实践和空间内大量信息排山倒海般涌现,学生有新鲜感,从表象来看,教学效果很好,但是从理性认知的角度上看,学生对教材内容究竟理解程度怎样,是否实现了教材要求的认识和理解水平是需要打问号的。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打开书什么都会,合上书什么都不会,上一节课讲的内容在下一节课提问时,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掌握住。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以介体为支点的教学法创新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学生喜欢的新媒介教学,教学的效果怎样进行论证。因此,形式上的改变不一定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法创新。
以客体为支点的教学法创新大多围绕学生展开,以学生为支点的教学法创新要求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学科层次不同、学校的层次不同、学生认知水平不同等诸多不同,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的特点,把教学目标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实施有效的目标管理。但是由于目前教育资源的有限性,高校采用的大合堂上课方式使得以客体为支点的教学法创新很难在教学中得到贯彻。因此,必须采用小班授课制,使学生和教师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教师能够更多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以主体为支点的创新是围绕教师展开的,但是往往被教师忽视。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自己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具备高校教师的资质,自己对所讲内容已经完全掌握、游刃有余,认为教师自身在教学法创新问题上没有任何问题,因此,以教师为支点的教学法创新易于被忽视,其实以教师为支点的教学法创新更重要。虽然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互为主体、互为客体,但无论是客体主体化还是主体客体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变的,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如何得到体现呢?怎样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终身学习的机制、考评机制和淘汰机制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各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否是确保教师进行教学法创新的恒久动力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实践,创新评价机制、创新考核制度、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反馈机制等一系列因素。如上文所述,既然在教学法创新的客体、环体、介体方面都没有大的问题,为什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呢?问题就出在对教学法创新的主体即教师的创新管理上,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创新途径,必须先从教师的教学法创新管理入手。
首先,重视内涵建设,从“三个机制”着手,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教学法创新的管理制度。其一是建立终身学习机制,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高校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建立在对知识和理论彻底掌握和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先吃透理论,然后把握实际,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教师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毕业于本科院校,或者认为自己是研究生博士生,专业水平高,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强,因此就不需要进行学习,这是非常错误的思想,这样的思想会让教师的教学变得僵化、教条,流于形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政治敏锐性、政治嗅觉强,关心关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并且在讲课过程中不回避热点,不回避现实,给学生以正面的引导,帮助学生把握好政治方向。特别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教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些都需要教师的学习和思考,因此必须建立教师终身学习机制,保证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其二是在评价机制上,支持教师教学法创新。教学法创新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一线教师获得教研项目的比重低,并且潜心研究的教学法创新成果愿意刊发的报纸杂志寥寥无几,使得研究成果很难得到传播和推广,普通教师如果不借助领导的影响力,教学法创新的成果很难获奖。这些评价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如不能及时消除,会极大地影响教师进行教学法创新的积极性。其三是在反馈机制上支持教师教学法创新。目前多数教学法创新科研成果局限于论文、结项报告,在教学法创新的论文、结项报告完成之后,缺乏反馈。例如,报奖就是一种反馈,但是反馈机制的配套措施跟不上。再如,为教师开展教学法创新的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提供经费,为教师进行深入研究教学法创新提供优惠的政策,为科研成果出版发行提供资助。
其次,强调外延建设,从教师外围条件入手为教师进行教学法创新提供保障。目前,从国家的政策和高校管理层方面都非常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创新问题,但仅仅从政策立意上重视是不够的,必须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法创新的实际问题。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论文难发,课题立项难度大,专著出版发行难度大,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不高,影响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晋升职称难于专业课教师;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采用大班授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难以形成互动,影响教学研讨的顺利进行,制约教师进行教学法创新。诸如以上因素,都严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法创新的热情和动力,不利于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法创新。
最后,强化服务意识,高校领导的服务意识是关键。高校主管部门领导应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要求上来,仅仅思想上重视还不够,只有把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优惠政策和部门领导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真正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和具体的实际联系起来,才能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创新途径问题需要完善的配套机制和管理制度,需要各级领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习惯势力和偏见的束缚,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多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走到一线教师中去多倾听一线教师的想法和建议,从“要我创新”转变为“我要创新”,打破制约教学法创新的瓶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
[1]李娟.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7):73-75.
[2]高开华等.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创新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8):98-101.
[3]张雷声.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构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2):22-28.
[4]葛仁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3):60-64.